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377259333542

    [解釋] 槊:長矛;賦:吟。橫著長矛而賦詩。指能文能武的英雄豪邁氣概。 [出自] 宋·蘇軾《前赤壁賦》:“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形容董卓之死。原文這是樣子的:次日侵晨,董卓擺列儀從入朝,忽見一道人,青袍白巾,手執長竿,上縛布一丈,兩頭各書一“口”字。卓問肅曰:“此道人何意?”肅曰:“乃心恙之人也。”呼將士驅去。卓進朝,群臣各具朝服,迎謁於道。李肅手執寶劍扶車而行。到北掖門,軍兵盡擋在門外,獨有御車二十餘人同入。董卓遙見王允等各執寶劍立於殿門,驚問肅曰:“持劍是何意?”肅不應,推車直入。王允大呼曰:“反賊至此,武士何在?”兩旁轉出百餘人,持戟挺槊刺之。卓衷甲不入,傷臂墜車,大呼曰:“吾兒奉先何在?”呂布從車後厲聲出曰:“有詔討賊!”一戟直刺咽喉,李肅早割頭在手。呂布左手持戟,右手懷中取詔,大呼曰:“奉詔討賊臣董卓,其餘不問!”將吏皆呼萬歲。後人有詩嘆董卓曰:“霸業成時為帝王,不成且作富家郎。誰知天意無私曲,郿塢方成已滅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個男生誇我男朋友有福了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