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慈恩寺

    商後母戊鼎。


    後母戊鼎(原稱司母戊鼎),又稱後母戊大方鼎、後母戊方鼎。原器1939年3月在河南安陽出土,是商王祖庚或祖甲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時期青銅文化的代表作,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後母戊鼎因鼎腹內壁上鑄有“後母戊”三字得名,鼎呈長方形,口長112釐米、口寬79.2釐米,壁厚6釐米,連耳高133釐米,重達832.84公斤。鼎身雷紋為地,四周浮雕刻出盤龍及饕餮紋樣,反映了中國青銅鑄造的超高工藝和藝術水平。


    後母戊鼎初為鄉人私掘,因體積過大,為防日軍搶走,將其重新掩埋。1946年6月重新出土,存於南京中央博物院。1959年銅鼎從南京調往北京,存於新建成的中國歷史博物館(今中國國家博物館)至今。


    經研究考證,鼎腹內壁銘文“後母戊”是商王武丁的后妃婦妌的廟號。


    後母戊鼎是用陶範法鑄造而成的,在商後期鑄造後母戊鼎至少需要1000公斤以上的原料,且要在大約二三百名工匠的密切配合下才能完成,經測定,鼎含銅84.77%、錫11.64%、鉛2.79%,與古文獻記載制鼎的銅錫比例基本相符。


    後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銅禮器,享有“鎮國之寶”的美譽。現為國家一級文物,2002年列入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名單。


    1、文物特徵:


    後母戊鼎厚立耳(其中一耳為後配),折沿寬緣,直壁深腹平底,腹部呈長方形,下承四中空柱足。


    器耳上飾一列浮雕式魚紋,首尾相接,耳外側飾浮雕式雙虎食人首紋,腹壁四面正中及四隅各有突起的短稜脊,腹部周緣飾饕餮紋,均以雲雷紋為地。足上端飾浮雕式饕餮紋,下襯三週凹弦紋。


    腹內壁鑄有“後母戊”三字。字型筆勢雄健,形體豐腴,筆劃的起止多顯峰露芒,間用肥筆。該鼎是商王為祭祀其母“戊”而作,造型厚重典雅,氣勢恢宏,紋飾美觀,鑄造工藝高超,亦是已發現最大的商代青銅禮器。


    2、鑄造工藝


    後母戊鼎的鑄造工藝十分複雜。根據鑄痕觀察,鼎身與四足為整體鑄造。鼎身共使用8塊陶範,每個鼎足各使用3塊陶範,器底及器內各使用4塊陶範。


    鼎耳則是在鼎身鑄成之後再裝範澆鑄而成。鑄造此鼎,所需金屬原料超過1000千克。而且,製作如此的大型器物,在塑造泥模、翻製陶範、合範灌注等過程中,存在一系列複雜的技術問題,同時必須配備大型熔爐。


    後母戊鼎的鑄造,充分說明商代後期的青銅鑄造不僅規模宏大,而且組織嚴密,分工細緻,顯示出商代青銅鑄造業的生產規模與傑出的技術成就,足以代表高度發達的商代青銅文化。


    鑄造這樣大型的青銅器,首先要分別鑄出部件,然後再合鑄成為一個整體,工藝十分複雜。鑄造時需要二三百個工匠同時操作,密切配合,才能完成。


    此外,經光譜定性分析與化學分析的沉澱法所進行的定量分析;


    後母戊鼎含銅84.77%、錫11.64%、鉛2.79%,與戰國時期成書的《考工記·築氏》所記鼎的銅、錫比例基本相符,從中可見中國古代青銅文明的內在傳承。它反映了商朝工匠的聰明才智。


    擴充套件資料:


    其他聞名銅器


    1、人面紋銅鼎


    高38.5釐米,口長29.8釐米,口寬23.7釐米。


    1959年寧鄉黃材出土。


    鼎為炊器,上有兩耳,便於提攜,下有四足,便於加溫。商代銅鼎很多,此鼎特別引人注意的是腹部浮雕的四個人面,濃眉大眼,高鼻樑,凸顴骨,寬嘴緊閉,表情莊重。


    在人面的額部左右各有曲折形小角,腮兩側置獸爪。表明此人面並不是人的面部,而是人們心目中的神或怪神的形象。腹內有“大禾”二字銘文。


    中國歷史上有關於夏禹鑄九鼎的傳說,夏王朝滅亡之後,九鼎歸於商,商王朝滅亡後,九鼎歸於周,鼎成為了國家政權的象徵。具體到個人來說,鼎又是身份地位的標誌。


    2、豕形銅尊


    高40釐米,長72釐米。


    1981年湘潭船形山出土。


    尊為酒器,豬背上開橢圓形口,設蓋,腹內盛酒。口兩側有獠牙,從動物進化的角度看,不屬於家養,而是一條孔武有力的野公豬。


    前後肘部有橫穿的圓孔管,從實用的角度考慮,此器重達30多公斤,容積有13公升,盛滿之後,一個人難以搬運,有此管孔,可以穿繫繩索,供人抬舉。豬身上裝飾有鱗甲,龍紋和獸面紋。以野豬作為器物形制,在現有的商代青銅器中僅此一例。


    3、牛形銅觥


    高14釐米,長19釐米。


    1977年衡陽包家臺子出土。


    觥(gōng)為酒器,牛首及背為蓋,腹內盛酒。頸部為流。此牛的頭部和角形,是江南地區常見的水牛形象,牛背上站立一虎,既是實用的捉手,又是一種裝飾。


    牛身上還裝飾有鳳鳥紋、龍紋、獸面紋等。此觥(gōng)的造型設計與實用性完美地融於一體,表現出了優良的工藝設計思想。


    4、立象獸面紋銅鐃


    通高71釐米,銑(xiǎn)間寬46.5釐米。重67.25千克。


    1959年寧鄉老糧倉師古寨出土。


    鐃(náo)為樂器,經過實測,敲擊正鼓和側鼓,可以發出不同的樂聲。


    鐃的形制與稍後的鐘相似,鐘有鍾架,屬於懸掛敲擊的樂器,從鐃的結構看,有的可以懸掛,有的則甬部為直筒形,無法懸掛,因此,鐃(náo)可能是一種甬部在下,口朝上的敲擊樂器。


    此鐃的側鼓有立象,鉦(zhēng)部粗線條的獸面紋,鉦周邊有虎、魚和乳釘相間排列的紋飾。目前為止,湖南地區發現的銅鐃(náo)數量較多,重的達到221.5千克。

  • 2 # 使用者5635123734932

    青銅文明是在河流流域文明興起後,經過刀耕火種,石器時代後,透過粗淺冶煉得到銅器的第二次人類文明大發展時期,中國典型的青銅文明時代是商周,例如出土的司母戊鼎,便是現在世界上已知的最大出土青銅器,用於祭祀

    夏商周時期雕塑與青銅鑄造藝術達到了高峰,商朝青銅器出現了平雕與浮雕兩種技術,代表作有司母戊大方鼎和四羊方尊。商朝的玉雕水平也相當高。商朝的青銅鑄造藝術也有了較大的發展,四川廣漢三星堆考古發現了大型青銅鑄像是其傑作。西周青銅器是最大特色是大量青銅銘文出現。

    春秋戰國時期四川出土的嵌錯賞功宴樂銅壺表明青銅器的裝飾從過去的圖案花紋發展為完整畫面,表現出了精湛的藝術技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製作windowsPE映象檔案和啟動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