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類邁入“電氣時代”
1、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產生條件:
A、政治前提:19世紀50、60年代,資本主義制度在歐美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確立下來。
B、經濟基礎: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完成,資本主義經濟迅速發展。
C、理論基礎:19世紀中後期,自然科學理論重大突破如電磁理論、技術發展的突飛猛進如金屬冶煉工藝的創新,為新的工業革命的形成起了直接的推動作用。
D、市場:第一次工業革命促進世界市場的初步形成,為新的工業革命準備了市場條件;
E、資本:大量積累的資本為工業集中和資本集中奠定了雄厚的基礎,也為新工業部門的建立和崛起提供了資本。
2、第二次工業革命主要成就
(1)電力的廣泛使用:
1866年德華人西門子研製發電機成功。19世紀70年代,實際可用的發電機問世。與此同時,電動機也製造出來。電的廣泛使用改變了人類的生產和生活,人類由此進入“電氣時代”。電力是一種優良而價廉的新能源。它的廣泛應用,推動了電力工業和電器製造業等一系列新興工業的迅速發展。隨後,電燈、電車、電話、電影放映機等如雨後春筍般地湧現出來,人類歷史從蒸汽時代跨入了電氣時代。
(2)內燃機的創制和使用:
19世紀七八十年代,以煤氣和汽油為燃料的內燃機相繼問世。不久,以柴油為燃料的內燃機也研製成功。
內燃機的發明大大提高了工業部門的生產力,特別是迅速推動了交通運輸領域的革新。(汽車、飛機);內燃機的發明推動了石油開採業的發展和石油化學工業的產生。
(3)化學工業的發展:
從煤和石油等原材料中,提煉出多種化學物質,並以此為工業原料,製成多種化學合成材料,大大豐富了人類的生活。
(4)鋼鐵工業:
由於鍊鋼技術的改進,鋼產量大幅度提高,人們越來越多地使用鋼材取代原來的木材和鐵。----鋼鐵時代”
二、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影響
(一)生產力領域:
促進生產力的又一次飛躍發展,使人類社會進入“電氣時代”。
(二)生產關係領域:
壟斷組織的出現,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向帝國主義過渡。
1、壟斷組織出現原因
(1)第二次工業革命誕生了電力工業、石油工業和汽車工業等一系列新興工業。在整個工業生產結構中,重化工業取代紡織工業,成為工業生產的主要組成部分。
(2)第二次工業革命中興起的重化工業,生產規模不斷擴大,對資本的需求日益龐大,生產的社會化趨勢也日益加強。
(3)為了適應資本主義大生產的要求,提高勞動生產率,追求更多的利潤,資產階級著手調整生產組織形式。
2、壟斷組織出現
一方面,生產和資本日益集中;另一方面,一些大企業一定程度上放棄資產階級一貫倡導的自由競爭原則,採取各種方式,控制產品生產價格和市場,形成了壟斷組織(類似於結盟)
主要表現:大壟斷企業和大財團出現:各種大王、跨國公司
基本形式:托拉斯、辛迪加、卡特爾
實質: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區域性調整
3、影響
A、經濟上,壟斷組織的出現,適應了生產力發展的需要,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資本主義生產的無政府狀態,表現出資本主義制度一定的自我調節能力。因而它實際上是資產階級為了適應生產力的發展對資本主義生產關係進行的區域性調整。
B、政治上,控制壟斷組織的大資本家為了攫取更多的利潤,越來越多地干預國家的經濟、政治生活,資本主義國家逐漸成為壟斷組織利益的代表。
C、對外關係上,壟斷組織跨出國界,形成國際壟斷集團,要求從經濟上瓜分世界,促使各資本主義國家加緊了對外侵略擴張的步伐。
(三)世界市場的發展
世界市場最終形成,資本主義世界體系最終建立
1、第二次工業革命推動世界市場的形成
(1)第二次工業革命中新發展起來的交通工具和通訊手段,進一步加強了世界各地之間商業資訊的交流與傳播。
(2)在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推動下,世界市場進一步發展,國際分工日益明顯。
(3)第二次工業革命期間,在全世界劃分殖民地和勢力範圍,資本主義列強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
2、世界市場的形成
19世紀末20世紀初,世界基本被資本主義列強瓜分完畢,以歐美資本主義列強為主導的資本主義世界體系最終建立起來。
