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東方國學

    檳榔對於人類來說可謂歷史久遠,大概可以追溯到公元前900多年,在古印度一個叫馬可的詩人的作品裡,記載了印度某王所率領計程車兵吃檳榔的情景,當時印度人叫檳榔Gouvka,嚼檳榔的習慣迅速地普及到了亞洲遲到附近的地區。

    中國對於檳榔的最早記載大概始於漢代,距今已有兩千多年,司馬相如在《上林賦》中說,西漢時期人們將檳榔這種來自遙遠南方的異物稱為“仁頻”;西晉的嵇(jī)含在《南方草木狀》中也對檳榔作了詳細介紹。

    只不過在古代,由於交通運輸不夠發達,檳榔在北方地區屬於奢侈品,只有王公貴族才能享受到。

    其實在古代,特別是兩晉時期,檳榔一度十分流行,士大夫階層的紈絝子弟們,滿嘴都是檳榔渣的味道。

    在梁武帝在位的時候有一個非常蠻橫的大臣叫做任昉,曾經對武帝笑著說: “我若登三事(稱帝),當以卿為騎兵”。他與他爹都非常喜歡吃檳榔,他爹臨終的時候還要吃口好檳榔才願歸西,可是一連開了100多個檳榔殼,卻沒一個好的,最終死不瞑目。任昉因此抱憾,發誓終身不嘗檳榔。

    南朝有個叫劉穆的官員,當時官至左僕射,然而他出身寒門,在沒當官的時候去舅老爺家蹭飯吃,一天,“食畢求檳榔”,舅老爺戲弄他:“檳榔消食,君乃常飢,何忽須此?”不愧是將來要發達的能屈能伸的大丈夫!穆之嚼著檳榔,一笑置之,不以為忤(wǔ,不順從,不和睦。)。倒是老婆看不下去了,從此跟劉穆停止了夫妻之間生活……

    不過,後來穆之發跡,還是小小地報復了一下,他請舅老爺來家吃飯,飯後的檳榔竟是用金盤盛上來的,差點閃瞎了舅姥爺的眼睛。李白曾經作詩一首:“何時黃金盤,一斛薦檳榔”,就用了這一典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五色茶花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