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563691792840088

    很遺憾地,我必須得說上面的人都被LZ誤導了一下。

    你所謂的團,為什麼是口加才?因為這是簡體字,是建國後改進的,而繁體的團,是口加專字組成的。接下來看, 專是什麼意思?專,會意兼形聲。甲骨文字形,右邊象紡塼(zhuān)形,即“叀(zhuan);左邊是手(寸),合起來為用手紡織。而古文裡面也解釋為:專,紡專。——《說文》。而團呢的意思呢?中國古時候,團不是名詞,而是個動詞,意思是把東西包裹起來,搞成個球的形狀;而後再衍生,變成名詞,意思是圓球;接下來,團由賦予了新的意思,指同類的物體或人聚集在一起,比如團圓;在中國北方,現在很多方言裡仍舊保留了團字最早的含義,把東西包裹起來揉成圓形,比如團個湯圓。所以團是個會意字,最早的意思是把一堆絲綢布匹揉成一個圓形,這就是團。

  • 2 # 獨孤七劍

    華夏的文字從出現的那天起就開始不停變化。從原始的甲骨文和金文,發展為隸書楷書和行書等等,漢字是經歷了很長時間的演化形成的,再經歷簡化。簡化有利於文化交流和發展。

    首先漢字簡化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按原則類推,相同的繁體字偏旁,被簡化成相同的簡體偏旁。一種是採納民間的約定俗成字。日本的學者比較重視前者第一種。中國學者則因群眾路線而重視後者第二種。但第二種規律就比較粗糙。

    日本在簡化漢字之前,研究確定了現代通用漢字的數量,基於對漢字使用頻率的清查,日本政府於1946年公佈了1850個字的當用漢字表,不在這個範圍內的字不做改動。

    而中國是在1956年通過了漢字簡化方案,1964年出版了簡化漢字總表,正式發表簡化文字。開始簡體字在中國的實行。與日本1946年正式推行簡體漢字的時間相比,日本比我們早了十年。

    國字的簡化;最開始中國將國字簡化為口+王,即是口字裡面加一個王字,當時引起了簡化小組很大爭議,小組成員郭沫若主張口字內中用王這個字,當時很多文改會委員不贊同他這個提議,不同意這麼簡化。最後國字的簡化與日本保持一致,簡化為國字。所以某些字的簡化確實會參考日本的簡化方式,畢竟日本比我們已提前了十年,並且經過研究和通用漢字的。

  • 3 # 盛哥的美好生活

    這個標題再次證明華人對自己漢字歷史大無知了!

    囯字的繁體字有30多種寫法,日本人的國字不是簡體字,只不過是古代國字其一,中國的國字寫法也選用了。

    希望大家多查查歷史!

  • 4 # 稻門YAO

    其實,嚴格上來說,在日語中需要區別的有三個字:國、圀と 國。三個字看起來比較類似,但實際上有各自的功能。其中,“國”作為簡化字被廣泛使用;“國”雖然是舊體字,但也在一些特殊的場合被使用,比如國學院大學,紀伊國屋;而圀使用的範圍可能就更少了,比如在姓名中,如徳川光圀。 

    戰後1949年,為便於學習,日本政府公佈了所謂的《當用漢字字體表》,直到現在仍在使用,被稱為“新字型”。其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將負責的字型進行簡化(但數量有限),所以日語漢字中存在繁簡混用的現象,也有不少日本獨創的字。比較常見的簡體字有:舊、體、來、鉄、與、學、臺、気、國、関、真、沢、塩、桜、広、辺、浜、寶、恵、歯、県。

    由於字型簡化的思維都是從草書中得來的,所以中日兩國的簡化字中有一定的相似之處,但不完全相同。但從歷史階段來看,日本的漢字簡化較早,所以中國在簡化字發明過程中,應該是借鑑了日本的相關經驗,“國”字可能就是其中一個代表。

  • 5 # 秦客逸民

    日本是華夏文明的重要成員,自漢朝以來,未曾改變。日本相關學者的中文造詣,不在中原人士之下。日本把國簡化為國,正是傳承併發揚儒家文明的重大體現。

    國,由方框和或組成。在秦以後,方框象徵疆域,方框裡面由口一戈組成,口指人口,一指統一,戈指軍事。疆域、人口、軍事、統一,四大要素,匯聚於一字,從這個角度看,這個字造的還是很成功很有內涵的。

    然而內涵雖不錯,但外形有點問題,口一戈組成了或者的或。疆域內裝著或者,這不是太好。或者是什麼,或者就是有分歧,影響統一。

    日本的相關學者發現了這一問題,並勇於進行改進。至於怎麼改,改成什麼,是經過了一番推敲的,最終還是改的很成功的。把國改成國,是一大創舉,用一個玉字象徵了更多的東方特色。

    國強調武力捍衛,而國強調文明治理。國,為什麼更文明,因為“君子與玉比德”。《禮記》裡面說“玉,溫潤而澤,縝密以慄,廉而不劌,叩之其聲清越以長,瑕不掩瑜”,有諸多的優點,而這些優點都是君子所該具備的。疆土中有的是君子,有的是美德,這是高度文明的國家。

