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3847907942350203
-
2 # 我家農家小院Ms卜
70年代那時候物質匱乏,80年以後才有電視。記得小時候農村除啦牆上的小喇叭,那就是每月兩場電影了,媽媽早早把飯做好催趕我們快吃,拾掇完趕緊叫哥哥扛起板凳佔個好位置,我們到的時候人早滿了找到哥哥趕緊坐好,焦急的等待。電影一開演立刻鴉雀無聲,先開始《祖國新貌》《閃閃紅星》《英雄兒女》《紅牡丹》《小花》《上甘嶺》《柳堡的故事》《鐵道游擊隊》《董存瑞》《戴手銬的旅客》……兒時滿滿的回味
-
3 # 上進的樂知
在文化生活缺乏的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看露天電影就是最好的精神享受。每當聽說今晚村裡要放映電影,我就高興得不得了,整天精神都很亢奮,甚至忘了飢餓和一切不愉快。
看露天電影最讓我難忘的有下列幾點:
一,若村裡當晚有露天電影,幾乎家家都吃“蕃薯飯配豆乾壓韮菜”。
在我們潮汕普寧縣,“蕃薯飯配豆乾壓韮菜”在物質匱乏的時代是頂級美食。就是用大米加上蕃薯絲煮成乾飯,配上普寧豆乾炒韮菜。這道菜平時少吃,在有露天電影這喜事的當天晚飯是一定要吃的。一來是喜慶時刻慶賀一下;一來不用看電影半途擠出來拉尿而錯過精彩鏡頭,不像平時老吃稀飯尿多。
二,早早就拿著家裡破草蓆去佔位,生怕去晚了佔不到居中並靠前的好位。因搶佔好位而吵架是經常的,嚴重者甚至大打出手。
放映頻率較高的戰鬥片有:《奇襲》、《偵察兵》、《三進山城》、《小兵張嘎》、《渡江偵察記》、《地道戰》、《地雷戰》、《鐵道游擊隊》、《地下游擊隊》、《平原游擊隊》、《南征北戰》等。
四,幾乎每次都在電影間隙開批鬥大會。
挨批鬥者有盜竊者、投機倒把者、逃港者、五類分子等。
五,每部電影都有電影放映員進行解說。
解說員解說生動有趣、語言詼諧,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六,每部電影都要換好幾次片(複製),尤其是小型機。中型機和大型機少些,並且銀幕比較寬大,小型機銀幕很小,有人笑稱像手帕。有個別電影是寬銀幕的,比較好。
七,大部分電影是黑白的,彩色的少。
八,電影機經常出故障。
每當出故障時很掃興,我們經常喝倒彩。學著街巷的叫貨子的叫賣聲:“銅鐵換糖塊喲!”意思是電影機可以當廢鐵去換糖塊吃了。這時大隊的民兵會拿著竹枝來打我們,叫我們住口坐下。
-
4 # 天高雲淡雪域漢
最難忘小夥伴們哪種天真浪漫、風雨無阻、執著追隨、廢寢忘食勁頭。
那時候,村村都有小學,學生人數眾多,二三百是有的,喧囂熱鬧非凡。同學們居家分佈方圓好幾裡旮旯角落,資訊靈通,隔村鄰隊哪裡要放電影,早就打探清楚。(那時每個區鄉都有電影隊,按鄉村序列逐一播放,有時間按排和規律可追尋)。在上學的來回路上,課間娛樂操場,稍有丁點訊息,迅速傳遍整個學堂。一聽說某個地方放電影,個個興奮得像過年,心裡象吃了蜜糖一樣快活。
