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雲淡風清yw
-
2 # 路人甲132910959
燕魚繁殖前的準備:準備一個45*45*45釐米的繁殖罐,水位到40釐米(野生的燕魚用60*35*50釐米水位到55釐米,因為野生的比家養的體形大一些。),用困過7天的水就行,但水溫一定要與養罐一樣。
在放入親魚前加入50克食鹽。用一片26*13的毛玻璃或磨沙玻璃(就是普通玻璃用砂輪打一下)也可以,實在沒有,是玻璃就行!與罐壁成19~30度角都可以,我用的是25度左右(其實燕魚在任何度數都可以,但以19~30度為佳!)。
光照,用自然光就行了!最好是把繁殖罐放到北面,避免Sunny照射。繁殖水溫以26度最好(紅眼鑽石、墨神仙與金頂玻璃神仙為28度,放魚後再調水溫。)。
繁殖中親魚的管理:親魚入缸後,一天內就會開始啃板。如果是已經下臍的親魚,一到兩天內就會產卵。沒下臍的親魚就得慢慢的等了。在繁殖期的親魚是要餵食的,在網上有些文章說在繁殖期間的親魚不吃不喝那是錯誤的。但不要喂活紅蟲,因為活紅蟲會破壞***卵,最好餵給血蟲或凍紅蟲。
產卵後,可以留下親魚,但如果親魚不護卵(我說的護卵是說親魚不吃沒***的卵、死卵和發黴的卵),那就把親魚放回養缸。這時,就只能由你來代替親魚工作了,你要把沒***的卵、死卵和發黴的卵用小鑷子等工具清出缸外
-
3 # 使用者3759148658745
提罐繁殖,是孵化燕魚最好的方式
燕魚是自行配對產卵的,因此需要產卵桶、產卵板等附著物,這個和金魚的鋪設棕櫚草是一個道理。
如果不慎將魚卵產在其他位置,要麼提出大魚、要麼提出其他魚卵的附著物,比如說水草葉子、水泵、沉木等。
最好的方式就是把產卵桶或者其他東西提出來,單獨孵化。
還有魚友問道,如果魚卵產在缸壁上,缸內還有其他的魚怎麼辦?其實這個問題很簡單,產在哪個缸壁上,就把那塊玻璃給拆了,然後放到其他容器中,單獨孵化,此方法絕對便捷有效……
那麼,為什麼要進行提罐繁殖,會有什麼好處?
燕魚也好、其他慈鯛科觀賞魚也罷,只要是成對繁殖的,就需要一個環境的穩定,因此來說,種魚一直待在某個繁殖缸內,在一個比較熟悉的環境中,就很容易高產,不會出現各種倒缸、驚嚇的問題。
再者就是,種魚不會因為看護魚卵而過度勞累,大約七八天以後,還可以繼續生產。
第三就是,現在的燕魚,早被人們雜交繁殖的過重了,老祖宗的護幼大法,早已忘得一乾二淨了,不管在看護魚卵的時候,多麼盡心盡力,小魚一出生,可能就會開吃,為了以防萬一,最好也是提罐孵化。
最後就是,混養缸、群養缸裡繁殖的魚卵,更需要提罐單獨孵化。
如何提罐、需要準備和注意什麼?
30的方缸就可以,類似大小的整理箱也行,水溫保證在二十五六度,可以購買個小型加熱管保持水溫,不愛購買的,可以想辦法把孵化容器坐到大魚缸的水面上,自己想辦法固定去吧,這個沒人去教的。
水位多高?當然要沒過產卵桶的高度了,最起碼是側躺的高度吧?
至於說水質,晾曬好的自來水就行,中性或者弱酸性軟水皆可,有的說需要原缸水,因為小魚比較適應,有的說困好的新水沒有細菌,比原缸水還好,還有的說一半原缸水、一半新水,三分之二原缸水、三分之一新水。
然後三十升水加入八萬單位的慶大黴素即可,再就是放置一個小氧氣頭供氧,在靠近魚卵的一側。
需要注意的就是,不要使用什麼隔離網、隔離盒,就是那種帶孔眼的,放在原缸中,那樣小魚遊動後,不就被其他魚給吃了嗎?
魚卵三四天出魚、七天左右起水,期間可以適當進行抽底換水,保證水質和剔除白卵,出魚後,孵化豐年蝦投餵即可。
-
4 # 使用者6011980368487
燕魚產卵提灌後,5~7天才可把繁殖罐放回去。
燕魚產卵結束後,如何孵化是個小問題,你可以不管他,讓他自然孵化,這樣非常省事省力,但是魚卵容易被汙染,孵化率不高,而且親魚很累,不利於親魚的恢復。最好還是人工孵化,將產板移出來,放在專門的孵化桶中,孵化率很高,又便於管理,親魚可以得到很好的恢復。方法很簡單,將晾過3天的水(晾水時加一點亞甲藍除菌)加溫到繁殖缸的溫度(最好是用吊瓶法,這樣沒有溫差),將產板放入即可。放板時要記得魚卵向上斜放,產板上下調頭,會有助於順利孵化。孵化桶掌握在10-15升水量,水深20-25釐米。
魚卵經45-50小時孵化,孵化後要在產板上掛5天,到第7天才離板遊動;其間會有一些死卵和從板上掉下來的小魚,你不用管他,等小魚離板後再一併清除。
孵化期間不要換水,控制好溫度,每天增加4-5小時光照。
回覆列表
放在缸底散光處,燕魚會將卵產在罐內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