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8179417334407

    舉人最初的意思是來自漢代,指的是那些推薦人才的人;之後在唐宋時期指的是進士科中有司貢的人;在明清時期,指的的鄉試中試的人。舉人的文雅稱呼舉人文稱:大會狀、大春元。舉人雅稱:孝廉。舉人俗稱:老爺舉人的來源中國的科舉制度從公元606年隋煬帝大業二年至公元1905年,清末慈禧廢除科舉制度共存在1300年,是古代國家透過逐級考試選拔人才的制度,是仕途必經之路。

  • 2 # DT瀏覽器

    舉人相當於博士,不能以實際水平比。但就實際文學水平比,舉人高於博士,現在的博士不一定比得上好的秀才。但舉人的數學實際水平相當於小學5年級,畢竟社會發展狀況不一樣。

  • 3 # 朝文社老張

    答:在中國古代的社會各階層裡,“舉人”常常是小老百姓眼裡“惹不起”的存在。比如魯迅小說裡,那位因為一本書就打斷孔乙己腿的“丁舉人”,還有那叫阿Q恨得牙癢癢的“舉人老爺”,無不是一派盛氣凌人的模樣。但雖然舉人是考出來的,但他們的地位,卻根本不能用“學歷”來衡量。跟今天的“本科生”“研究生”,更遠不是一回事。

    這事兒,也恰如“白話寫史”暢銷書《明朝那些事》的形容:僅明代的科舉,就相當於“今天的高考+公務員考試+高階公務員選拔”。換句話說,選的就不是“學問家”,而是實打實的行政人才。跟今天的“學士”“碩士”,完全就是兩個“技術工種”。

    不過,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放在中國有著千年歷史的科舉史上,“舉人”也不是一開始就這麼“橫”的。比如放在號稱“讀書人幸福生活”的宋代。“舉人”就沒那麼幸福。宋代的科舉制,分為“發解試”“省試”“殿試”三級。凡是參加科考的考生,都可被稱為“舉子”,通過了“發解式”的考生,則被稱為“發解舉人”。是為宋朝版的“中舉”。由於大宋重視科舉,“發解舉人”的群體也十分龐大,每一次科舉的人數,常在萬人以上。

    但即使是“發解舉人”,也沒有明清年間那麼多的特權。就連“進京趕考”這事兒,都是不小的經濟負擔。就連可以給“趕考舉人”提供食宿的“公券”,兩宋三百年裡也並未普及。條件好些的“宋朝舉人”,可以得到家族資助或“義莊”資助。比如家境貧寒的南宋大儒真德秀,就是在親友的資助下金榜題名。同樣窮苦的南宋學者查道,也多虧了親友的“三萬錢”,才如願步入仕途。

    甚至,當未來的“大宋男神”蘇軾早年和弟弟蘇轍一起中舉時,老爹蘇洵的第一反應也不是喜悅,而是愁錢。為了湊足進京趕考的費用,這被後人稱為“一門父子三詞客”的“三蘇”,硬著頭皮去求“父母官”益州知州張方平,痛陳“為行者記,則害居者,為居者記,則不能行”的窘迫家境。把張方平聽得眼淚嘩嘩,不但慷慨解囊,還寫信給京中同僚,“強推”三父子的才華,這才叫“三蘇”從此驚豔大宋文壇政壇。

    連貴為“舉人”的蘇家父子,趕考都如此困窘,可見古人的科考路,對大多數寒門家庭來說,真是一場傾家蕩產的豪賭。

    那如果無人資助呢?許多更窮的舉人,也是啥招都想。常用的辦法就是借貸,比如窮出身的北宋宰相何執中,就是靠“借萬錢”才湊足了盤纏。這還算是走運的,南宋文士樓璩趕考時也差錢,找鄉親們借錢。硬著頭皮求半天,卻才借了“不滿千錢”。

    除了“拉下臉”借錢的,還有“舉人”挖空心思做生意。很多人趕考路上,就帶著些茶葉紗等貨物沿路售賣,邊走邊湊錢。每到“科考季”,北宋都城汴京也熱鬧,各地舉人們都在京城裡“鋪席買賣如市”。像明清年間范進們“中舉”後大家“排隊送錢送地送女人”的熱鬧場面,大宋的“舉人”們,真是不敢想。