一放學,即像離弦之箭一樣向家奔去。毛裡毛燥忙完家長交待的農活,也顧不得換衣就飯,即刻拉開嗓門,吆喝起左鄰右舍、同灣同隊小夥伴,向電影播放裡急切進發。幾里、十幾裡山路,那怕颳風下雨、坡陡路滑,統統都不在話下。牽浪打群、翻山越嶺,瞎火黑燈,打著個光腳板,從不叫苦喊累,更莫說打退堂鼓。那一路的嘰嘰喳喳、一路的嘣嘣跳跳,一路的嘻笑打鬧,還帶著時不時來一句口號:“衝啊!”。那吶喊聲、那勁仗,那氣勢,用興高彩烈、滿心歡喜、心滿意足、滿載而歸等字眼來形容,一點都不誇張。
有了電影的耳濡目染,家裡泥巴牆、籬笆壁、門框、小格窗上貼的畫像《董存瑞》、《楊根思》、《黃繼光》、《邱少雲》、《雷鋒》、《沙家濱》等英雄事蹟圖片,連環畫<地道戰><地雷戰><雙槍老太婆>等等小人書,塞滿了各種破書包、布口袋、爛桌櫃,這不僅是青少年追捧、模仿、崇敬的偶像,更是陪伴我們年輪增長的忠心朋友、精神大餐。誰家的畫多,便有了在其他發小面前炫耀的底氣。誰要是把家裡當個兵的帽子或軍衣或軍鞋兜起,儘管大得出奇,一點不合身,只要在同伴中亮個相,旋一圈,那驕傲自豪表情,用一句四川方言,港得狠哦!真的不擺囉!直讓人高看幾眼,饞慕三天。
有道是:
少小樂趣純天然,電影畫圖枕耳邊。田間地頭追風跑,樹梢懸巖敢登攀。嘻逐打鬧衝鋒喊,爭扮豪傑鬥敵玩。自古英雄出少年,誰當叛徒要挨鞭。
-
5 # 學史知今
記得那場露天電影,讓我吃到了美味的“雪糕”,可晚上媽媽卻哭了很久,隨後很長時間,媽媽都沒有再抱我去看過露天電影……
當時,我年齡特別小,記憶很模糊,直到很多年以後,媽媽才給我講了那次的故事。媽媽說,當時是非常炎熱的夏天,放露天電影的工作人員來了後,全屯子的人都幸福地奔走相告。
一時之間,周圍村屯的鄉親們,都從自家帶著椅墊、小板凳或者紙殼、木板趕了過來。這種露天電影,對當時精神生活貧乏的老百姓來講,絕對是一場特別的視聽盛宴。
當時,在一個村屯放過電影后,工作人員會去另一個村屯繼續放電影,於是很多人都會追著去看,雖然在同一時間段內,電影的內容都是重複的,可當時大家就是看不夠。
我想或許是,當時的老百姓,都喜歡那種熱鬧的氛圍吧,畢竟白天經過一天的忙碌勞作,晚上也沒什麼事幹,一年好不容易熱鬧幾回,絕對不會錯過那個機會。
所以,只要一放電影,大人們都坐在那裡津津有味地看,小孩子們則在周圍跑鬧追逐,有的還會模仿電影裡的動作與聲音……
周邊更是有著賣冰棒和雪糕的小販,在那吆喝,這時候就要看誰家有錢,或者誰家寵孩子了,因為並不是所有孩子都能吃到冰棒和雪糕的。
而我恰恰就是吃不到的那個可憐孩子,當時我應該是三四歲左右,由於年齡小,加上小時候營養不良,所以身體瘦弱很多,就趴在媽媽的懷裡,看著周邊發生的一切。
媽媽說我特別懂事,知道家裡窮,從不會張嘴跟媽媽要好吃的,那次周圍很多人都吃冰棒雪糕的時候,我也沒有跟媽媽哭鬧。
只是靜靜地趴在媽媽懷裡,不過,我的眼睛卻很不爭氣,小眼睛一直怯怯地盯著周圍人嘴裡吃著的雪糕。
過了一會兒,媽媽身後的一個學生,發現了我的眼光總停留在她的雪糕上,那個學生就把吃剩下一半的雪糕遞給了我,並跟媽媽說,她吃不了整根的,想給我吃。
當然,媽媽說的以上細節,我並沒有多深的記憶,只記得確實有吃過美味的雪糕,不過後來媽媽說,她看到我吃得那麼香,她的心卻異常難受,因為她認沒有給我好的生活……
所以,媽媽回到家裡後,大哭一場,並且在很長時間內,都沒有再帶我去看過那種露天電影,因為她不想當別人吃美味的雪糕時,她的兒子只能眼巴巴的看著。
