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齒亡舌存”比喻剛強的不能立足、柔和的能夠存在;也可以借用來說明有道的能夠永存,無道的終遭滅亡。此典出自《說苑·敬慎》。春秋時著名的大學問家老子(又稱老聃),本名李耳,字伯陽,楚華人,是著名的《道德經》的作者。他在周朝做官時,孔子也曾去向他請教實踐的方法。有一次,老子的老師常縱生病了,他前去探望。常縱倚在床上,張開嘴讓老子看,問他道:“我的舌頭還在裡面嗎?”老子答道:“在裡面呀。”常縱又問他道:“我的牙齒也還有嗎?”老子搖搖頭說:“牙齒是沒有了!”常縱接著又問道:“你明白這是什麼道理嗎?”老子回答道:“舌頭之所以還存在,我想那是因為它很柔軟的緣故吧!牙齒之所以脫落,可能是因為它太剛強的原因吧?”常縱聽了,高興地點頭說:“你說得沒錯,世界上的事情、道理都是這樣的。”常縱是主張仁義而鄙棄強暴的,所以他借用舌頭和牙齒來說明:舌頭因其柔(仁義)而存在,牙齒因其剛(強暴)而覆亡(脫落)。仁義必定戰勝強暴,這是堅定不移的道理。做人如此,國家亦如此。
“齒亡舌存”比喻剛強的不能立足、柔和的能夠存在;也可以借用來說明有道的能夠永存,無道的終遭滅亡。此典出自《說苑·敬慎》。春秋時著名的大學問家老子(又稱老聃),本名李耳,字伯陽,楚華人,是著名的《道德經》的作者。他在周朝做官時,孔子也曾去向他請教實踐的方法。有一次,老子的老師常縱生病了,他前去探望。常縱倚在床上,張開嘴讓老子看,問他道:“我的舌頭還在裡面嗎?”老子答道:“在裡面呀。”常縱又問他道:“我的牙齒也還有嗎?”老子搖搖頭說:“牙齒是沒有了!”常縱接著又問道:“你明白這是什麼道理嗎?”老子回答道:“舌頭之所以還存在,我想那是因為它很柔軟的緣故吧!牙齒之所以脫落,可能是因為它太剛強的原因吧?”常縱聽了,高興地點頭說:“你說得沒錯,世界上的事情、道理都是這樣的。”常縱是主張仁義而鄙棄強暴的,所以他借用舌頭和牙齒來說明:舌頭因其柔(仁義)而存在,牙齒因其剛(強暴)而覆亡(脫落)。仁義必定戰勝強暴,這是堅定不移的道理。做人如此,國家亦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