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畫的一種。指古代繪在絲織品上的圖畫。傳世帛畫年代最早的有湖南長沙出土戰國楚墓帛畫三幅:一幅四周繪有奇異的動植物影象,中寫文字,多不可識,稱“繒書”;次幅繪一長袖細腰女子,側身合掌而立,上有搏鬥的鳳、龍;第三幅繪一高冠長袖的男子,側身駕馭一巨龍,龍身若舟。建國後陸續發掘出土的西漢帛畫有:1972年 1月湖南長沙馬王堆 1 號漢墓;1973年11月同一地區的3號漢墓;均為覆蓋在內棺上的彩繪帛畫,作“T”形,名為“非衣”。畫面基本分三部分:天上、人間、地下各種景象。1976年5月山東臨沂金雀山9號漢墓出土的為長方形旌幡,內容和上二圖相同,只是“人間”部分比重增大。三圖均屬西漢初期作品。當時厚葬之風很盛,這些帛畫即為隨葬品。內容為古代神話傳說;人物造型帶有風俗畫性質;寫實和裝鈽工巧相結合,線描規整勁利,色彩絢爛諧調,顯示當時有相當高的藝術水平,是中國繪畫現實主義傳統的發軔。後來的北魏司馬金尤墓中漆畫與東晉顧愷之的《女史箴圖》卷,與之一脈相承。
中國畫的一種。指古代繪在絲織品上的圖畫。傳世帛畫年代最早的有湖南長沙出土戰國楚墓帛畫三幅:一幅四周繪有奇異的動植物影象,中寫文字,多不可識,稱“繒書”;次幅繪一長袖細腰女子,側身合掌而立,上有搏鬥的鳳、龍;第三幅繪一高冠長袖的男子,側身駕馭一巨龍,龍身若舟。建國後陸續發掘出土的西漢帛畫有:1972年 1月湖南長沙馬王堆 1 號漢墓;1973年11月同一地區的3號漢墓;均為覆蓋在內棺上的彩繪帛畫,作“T”形,名為“非衣”。畫面基本分三部分:天上、人間、地下各種景象。1976年5月山東臨沂金雀山9號漢墓出土的為長方形旌幡,內容和上二圖相同,只是“人間”部分比重增大。三圖均屬西漢初期作品。當時厚葬之風很盛,這些帛畫即為隨葬品。內容為古代神話傳說;人物造型帶有風俗畫性質;寫實和裝鈽工巧相結合,線描規整勁利,色彩絢爛諧調,顯示當時有相當高的藝術水平,是中國繪畫現實主義傳統的發軔。後來的北魏司馬金尤墓中漆畫與東晉顧愷之的《女史箴圖》卷,與之一脈相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