    “舉人”們地位扶搖直上,也確是明清年間的事兒。明清的教育,比兩宋年間更為發達。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時,當時“學校之盛,唐宋以來所不及也”。如果說宋朝是“進士”翻身的年代,那麼明清就是“舉人”扶搖直上的年月。雖然在“進士”們面前,“舉人”依然很不夠看,如果明清哪位官員是“舉人”出身,那一輩子仕途就是被歧視排擠,除了海瑞那樣的異類,爬上高位簡直痴人說夢。

    但對於大部分寒門讀書人來說,“中舉”卻是他們人生翻身的關鍵一步。首先是舉人的經濟特權,在明清年間中個舉人,至少就有四十畝田的“優免”特權。實際執行起來,透過“投獻”“詭寄”等操作,實際能“優免”的更多。所以只要“舉人”招牌,幾乎就是別人排著隊來送地,哪怕“中舉”前“無立錐之地”,一夜之間就可翻身做地主。

    至於“趕考路費”這等“小事兒”,舉人們更是丁點不用操心,就算沒人來送錢。舉人們憑一面“火牌”,就能乘著“公車”,在沿途驛站白吃白住。甚至連“過路費”都不用交。“公車”也就因此成了“舉人”的代稱。好些舉人還從中覓到了發財良機,趕考路上帶幾個富商同去,一路享受“白吃白住白過卡”的待遇。沾光的富商們,也必然要給舉人們好處。

    當然,這點錢對於“舉人”們來說,那時也只是小錢。明清年間的舉人,本身就有了做官的資格。雖然舉人出身的官員,能做到二三品高官的鳳毛麟角,大多都是府縣行政官員和教官,但至少也都是八九品的級別。這樣的品級,在封建統治階層裡屬於“最下級”,但哪怕對於地方官來說,想要為官一任坐穩位置,也要先籠住境內的舉人。所以明朝時就有風氣,州縣新官上任,先要擺酒宴請當地舉人。

    因此,明清年間時,舉人的地位,算是翻了身。對於老百姓來說,作為“統治階級”最底層的舉人,就是他們眼裡高高在上的“大老爺”。明清年間,一個讀書人再窮困潦倒,只要能中了舉,那就“親朋率望腹焉”。甚至當地的鄉紳富商們,都要爭著送錢送銀子巴結,當地的社會閒散人員,也會主動跑來投奔。放在經濟發達的江南,那更是“美男蘄為僕,美女蘄為妾者數百”,幾乎一夜翻身。

    所以像《范進中舉》裡,兇狠胡屠戶見了舉人女婿就唯唯諾諾,見了張鄉紳到來就嚇得躲一邊的情景。對於明清舉人來說,實在小兒科。因此也不難理解,為何中了舉的范進,會當場樂瘋——金榜上一小步,就是人生一大步。

    而這“一小步”,對於古代讀書人來說,也是公認的難。但必須說的是,古代科舉,特別是“中舉”的“鄉試”環節,卻也有著相對的公平。哪怕你是寒門出身,哪怕無根無靠,只要文章“火候”到了,機會面前大家都平等。甚至對於很多“豪門子弟”來,“中舉”這事兒還特不公:比如萬曆十六年,明朝閣老王錫爵之子王衡中“中舉”,接著就被罵得狗血淋頭,各種“舞弊”流言撲面而來,嚇得王衡中十三年沒敢再考,直到老爹王錫爵告老還鄉,這才鬆一口氣再戰考場——哪怕閣老家的兒子,想做點啥都得掂量掂量。

    但與此同時,這相對公正的“中舉”,也催生了王朝的“特權”階層。特別是在王朝末世裡,擁有特權的舉人,也就成了重災區,他們除了憑著特權兼併土地,更壟斷地方的權力,比如明末年間的“舉人”們,就“富者益務為驕淫,貧者橫噬鄉里”。給明朝接下來的天下大亂,結結實實的“添火”——中國曆代封建社會的興衰,“舉人”就縮影了太多東西。

