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兒科周醫生

    門診上一天,媽媽領著一位12、13歲的女孩,看上去怯生生的。

    媽媽說:這丫頭最近不知怎麼了,最近幾個月來總愛咳嗽、打嗝,上課做小動作,有時候還會說髒話?

    經過一番問診,初步考慮是“兒童抽動症”。

    啥啥啥?什麼是抽動症?我也沒見孩子抽過呀?那麼我們就瞭解一下:

    什麼是兒童抽動症?

    其實,當今人們是越來越關注兒童抽動症,而兒童抽動症並不是人們所想象的以肢體抽動為主要表現的神經系統問題。

    其實,兒童抽動症又叫抽動障礙,是生長髮育中的精神行為範疇,是以孩子表現出來的汙言穢語、擠眉弄眼及異常發聲等行為異常現象,分為運動型和發聲型。

    兒童抽動症的表現形式非常多,但是大部分表現為:

    孩子一段時間以來受環境、精神影響而表現得擠眉弄眼、捏鼻子做怪像,咳嗽、吐痰、打嗝、發喉音,學狗貓叫及汙言穢語等小動作。多見5-10歲學齡前及學齡兒童。

    不僅如此,孩子還有精神緊張,壓抑,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小動作多、學習成績下降等精神心理問題。

    引起兒童抽動症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呢?

    出現這些問題的家長會問,孩子為什麼會這樣?是不是與家庭和遺傳有關呢?其實,真正的抽動症的發病誘因目前並沒有定論,但是,專家研究認為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

    1、孩子成長環境有關 ,家長對孩子一向過於嚴厲,說話聲音大、表情嚴肅,批評多、鼓勵少。或者,父母關係不好,經常吵架,孩子精神緊張,缺乏安全感,因此方方面面壓力過大,在家唯唯諾諾不敢說話,性格內向,心理負擔重。

    2、氣質型的孩子,過度敏感內心、自尊心強,對自己要求太高,過分完美,容易出現強迫、抑鬱的傾向。

    3、長期生活不規律、晚睡晚起,尤其熬夜打遊戲,第二天起床精神狀態不好,頭暈腦脹,又擔心被家長和老師批評。

    4、不良飲食習慣、過度肥胖型孩子,一些孩子養成愛吃零食,尤其愛吃燒烤、飲料、漢堡、炸雞和膨化食品,造成孩子體脂過高而肥胖,因此,學習注意力不集中,睡眠差及打鼾,學習能力低,成績不好,經常受家長和老師批評,而引起自尊心受挫,自暴自棄,久而久之精神壓力大,情緒低落,性格孤僻。

    那麼,作為家長該如何幹預或處理呢?

    作為家長得知孩子出現抽動症以後,不要急躁,也不要輕易放棄,因為這是一個綜合各方面因素,有生理性、生活習慣、精神和心理、行為發育問題,糾正及干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家長要做長時間的思想準備。

    1、發現問題積極就醫: 因為這是需要醫生從專業角度,兒童心理、精神衛生、生長髮育等方面標本兼治,必須遵醫囑堅持治療,該服藥就要服藥。

    2、家長熱切地給予疏導安慰、關懷、鼓勵:但不要過分關注孩子的行為表現,給孩子一個試錯的時間,多關心,要不斷看見孩子的進步,即使予以鼓勵和關懷,平時與孩子多聊天和陪伴。

    3、安排孩子的作息時間: 給孩子擬定一個作息時間計劃,徵得孩子同意,家長以身作則,按時睡覺和起居。小孩子注意叫醒孩子起夜,一旦尿床不要訓斥孩子,以免增加壓力。

    平時家長自身要剋制,少看電視,不玩或少玩遊戲,多做戶外有氧運動,強身健體。督促早睡早起、不熬夜,養成好的生活習慣,第二天精神飽滿,生活學習注意力集中。

    4、注意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按時定量一日三餐吃飯,補充牛奶,多吃水果蔬菜,儘量不吃或少吃零食,如果已經習慣吃一些肥厚甘膩的食品,儘量以三頓飯填飽肚子,漸漸減少吃零食,儘量減體脂和體重,避免肥胖。

    5、家長要主動與學校老師溝通:建立正常的溝通渠道,把孩子的情況告訴老師,讓老師給同學交代,同學要團結友愛,不能嘲笑、諷刺或欺負孩子。同時,老師也有責任多關心這樣的孩子精神心理和學習,講究方式方法。多鼓勵孩子,看見進步。

    總而言之,小兒抽動症是集精神心理、行為和生理的一種疾病,家長平時要關注孩子的變化,一旦發現一些怪異現象,及時就醫。遵醫囑進行干預、治療。科學的管理好孩子的精神衛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恨天恨地恨我自己是什麼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