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群峰又一山
-
2 # 可樂愛健康
如果是老百姓,能買,形勢不好,世界錯終複雜,買活期理財那種,t+0,或者t+1到賬那種,進可攻退可守。畢竟特殊時期,這個是比較安全的過度方法。
直接活期利息太少,定期不靈活著急用錢取不出。網上平臺理財安全是個問題。
-
3 # 臥薪嚐膽1
我買的民生銀行理財每週三晚淨值,咋晩岀淨值又跌了,現已跌去買時淨值一百多基點。坑人的民生銀行啊,到期趕緊的贖回轉走銷戶!
-
4 # 楚行淵
首先,你要明白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
如果你的風險承受能力很差的話,建議直接存定期或者選擇貨幣基金。
如果你有一定風險承受能力的話,可以選擇理財產品。
一般有預期收益的理財產品基本上都是百分之八十投向一些固收產品,剩下的百分之二十會投向一些浮動收益的專案,風險比較可控,所以收益大多數還是有保障的。
但是這裡有一點問題,銀行賣的理財產品大多數都是代銷,也就是說,他們會從中抽成,所以你的收益會減少。
至於公募基金和類似原油寶之類的浮動收益產品,我建議不要買!就算買也不要在銀行裡買!銀行的客戶經理專業性遠遠不夠!
-
5 # 晚秋146298386
因為不會買別的所以買風險小的理財2R的產品,專家一致說不會損失本金所以很多人相信才買的,我買的哈爾濱銀行2R一年期的十萬元4個月賠了一千多元,買理材的老年人多,辛苦了一生就這麼點錢,如果這樣發展下去,利息沒多少,還賠本,以後沒人再去買,買理材是為了省心掙小錢,如果賠本就買股票了,銀行自己把路堵死了,我們吃虧只有一次,以後永遠不會再買,銀行讓我們傷心,你們維持下去更難。
-
6 # 睿智豆漿TD
今年起所有銀行的理財失去了投資價值,因為由於銀行在理財方面失去信譽,讓老百姓不敢再相信銀行了,不敢再買任何的理財,因為為了增加一個百分點,還讓那個百分之一百的錢沒有保障,用一與一百來摶奕,沒有一個人願意做這個風險的。除非你的理財有百分之十的利率並且是R2級,人家還願意摶奕。否則一旦是連成本都虧了,這個投資就嚴重失敗了。而且隨著經濟執行越來越嚴峻,這種出現的機率會越來越大,你沒辦法去銀行去打贏官司。一旦你買入了理財,理財收益的高低,這個命運就掌握在銀行手裡,你很無助無奈的,所以在這個世界上,誠信是非常重要的。
-
7 # 高山流水qx
以前買銀行的理財產品,利息比存款定期存款利息高,比較保本兒,問銀行工作人員保不保險,他就是說除非是銀行倒閉了以後,你的理財產品才沒保證。
現在買理財產品不如從前,因為我前一段時間買了個理財產品,誰知道到扣款以後還有手續費,哎呀,真是後悔莫及,到期以後取出來,不再買銀行的理財產品。可能怨我憑以前的經驗買的,沒有看清有沒有手續費。
養老的錢,長期不用做的錢定期存款,大額定期存款利息相對來說比較穩健。再一個就是本地銀行有一些理財產品,他不收手續費,利息比,定期存款高一點兒,有四點多的利息。以前支付寶的理財產品利息都在四個點以上基本保本保息。
現在的支付寶理財產品,不像以前那麼穩健,多數是混合基金,股票基金和貨幣基金。買貨幣基金風險還小一點兒,其他的基金不敢觸碰,風險有點大。但是作為穩健投資者,不適合買基金。這段時間買基金的人多數都是賠錢的,連銀行的存款都比不上。
錢在自己手裡,別想著生再多的錢,保本兒是最重要的。不會理財的就買個定期存款或者大額定期存款的比安全穩健。有錢該花就花,該享受就享受。存錢並不是一種真正的幸福,不是追求,而是一種防止意外給自己今後的生活有個保證。
-
8 # 彭友財商
銀行理財一樣有風險,現在又不是固定收益產品,也不是因為是銀行就無風險。
以當前大部分銀行股起碼4個點以上的股息率,甚至有7個點的,還真不如買銀行股持有收息,當然了,買的位置不對會有浮虧,買在低位更好,既有股息,賣出也有資本利得。
-
9 # 遠見卓識糯米DC
這個不能一概而論。
我在某家銀行買過多種理財產品,但是收益情況相差很大。
有一款3個月本金5萬,到期前虧了100多。那時候心裡拔涼的,等到最後到期的時候還好有了5塊錢的利息。
但是另一款5w3個月的產品,相隔幾天利息400多。
理財產品求穩選純債的產品。股市行情不好的時候選股票份額少,股市行情好的時候選股票份額高一點的理財。
雞蛋不要都放在一個籃子裡,存款,理財,存期都要合理搭配。
-
10 # 藍天孤星9
銀行理財產品不能買,股市低迷時更不能買,想買的話,那肯定虧。自己的錢,給銀行去投資,有利他賺,虧的是我們。還不如自己去投資股票,自己操作,自己賺虧,沒有怨言,他人操,虧了不甘。買理財不如存大額存款。現在的不保本理財產品決不能買,大都是虧損理財產品。