或許有人會好奇,為什麼我的家裡會那麼窮,為什麼很多人家,過得要比我家好,是不是我的父母不夠勤勞?其實,當時是有特殊原因的。
本來,我家的條件應該是可以的,父母都是老師,雖然當時的工資少,還總遲發,可也算是一份穩定的工作,但因為之前家裡有老人生病,在外面欠了很大一筆“饑荒”。
所以,爸爸媽媽的工資都用來還債了,根本沒有餘錢,我聽媽媽跟我講過,在我還不記事的一個大年三十,家裡什麼年貨都沒有,還是好心的鄰居,送了幾個凍梨,就算過年了。
媽媽說,那個新年,對她來講終生難忘,因為當時家家團圓熱鬧,而爸爸坐在炕邊嘆氣,媽媽則趴在炕上低聲哭泣……
媽媽說,當時也是可以多留下點工資供自己家花的,但當時她和爸爸都是特別要強的人,他們不忍心欠著別人家的錢,而自己卻在過著相對舒適的生活。
於是,爸爸媽媽把除了維持家庭基本生存的錢留下後,每次發工資,都立即去逐一還錢,那幾年爸爸媽媽沒有添置過,一件新衣服,我的衣服也都是親戚家孩子穿剩下的。
不過,我們的三口之家,雖然當時沒有錢,卻過得很幸福。記得一年暑假的早上,爸爸從學校值班回來,把我從睡夢中叫醒,遞過來一個已經抽抽巴巴的香瓜。
看到香瓜後,我高興地大口吃起來,吃了幾口後,我問爸爸媽媽,他們有沒有香瓜吃,媽媽說他們都吃過了,這個香瓜是留給我的。
在我的記憶中,那個香瓜真的很甜很甜……不過直到很多年以後,媽媽告訴我,那個香瓜是爸爸在學校值班時,同事送給他的,他沒捨得吃,就一直留著準備帶回家給我吃。
而那時候,爸爸他們學校暑假值班,每個人都是連值三天班,那個香瓜是上一個交班的叔叔送給爸爸的,所以爸爸把香瓜帶回來時,已經過了三天……
再然後,等我上小學後,家裡的條件就逐漸好轉了,因為外面的欠債都還清了,並且我也可以透過各種渠道去換冰棒和雪糕,我記得那時候冰棒一毛錢一根,雪糕兩毛錢一根。
除了偶爾媽媽給我零花錢讓我買冰棒雪糕外,當時也可以用玻璃瓶子、雞蛋換冰棒雪糕,所以只要家裡大人有喝酒的時候,我一定守在一旁,等著把他們喝空的瓶子,拿去換冰棒雪糕吃。
後來的記憶中,露天電影逐漸減少了,只是小學和初中時期,學校組織在走廊看過幾次,然後很多人家就都有了VCD機,露天電影出現的就更少了……
雖然,我對露天電影的記憶並不多,但是它卻在我的人生中,有著不可磨滅的意義,真希望回到那個時代,當時所有親人都在,哪怕過得再苦,至少還可以一家人倖幸福福的看場電影。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我們沒有必要去抱怨,因為生活不相信眼淚,我們只能勇往直前……
-
6 # 天空270079436
小時候,看露天電影我最難忘的就是那次演《喜盈門》那場電影了,至今記憶深刻。
記得是1981年的10月份,下午我們正在上課,突然親戚急慌慌的跑來學校,來接我們幾個孩子回家,說姥爺去世了(姥爺有幾天不怎麼吃飯了),聽到訊息,我們都哭了,因為姥姥去世的早,我們都沒見過,是年邁的姥爺把我們一手拉扯大的,我們每個孩子跟姥爺感情都很深。那時候我們還都很小,回到家看到姥爺已經直挺挺的躺在堂屋的木板床上了,媽媽讓我們都跪下,我們姐弟幾個撲通一聲跪下就哭開了。不知道啥時候就聽見村裡大喇叭喊,今天晚上咱們村放映《喜盈門》這部電影,非常好看,大家晚上都來看啊。我聽見大喇叭裡的聲音,就是我那當大隊書記的叔伯二舅,因為我知道,他就是故意的在這天安排放的這場電影。
