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沉著微風散步

    兵農合一制

    指的是在西周、春秋以前,是寓兵於農的。所謂寓兵於農,就是以農器為兵器。古代兵器是銅做的,農器也是銅做的。兵器都藏在公家,臨戰才發給,即所謂授甲、授兵。兵器只能供給正式軍隊用,鄉下保衛團一類的兵,是不能給與的。但是,當敵人打過來時,又不能隨便拿著個農器就自衛,所以《六韜》中說,教民將某種農器當某種兵器。

  • 2 # 通抖的空間

    中國在商、周時已經有徵兵制度。當時規定,每個部落成員在戰爭期間,都有當兵作戰的義務。核心都是貴族,平民可以當基層指揮而奴隸只能是最基層計程車兵(陣亡最多的就是奴隸,不過這個時候打仗不以消滅對方有生力量為主,大多數會被俘虜;被俘後還是對方奴隸(也有平民被俘虜後轉奴隸的));


    PS:為什麼不寫夏朝,因為目前為止,有三個疑點:1、目前未發現夏朝遺址(城市、聚集區);2、目前出土商朝的甲骨文沒有關於夏朝的任何記錄;3、夏朝存在後世人(近千年)書寫的史書(《尚書》)中;


    戰國時期(也可稱之為東周後期)——常備兵


    戰國時期,各國相繼變法,封建經濟逐步佔據主導地位,開始建立了郡縣制,兵役制也發生了新的變化。當時已經建立常備兵制度。常備兵是軍隊的基幹,他們都是應把經過考選而來。選時相當嚴格。凡是中選的人,免除全家(部分)的賦稅、徭役。不過這個時候打仗以消滅對方有生力量為主尤其是後期,最為著名的是白起,號稱"人屠",據史書記載比較大的幾次戰爭就近百萬(伊闕之戰斬殺24W、華陽之戰斬殺15W、長平之戰斬殺45W……)。


    此時平民也可以透過軍工獲得爵位、當將軍了(當時白起就是平民),但是大多數仍然是低階領導和士兵;此後平民也能透過軍工等獲得相應的社會地位;


    秦漢時期——徵兵制


    秦統一中國後,便出現了全國規模的徵兵制。徵兵以郡縣為單位,郡守有徵發一郡壯丁作戰的權力。當時農民既是主要生產力,也是兵員的主要來源。


    漢承秦制,當時規定不分貴賤,男子二十歲就要在官府登記。從二十三歲起正式服役,直到五十六歲止。


    三國兩晉時代——世兵制


    東漢後期,由於軍閥割據,塢堡林立,大批農民為軍閥豪強所霸佔,成為依附於他們的部曲(私人部隊)。很多壯丁成了地主家兵,全國徵兵制度遭到嚴重破壞。


    三國時期出現了"世兵制"。"世兵"就是父子世代為兵。


    北魏隋唐(初)——府兵制


    南北朝後期,北朝出現了"府兵制"。北魏時使地方割據的私人武裝中央化,不但增強了朝廷軍力,同時使鮮卑部落兵與漢族封建兵制逐漸結合,創置了"府兵制"。


    當時府兵與民籍分開,不屬郡縣管轄,他們只管打仗,不負擔其它賦稅。


    府兵制到了隋朝起了很大變化。軍士開始編入戶籍,從事生產。隋時衛府制度趨於完善,中央集權在軍制上得到加強。


    唐初和隋朝基本一致;


    府兵制實際上是一種兵農合一的兵役制度。徵調服役的人,定期宿衛京師或戍邊;戰時出征,戰事完畢,即"兵散於府,將歸於朝"。


    唐(末)宋時期——募兵制


    唐代中期,府兵因負擔過重而大量逃亡,府兵制受到嚴重破壞。為了補充兵員,就採取了招募的辦法。


    募兵制是宋朝的主要兵制。當時有四種不同軍隊——禁軍、廂兵、蕃兵、鄉兵。禁軍是皇帝的親兵,駐守京師,兼備征伐,是北宋的正規軍。它來源於全國招募與選自廂兵、鄉兵中的健壯兵丁。廂兵是各州募集的地方軍,不進行軍事訓練,所以不能作戰,只給地方政府服親沒。蕃兵是招募西北邊疆少數民族,充當過境屯戍守軍。鄉兵,於招募之外,也有當地徵發的,經過訓練作為地方防守部隊。


    元——部落兵制


    元朝在取得全國政權前,實行部落兵制。本部落的男子十五歲以上、七十歲以下全部當兵,下馬牧畜,上馬攻戰。其本族人建立的'蒙古軍"與後來吞併各部落建立的'探馬赤軍"為主力軍。進入中原後,抽調二十歲以上的漢人壯丁建立"漢軍",作為戍守當地的地方軍。


    明——衛所制


    明朝實行"衛所制"。軍隊組織有衛、所兩級。一府設所,幾府設衛。衛設指揮使,統兵士五千六百人。衛下有千戶所(一千士兵),千戶所下設百戶所(一百士兵)。兵士有軍籍,世襲為軍,平時屯田或駐防。遇有戰爭,朝廷命將,率領調自衛、所計程車兵征戰。衛所制有些象世兵制,又與唐代的府兵制相似。


