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碎嘴沐東
-
2 # 雲逸苑主
術業有專攻
馬三立大師很少唱,為什麼,因為侯寶林大師唱的好。有人說馬三立大師嗓子不行,你可以去搜一下也有大師唱的,不能說登峰造極,也是一位大家。當年相聲行裡,唱的最好的,有人說笑林,那差的遠了,唱的最棒的,首屈一指就是侯寶林大師,所以馬三立大師就不怎麼側重唱了。
-
3 # 新文化街男孩
從中就能看出於老師的人品:藏而不露,張弛有度,耐得住寂寞,懂得分寸。為何?
於老師相聲門的師父是石富寬,90年拜師,學藝多年。石老師在與侯耀文搭檔演出時,曾多次表演快板,技術精湛,所以作為徒弟的于謙也一定得到真傳。
再者,於老師還有一位評書門兒的老師金文生,能耐更是了得。雖然屬於評書門類,但這行兒對快板技藝的要求,比相聲的更高。當時于謙算是帶藝投師,但從專業大家身上,一定能汲取更豐富營養,技藝會更上一層樓。
如此說來,老於技藝如此了得,那為何不拿出來露一手?為何不名正言順地打造自己快板或評書表演藝術家的身份呢?
這就是於老師的大智慧了,即所謂技不壓身。只要手藝在身,隨時都能有展示的能力,但要分場合,看時機,掌分寸,識大體。既然現在是郭老師的捧哏身份,就要踏踏實實做好本分工作。如果老郭一時興起,節目需要自己展現快板技藝,當然可以隨時奉獻,絕不拘泥。但也要符合節目需要,點到為止。所以,雖然我們偶爾還是能在劇場裡,看到於老師的快板表演,但都是為了配合郭老師的演出節目的需要,錦上添花而已。
那在郭老師不在場的情況下,於老師為何也不單獨表演快板或評書呢?我想,最大的可能性是要照顧師弟高峰。高峰最早是學習快板出身,也是師從大家名流。後與於老師一起,拜金文生為徒,學習評書,算是於老師的師弟。作為學長,老於有大哥風範,不希望因為自己,而住遮擋高峰的技藝光芒。所以在劇場裡,高峰使用快板表演的機率多,大家對此的印象也很深刻。
都說於老師是大家,果然名不虛傳。
-
4 # 使用者11905157991
快板無論王高李的哪一派,往根上倒都是來自數來寶。
數來寶在舊社會屬於丐幫的玩意,同樣是畫鍋撂地,相聲是站著說,站著要錢,手心還必須衝下,以示藝人的骨氣;數來寶是半跪著說,從地上撿錢,一直到高鳳山才開始有站著唱快板。
所以從傳統範疇來說,快板不屬於相聲的本門功課,只能算“學”的一種。于謙是曲藝團學員班坐科,但是小時候學過不代表長大還記得,尤其快板這種單純靠練習的熟練工種。
你想于謙連相聲這種本門的業務都近十年不說了,專心混影視圈的他可能去每天練習快板嗎?尺有所長寸有所短,沒有人可以做到全知全能,更何況德雲社後臺不缺一個唱快板的于謙。
-
5 # 小侯娛樂
俗話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于謙老師相聲功底深厚,不是一般的說相聲的能比,至於于謙老師為什麼不打快板,這跟他說相聲有關。
首先,大家要知道,于謙老師並不是不會打快板,相反,于謙老師的快板能力出眾,他師從快板名家高鳳山先生,高先生有一個徒弟,就是于謙在相聲界的師父,石富寬先生。所以,如果於謙於大爺如果打快板的話,那就跟自己的相聲師父一輩了,對於規矩嚴格的相聲界來說,這可是不行的。
于謙不打快板,除了跟自己的師父一輩之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自己的搭檔,郭德綱。郭德綱和于謙說相聲二十多年了,兩個人合作非常默契,已經形成了細節圖表演風格,而他們兩個人說的相聲,如果中間插入快板,顯得不那麼和諧了,所以於老師也不打快板。
於老師不光快板打的好,唱搖滾也是不錯,他是北京搖滾協會副會長,嗓音獨特。希望于謙老師發展的越來越好。
-
6 # 慶字輩兒
于謙老師,這些年和郭德綱先生給我們帶來了很多歡樂,很多次在臺上涉及到快板的時候,多數是郭老闆徒弟代勞,要不然就是高老闆打快板,郭老闆根據劇情也會表演幾次。但是於大媽幾乎不動快板,原因就是於大媽覺得自己的快板技術沒那麼高,不想在人前獻醜(謙虛的話),而且在臺上的定位也是幾乎用不到快板。
你可能會說:“不都說于謙在高鳳山那裡學的快板,而他師傅石富寬也是高鳳山快板門下的,于謙動快板就跟師傅一輩兒了,不動快板是尊師嗎?”
