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聽說鯊魚可以不斷換牙,齧齒類動物會牙齒不停長長。那麼他們和人類在牙方面有什麼區別呢?(有說人類只有兩套牙胚,鯊魚和齧齒類有幾套?還是其他什麼方面有不同。)牙齒這種易耗品,一直能不停換不是很好嗎。種群內爭奪配偶的時候相互打臉應該還是挺耗牙的吧。被打掉些牙後影響進食影響身體,不是也會降低基因傳播的可能性嗎?順便我也好奇齧齒類和鯊魚的牙的相關知識,希望各位專家幫我科普?

171
回覆列表
  • 1 # 純野生科學家

    身為人類,我們幾乎都被牙疼折騰過。身邊年紀稍大的人,十之八九都有缺牙的情況。瞧瞧鯊魚、鱷等動物,終生都能換牙,鯊魚的牙齒更是如流水線一般,裡外好幾層,隨掉隨換……羨慕啊。

    所有哺乳動物都沒有這種技能。年老的大象臼齒會被磨平,使它們消化食物越來越費勁;抹香鯨活到60來歲,下顎椎形的尖牙會被徹底磨平,使它們難以捕獵;海豹每年冬天都要用牙齒在冰面上挖出至少一個換氣洞來,每天還得用牙齒擴孔,防止洞被冰封死,牙齒磨沒了命也就沒了……這麼一比人類不錯了,至少還能安假牙呢。

    對了,齧齒類的門齒確實能長一輩子,但你把它門牙拔掉一顆,它是不能再長出一顆新牙的。大象、一角鯨等哺乳動物也是一樣。

    為什麼我們不能終生換牙?

    哺乳動物的“一次性恆牙”源於我們短命的“悲催”祖先。

    哺乳動物出現於中生代,距今約兩億年前的三疊紀晚期,很不幸,比恐龍晚了約2000萬年。為什麼說很不幸?因為恐龍家族發展得太過順風順水,在這2000萬年中佔據了海陸空絕大多數的生態位。等我們的哺乳動物祖先從爬行動物中分離出來時,它們面對的已經是一個怪獸橫行的世界了。

    這種情況下,如賊獸、隱王獸之類早期哺乳動物的壽命很難超過10年,所以它們根本沒必要演化出能使用100年的牙齒,也沒必要再多換N次牙。最要命的是,這種巨獸腳下的尷尬生活持續了足足1.5億年,直到6500萬年前才結束,哺乳動物的“一次性恆牙”基因早已根深蒂固,一時半會兒是改變不了了。

    請想一下,某種哺乳動物,最大壽命20年,兩歲時性成熟。其中兩個成員,一個的牙齒能用10年,另一個的能用18年,在繁殖方面,它們兩個能形成很明顯的優劣差異嗎?並不能。擁有好牙基因的個體也許能活久一些,比另一個多繁殖幾次,但它這點兒成功並不能淘汰掉擁有劣牙者的基因。

    到人類這裡就更明顯了。比如你50歲開始掉牙,但你早在30歲以前就把基因傳遞給後代了,山頂洞人說:“老子30歲都特麼當爺爺了……”。所以,牙好牙賴跟種群延續沒啥關係,沒有壓力,演化便不會發生。

    那未來我們的牙齒會演化得更耐用或能隨時替換嗎?想什麼呢?其它哺乳動物有這個可能,人類算徹底沒戲了。一萬年來我們的食物越來越精細,牙齒和咀嚼肌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小,所以我們的牙不光不可能進化,它還會退化變得更慫……

    渣以為,10萬年後,人類的牙齒個頭會變得更小,數量會變得更少。下頜骨越來越窄,瓜子臉成為標配。現在最後面的那四顆臼齒將不再正常發育,它們也許會成為新的“智齒”,繼續折騰那個時候的人類。

  • 2 # 雅克菱Yakelin

    鯊魚是軟骨魚(就像我們人類鼻尖隔處的軟骨一樣)。它們的骨頭並沒有進化成真正堅硬的骨骼,骨頭中也沒有骨髓。

    軟骨魚都有很多牙齒,鯊魚也不例外,它們的牙齒和我們普通認知的牙齒並不一樣,正常牙齒由牙冠和牙根兩部分組成,牙根和頜骨是緊密連在一起的,所以牙齒很牢固,而鯊魚由於是軟骨(頭骨要稍微硬一些)無法給牙齒足夠的固定,所以它們的牙齒只是和牙齦淺淺的連在一起,很不牢固。

    還有它們的牙齒也太過鋒利,《道德經》上說“揣而銳之,不可長保”,太過鋒利的東西都是容易斷的。鯊魚通過不停的換牙來解決這個問題,即便牙齒沒有斷,它們也會隔一段時間將它們整排的換掉。

    鯊魚咬力驚人,而且每一下都會用盡全力,所以牙齒容易壞。壞掉的牙齒會脫落重新長出。鯊魚嘴裡一般都5排左右的牙齒,正常使用時只用到最外面一排,其他都是替補。據說一頭鯊魚按照10年壽命計算會更換20000多顆牙齒。

    和鯊魚等哺乳動物相比,齧齒類的老鼠的大門牙並不是實心的,它的中間有個空腔,叫牙髓腔,裡面充滿了牙髓。

    動物小的時候,牙髓腔的下部是開放的,血管和神經可以通過其中不斷獲得養分,促進牙齒生長。等到動物牙齒長成後,牙髓腔就會封閉,沒有了血液提供的養料,牙齒自然便停止了生長。

    但是老鼠的門牙很獨特,它的牙髓腔不會封閉,其大門牙可以不斷吸取營養,不斷生長。每個月老鼠的大門牙可長出3cm,如果老鼠不勤勞的磨牙,到了老年時期,它的牙可長達70~100cm。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鼻樑低是不是很難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