    參考資料:陳寶良《明代社會生活史》、孫繼《日常生活視野下的宋代舉人群體》、萬琪《明朝文官俸祿探析》

  • 4 # 飛鳥留痕2O16

    古代的科舉考試與當今的學歷,是沒有可比性的。

    現今的學歷,特別是大學學歷,包括碩士,博士,代表的是一個人對當今整個知識領域的某專業技能的學習和掌握。

    而科舉制度考的只是一種八股文寫作,代表了一定的文字運用技能和一定的思想性。

    文憑只是證明一個人的學習經歷,具體包括學習年限,知識層次,知識類別。

    而科舉是一次國家管理人員的選拔考試,除了秀才,不具備真正的功名,舉人,進士都意味著己進入了國家各級官員隊伍,可以直接當官。

    而學歷則不然,即便進入基層公務員隊伍,也得透過再一次的公務員考試。

    古代考上功名的,可謂鳳毛麟角,而當今僅是大學文憑獲得者,則比比皆是,二者之含金量,不可同日而語。

  • 5 # 農民工說古道今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首先必須明確一點,中國古代的鄉試、會試、殿試根本不是什麼“學歷考試”,更類似於現在的“公務員考試”!考中鄉試、成為舉人之後,便擁有了進入官場的“入場券”,同時也獲得了進一步參加會試和殿試的資格。

    舉人到底能不能做官

    舉人到底能不能做官?答案是明確的,能!比如明朝著名的“海青天”海瑞,他就是在連考兩次會試沒有考中之後,以舉人身份出仕為官的,而且一直做到了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這樣的高官!雖然沒有太多實權,但級別擺在那裡,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和北京的都察院右都御史是平級的。換句話說,舉人出身不僅可以當官,而且理論上是可以當到最高級別官職的。

    但是,舉人並不是考中後立馬就可以當官,得等有缺才能補,而且通常只能被授予知縣以下的官職。能夠被直接授予知縣職務的舉人,要麼是背景深厚,要麼就是祖墳上冒青煙了!比如前面提到的海瑞,以舉人身份出仕之初僅僅擔任了縣學教諭這樣的職務。按照明制,縣學教諭這個職務屬於“未入流”,也就是擁有官員身份、在吏部有備案,但比從九品還要低一級!可不管怎麼說,“不入流”那也是官、不是吏,理論上也是可以升到正一品的。但吏絕對不可能,他們永遠只能是吏!

    如果趕上王朝草創,舉人直接被授予知縣等職務也是有可能的。比如清朝的“於青菜”于成龍,他連舉人都算不上,只是鄉試補錄的副榜貢生。可是,因為人才短缺,經過國子監“短期培訓”之後,于成龍依然被外放了知縣之職!這裡有必要說一說,副榜貢生不是考中會試的貢士,而是在鄉試落榜生中選取部分成績尚可者、進入國子監繼續深造,待考核合格之後,參照舉人錄用。

    可是,如果不幸趕上了和平年代、尤其是王朝中後期,那就且有得等了!歷朝歷代等上一輩子也沒能放個實缺的舉人大有人在。這些人中的很大一部分會選擇進入高官幕府、充當高官的幕僚,以期“近水樓臺先得月”、獲得高官的賞識,從而進入官場。比如晚清時期的左宗棠,走的就是這條路,他後來的那個“進士”不是考的,而是慈禧太后送的。但不管怎麼說,能夠走到左宗棠這個份上的,絕對鳳毛麟角……大多數舉人最終都默默無聞,或者在知縣之類、甚至更低的官職上一直幹到“退休”……舉人出身的官員,能夠幹到知府基本上就已經到了“天花板”了,像海瑞、左宗棠那樣的,純屬“異數”,比鳳毛麟角還要鳳毛麟角!

    舉人與貢士、進士的區別

    進士與舉人不同,所有進士理論上都是可以被直接授予官職的。說白了,進士其實就是舉人的“升級版”,是舉人考取直接做官、不用候缺的資格。中國古代的進士一般分三等,即所謂三甲(不是醫院那種)。一甲稱進士及第、通常會被授予翰林院修撰和編修之職。二甲稱進士出身、三甲稱同進士出身,這些人中成績好的一般會被挑選出任翰林院庶吉士。剩下的,也基本會被授予六部主事等職或者外放知縣等等。總而言之就是,人人有份、永不落空,國家一定會給您安排一個“處級”以上工作!

    貢士與進士的區別

    貢士和進士,這是很多人都搞不清的一對東西,二者到底有什麼區別呢?這麼說吧,貢士其實就是進士,原班人馬、一個不動!舉人參加會試,考中之後便是貢士。接下來的殿試屬於等額考試,不差額!只對貢士進行重新排名,僅此而已。換句話說,考中了貢士就等於是考中了進士,但貢士中的第一名卻不一定是狀元!這裡面有殿試發揮的原因,也有皇帝的喜好。比如晚清的狀元劉春霖,就是因為名字取得吉利,被慈禧太后親點為了一甲第一名——狀元!

