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點十五分。一刻指15分鐘,古代將一晝夜分為一百刻,一刻即為14.4分鐘,清初定為九十六刻,一刻即為15分鐘。今用鐘錶計時,一刻亦即15分鐘。時辰是古代計時單位,古代人把一天劃分為十二個時辰,每個時辰相等於現在的兩小時。相傳是根據十二生肖中的動物的出沒時間來命名各個時辰。百刻制即把晝夜分成均衡的一百刻。其產生與漏刻的使用有關。可能起源於商代。漢時曾把它改造為百二十刻,南朝梁改為九十六刻、一百零八刻,幾經反覆,直至明末歐洲天文學知識傳入才又提出九十六刻制的改革,清初定為正式的制度。古代意義而又常見常用的有關名稱亦頗不少。一般地說,日出時可稱旦、早、朝、晨,日入時稱夕、暮、晚。太陽正中時叫日中、正午、亭午,將近日中時叫隅中,偏西時叫昃、日昳。日入後是黃昏,黃昏後是人定,人定後是夜半(或叫夜分),夜半後是雞鳴,雞鳴後是昧旦、平明——這是天已亮的時間。古人一天兩餐,上餐在日出後隅中前,這段時間就叫食時或早食;晚餐在日昃後日入前,這段時間叫晡時。
八點十五分。一刻指15分鐘,古代將一晝夜分為一百刻,一刻即為14.4分鐘,清初定為九十六刻,一刻即為15分鐘。今用鐘錶計時,一刻亦即15分鐘。時辰是古代計時單位,古代人把一天劃分為十二個時辰,每個時辰相等於現在的兩小時。相傳是根據十二生肖中的動物的出沒時間來命名各個時辰。百刻制即把晝夜分成均衡的一百刻。其產生與漏刻的使用有關。可能起源於商代。漢時曾把它改造為百二十刻,南朝梁改為九十六刻、一百零八刻,幾經反覆,直至明末歐洲天文學知識傳入才又提出九十六刻制的改革,清初定為正式的制度。古代意義而又常見常用的有關名稱亦頗不少。一般地說,日出時可稱旦、早、朝、晨,日入時稱夕、暮、晚。太陽正中時叫日中、正午、亭午,將近日中時叫隅中,偏西時叫昃、日昳。日入後是黃昏,黃昏後是人定,人定後是夜半(或叫夜分),夜半後是雞鳴,雞鳴後是昧旦、平明——這是天已亮的時間。古人一天兩餐,上餐在日出後隅中前,這段時間就叫食時或早食;晚餐在日昃後日入前,這段時間叫晡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