    現在日本多數人的文采不太理想,但是在以前,很多日本人都是很有文采的。《明史》中收錄有當年日本呈交給朱元璋的國書,那文采飛揚、引經據典、談古論今、雄辯滔滔,超越很多明朝大臣。

    日本對中文的現代化改進,有著很多的貢獻。不僅是簡化字,現代漢語白話文中的很多現代化學術詞彙、產品詞彙,都是從日本照搬過來的。日本在傳統文化的底蘊上,是有這個實力的。“慕中華,不慕蠻夷”,不僅是古代日本王公大臣的堅定信條,也是近現代日本眾多知識分子的重要銘言。

  • 6 # 一老沈一

    這個話題,很有必要澄清——“國”,不是日本人從漢字“國”簡化而來,這個字,也是從中國學過去的。

    至少在“六朝”前後,中國就將“國”,俗寫為“囯”或者“國”了。

    就是說,“囯”或者“國”,是漢字“國”的“俗字”。

    1976年,日本文字學學者林大,接任日本國立國語研究所所長。之前,他擔任該所教學研究中心負責人。

    漢字“國”,在日語中寫為“國”,是很令林大驕傲的一件事。

    他說:“他們(按:指中國),並沒有完全不顧到日本。例如‘國’字,他們先略成‘囯’,但在社會主義國家中有‘王’的存在,似乎說不通,於是便學日本,加進一點,變成‘玉’字了。”

    這件事,被不少日本人津津樂道。

    可惜,他們,包括林大都錯了。

    (敦煌寫本一撇)

    在中國,確實曾有人把“國”字“略為囯”,而且很早。可是,幾乎同時,也還有人,把“國”略為了“國”。

    例如,敦煌寫本“伯3375號《歡喜國王緣》:“忽然人定辭前世,歡喜王宮囯后妃。”

    這是將“國”略為“囯”。

    遼僧行均撰《龍龕手鑑.囗部》雲:“囯,俗,正作國。”

    再如,敦煌寫本“斯541號背”載《毛詩傳箋.邶風.式微》小序“黎侯寓於衛”,《毛傳》注:“寓,寄也。黎侯為狄人所逐,棄其國而寄於衛。”

    這是將“國”略為“國”。

    “六朝”,指從公元222-589年隋之前的南方六個朝代。

    敦煌寫本,亦稱“敦煌遺書”“敦煌文書”“敦煌文獻”,總共約六萬卷,大多作於“六朝”,不少還在公元前200年之前。

    公元310年前後,百濟儒生王仁將漢字和儒學著作帶進日本,漢文化開始在日本傳播。此前,日本一直沒有文字。

    至隋代,日本派遣不少“遣隋使”。唐代,則為“遣唐使”。加之鑑真東渡,帶去了更全面更深奧的中國文化,漢字曾長期作為日本官方文字使用。

    日本語中,“國”略為“國”這個字,大機率於隋唐時期由中國傳入。

    (這個說明裡,“國”寫作“國”)

    “囯”和“國”,為何“囗(wei)”中一個是“王”一個是“玉”呢;或曰,“王”為何加上了一“點”?

    第一,古漢字的“王”和“玉”,原本都沒那個“點”。

    孔子曰:“一貫三為王。”

    許慎說:象三玉之連,丨其貫也為玉。

    甲骨文中的“玉”,更像“豐”字。

    《說文》曰:璜,從王黃聲;琮,從王宗聲;璋,從王章聲;璧,從王闢聲。等等皆如是。

    “玉”作部首,其實就是“王”作部首。

    後來,人們為了將“玉”與“王”,加以區別,才加上了一“點”。

    (玉字,從甲骨文到金文、篆書、楷書變化)

    第二,“王”加上一“點”稱為“玉”,是漢字中“俗字”書寫特點。

    所謂“俗字”,通常指區別於“正字”的一種“通俗字型”。

    周有光先生說:“俗體字的產生在歷史上沒有停止過。……各種字型裡都有俗體字。”

    比如甲骨文和金文,裘錫圭先生說:“我們可以把甲骨文看作當時的一種比較特殊的俗體字,而金文大體上可以看作當時的正體字。”

    “俗字”或“俗體字”,往往都是為了“書寫”方便。在這個過程中,加一筆或減一筆的現象,十分容易出現。

    比如說,“王”寫為“玉”。

    (王字各體)

    從了另一個角度來看,現代日語中的很多漢字,好像或“多筆”或“少筆”,其實,幾乎皆來自中國古漢字中的“俗字”。比如——

    變作変、步作歩、兩作両、歸作帰、龍作竜、惡作悪、藥作薬、權作権、輿作與、繼作繼……。

    還有相當多,都是在中國使用了很久的“俗字”。

    日本有沒有自己創造的漢字“俗字”?

    有,但不多,如沢(澤)、辺(邊)、売(賣)、対(對)、円(圓),等等。

    無論如何,“國”不是日本“略為”的,而是中國六朝“俗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150棉衣適合多高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