叔伯二舅一直是村裡的書記,很霸道,那個年代村裡沒人敢惹他。我父母原來在城市工作,但又趕上了下放政策,由於姥爺沒有兒子,我母親是姥爺最小的女兒,又是唯一有工作的孩子,媽媽又很孝順,所以媽媽頂著巨大壓力做通爸爸的工作,讓爸爸跟媽媽回到她的老家工作,60年代末,就等於爸爸是上門女婿一樣,自從進了姥爺的這個村,爸爸就成了受氣包。那時候我雖然很小,但我記得很清楚,叔伯二舅,二舅媽,整天指桑罵槐,時常找爸爸媽媽的彆扭。後來大了一點才知道,叔伯二舅怕媽媽繼承姥爺的財產(姥爺在那個年代就只有2套房產),因為在農村,一般沒兒子的人家,財產是有由侄子等男孩子繼承的,結果媽媽又是有文化知識的女性,又不信農村那老觀念,獨自扶養年邁的姥爺,因此,叔伯二舅跟我媽媽因財產問題一直糾纏沒完沒了的。
直到1981年姥爺死的那天,他跟公社邀請的放映隊來我們村放映《喜盈門》這部電影。當天晚上我很生氣,沒跟父母打招呼,手裡拎著一塊磚頭就去大隊部放映場地了,擠擠插插的挪到放映機旁邊,抬手就把磚頭砸向放映機,扭頭就往人群外跑了,當是覺得特別解氣。
從小到大,不知道,也記不清楚了,看了多少場露天電影,就這場《喜盈門》最難忘。
-
7 # 三峽客
哈哈哈,上世紀60年代,還是在丹江口市上小學,一天找老孃要了5分錢在露天電影院看電影,不知道什麼時候在水泥橙子上睡著了,半夜醒了一看,就自己一個人在那裡,幸虧露天電影院沒有鎖門,趕快回家去了。(因為不知道時間,也不知道幾點鐘)。
-
8 # 樂天派桔子
挨擠!
別笑,因為我小時候沒有電腦手機,電視也只有工廠機關才有,看電影幾乎是唯一的娛樂。我們鄰村是鎮政府所在地(那時叫公社),經常放電影。不過因為他們村太大,觀影者(那時還沒這個詞)又太多,經常出現擁擠的現象(類似於現在的踩踏事件)。看過露天電影的友友們都知道,看露天電影要自帶板凳,去得早的可以美滋滋的坐在那兒觀影,去得晚的就只能在後邊站著了,那時侯一般都放兩部片子,站著觀影的人一站就是兩三個小時,常常累得腰痠腿疼,於是就有些心地不太善良之人故意製造事端,拚命往裡擠。一個人擠就會帶動一大片,於是乎整個放映場就全亂套了,人們大聲喴叫,拚命掙扎,那些舒舒服服坐在那兒美滋滋觀影的人再也美不起來了,必須站起來,要麼與“入侵者”作殊死搏鬥,要麼趕快撤退。那天爺爺帶我和弟弟去鄰村看電影,就遇到了這種情況。那天電影剛放了十幾分鍾,放映場就大亂了,開始我們爺兒三個是坐在那兒的,後來一看情況不妙,就趕緊站起來,面對洶湧而來的人潮,咱爺爺做出了非常明智的選擇:帶著我和弟弟趕緊撤退,爺爺深知,就我們爺兒三個的力氣加在一起也扺不過一個壯小夥子。這個時侯就要有人維持秩序了,一般都是村裡的民兵,他們會用輕型武器鎮壓暴亂(比如大棉祆),那天民兵同志們就揮舞大棉祆衝上前去,一陣猛打,那些“暴亂”分子和無辜群眾都被打得“嗷嗷″直叫,可笑的是那個年頭不講法制,不光暴亂分子換打活該,那些無辜群眾捱了打也只能忍氣吞聲。嘿嘿嘿嘿嘿嘿,我們爺兒三個幸虧跑了出去。您說說那年頭兒的事兒可樂不可樂?!
-
9 # 肖昌洪0304
小時候,看露天電影最讓我難忘的就是一部叫阿福的電影,故事講敘了一個小男孩在美國入侵越南的時候,堅決抗擊侵略者的故事,不知還有多少人記得?