-
11 # 愛旅行的Taurus
銀行理財淨值終於止跌了,還能不能買呢?會不會自己買進去以後又下跌呢?我想這取決於自己的對資金的預期收益率和風險的承受能力吧。隨著國家的又一次全面降準,有的銀行的大額存單三年期利率就隨之下調了,而且以後利率還有可能再降,這樣資金雖然安全,但收益實在有點低啊,就這樣把資金放在銀行委實有些不甘心。
我手裡的一支銀行理財產品最近就走出了低谷,其申購也出現了好久未見的火爆程度,本來七天的申購期,結果第一天額度就搶光了。這也證明只要行情好轉,老百姓是不會因噎廢食的。
至於如何挑選,我覺得根據自己的認知及風險承受能力來吧。風險與收益一般都是成正比的,在綜合平衡自己的資金需求下,購買理財時我們儘量選自己比較熟知的產品,選與自己風險承受能力匹配的產品,期限不要太長,另外要看看贖回規則是否適合自己,這樣如果市場再波動的話我們就可以及時贖回。
-
12 # 申萬宏源證券沈卓絕
銀行理財產品還能不能買?
能不能買要看投資者自身的投資需求和風險承受能力。
而不是看理財淨值是不是止跌了。
在打破剛性兌付以後,今年的銀行理財出現了淨值波動。
再疊加上今年權益類市場(可以簡單理解為股市)的波動較大,導致銀行理財出現了負收益。
於是在直觀的感覺中,今年的銀行理財跟以往的銀行理財似乎成了兩個不同的投資品種。
而實際上,除了不再允許金融機構以任何形式墊資兌付(剛性兌付)以外,其他都沒變,產品還是那個產品。
所以回到最初的問題:銀行理財產品還能不能買?
當然能買,只不過要從以前的傻乎乎地買(有剛性兌付嘛)轉變成精打細算地買!
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銀行理財產品?那麼啥叫精打細算地買呢?
一、瞭解自己的風險偏好和收益預期
說白了就是:
1、你希望每年能有多少收益?
5%?10%?還是20%?
2、你每年能承受多大的損失?
30%?10%?還是完全不能承受任何損失?
看到這估計有朋友要搶答了:
這題我會!
1、我不能承受任何損失
2、我希望每年收益能翻一番。
如果你也有上述想法,我也可以給你指條明路:
洗洗睡吧,夢裡啥都有!
任何投資形式,風險和收益一定都是匹配的。
不存在低風險高收益的投資品種。
所以對自己的投資需求一定要有清晰的認知。
如果你接受不了哪怕一點點的虧損,那就選R1風險型別的產品,這是目前唯一能承諾保本的風險等級,如銀行存款、貨幣基金、券商收益憑證等。
如果你想追求更高的收益,且能承受一定的風險。
那麼你可以按照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從R2、R3、R4、R5的風險型別下選擇產品。
很顯然,風險等級越高,收益也就越大,可能產生虧損的機率也就相應變大。
二、瞭解產品的風險等級及資金投向
在完成了第一步後,我們接下來面臨的就是了解產品本身。
如何瞭解呢?
看合同以及產品說明書!
沒錯,除了合同,理財產品也是有產品說明書的。
產品說明書裡有很多關鍵性內容,買之前一定要好好看,對自己的錢負責。
比如風險等級:
比如投資範圍:
再比如投資比例限制:
瞭解清楚產品的各種細節後,就是最後一步了:
選擇符合自身風險承受能力和收益預期的產品,然後,買它!
至於收益,短時間內是無法保證的。
但長期下來,會穩定在一個範圍內。
至於具體品種的選擇是一個比較複雜的問題,畢竟市面上的投資產品太多了。
有時間我會陸續更新相關的投資知識。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
我是申萬宏源證券投資顧問小沈。
您的每一份支援都會成為我前進的動力!
沈卓絕 申萬宏源投資顧問 執業證書編號:S0900615040014。
所涉及的標的不做推薦。
本人不對所引發的損失負任何責任,投資人須對自主決定的投資行為負責。
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
13 # 王麒超69899539
不要在買銀行的理財產品了!我買的工行、建設的10只產品8只都虧損了!還是2年到期的,一個剛剛贖回一個7月到期,都是虧損本金,800多萬,2年虧損本金!多坑人啊!
回覆列表
自打政府公佈理財產品不再剛性兌付,原先銀行裡熙熙攘攘擠滿大爹大媽的熱鬧景象不再。由於理財公司和銀行剝離單獨運營,理財產品自負盈虧,所有理財不再保本,本金也難保障,因此,穩妥起見,不買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