    綜上所述,無論是舉人還是貢士、進士與現在的“學歷”這個概念都八竿子打不著,您多咱見過現在研究生畢業就可以直接當公務員的?中國古代的鄉試、會試、殿試其實就是古代的“公務員考試”,與“學歷”無關。網上一些人說什麼現在的博士相當於古代的進士云云,純屬一廂情願、鬼扯一通!您見過哪個博士可以直接擔任處級職務的?博士就算是考上了公務員,也不過就是享受正科待遇而已,有時候連正科職、甚至副科職都未必輪得上……最後再次強調一下,舉人是中國古代的“公務員編制”,不是“學歷”!

  • 6 # 自在瞭然1

    能把人舉起來,說明這人體魄十分強大,就是當今的田徑運動員,舉重大力士,又稱勞力士,冠軍,能把人舉起來,又可以舉薦給領導,這種人都不是一般人。,應該相當於縣一級考上公務員的第一名,至於擔任什麼職務,還是得縣衙門說了算。現在也要組織部門安排。按學歷比本科可能還高一點,碩士或者博士生。過去舉人也有當官的有不當官的。研究生也有當公務員的,也有可能在企業幹,也有在私營企業外資企業乾的。舉人是功名,研究生是文憑。只有相當於,相似於,就是不會照樣套出來。歷史在變化,過去的模式用在今時已經不適合不適應了。

    總之舉人還是很了不起的。畢竟人家范進中舉後,你看他高興的不得了,居然不去當官了。

  • 7 # 可語於冰

    小時候,每次和父親路過一個村莊,他都會停止說笑,告訴我這裡100多年前出了一個舉人,姓吳,這個村叫“舉人灣”,周圍幾十裡的人都知道。時過百年,人們經過這裡時,仍然會放慢腳步,心裡仍有敬意,可見舉人在人們心中的地位。

    下面是一個清代科舉制度結構圖。可以看出,科舉分為童試、院試、鄉試、會試、殿試五級,而真正決定讀書人命運的是鄉試。因為鄉試過關就是中了舉人,具備了做官資格,命運隨即發生重大逆轉,難怪《范進中舉》中的范進中了舉人後喜歡得發了瘋。

    一、舉人和研究生哪個更難考上?

    舉人好考嗎?想想孔乙己,考了一輩子,別說舉人,半個秀才都沒撈到。再看看吳敬梓筆下的范進,50多歲時還在考秀才,主考官周進看他蒼顏白髮,衣衫襤褸,想到自己也是50多歲時才中的功名,心生憐憫之心,於是給他點了個秀才。很多大文人像寫《聊齋志異》的蒲松齡,寫《西遊記》的吳承恩,不能說肚子裡沒有墨水吧,也都是考了大半輩子還與功名無緣,只得憤而著書。

    舉人太難考了。在明清兩個朝代,錄取舉人名額由中央按各省人口數配給指標,每省最多不超過100名,全國錄取總人數僅為1000至1200人。這意味著什麼?這意味著你要在現行高考中排名全省前100名才有機會!如果是全國統一錄取,意味著高考成績全國排名1200之前才能中舉!所以,如果某地中了一個舉人,當地會像過節一樣開心、榮耀,連地方官都會覺得有面子,跟著沾光!

    而現在考研究生,相對而言就容易得多了。2019年全國報考碩士研究生人數大約260萬人,錄取人數大約65萬,錄取率為25%。拿博士生來說,2019年中國各高校招收博士105169名。從資料上來看,過去考個舉人的難度要遠超現在考博士研究生。

    二、舉人和研究生的社會影響力哪個大?

    過去別說中舉人,就是中個秀才,就有了很多特權,可以免交稅賦,見著官不下跪,如果吃官司還要先報請上面同意,而且不能用刑。要是中了舉人,更是瞬間成為響噹噹的人物,名聞遐邇,轟動鄉里。舉人已經貴為官老爺,身份和地位同普通人有天壤之別。“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說的就是這種強烈反差。

    《儒林外史》中的范進,本來是個鄉村教書先生,窮屌絲一個,誰見誰欺,連老丈人都對他非打即罵。一朝中舉,縣裡最大的土豪親自來拜望,大把送銀子,還把自己黃金地段的一套房子送給他。這一切變化都在中舉喜報送到的幾個小時內發生,中舉不但讓范進瘋了,讓當地各色人等都變得顛狂,可見中舉人的影響力多麼強撼!

