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覺得非常有道理。
首先,什麼是世紀知識分子
我想,不完全是跨世紀的原因,還有在古今之變中給出解決方案的因素。
傳統社會是一個入魅的社會,信仰和道德是社會運轉的核心,而現代社會是一個世俗的社會,理性是社會運轉的核心。
道德與信仰當然都很好,但問題在於它不能適應複雜的、多元的、陌生人為主體的社會。因為道德與信仰是人與人經多次博弈後形成社會規範,只有在熟人社會中有效,一旦社會流動太快,每個人都是單次博弈,則必然誰底線高,誰輸得慘。
一個崇尚道德與信仰的社會必然會出現等級化,越到上層,博弈的圈子越小,大家會越關注規範,越強調道德。其代價就是損失了社會效率,會變得比較封閉、僵死。
道德與信仰的問題在於它與人類的本能高度契合,賦予每個個體以存在感,當我們出現道德激情與信仰激情時,我們會覺得自我得到了提升,生命才有價值,但這是一個幻覺,只是這個幻覺植根在人性之上,任何人經過一定的教育和環境鼓勵,都會產生相同的幻覺。
道德與信仰能否適應複雜、多元、陌生人為主體的社會呢?也許有這種可能,但目前看來,尚無特別成功的經驗。
從傳統社會轉向現代社會,意味著要拋棄舊道德,轉向世俗化,去擁抱理性,這個落差實在太大,更何況,人是做不到絕對理性的,必須要有精神生活,所以,這就需要有人建構一個過渡階段,將傳統人逐步導向現代人。
魯迅與胡適的貢獻,恰恰就在於提供了兩種人格模板,沿著他們的方向,我們可以掙脫自身文化的約束,同時也不徹底放棄精神生活。所以說他們都是非常偉大的。
其次,魯迅的人格模板
魯迅強調批評,因為批評是理性的工具,有懷疑與批評的地方,理性才存在,魯迅不僅批評傳統,而且批評習俗,批評歷史,批評舊道德,甚至也有對理性本身的批評(這本是尼采哲學中最精彩的部分,但與中國社會當時需求太遠,所以魯迅在此方面著力不多)。
很多人沒有意識到,魯迅在批評中是有建構的。
1、魯迅的批評工具是邏輯(雖然他有違反邏輯的地方),而非道德。
2、強調個體判斷、獨立判斷。
3、實用導向,不務虛談。
4、同情弱者,強調人道。
魯迅成功地踐行了一個“誰也不寬恕”的批判者形象,他懷疑一切,而且也在不斷批判自己,其背後是對啟蒙主義的無條件信任,在今天看來,這可能是一個思想短板,決定了魯迅先生後來必然會滑向左聯,因為只有不斷革命才能滿足啟蒙主義的不斷擴張、不斷激情的需要。
從某種意義上說,魯迅很像盧梭,但他對希特勒等個人英雄充滿懷疑,仍保留了底線。
其三,胡適的人格模板
胡適強調寬容。
胡適在西方社會有比較深入的瞭解,他意識到現代化並不是大原則建構出來的,他始終懷疑透過社會革命的路徑就能實現變革,他更傾向於經驗主義的進路,就是從常情常理去分析,從常情常理去把握,從常情常理去努力。
強調常情常理,讓胡適的主張顯得不那麼犀利,當時中國面臨問題太多,需要快捷、直接甚至粗暴的解決方案,越是有想象力的方案,就越容易得到人們的掌聲,所以胡適的見解很難有市場。
比較弔詭的是,胡適是以反傳統成名的,後來又比較強調經驗性,主張寬容地變革,這就給人以既得利益者的錯覺,對他思想的真誠性產生懷疑。
事實上,胡適一生都是反傳統者,他的思想穿透力體現在:回望過去百年,真正造成國家進步的並不是激進的解決方案,恰恰是折衷的、調和的、緩慢的解決方案。
像辦大學、文學改革、學習西方管理制度、學習現代科技、改變社會風氣、改變生活習慣等,這些曾被認為是文不對題,但我們回想一下,如果今天華人仍然是男人留辮子,女人裹小腳,依然滿口仁義道德,認為數學等是奇技淫巧,天天想著師夷之長技以制夷,我們今天的生活如何?國家可能強大麼?
