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子休

    1.鐵工具的普及

    2.牛耕的推廣

    3.各國興建水利設施

  • 2 # 流兮2

    1.正確認識春秋戰國歷史發展的三種趨勢

    (1)由分裂走向統一。春秋時期,周王室衰微,諸侯爭霸,大國兼併小國,諸侯數目逐漸減少;戰國時,較大的諸侯國只剩下齊楚等七國,七國繼續進行兼併戰爭,給人民帶來了災難,人民渴望統一。秦國經商鞅變法逐漸富強,秦王贏政經過大規模兼併戰爭,於公元前221年統一全國。

    (2)由奴隸制瓦解到封建制確立。春秋時期,由於鐵器、牛耕的使用,私田增多,魯國首先採取按畝收稅的方法,承認土地私有。一些貴族將土地出租,收取地租.轉化為地主,奴隸轉化為農民,井田制瓦解,意味著奴隸制的瓦解。戰國時期,在新興地主階級推動下,各諸侯國經過100多年的變法,廢除了舊制度,封建制度最終確立。

    (3)春秋戰國時期,中原王朝同周邊地區各少數民族的關係都有了發展,在前代的基礎上,在頻繁的戰爭和頻繁的經濟文化交往中,民族融合進一步加快,經濟文化聯絡加強。這些為後來秦朝多民族統一國家的形成打下了基礎,成為中國民族融合的重要歷史時期。

    2.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歷史的大變革後的成果

    (1)經濟方面:由於鐵器、牛耕推廣,生產力迅速提高,井田制瓦解,出現了封建制的生產方式,形成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出現了獨立經營的手工業者和商人。

    (2)政治方面:周王室衰微,“征伐自諸侯”,世卿世祿制被軍功製取代;以分封制、宗法制為主要內容的奴隸社會政治制度為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取代。

    (3)思想文化方面:出現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思想上的大解放。舊的思想觀念受到衝擊,對人的重視在社會上普及開來,學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私人講學開始,個人著書立說成為風氣.適應各種政治派別的需要,出現了各種學派,形成百家爭鳴的局面。

    (4)民族關係方面:“華夷”觀念削弱,華夏族與周邊的少數民族在征伐和生產中逐漸開始了融合。

    (5)軍事方面:諸侯國在爭霸稱雄的戰爭中,在政治、經濟,軍事方面推行改革,富國強兵,這在客觀上有利於封建因素的成長,促進了新舊體制的更替過程;大國在爭霸戰爭中相互兼併,實現了區域性的區域性統一,加快了全國統一的步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山海經一共多少種異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