    而現在別說碩士,就連考上博士,除了親朋好友間慶賀外,其餘人等波瀾不驚,因為司空見慣。

    三、舉人和研究生的就業幸福感哪個大?

    過去如果中了舉人,可以直接補缺縣令,最差也可以等待補位,並且還有進一步參加會試殿試的機會,前途無量啊,誰敢小覷?就算是舉人運氣差點,等不來官位,他也成為地方名流,與上層社會勾連一起,大把斂財發家的機會,很快會成為地方豪強。

    當年我老家那位吳舉人,聽上輩人講,有良田千畝,豪宅百間,妻妾成群,稱勢當地幾十年。

    如今碩士博士研究生,畢業後大多自謀生路,其中不乏國家棟梁之材,不乏行業精英,他們能憑一己之長,為國效力,其就業自主程度和方式,當然遠超過去的舉人。

    將“舉人”和“研究生”拿來對比,其實就是腦洞大開。說實話,聊這類話題就是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您覺得有點趣味兒就好。

  • 8 # 優雅西柚C

    舉人簡單說就是現在的大學本科學歷,但文科學歷水平要比夲科生高,因為高三畢業學習成績優異、分數高者可直接進入夲科,所以,舉人文科水平要比本科高得多σ

  • 9 # 讀亦悅乎

    “舉人”相對於今天的什麼學歷,挺有時代感的話題,看起來很有趣,但說起來又挺複雜,因為這沒有辦法直接對比。

    欲說“舉人”,先說“秀才”。秀才大約相當於小學畢業,或許再高估一點,算九年義務教育畢業,也就初中畢業吧。那“舉人”也就高中畢業吧。

    古人具體的科舉制度說的很多了,我就省略了。

    為什麼說秀才只是小學畢業,因為秀才只是參加鄉試,這種考試也就相當於現在小學畢業的統一考試。從學識講,古代國家教育幾乎沒有,所有的學生均有“私塾”培養,上私塾的小學生學習內容也只侷限於“啟蒙”,無非識字教育而已,俗語講,“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是因為秀才具有“詩文斷句”的本領。這在當時雖然很了不起,擱今天也就小學生水平。

    秀才畢業,繼續讀書,就可以參加“省級”考試,也就是“舉人”考試,考中了就是舉人。舉人的“資格”就是可以參加“國家”級選拔考試。前些年,高中畢業參加高考,考上了“轉戶口”,國家分配工作。對了,舉人就是高中畢業水平。

    會不會有人說這“級別”也太低了。

    我說,這只是相對應的比較。

    再從“學識”說。秀才畢業,準備參加國家考試學什麼:四書五經。對就是四書五經。因為固化的國家八股文考試就考四書五經。有興趣的可以去看看四書五經一共有多少內容。我告訴你,內容少的可憐。原文帶註釋不到五十萬字,相對於今天高中學生,也就語文必修教材的一本書。

    古人“皓首窮經”,就折騰這四十多萬字。相對於今天的高中學生,說等同就是高估他們了。

    結論:秀才就相當於小學畢業,舉人就相當於高中畢業。就如此。

    至於很多人過高估計秀才、舉人的學歷,也正常。在所有國民只有百分之三到五的比例接受比較系統教育情況下,“秀才”能識文斷字畢竟都是很“稀罕”的人才了,何況能夠參加“考官”舉人了。

  • 10 # 親親我的小棉襖

    科舉制度是古代中國透過考試選拔官吏的制度。科舉考試分為兩大類分別是童子試和正試,其中童子試包括縣試、府試、院試,只有透過童子試考試過關的才可以參加正試,正試包括鄉試、會試、殿試。地方可以舉辦童生試、鄉試,中央舉辦省試與殿試。鄉試第一名為“解元”,中央省試為“省元”,殿試第一名為“狀元”。

    一、童生試,包括由知縣主持的縣試、由知府主持的府試,由中央派來的學政官員主持的院試,院試考試合格的學生叫做“生員" ,民間老百姓一般叫做"秀才"。考到這裡,你就有了參加正式考試的資格了;

    二、鄉試又稱鄉闈,即省級考試。在各省省城舉行,每三年舉行一次,合格者才叫舉人,就有資格做官;舉人有名額的規定,各個省不一樣,大體上100人上下,舉人裡面的第一名叫做解元。

