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rlyyo22509

    是蒲松齡寫的: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這是一副勵志對聯, 主要就是以「項羽滅秦」和「勾踐破吳」兩件史事,說明有志者, 事竟成。為表達他讀書創作《聊齋志異》不達目的不甘休的意志與決心,用項羽大破秦兵和勾踐天吳雪恥的史事來激勵自己,鼓舞自己。全聯:【註釋】(1)破釜沉舟:《史記·項羽本紀》:“項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2)臥薪嚐膽:《史記·越王勾踐世家》:“吳既赦越,越王勾踐返國,乃苦身焦思,置膽於坐,坐臥即仰膽,飲食亦嘗膽也。”

  • 2 # small1607

    出處:出自清代蒲松齡的《百二秦關終屬楚》。

    全詩原文: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

    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白話譯文:

    有志氣的人做事終究會成功的,就象項羽破釜沉舟那樣,秦朝的雄關最終是屬於楚國的。

    上天是不會辜負有志氣的人,就象越王勾踐臥薪嚐膽那樣,最後率領三千越甲就可以滅亡吳國。

    “百二秦關”或“百二雄關”古代通指函谷關或潼關以西的秦國領地。漢代政論家賈誼在《過秦論》中用“秦孝公據崤(xiáo)函(hán)之固”來說明秦國憑藉崤山(今河南省洛寧縣西北)和函谷關(今河南省靈寶縣東北)的天險立國。

    “百二雄關”或“百二秦關”常被後人作為形容一個地區地勢險要的典故來引用。元曲家馬致遠在《蟾宮曲·嘆世》裡有“咸陽百二山河,兩字功名,幾陣干戈”的詞句,指漢王劉邦與楚霸王項羽為了爭奪有天險可憑藉的“百二山河”(秦國領地),興起許多勞民傷財的戰爭禍事

  • 3 # pzyyo24296

    下聯為: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出處:蒲松齡(1640-1715):清代著名文學家。字留仙,一字劍臣,號柳泉,世稱聊齋先生,山東淄川(今淄博市)人。幼年有軼才,少年得意,十九歲科考得縣、府、道第一。自此,專心攻讀,希望能博取功名,一酬壯志。

    後終老未得意於科場,屢試不第,七十一歲方援為貢生。長期窮愁潦倒,以教書為業。一生著作很多,尤其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的藝術成就達到古代文言小說創作高峰,為後世所稱道。另有《聊齋詩集》《聊齋文集》等。

    蒲松齡聰明穎慧,才智過人,青年時期熱衷舉業,卻“年年文戰垂翅歸,歲歲科場遭鎩羽”,抑鬱侘傺。為了激勵自己不斷髮憤讀書和創作,在壓紙用的銅尺上刻上了此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寒假讀書好詞好句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