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Tengpeng134
-
2 # 使用者9550591055868
首先,準備豬油,最好是豬肚子上的豬板油,這塊豬油熬著最香,味道最好吃。若是沒有的話,其他地方的肥油也可以。然後清洗乾淨,切成小塊,下鍋簡單焯水1-2分鐘,撇去浮沫,就要撈出控水。如果不焯水的話,熬豬油會有腥味,還會有一些雜質。
其次,準備配料。切少許大蔥,生薑切片,一碗清水,少許食鹽。另起一口大鍋,倒入一碗清水,把焯水後的豬油下鍋,放入切好的生薑和大廚,撒入少許食鹽。先用中小火慢慢加熱,然後轉大火熬,那一碗水會慢慢蒸發出去,並且帶走一些異味和腥味。
接著,注意觀察。等到鍋裡的豬油大部分已經熬出來,剩下的豬油渣顏色逐漸變黃時,就要及時把鍋裡的豬油過濾出來。然後把剩下的豬油渣在繼續熬一會,熬完剩下的豬油,當看到豬油渣的顏色變成金黃色,就要關火,過濾豬油了。
最後,準備一個乾淨的,無水無油的容器,放入少許花椒。等到豬油稍微降溫以後,就倒進去,讓它自然放涼,冷卻以後,豬油的顏色非常潔白,還沒腥味,放幾個月都不壞。一鍋營養又美味的豬油就這樣熬好了。
-
3 # cao家h
瀝好的油最開始是黃色的半透明液體,冷卻後放入冰箱就會凝固成白色了。像冬天溫度比較低,不放入冰箱也會凝固的。如果熬出的豬油發黃,一是豬板油不新鮮,二是熬製時火開大了。
3. 要想豬油細膩沒有雜質,在最後一步最好用漏網瀝油,不容易混進碎掉的油渣。
-
4 # 使用者1719278897726782
在有沒有凝之前,撒一些家裡吃的麵粉,待麵粉沉澱後,油會變得清亮,異味也會減少,把上面的油盛到另一個容器裡,下面的沉澱物就不要了。
平時大家在家裡做菜使用最多的應該是植物油,比如常見的菜籽油、花生油、橄欖油等等,但是植物油會缺少一點肉香味,做菜沒那麼香,所以很多人也會自己在家“煉豬油”。
有過熬製豬油經驗的朋友應該知道,剛煉好的豬油是略顯淡黃色的透明液體,當溫度變低時就會凝固變成白色的固體。但是也有朋友反應為什麼自己煉出的豬油發黃發灰,一點都不潔白,而且還很腥?其實,要想熬製出潔白的豬油並不難,只要記住幾個要點就行了,下面一起來學習下吧。
準備材料:豬板油,適量清水,生薑2片,黃酒,食鹽
步驟:
1.菜市場購買新鮮豬板油。將豬板油用熱水洗乾淨,切成大小均勻的小塊或小條,有助於後期熬製時快速出油。豬板油洗乾淨後不用瀝乾水分,因為我們後面也會加水的。
熬製豬油可以用三種原材料:用豬板油、豬網油、肥肉。但是出油率最高的是豬板油,其次是豬網油,最低的是肥肉,肥肉雖然出油率低,但是炸幹後的油渣特別香。如果想熬出的豬油雜質少出油多,那就選豬板油。
2. 鍋中倒入適量清水,將切碎的豬板油倒入鍋中,再加入一勺黃酒和2片薑片,大火燒開約3分鐘,然後將豬油塊撈出。焯水加入黃酒和生薑可以有效去除豬油的腥臭味。
沒有黃酒的可以用料酒,但是如果豬油是用於製作一些點心的話,就不能用料酒代替了,因為料酒會比黃酒多一點五香味,做成點心後味道會太重。
3.重新起鍋倒入小半碗清水,放入焯好水的豬板油。熬製豬油時,最開始可以先開大火煮開,等到豬油塊變得透明,再慢慢轉成中小火。
加清水是為了使豬油受熱均勻,防止豬油塊直接接觸鍋底變焦。清水也不用太多,小半碗就足夠了,如果加多了,後期熬製的時候要想將豬油中的水分蒸發幹就會非常費時間,最開始熬製豬油的時候,鍋裡的油是渾濁有泡沫的,這個是正常現象,這是豬板油裡面的水分被熬出來形成的水油混合物。當鍋裡的水分慢慢蒸發幹,油就會變成透明的液體了。而這個時候的豬油塊也會慢慢捲曲,變成皺巴巴的白色固狀物,這種狀態就說明豬油已經慢慢被熬出來了,我們要記得用鍋鏟翻動一下鍋裡的油渣,防止底部的油渣粘鍋變焦。
4.當豬油渣微微變黃,油色清亮就可以開始瀝油了,豬油要邊熬邊瀝,這樣的油才不會“老”,顏色非常清亮。如果豬油熬得過久,顏色就會變得比較深。
5.油渣不用熬的太乾,否則容易糊掉有怪味。準備一個乾淨的容器,裡面放入一點食鹽,將油倒入容器中,加鹽可以延長豬油的儲存期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