    三、會試,在春天考,所以也叫“春鬧" ,即部級考試,在京城舉行、由禮部主持,每三年一次,合格者叫進士;會試再考中的學生叫"貢生" ,會試的第一名叫“會元"。清朝112科進士,總共是26846人,平均一年有100人左右。華人口四萬萬,每年才一百個進士,可見考試之難。

    四、殿試,由皇帝親自主持,內閣負責擬定題目,殿試的前十名由大臣判定完試卷後選出來,然後給皇上看,皇上負責給前十名排順序。殿試前十名中,前三名為一甲,第一名是“狀元" ,如果鄉試和會試都是第一的話就叫"連中三元" ,中國歷史上連中三元的人鳳毛麟角,想要連中三元可以說是難於登天。第二名是"榜眼" ,第三名是"探花" ,賜進士及第。第四名到第十名為二、三甲,分賜進士出身、同進士出身。

    由上可見,在古代每個省每三年才會產生100名左右的舉人,每年平均才30多名,也就是說能成為舉人的,成績最低得是全省前30名,這樣的成績無論在哪個省份,考上清華、北大應該沒有問題,還很可能是本碩博連讀。但現在每年新產生70萬名研究生,每個省平均產生2.5萬名,所以現在的研究生要想考上古代的舉人,難之有難!!!

  • 11 # 夏醬老師

    別說舉人了,單單”秀才“就能讓你得意很久了。

    當年陳獨秀問北大校長蔣夢麟是什麼秀才,蔣夢麟回答到是策論秀才,陳獨秀洋洋得意地說自己是八股秀才。蔣夢麟趕忙起身,對陳獨秀深施一禮說:“失敬!失敬!”

    秀才們每3年參加一次鄉試,然後中試的人為舉人,又被稱為“老爺”。中了舉人叫“發解”、“發達”。

    像范進中舉後立刻被稱為老爺即是如此。

    這個所謂的鄉試,指的不是我們現在的鄉鎮,而是過去的一省。

    有人統計過,每次鄉試,像江南之類的大省,大概也只出100名左右舉人而已,小一點的省大概就是三四十人吧。

    它的難度之大,可想而知。

    中了舉人之後,就可以做官了。這是跟秀才最大的不同。

    像明朝初期,讀書人較少,很多舉人被直接提拔為知縣。

    舉人的含金量還是很高的。

    中了舉人之後基本上衣食無憂,在任時可以為官,卸任時可以做有頭有臉的鄉紳。

    就這麼一夥子的人,你覺得跟現在的碩士研究生,有可比性嗎?

  • 12 # Mer86

    古代的秀才、舉人、進士,是“功名”。

    現代的學士、碩士、博士,是“學位”。

    功名和學位,是兩個概念。古代科舉和現代高考,也是兩個概念。

    大體的區別在於,古代參加科舉,只要一個人考中功名,哪怕只是考中最低一級的秀才,那這個人也能獲得以下特權。(各朝秀才待遇不同,這裡拿明清舉例)

    一,免除兩人的徭役。

    在古代徭役很重,什麼是徭役呢?說白了就是老百姓必須給朝廷免費幹活,不發工資,純義務的勞動。而一旦中了秀才,家裡就可以免除兩個男丁(包括秀才本人)的徭役。別人累死累活的幹,而秀才卻可以在家裡下棋喝茶,悠閒自在。

    二,免繳公糧。

    在古代,老百姓都必須給國家交公糧,而且交得特別多。如果誰家裡有個秀才,那全家就可以免交公糧。在糧食短缺,視糧食如生命的古代,尤其是戰亂年代,這一條待遇別提有多實惠了。

    三:秀才可以使用奴婢。

    在明朝,國家明文規定老百姓家裡不允許使用奴婢,即是你是地主,有再多的錢,也不能使用奴婢。而秀才卻可以。這一條是朝廷為了激勵大夥讀書,特意授予,讓秀才區別於平頭百姓的特權。

    四:秀才可以免刑。

    在古代打官司,老百姓上了公堂,第一個動作就是先給縣太爺下跪,再陳述案情。即使是地主,富商也必須下跪。至於犯了法的老百姓,拖到公堂裡,衙役們會一擁而上,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打個皮開肉綻,給個下馬威再說。即便一個人是有錢人家,也難免會有皮肉之苦。而如果一個人是秀才,則就可以大搖大擺的站著。就算秀才犯了法,官府也不能隨便抓來審問,更不能用刑。因為免刑就是秀才的特權。官府要打秀才,須要先呈報省級學政,革除秀才功名之後才能打。(秀才見了七品以上官員還是得跪著)