一、人類邁入“電氣時代”
1、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產生條件:
A、政治前提:19世紀50、60年代,資本主義制度在歐美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確立下來。
B、經濟基礎: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完成,資本主義經濟迅速發展。
C、理論基礎:19世紀中後期,自然科學理論重大突破如電磁理論、技術發展的突飛猛進如金屬冶煉工藝的創新,為新的工業革命的形成起了直接的推動作用。
D、市場:第一次工業革命促進世界市場的初步形成,為新的工業革命準備了市場條件;
E、資本:大量積累的資本為工業集中和資本集中奠定了雄厚的基礎,也為新工業部門的建立和崛起提供了資本。
2、第二次工業革命主要成就
(1)電力的廣泛使用:
1866年德華人西門子研製發電機成功。19世紀70年代,實際可用的發電機問世。與此同時,電動機也製造出來。電的廣泛使用改變了人類的生產和生活,人類由此進入“電氣時代”。電力是一種優良而價廉的新能源。它的廣泛應用,推動了電力工業和電器製造業等一系列新興工業的迅速發展。隨後,電燈、電車、電話、電影放映機等如雨後春筍般地湧現出來,人類歷史從蒸汽時代跨入了電氣時代。
(2)內燃機的創制和使用:
19世紀七八十年代,以煤氣和汽油為燃料的內燃機相繼問世。不久,以柴油為燃料的內燃機也研製成功。
內燃機的發明大大提高了工業部門的生產力,特別是迅速推動了交通運輸領域的革新。(汽車、飛機);內燃機的發明推動了石油開採業的發展和石油化學工業的產生。
(3)化學工業的發展:
從煤和石油等原材料中,提煉出多種化學物質,並以此為工業原料,製成多種化學合成材料,大大豐富了人類的生活。
(4)鋼鐵工業:
由於鍊鋼技術的改進,鋼產量大幅度提高,人們越來越多地使用鋼材取代原來的木材和鐵。----鋼鐵時代”
二、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影響
(一)生產力領域:
促進生產力的又一次飛躍發展,使人類社會進入“電氣時代”。
(二)生產關係領域:
壟斷組織的出現,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向帝國主義過渡。
1、壟斷組織出現原因
(1)第二次工業革命誕生了電力工業、石油工業和汽車工業等一系列新興工業。在整個工業生產結構中,重化工業取代紡織工業,成為工業生產的主要組成部分。
(2)第二次工業革命中興起的重化工業,生產規模不斷擴大,對資本的需求日益龐大,生產的社會化趨勢也日益加強。
(3)為了適應資本主義大生產的要求,提高勞動生產率,追求更多的利潤,資產階級著手調整生產組織形式。
2、壟斷組織出現
一方面,生產和資本日益集中;另一方面,一些大企業一定程度上放棄資產階級一貫倡導的自由競爭原則,採取各種方式,控制產品生產價格和市場,形成了壟斷組織(類似於結盟)
主要表現:大壟斷企業和大財團出現:各種大王、跨國公司
基本形式:托拉斯、辛迪加、卡特爾
實質: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區域性調整
3、影響
A、經濟上,壟斷組織的出現,適應了生產力發展的需要,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資本主義生產的無政府狀態,表現出資本主義制度一定的自我調節能力。因而它實際上是資產階級為了適應生產力的發展對資本主義生產關係進行的區域性調整。
B、政治上,控制壟斷組織的大資本家為了攫取更多的利潤,越來越多地干預國家的經濟、政治生活,資本主義國家逐漸成為壟斷組織利益的代表。
C、對外關係上,壟斷組織跨出國界,形成國際壟斷集團,要求從經濟上瓜分世界,促使各資本主義國家加緊了對外侵略擴張的步伐。
(三)世界市場的發展
世界市場最終形成,資本主義世界體系最終建立
1、第二次工業革命推動世界市場的形成
(1)第二次工業革命中新發展起來的交通工具和通訊手段,進一步加強了世界各地之間商業資訊的交流與傳播。
(2)在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推動下,世界市場進一步發展,國際分工日益明顯。
(3)第二次工業革命期間,在全世界劃分殖民地和勢力範圍,資本主義列強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
2、世界市場的形成
19世紀末20世紀初,世界基本被資本主義列強瓜分完畢,以歐美資本主義列強為主導的資本主義世界體系最終建立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