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書劍談
-
2 # 凹凸花開
和珅是中國著名的清朝大臣和貪官。他出身滿洲正紅旗,清朝中期權臣、商人,深受乾隆皇帝寵信,位高權重、在朝中擁有的大批黨羽,當時英國使節馬戛爾尼曾這樣評價和珅:“此人是中國的二皇帝!”
但嘉慶親政之後,第一個殺的便是和珅,而和珅幾乎沒有任何反抗。
聯想到吳三桂面對康熙削藩直接起兵造反發動三藩之亂,朱棣面對建文帝削藩發動靖難之役,為什麼和珅位高權重、有錢有勢、在朝中擁有的大批黨羽,卻沒有發動政變取代嘉慶。
第一:手上沒兵
第二:沒人願意跟著他造反
第三:和珅沒機會造反
而且嘉慶皇帝很聰明,他要殺和珅,先是讓和珅總理乾隆喪事,把他從關鍵崗位上調開,防止他調集兵馬;而在宣佈和珅二十大罪狀的同時,馬上就解除了他的九門提督職務軟禁起來,根本就不給他集結部隊造反的機會。
他就算想造反也沒有機會,只
第四:嘉慶鐵了心要殺和珅
和珅能混這麼好,全靠皇帝庇護。但密詔立儲制度的存在使得和珅沒辦法押寶皇子阿哥,他無法知道下一任皇帝是哪個阿哥,脾氣秉性如何,與自己是否對路。
能束手就擒。
-
3 # 一筆倩江南
乾隆在世的時候,借和珅十個膽子他也不敢,所以能做的只有等到乾隆駕崩才可以。下面,我分析下駕崩後和珅發動政變的難度:
發動政變最主要的是手裡有兵權,沒有兵權,你在怎麼榮華富貴都是井中月,一碰就散。
和珅派系掌握兵權的只有一人,那就是自己的弟弟和琳。而自己的弟弟和琳在1796年染病去世(嘉慶元年)。這個時間距離乾隆去世僅剩三年。三年的時間雖然很長,但對於和珅真正要收服一個手握重兵的大臣還是做不到的。
首先看乾隆時期的軍隊編制:
清朝正規軍八旗軍為主,入關後組建綠營。綠營人數雖然眾多,卻以駐守地方為主,像北京這樣中央機構,肯定是以八旗軍為主要的(綠營的組成以漢人為主,擔心漢人謀反)。
一、中央軍
駐守北京防務的是九門步軍巡捕五營統領,簡稱九門提督。能做到這個位置的官員,也是出將入相的實權人物,不僅要武藝高強,還要對皇帝忠心耿耿。對皇帝忠心耿耿,肯定不會被和珅收買。雖然可以收底層人員,奈何威望不夠,在謀反這種大事上肯定無人跟隨。
二、地方軍
中央軍收服不了,那就看地方。乾隆歸天到和珅白綾賜死僅有十五天。以當時的資訊傳遞速度,估計地方軍還沒有開拔和珅就去服侍乾隆爺了。使用地方軍的想法也就破滅了。畢竟遠水解不了近渴。
三、家丁奴婢
中央軍管不了,地方軍太遠,就考慮家丁奴婢。
和珅那麼多家產,家裡的家丁奴婢也多的沒法說。但是多也是有一個限度吧,咱們就先按照五千人算。五千人從下達命令在到集合完畢,然後全軍出擊。這麼大的陣勢官方早就察覺了,出兵鎮壓。
讓一群手無寸鐵的普通百姓和訓練有素的軍隊幹仗,無疑是雞蛋碰石頭。
所以軍隊這樣咱們沒戲了。換個想法:下毒。
下毒是一個好方法,致人死地還查無證據。但是你要毒的是嘉慶,雖然沒有太多實權,但皇帝的規格還是有的:金銀當盤子,有專人提前試毒,為的就是杜絕下毒毒害皇帝。要是試毒的人中毒身亡,對於皇宮來說不亞於一場皇帝駕崩帶來的風波。
四、王公大臣
下毒的辦法槍斃,那就聯合王公大臣。
和珅在乾隆尚在的時候,位極人臣,巴結自己的人不少,但得罪的人更多。雖然平時不敢吱聲,那是因為有靠山。一旦靠山沒了,就是樹倒猢猻散。所以聯合王公大臣的想法不可行。還有一種可能就是王公大臣把和珅賣了,畢竟政變這種事情後果是很嚴重的。