    五,秀才在穿戴上也有特權。

    秀才可以穿盤領長衫,頭戴方巾,腳登長靴,青衫儒雅。而沒有功名的老百姓是嚴禁這樣穿戴的,只有考取秀才以上功名的人,才有這個特權。

    想想看,老百姓見到七品官必須下跪,秀才可以不用跪。

    老百姓都要服苦役,秀才不用。

    老百姓都要交稅,秀才可以不交。

    秀才的功名只要不被取消,哪怕犯了法,官府就不能對他用刑。

    這是什麼概念?妥妥的特權階級了。

    在古代,如果一個地方天高皇帝遠,官府顧不過來,縣太爺會把地方上的管理權下放給當地的鄉紳,而這個話事的鄉紳往往就是秀才。

    所以,別看一些戲劇裡面總說“窮秀才”,就以為秀才的地位很低下。

    實際上在古代,尤其是在明清兩朝,秀才的定位是“統治階級預備隊”。與“民”在身份上有本質性區別

    只不過,由於古代的官太少(一個縣,只有四個人有資格吃皇糧),秀才數量又多,基本沒資格當官。有些秀才又不會理財,家庭條件一般。比老百姓強不了多少,遠遜於地主老財。所以才顯得很寒酸。

    但這種寒酸是相對的。一般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比秀才更寒酸。

    再說舉人。

    秀才想要出仕,還得要去考試。也就是參加鄉試(省考),成為舉人。

    舉人是什麼概念呢?很誇張。拿明清舉例說。

    明朝立國276年,一共錄取11萬名舉人。

    清朝入關後268年,共錄取15萬名舉人。

    平均算下來,明朝平均每年產生400名舉人。

    清朝平均每年產生550多名舉人。

    大家可以感受一下,這是什麼概念。

    明朝兩京十三省,平均分攤,每個省一年也就產生二十多個舉人。

    清朝多一點,但平均下來,每個省一年也不過產生三十多個舉人。

    每個省又有多少個縣呢?至少不下50個。有的省將近一百個縣。

    這就相當於說,平均一個縣,一年出不了一個舉人。極端情況下,有些小縣,十幾年都出不了一個舉人

    由於稀少,所以在明清兩朝,舉人不僅有秀才享有的所有政治特權(範圍一樣,程度更深。比如秀才只能免兩人徭役,舉人可以免十幾個人徭役和賦稅。因此明清兩朝有大把的財主自願把田產放在舉人名下),還可以直接出仕做官。

    很多搞不清楚情況的人,經常以訛傳訛,說明清兩朝的進士不一定能當官,要等缺額。

    但事實上,這種情況只在明朝初年才有,明中前期至清末近五百年,都沒有這種情況。

    進士從明朝中前期開始,一定能做官,也就是百分之百能做官。保底就是縣令。

    而舉人做官的機率也極大,只是很難出任高品級職務而已。

    具體見下表。舉人當不了大官,但一些十幾年出不了一個舉人隊伍小縣,舉人想出仕,當個縣令也不是稀奇事。

    具體我們可以看《范進中舉》。

    范進中舉後,不僅一貫瞧不起他的岳父胡屠戶對他的態度來了個180度大轉彎,變成了范進的狗腿子。

    縣裡的首富張鄉紳也跑攀關係,又是給范進提供豪宅,送奴僕、丫鬟,還火急火燎的要跟范進結拜。要不是范進有老婆,估計張鄉紳會把女兒嫁給他,結為親家關係。

    用我們現在的話說,范進就是一夜暴富。

    昨天的范進,還是個矮矬窮。僅僅只是一日之隔,他便當上總經理,出任CEO(沒有迎娶白富美),走上了人生巔峰。

    而能讓范進的生活有如此大改變的,僅僅就是因為他考中了舉人,擁有了特權。(人脈也是一方面原因,鄉試由皇帝欽點進士出身的各部官員或翰林主考,由各省行政長官擔任監考官。舉人的選拔由這些官員說了算。因此考上舉人就等於是與朝廷的達官顯貴攀上了師生關係,前途無量)