這些變革並不是革命者給我們帶來的,而是靠溫和的漸進者完成的。
胡適一生飽受批評,但他始終保持君子風度。不否認,胡適有愛惜羽毛、虛偽的一面,但他真正將舊道德與新時代完美結合,如果說君子之風是可以現代化的話,那麼胡適就是標板。這個標板在變亂時代會被放棄,但一旦社會走進正常化,我們就會仰慕這種風格。也許這一代華人依然覺得胡適太虛偽,但他們會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那樣溫文爾雅,且具有包容心。
胡適與魯迅為當代人提供了做人的榜樣,他們分別代表了經驗主義和啟蒙主義的風格,雖然更喜歡魯迅文章,但更願意生活在一個周圍都是胡適的社會中。
個人覺得非常有道理。
首先,什麼是世紀知識分子
我想,不完全是跨世紀的原因,還有在古今之變中給出解決方案的因素。
傳統社會是一個入魅的社會,信仰和道德是社會運轉的核心,而現代社會是一個世俗的社會,理性是社會運轉的核心。
道德與信仰當然都很好,但問題在於它不能適應複雜的、多元的、陌生人為主體的社會。因為道德與信仰是人與人經多次博弈後形成社會規範,只有在熟人社會中有效,一旦社會流動太快,每個人都是單次博弈,則必然誰底線高,誰輸得慘。
一個崇尚道德與信仰的社會必然會出現等級化,越到上層,博弈的圈子越小,大家會越關注規範,越強調道德。其代價就是損失了社會效率,會變得比較封閉、僵死。
道德與信仰的問題在於它與人類的本能高度契合,賦予每個個體以存在感,當我們出現道德激情與信仰激情時,我們會覺得自我得到了提升,生命才有價值,但這是一個幻覺,只是這個幻覺植根在人性之上,任何人經過一定的教育和環境鼓勵,都會產生相同的幻覺。
道德與信仰能否適應複雜、多元、陌生人為主體的社會呢?也許有這種可能,但目前看來,尚無特別成功的經驗。
從傳統社會轉向現代社會,意味著要拋棄舊道德,轉向世俗化,去擁抱理性,這個落差實在太大,更何況,人是做不到絕對理性的,必須要有精神生活,所以,這就需要有人建構一個過渡階段,將傳統人逐步導向現代人。
魯迅與胡適的貢獻,恰恰就在於提供了兩種人格模板,沿著他們的方向,我們可以掙脫自身文化的約束,同時也不徹底放棄精神生活。所以說他們都是非常偉大的。
其次,魯迅的人格模板
魯迅強調批評,因為批評是理性的工具,有懷疑與批評的地方,理性才存在,魯迅不僅批評傳統,而且批評習俗,批評歷史,批評舊道德,甚至也有對理性本身的批評(這本是尼采哲學中最精彩的部分,但與中國社會當時需求太遠,所以魯迅在此方面著力不多)。
很多人沒有意識到,魯迅在批評中是有建構的。
1、魯迅的批評工具是邏輯(雖然他有違反邏輯的地方),而非道德。
2、強調個體判斷、獨立判斷。
3、實用導向,不務虛談。
4、同情弱者,強調人道。
魯迅成功地踐行了一個“誰也不寬恕”的批判者形象,他懷疑一切,而且也在不斷批判自己,其背後是對啟蒙主義的無條件信任,在今天看來,這可能是一個思想短板,決定了魯迅先生後來必然會滑向左聯,因為只有不斷革命才能滿足啟蒙主義的不斷擴張、不斷激情的需要。
從某種意義上說,魯迅很像盧梭,但他對希特勒等個人英雄充滿懷疑,仍保留了底線。
其三,胡適的人格模板
胡適強調寬容。
胡適在西方社會有比較深入的瞭解,他意識到現代化並不是大原則建構出來的,他始終懷疑透過社會革命的路徑就能實現變革,他更傾向於經驗主義的進路,就是從常情常理去分析,從常情常理去把握,從常情常理去努力。
強調常情常理,讓胡適的主張顯得不那麼犀利,當時中國面臨問題太多,需要快捷、直接甚至粗暴的解決方案,越是有想象力的方案,就越容易得到人們的掌聲,所以胡適的見解很難有市場。
比較弔詭的是,胡適是以反傳統成名的,後來又比較強調經驗性,主張寬容地變革,這就給人以既得利益者的錯覺,對他思想的真誠性產生懷疑。
事實上,胡適一生都是反傳統者,他的思想穿透力體現在:回望過去百年,真正造成國家進步的並不是激進的解決方案,恰恰是折衷的、調和的、緩慢的解決方案。
像辦大學、文學改革、學習西方管理制度、學習現代科技、改變社會風氣、改變生活習慣等,這些曾被認為是文不對題,但我們回想一下,如果今天華人仍然是男人留辮子,女人裹小腳,依然滿口仁義道德,認為數學等是奇技淫巧,天天想著師夷之長技以制夷,我們今天的生活如何?國家可能強大麼?
這些變革並不是革命者給我們帶來的,而是靠溫和的漸進者完成的。
胡適一生飽受批評,但他始終保持君子風度。不否認,胡適有愛惜羽毛、虛偽的一面,但他真正將舊道德與新時代完美結合,如果說君子之風是可以現代化的話,那麼胡適就是標板。這個標板在變亂時代會被放棄,但一旦社會走進正常化,我們就會仰慕這種風格。也許這一代華人依然覺得胡適太虛偽,但他們會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那樣溫文爾雅,且具有包容心。
胡適與魯迅為當代人提供了做人的榜樣,他們分別代表了經驗主義和啟蒙主義的風格,雖然更喜歡魯迅文章,但更願意生活在一個周圍都是胡適的社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