這個理解是大眾的,也是錯誤的。
在2011年德雲社十五週年返場的時候於大媽就講過這個問題,大家有興趣可以搜尋一下這個影片。
當時聊到讓于謙老師打快板,於大媽的回覆是:
(我是)高鳳山先生的再傳弟子,我是師父是石富寬先生,打小學快板,後來改相聲了,收我的時候呢,他就一直說相聲,我呢拜了師以後我知道我是高門弟子,覺得快板、相聲也應該學,我就找我師父,說師父你教教我快板,你給我一副板兒。
(我師父說)我這也沒有啊,我這就有一副板兒是你師爺傳給我的,這我不能給你,你別學這個了,我都不說這個了,好好說相聲得了。
我(于謙本人)呢,當時還想學, 買了一副板兒,在家練,說實話,我這人天生來對樂器方面,就特別的沒有靈感,沒有靈性, 想當初學吉他,學什麼樂器,都是拉兩下就擱那了,不願意動,那時候還學二胡,然後呢,板兒也是,也算是樂器的一種,所以到現在也一直沒堅持下來,但是你要說真不會,打上幾個點兒也成,但是我就不願意在這麼多朋友面前獻醜,所以這些東西我基本上沒數兒。
這次算是於大媽闢謠了,當初於大媽確實跟著高鳳山先生學習過,不過是在曲校,高鳳山先生就跟我們學校老師一樣,教學生,而不是教徒弟,所以出門可以說高鳳山先生指點過,但是不說是高鳳山先生的徒弟。
-
7 # 小黑豆
一是時間長不到還是會手生,就像幾年不開車再開一樣的感覺。
二是快板兒單拿出來算一門,有專門的快板兒演員,于謙老師犯不著和快板兒演員搶這口飯。
三是具體到德雲社演出,開場通常已經打板兒了,而且是年輕演員打。
四是倒二的高欒一般會有打板兒說唱幾句。如果於謙老師再打,節目太雷同了。當然,打板兒水平還是高峰更勝一籌——他每天都在打啊!演出加教學。
-
8 # 於小小
于謙老師不但快板打的好,而且快板書唱的也好,那麼為什麼他從來不在舞臺上打板,也很少唱快板呢?愚以為有以下兩方面的原因:
一,于謙的快板師從高鳳山先生,高鳳山還有另外一個快板門的弟子石富寬,而石富寬又是于謙相聲門的師父,于謙為了尊重他的恩師石富寬先生,就從來不在舞臺上打快板,這也是于謙尊師重道的表現。
二,作為捧哏,于謙把自己的位置擺的很正,既然自己是綠葉,就不去出風頭,不與紅花爭長短。所以,于謙在臺上從不過分突出自己,心甘情願的當郭德綱的陪襯,所以,郭德綱很敬重他,觀眾也很讚賞他。
-
9 # 言教不如身教
于謙在學院班的時候就跟高鳳山學的高派快板而高鳳山的徒弟就是石富寬,也就是于謙的師父,這個就有點亂套了。高鳳山按照相聲門是于謙的師爺,快板門是老師,看好了是老師不是師父,這個跟自己的相聲師父石富寬就明顯衝突了。所以高鳳山就不允許于謙再打快板,也是不讓自己的徒弟石富寬心裡彆扭,也是為了于謙能跟師傅石富寬好好相處。
不得不說于謙重信守諾
-
10 # 有郭有綱
第一個承人之諾,于謙答應了別人此生不打快板。
第二個就是當初的院派思維。
