回覆列表
  • 1 # rytyfg

      

    1.古代人利用舂米來將稻穀變成米的。  

    2.舂米就是把打下的穀子去殼的過程,舂出來的殼就是米糠,剩下的米粒就是吃的白米,舂米的工具有點像搗藥罐,有一個棒槌、一個盛器。用棒槌砸穀子,把米糠砸掉。  

    3.舂米,談不上什麼工藝,過程也並不複雜,但絕對是個力氣活。一口臼,用一塊大整石慢慢鑿成。它形同一隻巨大的酒盅,臼口的直徑不小於 70 ~ 80 公分。一隻大的石臼,一般要四個人才能抬得動它。臼內鑿有鑼紋,臼的身子須埋在地下,臼口露出地面,四周用破陶瓷缸片貼平,以便於清掃。在臼的上面,架著用一棵大樹段做成的“碓身”,“碓”的頭部下面有杆杵,杵的嘴子上按了鐵牙。“碓”肚的中部,兩邊有支撐翹動的橫杆,就像玩雜技的“翹翹板”中間支撐那玩意兒,“碓”尾部的地下挖一個深坑,當把重心移到“碓”尾並將其向坑去,“碓”頭即抬了起來,然後舂下去,抬起來,再舂下去,就這樣機械地重複,便是舂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看待中國女排香港血拼2小時花10多萬,千萬年薪朱婷找隊友借錢買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