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12月9日,道格拉斯博士與他的同時比爾英格力士製作了世界上的第一隻“滑鼠”,其中他的外形採用全木質外殼。
世界上第一隻滑鼠的外形是一隻小木頭盒子,其工作原理是利用滑鼠移動時引發電阻變化來實現游標的定位和控制的。
而它的也結構較為簡單,底部裝有兩個互相垂直的片狀圓輪(非球形),每個圓輪分別帶動一個機械變阻器,當滑鼠移動之時會改變變阻器的電阻值。
如果施加的電壓固定不變,那麼滑鼠所反饋的電訊號強度就會發生變化,而利用這個變化的反饋訊號引數,系統就可以計算出它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位移,進而產生一組隨滑鼠移動而變化的動態座標。
這個動態座標就決定了滑鼠在螢幕上所處的位置和移動的情況,於是它便可以代替鍵盤的上、下、左、右四個鍵,讓使用者可將游標定位在螢幕的各個地方。由於原始滑鼠的尾部拖著一條資料連線,看起來很像一隻小老鼠,後來人們乾脆就直接將它稱為“Mouse”,這也就是“滑鼠”的得名由來。
1968年12月9日,道格拉斯博士與他的同時比爾英格力士製作了世界上的第一隻“滑鼠”,其中他的外形採用全木質外殼。
世界上第一隻滑鼠的外形是一隻小木頭盒子,其工作原理是利用滑鼠移動時引發電阻變化來實現游標的定位和控制的。
而它的也結構較為簡單,底部裝有兩個互相垂直的片狀圓輪(非球形),每個圓輪分別帶動一個機械變阻器,當滑鼠移動之時會改變變阻器的電阻值。
如果施加的電壓固定不變,那麼滑鼠所反饋的電訊號強度就會發生變化,而利用這個變化的反饋訊號引數,系統就可以計算出它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位移,進而產生一組隨滑鼠移動而變化的動態座標。
這個動態座標就決定了滑鼠在螢幕上所處的位置和移動的情況,於是它便可以代替鍵盤的上、下、左、右四個鍵,讓使用者可將游標定位在螢幕的各個地方。由於原始滑鼠的尾部拖著一條資料連線,看起來很像一隻小老鼠,後來人們乾脆就直接將它稱為“Mouse”,這也就是“滑鼠”的得名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