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光頭哥的日記

    以前的過年,那叫過年,氣氛,環境,年味!平時吃不上的飯,過年就可以吃到,平時穿不到的衣服,過年就可以穿到!大人盼,孩子盼,大家都在盼著過年!再看看今天,過年你盼啥呢?沒了盼頭,也就沒了年味,煙花爆竹不讓放,能省的習慣能省就省!這個年,就沒意思了

  • 2 # 有限光陰DJ

    1.從我們自身的角度來說

    現在我們說以前年味兒重,因為那時候我們都還是孩子,孩子天真無邪,玩什麼都會津津有味。

    2.從社會財富的角度來說

    現在比過去有更豐富的物質生活,一頓大餐的吸引力不像過去那麼大。

    3.從精神生活的角度來說

    現在的娛樂方式很多,可人們精神生活的質量遠不如從前。

    太多的選擇反而讓人無所適從,況且往往內容雷同,誇張低俗,高質量的文化產品難得一見。

    4.從生活壓力的角度來說

    過去人們不富裕,但生活水平相差不大,不需要花太多心思去比較。

    現在無處不攀比,無人不炫富,任何產品都會分出三六九等。

    大到房子車子,小到一件衣服一雙鞋,都是無形的壓力。

    以前親友相聚,聊聊生活,談談理想,喝點劣酒,拌個豬頭肉,也是快活年。

    現在親友相聚,你是什麼車,我住多大房,你閨女考了研,我兒子成了公務員,表面上一團和氣,苦樂酸甜自己嘗。

    在這樣的壓力下,誰還能感受到春節的本來意義。

    5.最重要的是,看不到未來的希望

    社會的價值觀混亂,唯一可以走遍天下的硬道理就是“錢”。

    79年開始,這種氛圍越來越濃厚,起初還能催人上進,奮發圖強,漸漸的演變成弱肉強食,絞盡腦汁的剝削壓榨。

    升斗小民哪裡有能力抗拒,只能在混濁苦澀的波濤中逐浪起伏。

    6.和是否允許放鞭炮關係不大

    我的家鄉始終都允許放鞭炮,每年春節是除夕晚上、初一早晨、十五等這幾個時段有人放炮,其他時間很少聽到鞭炮聲。

    年味兒,是一去不再來的童年,我們和這個社會都揹負著暮氣。持續四十多年的狂奔,我們太需要好好的休息一下了,無論是我們的身體或者精神。

  • 3 # 隨風隨雨隨聊聊

    現在的年味跟以前的年味的對比,我相信特別是60到80後的人都有著感觸至深的回憶。

    以前確實很窮,不像現在什麼都有,比如手機、電視、電腦、汽車等等現代化工具、科技陪伴著。那時候每一到春節,整個村裡的大人小孩都喜歡聚集在一起,打陀螺、踢毽子、捉迷藏、山歌對唱,還有少不了放鞭炮等等,可熱鬧極了,年味很濃,大人就像小孩一樣充滿著童心的快樂地一起玩著……。可是現在的年味呢?已經完全沒有那時候的感覺,也永遠找不回那時“童心”的快樂了,基本都被手機、電視電腦等等科技產品所消弱了,大人小孩大多數人都是悶在家裡玩手機電腦、看電視……,大人小孩很少出來在一起玩耍了,只有小孩一會兒放點鞭炮。反正現在的過年跟以前的過年比,就是天差地別,像平常一樣都沒有一點過年的樣子。

    很懷念以前過年的年味,這也只有我們那一代的人才知道了,現在的小孩是永遠品味不到那種感覺的。

  • 4 # 臨淵羨夢

    你長大了還喜歡玩鞭炮,買玩具槍嗎?會揣著利是錢和小夥伴在大街上找好吃的好玩的嗎?你喜歡去走親戚嗎?以前被人誇可愛懂事,現在被人說內向不禮貌。

  • 5 # a與時光賽跑

    現在過年覺得越來越沒有年味了,也許是因為長大了。

    以前過年每天無憂無慮,除了玩就是吃,每天和小夥伴們一起放鞭炮放煙花,大年初一還可以拜年領紅包,拿上自己的零花錢和小夥伴們一起去買點零食分享一下。現在30多歲的人了覺得還是以前過年熱鬧一點。

  • 6 # 西風曉月

    以前三個月吃一頓肉,現在天天吃肉,以前過年才能吃好的,現在有錢天天可以胡吃海喝,對過年自然沒盼頭了?還有現在人的思想發生了變化,有錢人跟有錢人打堆,親戚也是如此,窮親戚富親戚是走不到一塊的,貧富差距加大了人們之間的隔閡。

  • 7 # 大白小主播

    以前一年到頭吃不了幾次肉,也很少能吃到餃子,新衣服更是難得能穿上。

    其實對小孩子來說,現在過年,他們和我們小時候過年的心理應該差不多,充滿期待,充滿嚮往。只是我們大人覺得過年年味少了。

  • 8 # 鑽石小仙女

    原因有很多,其中比較大的原因就是生活水平、習慣的差異,導致人的心境不一樣了,心境不同自然感受也不一樣了。

    過去大多人注重禮節,現在很多人逐漸忘了禮節,以簡為主;從小過節感受的禮節在逐漸變化,氛圍感也逐漸的在消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美容學徒的工作內容和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