其中故事且聽慢慢解說:
于謙時1982年考入北京市戲曲學校相聲班學藝,快板是跟隨快板表演藝術家高鳳山學習的,算是正宗的高派快板弟子。後來在李金斗的幫助下,1985年成功拜師了石富寬。這一拜就有一些麻煩,那時候傳統相聲剛剛恢復“拜師”名分,石富寬是高鳳山的徒弟,于謙在快板門是高鳳山的徒弟,在相聲門是高鳳山徒弟的徒弟。如果打快板的話,于謙就跟自己的師傅同一輩分了,所以高鳳山先生知道後,曾對於謙進行勸誡:“希望未來不要再打快板,相聲門兒裡最看重這個”(引言:《中國相聲大全》記載原話),于謙也很重承諾,自此再也沒有打過快板,即便因為節目需要說板書,也是由高峰或者郭德綱代為打板,這也就是為什麼郭德綱會說如果於謙打板就是“犯了不可饒恕的錯誤”的原因。
第二層原因,是當初的社會時代,雖然快板書也很有意思,但是歸根結底當時很多的學生都認為:快板書就是要飯的人打的,主觀情緒上無法接受,就慢慢的把這塊放下了,其實這一點很好理解,現在就有很多的大學生,對於拾荒,農民工等等工作看不上,絕對主觀上接受不了,一樣的道理。
雖然于謙不打板,但是歸根結底系統的學習過快板書,對相關的板書都是信手拈來,我們在很多段子裡都能看到郭德綱或者高峰打著板,于謙唱《同仁堂》《叫小番》《大四喜》什麼,功底猶在,水平很高。
回覆列表
說于謙不會或打不好快板的真是夠了。。。謙哥師承快板三大派“王高李”之中的高鳳山先生,怎麼可能不會打板。他之所以不打快板,是尊師重道的表現,也是角色分工需要。
1. 于謙如果打板,就與其師父石富寬同輩了
這裡要先介紹一下於謙的快板師父高鳳山。高鳳山是中國著名的快板書表演藝術家和相聲表演藝術家,10歲開始先後與馬三立、朱相臣、羅榮壽、孫寶才等在京、津、唐山撂地賣藝。1993年去世,代表作有《同仁堂》、《數來寶》等。高鳳山的相聲門下有很多弟子,其中,石富寬就是他的得意門生之一。而高鳳山在快板門下也有很多弟子,于謙就是其中之一。
眾所周知,于謙在相聲門的師父是石富寬。
這樣就能看出問題來了,如果於謙在臺上打起了快板,輩分就和師父石富寬拉平了,這在曲藝界是大忌。于謙也曾在《魯豫有約》中說過,高先生叮囑過他這裡面的規矩。所以,于謙從來不在臺上打板。
不打不代表不會,于謙作為快板名家高鳳山的徒弟,不公開打,私功肯定是要下的,從他唱的《同仁堂》就可見功力。
2.于謙不打板,也是角色分工需要
這一點可能有點牽強,不過也可以作為理由之一。我們看到在臺上打快板的,高峰最多,郭德綱等人也都打過,但是絕大多數都是逗哏演員。捧哏演員即使打,也是點到為止。因為捧哏演員如果大段的打,很容易搶了逗哏演員的風頭,這和相聲藝術的分工就衝突了。
以上是本人的分析,如有不對,敬請指正。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