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娜依專屬

    如果你是焦慮型人群,當親近的人有段時間和你沒有聯絡時,你可能都無需自問他們是否對你生氣了,因為你一定會這麼想。

    即使你和對方之間的關係本來很好,但每當有計劃失敗,每條簡訊在幾個小時或幾天內沒有收到回覆,你都會慌亂不已,匆匆下定論,想著:“我做錯什麼了嗎?他在生我的氣嗎?”

    平時健談的嫂子好幾次都“已讀不回”,你的想象力開始高速運轉。當她專注於自己的生活時,你在腦海中一遍又一遍地思考你們的聊天內容,尋找自己說錯話或在某種程度上冒犯了她的證據。她一定是生我的氣了,你猜測著,不然她肯定會回我訊息的。

    不可避免的是,這種猜測和逐漸災難化的關係會傷害你與家人和朋友的感情。無數次詢問並確認別人是不是生你的氣了,他們很可能最終真的會對你發脾氣,或者至少因為你的粘人而心煩意亂。

    芝加哥治療師、現代解決方案諮詢公司的所有者安娜·波斯(Anna Poss)說: “如果你的朋友在每次交流中都不得不前思後想,以確保你不會擔心,這會讓他們壓力重重。當一個人要不斷地安慰另一個人時,這種關係會滋長出怨恨——這種情緒勞動會讓人筋疲力盡。”

    然後還有另一種負面可能性。你毫無根據地以為朋友生氣了,於是你與他保持距離,你們的間隙越來越深,最終毀掉了一段美好的友誼。

    我們會毫無根據地認為別人在生我們的氣,這可能有更深層次的原因。

    如果你總是擔心自己會惹別人生氣,那就應該試著弄清楚為什麼你會這麼想。說到底,你必須去除這些消極想法;把責任推給朋友和家人來消除你的擔憂,一遍又一遍地向自己保證一切都好,這對他們來說並不公平。

    這可能是因為你是焦慮型依戀人群。我們的依戀型別通常形成於童年時期,是我們在親密關係中與他人聯絡和相處的方式。

    友誼珍貴而又脆弱。特別是在疫情時期,我們與朋友的見面不再像原來那樣方便。是安靜淡出舊友的生活,還是繼續與朋友分享喜怒哀樂?希望大家都有隨時可以分享日常的好友,成為彼此安心的存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當今中國有哪些真正演技好的年輕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