-
10 # Hello何耀
那時候的我還太小,看不懂電影演了什麼,但我和小夥伴們卻能“看懂”大人們在看電影時發生的各種偷偷摸摸的事,因此發生了很多有趣並且驚險的事。
我的家鄉通電比較晚,那個時候人們的娛樂活動少得可憐,除了逢年過節“打花鼓子”(花鼓戲)外,就剩下農閒時為數不多的幾場露天電影了,老家人叫“演電影子”。
所以,只要聽說有哪個村晚上會“演電影子”,村裡人奔走相告,早早做好晚飯,一吃完碗都顧不上洗就拿著小板凳往那邊趕。有時要翻山越嶺,老人們還會備上火把,年輕人則把家裡所有的一號電池都找出來,一節一節試哪個還有電,然後將三四節接在一起,拼成一個超長號手電筒。
後來不知道哪一天,一個大孩子告訴我們,他在電影開始之後看到有人“親嘴”,開始我們還以為他說電影情節,都覺得甚是無聊,那是大人們才喜歡看的畫面,我們毫無興趣。
但那傢伙卻敢用全家人來賭咒,說不是電影,是某某和某某某,這下我們都來了興趣:這不是那誰的媽媽和誰的爸爸嗎?他們兩個咋親嘴了呢?於是我們發現了比看電影還有趣刺激的事情,每次者積極地跑在大人前面。
跟著那個大孩子觀察幾次皇,我們知道他的確沒有撒謊,雖然沒有再看到他說的某某和某某,但每場電影真的都會有一些大人“親嘴”的事情在黑暗中發生。
慢慢地,我們從露天觀看的位置上就能發現秘密:
每場電影,永遠積極搶點第一排位置的人,基本上都是每個村裡平時能說會道、說話喜歡大聲大氣的人,大部分都是小夥子和比我們大的孩子,因為他們回村後會負責直到下次電影開場前的“講電影”工作,經常在一起幹農活或者乘涼歇息時看到很多人熱火朝天地和他們討論有趣的電影情節的場面。
中間位置,基本上就是大致按照先到先得的順序,補七大姑八大姨五叔六嬸這類人佔了,有些聽說鄰村某個親戚今晚會來看電影的人家,還在小凳子擺有零食吃的,佔一片地方早早地等著。
最後的位置,大部分都是那些愛熱門卻又害怕和前面年輕人爭搶的老人,還有就是我們這些調皮小孩重點“關注”的物件,年輕小夥子大姑娘最多,也有一些某某和某某那樣的大人。
我們這些看不懂電影的孩子,就不停在放映場地四周奔跑呼叫,興奮無比地期待著電影開場。個高一些的孩子,會跑到銀幕前比比劃劃搞怪,在空白的銀幕上留下影影綽綽的樣子。
放映的電影有些是已經放過很多次的老電影,但每次放映場地也是人滿為患,大家看電影熱情依舊不減。
而最讓大家興奮、舉村拖家帶口去看的則是那些剛剛流傳過來的“新片子”,特別是聽說“打得特別兇”的那種。這時候放映員也特別忙,一個村挨著一個村趕場,有些村子為了早點迎來放映員,還送禮請客。
我印象中有好幾次就是這樣,放映員在熱情的村民家裡喝多了,沒來得及“洗電影片子”,類似於我們現在說的“倒帶”——把上一次放過的膠片捲到另一個盤子上倒回去。於是經常有放映員在電影開場前在場地片“洗電影片子”。
這是我們所有孩子最興奮的時刻,能最近距離看到神奇的電影片子,有時洗斷了,還能看到放映員把片子接上。
也有放映員完全忘了“洗電影片子”的情況,我們就曾經和大人看過一場“倒著演”的電影,裡面的人和車都是往後退,武打片中本來飛上樓頂的人,會從樓頂上“摔下來”,耳光從臉上“飛”起來,子彈從腦袋上飛回槍裡面……看電影的男女老少都興奮得像自己演電影了一樣,鬨笑聲淹沒了放映員“不要吵,不要吵,馬上就洗完了”的大喊。
對於我們這些躲在人群背後的小孩子們而言,真正的“電影開場”是在銀幕上的電影演到關鍵時——通常是剛過1/3或者過半,所有人全神貫注瞪著銀幕、甚至有人忍不住站起來的時候。
這時,坐在後面那些“懷著某種目的”的人,就開始動作了:我們經常看到有小夥子偷偷拉起旁邊姑娘的手或者姑娘偷偷塞給小夥子一個什麼東西,然後兩個人一起低下頭。任憑人群吵鬧,銀幕上如何熱鬧,他們都毫不在意,就那麼偷偷拉著,偷偷看對方一下,可能偷偷在笑或者臉紅。
而像某某和某某那型別的人,就比小夥子大姑娘們大膽的多。我們經常看到他們在看電影時靠得很近,邊看邊不時地你碰我一下,我拍你一下,電影還沒演到一半,他們就開始四下張望,然後自語一句“呀門忘了鎖”“火可能沒熄”之類的,往人群外面黑暗處走,另外一個隔一小會也偷偷摸摸跟著去了。
這個時候我們這些看不到也看不懂的小孩子,就激動得眼睛發亮,偷偷跟著他們看他們幹嘛去。但經常他們去的地方太黑了,我們都害怕不敢去。只有幾次,可能他們太著急還是怎麼了,被我們模模糊糊看到,我們就興奮地相互叫到“哇抱住了”“快看親嘴了”,其實每個跟來的孩子都能看到,但我們總是忍不住想相互通知。
聽到聲音的大人會像被蛇咬到了一樣突然跳開,對著我們罵一句“哪來的小雜種瞎扯!”然後一前一後去了其它地方,這時他們都會走得很快,我們經常就跟丟了
只有一次,我們特別幸運!