綜合以上因素,和珅沒時間、也沒能力發動政變。雖然和珅被嘉慶快速處死,但和珅留下的爛攤子已經從根本上對清朝產生了質變,又原來的純潔變得汙濁不堪。
-
4 # 史海逸士
清朝幾乎是中國封建社會中央集權和軍政分權制度設計的巔峰。
中央集權就不詳細說了,每年的財政收入都是要收繳國庫的,另外和珅之所以得乾隆寵信其中很重要一個原因也是這小子增加了很多的稅收。可以說中央財政是相對有錢的,賑濟災年之類的都是國庫放糧的。
另外,軍政分權,總督和巡撫,一個管政,一個管兵。一個有錢,一個有人。但單獨的誰都反不起來。而且,行政區劃,早就實現了犬牙交錯,即使一個省的總督巡撫一起反了,隔壁幾個省的也很容易平叛,至少從地理上沒啥障礙。再有出兵是要有虎符的,懟一起對上了才行。
最後,中國特別講究名正言順,君權神授,沒有正統的身份地位,篡位那也不是你想篡,想篡就能篡的!
-
5 # 輝哥說歷史
和珅是貪官,但是不是謀逆的反賊!所以和珅為什麼要發動政變,和珅從來就沒有想過要政變!
乾隆皇帝對帝王權術運用的爐火純青,但是他也從沒有過殺和珅的念頭。為何?因為乾隆知道和珅,瞭解和珅,看透了和珅。他知道和珅是個大貪官,但是和珅從來沒有把持朝政也沒有大搞黨派之爭!相反,如果和珅知道有誰膽敢把持朝政、惑亂朝綱,他和珅第一個不答應。和珅只想要大清江山穩固,而他快樂的斂財就足夠了!
所以,和珅是不可能發動政變的,和珅是極力擁護大清江山的!他只想要做一個專一斂財的快樂貪官!
-
6 # 老王講史
乾隆皇帝下臺後和珅就已經明白自己將要大難臨頭了。既然明白新上任的嘉慶會對自己下手,那和珅為什麼不發動政變取代嘉慶呢?
乾隆皇帝在位時對和珅是寵愛有加。一方面是因為和珅確實會辦事,能討得乾隆的歡心。另一方面和珅對乾隆絕對是忠心不二的,乾隆也能看出和珅的忠心,因此平時對和珅的罪行才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嘉慶上位後和珅明白自己的好日子到頭了,但他在嘉慶上位之初仍然是位高權重,為何沒有在初其對嘉慶痛下殺手呢?
其實還是和珅骨子裡的奴性密不可分。當了乾隆半輩子的奴才,一時間想讓他轉變思想當主子這他可能真的接受不了。
-
7 # 蘇來
首先要清楚位高權重在清朝而言也只是皇帝的一句話而已,自雍正皇帝建立軍機處後,軍機大臣也只是個名號,所有決策權都在皇帝手裡。明清以來皇帝為防臣子叛亂,無所不用,朱元璋甚至直接拿功臣開刀,為了子孫後代設計三身六部制,用三品官員成立內閣。到了清朝君主專制更加嚴歷,看看雍正皇帝一天批多少奏摺就和道權力有多集中,而且清朝的皇帝都很勤政。其次和珅雖位高權重,但看看手握重兵的年羹堯都不敢造反,和珅想都不要想,清朝軍隊的供給是由中央政府決定的,和平年代當兵,主要是為了吃飯掙軍餉,誰願意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去跟皇帝作對,這是沒有政治基礎。第二沒有經濟來源,離開皇權和珅去哪弄錢養軍隊。搞不好兵敗身死,滿門抄斬。而做個貪官,雖有風險,但代價最小。
-
8 # 張傑談史
政變想成功是需要具備很多因素的,不是想政變就政變,不考慮前提的政變,基本都是身死名裂。
比如和珅想政變就是必敗的結局。
首先和珅需要對軍隊有極強的控制力。但是呢,和珅在這個層面是沒有的,雖然在軍界,和珅有不少的朋友,但是呢,有朋友不能說明任何問題。本來,和珅的弟弟和琳倒是在軍隊有些實力,但是和琳1796年就死了。和珅在軍隊沒有支撐,怎麼去政變?
