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2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012413825339

    這個是個類似順口溜或者口頭語一樣的,沒有是誰說的,就是大家慢慢總結出來的,和開玩笑一樣就說出來了,因為60年代的時候,中國的物質極為匱乏,衣服要穿三年,然後縫縫補補的再穿三年,或者穿過再給比自己小的人穿。也不一定就是穿三年,就是個形容詞,說日子艱苦。

    50——60年代“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

  • 2 # 秋風習息

    70年代老棉襖叫什麼布料?

    那時的棉襖一般放在裡面穿,外面套個罩衣防髒。棉襖的面料一般用純棉的布料做,更輕柔保暖,還吸汗排氣。更重要的是那時中國工業不是很發達,化纖面料的生產量不是很大,化纖面料貴,所以棉布面料是日常生活中普遍使用的。

  • 3 # 使用者臘梅

    70年代老棉襖叫什麼布料,

    哪個年代棉襖全部都是棉布的,棉褲棉襖的棉花也都是真正的棉花,沒有像現在裡頭有假貨,那時候的人用東西都特別實在,棉花好,布也都是真材實料,棉布特別密實,不向現在的布料希拉拉的,現在也買不到真正純棉布了

  • 4 # 微笑向暖218917897

    70年代衣服面料:


    秋冬裝:六五式軍裝,面料為平棉布或斜紋棉布面料。


    春夏裝:七一式單軍衣,面料為滌綸、錦綸、棉三元混紡布,也就是我們耳熟能詳的”的確良“。


    80年代衣服面料:


    男性夏裝最流行“的確良”白襯衣。


    女性夏裝則“的確良”、既純棉印花平紋細布、亞麻三分天下。


    冬裝仍是純棉布和滌綸主打。

  • 5 # 消瑤峽

    大部分是用自家的棉花紡線織成土布,再染成黑色,籃色和紅色,然後洗洗曬曬才能做衣服。

    夏天的衣服直接用白色,只有過年的時候大人給小孩子才會買些花布做衣服,那時候買布是要票的,每人每年多少是有定量的,基本上都是給小孩子才做新衣服,大人都是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再三年!

  • 6 # 8913194296223

    上世紀70年代上世紀70年代,人們的生活水平不高,衣服不分男女老幼,幾乎清一色的藍色調,絕大部分都是棉布面料和的確良面料。

    棉布面料是植物纖維紡織品,那時候國家對棉花進行統購統銷,城鎮居民定量供應,憑票購買,供銷社裡的布匹有錢沒票也買不到,一家人每逢過年才捨得動用補票做一套新衣服,的確良是化工產品幾乎沒有布票限制,扯上幾尺做衣服就容易的多。

    棉布製品優點吸水,貼身穿很舒服,缺點是作誠外套的衣服一打折影響外觀,並且洗後面料縮水嚴重,不管大人孩子做的衣服褲子總要大一號,就是要給面料縮水留下空間。


    與棉布產品對比,確良面料相對挺直,不會縮水變形,滿足了當時民眾追求時尚樣式的需求。

  • 7 # wtryl

    這個是個類似順口溜或者口頭語一樣的,沒有是誰說的,就是大家慢慢總結出來的,和開玩笑一樣就說出來了,因為60年代的時候,中國的物質極為匱乏,衣服要穿三年,然後縫縫補補的再穿三年,或者穿過再給比自己小的人穿。也不一定就是穿三年,就是個形容詞,說日子艱苦。

    50——60年代“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

    在那個物質生活極為匱乏的年代,有這樣的順口溜:“日本產

    尿素,做成飄飄褲,前面是日本,後面是尿素”。“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但是那一代年輕人似乎並不是把美把裝飾穿在身上,而是把建設、革命、

    熱情和理想這樣一些簡單而崇高的理念穿在身上。中山裝、人民裝、軍服是他們的首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汽車12v電源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