    清——旗兵制


    清朝實行"旗兵制"。起兵伊始,以部落為單位組成"旗",旗是軍政合一的組織,旗民平時為民,戰時為兵。因此,旗兵制就是部落兵制。


    公元1615年,努爾哈赤將滿、蒙、漢族力量編成八個旗,分別用正黃、正白、正紅、正藍、鑲黃、鑲白、鑲紅、鑲藍八種色旗作標誌。這就是八旗軍"的由來。


    清統一全國後,又以漢人為基礎組成了"綠旗軍"(以綠旗為標誌,又名'綠營兵")。


    太平天國後,八旗兵和綠營兵均不堪大用,各地團練興起,著名的湘軍和淮軍;


    後來又建立新軍;


    民國(北洋)——募兵+徵兵制


    第一種是募兵制,主要招收青年農民入伍當兵。當時社會經濟凋敝,剝削嚴重,大量農民失去土地,而近代工業又非常少,吸納不了多少無地農民,因而應募當兵成為農民的一種出路。


    第二種是徵兵制,計丁抽兵,帶有強迫性質。但是由於軍閥混戰,地方政權不穩定,徵兵制很難實行。


    民國(國民政府)——募兵+徵兵制


    國民政府時期,兵役制分兩種:1936年前以募兵制為主;之後以徵兵制為主。


    國民黨第一次代表大會曾作出決議,規定要逐漸將募兵制改為以義務兵為主的徵兵制,但是由於不少地區政權不鞏固,很難實行。這一時期,國民革命軍還是以募兵和收編為主。北伐結束後,國民革命軍由初期的4萬人發展到百萬之眾,主要是大量收編了北洋軍閥各派敗散的軍隊。


    抗戰開始後,由於對日作戰兵力消耗巨大,國民黨軍正式實施1933年頒佈的義務兵役法。兵役分為國民兵役和常備兵役,男子年滿18歲至45歲,在不服常備兵役時服國民兵役。平時徵集檢定合格年滿20歲至25歲的男子服現役,現役3年;期滿退伍為正役,為期6年;再轉為續役,至年滿40歲,轉為國民兵役;滿45歲退役。


    全面內戰爆發後,為了保證所需的兵源,國民黨政府於1946年6月修訂並重新頒佈兵役法,實行徵兵制。規定凡年滿20歲的男子,經徵兵檢查合格,徵集入伍,為期2年,步兵的軍士及特種兵為期3年。1948年2月,國民黨政府又頒佈了“兵員徵集暫行辦法”,規定年滿20至35歲的壯丁一律徵集入伍,並授予前線高階長官以徵兵的便利處置權。這一規定致使國民黨軍隊任意抓捕壯丁,遭到人民的強烈反對。

  • 3 # 使用者安邦

    府兵制,府兵為平時耕種土地的農民,農閒時操練,戰時從軍打仗。府兵參戰的武器馬匹自備,全國都有負責府兵選拔訓練的折衝府。由西魏權臣宇文泰建於大統年間,經北周,隋到唐初日益完善。唐太宗時期達到鼎盛,唐玄宗天寶年間停廢,歷時兩百多年。

  • 4 # 使用者862669815833

    兵農合一的古代兵制,就是東漢末年全國動盪戰亂時期(三國時期),人口大減大批農田無人種,曹操為了解決軍隊糧草問題使用的屯田制,軍隊閒時同農民一樣屯田,後面清朝初期使用的八旗軍制度,更體現了兵農合一的兵制,戰時全民皆兵,閒時一起務農。

  • 5 # 招人嫌惹人煩

    "兵農合一"是周代兵役制度的一個基本特點。

    這一特點在春秋時代仍然表現得很鮮明。《周禮·地官·大司徒》在談到周代居民組織時說:"令民五家為比、五比為閭、四閭為族、五族為黨、五黨為州、五州為鄉。

    "《小司徒》談到周代軍事組織時說:"乃會萬民之卒伍而用之。五人為伍,五伍為兩,四兩為卒,五卒為旅,五旅為師,五師為軍。"比"、"閭"、"族"、"黨"、"州"、"鄉"與"伍"、"兩"、"卒"、"旅"、"師"、"軍"就是村社居民行政組織與軍隊的軍事編制兩兩相應、互相統一的。

    而這種村社組織與軍事組織的統一,正是"兵農合一"制度的主要內容。春秋時齊國的軍事制度就是這種典型的"兵農合一"制度。

  • 6 # 極速餅乾9U

    屯田制

    在古代,生產力水平比較低下,農業生產屬於勞動力密集型生產,尤其是青壯年。但是戰爭同樣需要大量的青壯年。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糧食又是除兵員外另一個決定因素,為了解決這個矛盾,就發明了屯田制。

    屯田制就是當兵的打仗之餘種地,歷史上比較著名的有曹操屯田,姜維屯田等等。

    建國後的新疆建設兵團,也是屯田制的一個延續,不過多了戍邊的作用。

  • 7 # 使用者804461131868707

    屯田制指的是利用士兵和農民墾種荒地,以取得軍隊供養和稅糧。又有軍屯、民屯和商屯之分。商屯也稱“鹽屯“,是明鹽商為了便於在邊境地區納糧換鹽而辦的屯墾。而民屯和軍屯就是狹義的屯田。而屯田制就是以屯田為目的而建立的一種制度,由曹操建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超凡脫俗的近義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