其次和珅需要得到一些重臣的支援。這個重臣說的是對政權穩固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而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大臣。雖說不少大臣都給和珅行賄,但是真正重臣,其實和珅並沒有他們的支援。
最後和珅需要有一定的大局觀。這一方面,和珅雖然很優秀,但是其實力是有限的。而與此對比,嘉慶知道韜光養晦,一下子就除掉了和珅。整體來看,和珅尚不如嘉慶,又有什麼大局觀。
-
9 # 無角的犀牛
和珅再位高權重也是皇帝給的。乾隆與和珅只是互相利用罷了,乾隆需要和珅為他斂財,以保證乾隆巨大的開支。和珅也正好利用為皇帝辦事給自己貪汙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但是,在這種關係中,乾隆是處於絕對優勢地位的,他不可能完全信任和珅,肯定是留有可制和珅於死地的後手。乾隆沒有殺和珅只不過為自己圖個好名聲罷了,況且和珅為乾隆所辦事情太多,乾隆不太好找理由。但是嘉慶就不一樣了,他與和珅沒有利害關係,而且嘉慶缺錢那,抄家收錢才是第一需要,殺人不過是為了抄家方便而已。
-
10 # 至高克勒貓
因為自從朱元璋以後,皇權的根基就很深了,無法輕易撼動,和珅雖然富可敵國,但是他沒有政治同盟,也沒有得到大多數人的支援,即使和珅權力再大,嘉慶的一句話就能把他剝的乾乾淨淨的
回覆列表
嚴格的說,即便位高權重,和珅還只能算個弄臣。
而他不政變,只能說和珅也沒這個心(主觀條件),也沒這個實力(客觀條件),當然還有個因素就是,嘉慶帝根本沒有給他機會。
作為清朝的第五位皇帝,查辦和珅時,嘉慶已經36歲,長期在乾隆的權力陰影下,他當然有急迫證明自己的需要,畢竟這個歲數,他早已有了自己獨立成熟的思想。
最長壽的清朝皇帝乾隆雖說與康熙帝聯手開創了所謂康乾盛世的史話,但實際上到了乾隆晚年,已經危機四伏。嘉慶1795年被立皇太子,隨即受禪即位,但實際大權還是受太上皇乾隆掌握。乾隆則依舊對身邊這位最擅逢迎的權臣很是信任,和珅的一些陰暗乾隆也是心知肚明,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試想,早已成人也有已經作為皇子的嘉慶如何不惱。只不過礙著乾隆,只能隱忍。但實際上,一定有正式親政後的肅政手段。
任命和珅為喪事總管,看似體諒君臣的情深,但也是完全麻痺了這位權臣,因此嘉慶才幾天後的雷霆一擊,都是有些出乎意料的。這當然不會給和珅有任何政變反應時間。
可以說,無論嘉慶未來執政手段如何,但對於和珅的這一處理顯然是妥當的行動。
但真正他調兵的權力並不大。和珅涉及軍權方面的有兩個職位,一是兵部尚書,二是步兵統領衙門。兵部尚書是管後勤和人事的。如步軍統領調兵也得需要皇帝一道聖旨。
和珅出身並不高,侍衛出身。靠著逢迎乾隆上位,但他並未形成有力的宗室集團。這點顯然比不其前面康熙朝的鰲拜對於康熙的威脅之大,康熙除鰲拜忍了很久並做了很多安排,嘉慶不過幾天就搞下和珅。
可以說,即便你權力滔天,恩寵之極,說白了和珅還是乾隆一句話,乾隆實際與他有種亦友亦君的關係。只要你不逆天,大錯沒有,就由著你,顯然乾隆自信也能控制住他,生殺之事只是一句話。
當然,和珅以貪出名。他的權力最終還是化成斂財手段,貪則腐,腐則享。如此下來,被乾隆榮寵幾十年,到了對他也畢恭畢敬的嘉慶親政,他以為還如常,安然幾十年的他也當然不會有改朝換代的勇氣。
結語可以說,和珅是沒什麼機會發動政變的,他是弄臣也不是權臣,富貴榮華都不過是皇帝手中一道聖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