那次我們跟著兩個人,到了一片玉米地邊,他們就在地頭草叢那裡被我們看到“親嘴”了,我們激動得剛喊了出來,就看到那個男的向我們這邊扔了什麼。我們都以為要被打死了,撒腿就跑,但幾個沒反映過來的孩子彎腰找到扔過來的東西,發現是糖!我們激動瘋了,就一起像小狗一樣爬在地上摸找起來……等我們找得差不多時,那兩個人已經從玉米地裡面出來了,路過我們身邊時,還“嘻嘻”笑著。
也大概就一兩年光景吧,我們村通電了。
村裡慢慢有黑白電視機,人們都開始晚飯後聚在有電視的人家看電視劇。露天電影漸漸沒人看了,再好的片子,現場也經常沒幾個人了,還都是老頭老太太,再也沒了我們這些小孩子的樂趣了。
再慢慢地,又有了彩色電視機,幾乎家家戶戶都有了,連聚在一起的熱鬧場面也沒有了。
村裡的夜,變得像白天一樣平淡無奇和沒有樂趣了。
-
11 # 青山不老9K1v
我小時在看露天最難忘的是在蘭州市古區園藝場十幾公里出看露天買花姑娘電影,那時候蘭州市比我們永靖縣先進些,那邊有露天電影我們這邊還沒有,要看還要用船過河,在幾十里路出跑去看露天電影,看完後往家回的時候跑的要過頭船,沒小心爬在園藝場鐵絲圃籃網上鐵絲紮在我的大腿上,把我疼的猛一起來是腿上劃破了十釐米多,我還是堅持的往回跑,跑到半路褲子被血淋溼,我的後面跟夥伴他問我你怎麼不跑了,我說跑不動了,我給夥伴說你站一下,我感覺我的腿部涼涼的,夥伴掀起褲子用手電筒一看血肉模糊,夥伴用他的小手娟和我手絹包紮傷口,我忍著疼堅持過船回到了家,靜悄悄的進屋去睡,第二天母親叫我去幹活,我裝著肚子疼,在屋裡睡了一天,第三天母親問我肚子疼的好了沒有.我在也裝不下去了就說好些了,出來走路腿疼的一瘸一瘸的母親發現了,你腿怎麼了,我就一五一十的告訴了母親,母親一邊罵我一邊包紮我的傷口,到現在那傷疤還在。
這是我小時候看露天電影的最難忘回憶。
-
12 # 尤菊英
最難忘的是中途突然變天,颳風下雨。鄉下夜晚外面沒有燈光,靠月光,下雨就伸手不見五指,行路難,待回到家,就好像落湯雞,夏天還好,冬天就被凍得發抖。
-
13 # 善解人意睿智的老頭
,那時看電影是我最快樂的時光,早早吃了晚飯,拿上小板凳,佔個好位置,放影員一邊放一邊解說,有時斷片了,機子出了故障大家亂起鬨,大冬天在冷的天也不覺的冷,到十里八里鄰村去看,有時白跑一趟,根本就沒有放電影,大傢伙邊走邊說,英雄不怕白跑路,磨鞋底子戰鬥片,像英雄兒女,渡江貞察記,南征北戰,紅燈記,沙家浜,小兵張嘎,苦菜花,智取威虎山,還有好多抗戰片,是我一生難忘的記憶,童年快樂時光真的是豐富多彩。
回覆列表
刀子裡面被裝追蹤器。
。。被人追殺。。。森林裡逃跑。反擊。。。根據以上條件。。。我想。如果我沒有記錯。。應該是俄羅斯電影。《叢林殺戮》 我記得追蹤器是因為其中一個把刀子在手上左右手不停換才被發現的。。追殺者裡面有個女人。持雙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