    當然,由於舉人不是“天子門生”(不是皇帝欽點的),略受歧視,升官有門檻,極難坐到大官。而且一旦舉人以舉人身份出仕,就不能再參加科舉了。這等是自毀前途。所以大部分舉人都不會滿足舉人身份,都會再接再厲,繼續參加考試,爭取考上進士。

    而這也就使得舉人的光彩被進士蓋住,顯得不那麼耀眼。

    至於說進士,明清兩朝平均每年也就錄取約一百三十人左右,平均劃到每個省,也就幾個人而已。

    這種人在古代,屬於天之嬌子,普通老百姓根本接觸不到。(這也就是一般講民間故事小說裡,出場人物經常會有秀才,偶爾會有舉人,很少有進士的原因。因為民間草根作者根本接觸不到進士。舉人就已經是他們能接觸到的最高等級的人物了)

    不過前面說了,舉人是可以直接當官的。哪怕考不上進士,也可以出仕。

    所以,古代的秀才與現在的學士,以及舉人與碩士,進士與博士,科舉與高考。根本就不是一碼事。沒有可比性。

    用不恰當的類比說,科舉更像是高考(包含研究生考試)和公務員考試的結合體。

    考生既是在考學位,也在考“公務員”身份。

    一旦考中進士,那不得了。用宋朝汪洙《神童詩》中的句子說: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

    早上還在種地呢,晚上就成了天子門生,當了朝廷命官,保底也是處級,吃上了皇糧。

    舉人嘛,雖不是天子門生,但保底也是個實職副縣級。

    這種人生境遇,擱在現在,能想象?

    現在哪有這麼好的事?

    任你學歷再高,想要賺錢養家餬口,還是得去應聘。

    任你學歷再高,想要為人民服務,還是得去考公考。

    如果應聘不上,拿不到offer。或者公考上不了岸。學歷再高,也是浮雲爾。

    現在的社會,可比古代公平多了。

    當然,古代人的學識以及知識儲備與現在的人完全不是一個量級。

    明清最有學問的人,擱在現在,估計也是半科盲水平。(不至於是文盲)

    所以,如果對現代的研究生做針對性的科舉培訓,讓其回到過去考試。考上舉人,乃至進士的難度,並不會很大。

    不過,這種後人欺負前人文化低的行為,沒有意義。前人栽樹後人乘涼。我們今天的知識儲備也是經前人傳承下來的。我們沒必要嘲笑古人知識淺薄。

  • 13 # 英雄拒絕黃昏

    我們看過《小白菜與楊乃武》的電視應該知道,舉人其實就是一種功名,而不是什麼學歷。

    秀才以上就算有功名了,有功名的人可以免交公糧、可以免刑罰、可以免除兩人的徭役等。這就是說我們看到的影視作品中許多秀才為什麼拿一把到處遊山玩水,這是因為他的身份已高出勞動人民一等了,可以不勞作了。

    楊乃武,當然就可免刑了,但劉知縣上報知府剝奪了楊乃武的功名,這個時候就可以對他動刑。

    那麼舉人要經過多少次國家命題的考試才能獲取呢?

    首先你要取得考試資格,也就是我們說的童生或儒生,然後就成為生員。只有生員才能成為秀才。

    秀才要經省裡三年一次的統一考試,考中了才能稱為舉人。

    舉人參加禮部考試,考取的就是貢士了。貢士參加殿試,考取的就是進士了,大概有22名,進士第一名稱為狀元、第二名稱為榜眼、第三名稱為探花。

    從童生到進士,要過5道卡,考取進士的三年才20來個,你說他們是什麼學歷?

    童生應該是高中生,生員為本科生,秀才為研究生,舉人為博士生,貢生為博士後,進士應該是院士或是博士生導師了。

    按這樣說,研究生是可以考上舉人的。

  • 14 # 膠州人士

    簡單說舉人就是被舉薦之人,透過鄉試的人,才有資格成為舉人。舉人亦稱為生員、孝廉、老爺、公車和鄉進士,但真能成為舉人的人不過5%。

    長達1300多年科舉制度,一直體現的是學而優則仕。能成為舉人也是一個重要的門檻,至少有一隻腳踏入了仕途。即便考不上進士,凡三次落榜者,絕大部分可以到學校當教官,最大也可當到從七品官員。

    1895年康有為、梁啟超等進京趕考的數千名舉人上書,反對清政府簽定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被稱為公車上書。這裡的“公車”就是指的這些趕考的“舉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輪胎為什麼要用橡膠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