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320828098489
-
2 # 與心靈之約
人對世界的認識,可分為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
唯物主義認為“客觀決定意識”,唯物主義的“意識”是指“人類意識”,在人類發展的程序中,人類對自然的認識逐步深刻而進步,“人類意識”逐步接近終極真理,儘管永遠不能達到。
唯心主義認為“意識決定客觀”,唯心主義的“意識”是指“自我意識”,就具體人而言,的確是“自我意識”決定其客觀存在,即人生歸宿,或稱之為命運。“自我意識”的主觀性,決定了其不必以客觀存在為依據。正如列寧所論斷“主觀與客觀的偏離,必然產生謬誤”,而這個“謬誤”是實實在在的“客觀存在”,比如“錯覺、幻覺、臆斷、妄想”等。事實上,絕大部分人都是生活在自己的、與客觀偏離的“主觀世界中”。
王陽明的“心外無物”就是使人安於自己的主觀感受或主觀世界,而不管、不計較客觀世界,則其幸福感、滿足感即可油然而生,其來自於自我的接納,而客觀上達成與世無爭。這與惠能的“我心即佛”相當,求佛者若付出善良的行動,即可收穫善良的心境,此即是佛。
我們可以從兩個角度看世界:
其一以哲學的角度看,分為唯物主義者和唯心主義者;
其二,從社會角色角度看世界,可分為善良的、遵守社會規範的,和惡的、反社會的。
事實上,善良的人,可能是唯心主義者,也可能是唯物主義者;而許多惡人也的的確確是唯物論者。
-
3 # 劍鋒園子
王陽明是繼孔孟之後心學儒學集大成者,如何理解他的“心無外物“命題呢?
1.什麼是“心”?王陽明的心,是指人的感觀的主宰,即《傳習錄》所說的:“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發便是意,意之本體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眼、耳、鼻以及面板等,均在心的周圍,接受心的指使,沒有心的感應,世上便不存在事物。而心屬於人,人是宇宙間的最高主宰。心的本體是什麼?是性。儒家認為天下萬物都有上天所賦予的性,性是萬物的本質所在,“天是性之源,性是心之體,”“盡心即是儘性”,天下一切道理和本質都在這個性之中,而性的主宰就在於人心。
2.什麼是“物”?“心外無物”在中國哲學中易被誤讀。王陽明的“物”,不是指的客觀存在的物質、物體,王陽明對物的闡釋是:“意之所在”便是物,就是說你意識能夠抵達的就是物;物,就是人的意識的觀照。王陽明認為,物即謂是事,“道即事”。道與事一致,道便存之自然,沒有心之動,也就沒有道之現。“如孝就是孝親孝父母一事”,“中無孝之念,也就是無孝之事,”即所謂的心外無物。亦如王陽明所說,南山中有一棵開花的樹,你沒有看見時,這花樹便處於靜謐無知之態:“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同歸於寂;你既來看此花,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 就是說,你沒看那花,花與人兩不相干,花對你來說沒有意義,只有當你看到那花時,花才進入你的心,成為你意識的物件,你心中才有了花,花中世界才有了你。
3. “心外無物”命題的意義“心無外物”可見王陽明非常重視內心的體驗以及事的磨練,對待事物首先在於自己內在的探究和意念,否則一切都無從談起,故,人是宇宙主宰,遠離了人與性,一切皆歸於寂靜和虛無。另一方面,“心即理”,“心外無物”,告訴人們一切要從心開始,從自己做起;心與天理同在,從而去主宰世界,讓世界歸於寧靜和諧。
再次感謝題主。
-
4 # 龍門天成
“心外無物”所指“物不掛於心”。
此句的核心要意在諸多經典裡面都有提到。
比如佛家的《心經》說到“心無掛礙”;《金剛經》裡面說到“因無所住而降伏其心”。
再比如道家《常清靜經》裡面說到“遠觀其物,物無其物。內觀其心,心無其心”。等等這些經典都是在講述的一個核心思想,就是萬物不必掛於心。
若常著物於心,必定心生所求,慾望增加。容易使人之行為走偏,若所求不得必定心增煩惱。
看人世間諸多煩惱皆由此出,如“求不得、放不下、斷不掉、舍不去、離不開”等等苦惱,皆由“心中有物”而導致。若能“不著於物”定會心生開明,增加幸福。
明陽先生曾經歷諸多苦惱,龍場悟道頓悟智慧。後一直在“心學”上開啟其人生的智慧大門,其心學的作用在人類的文明發展上亦起到了巨大的貢獻,受到廣泛的認可。被運用於政治、軍事、經濟、教育、商業等諸多領域。
“心外無物”是明陽心學的門戶,也是明陽先生提出的核心思想。時常以此句提醒自己必定能收穫不一樣的人生價值。
-
5 # 跛腳貓讀書
我是跛腳貓。一直以來人們對王陽明的“心外無物”的理解有爭議,什麼才是“心外無物呢?”
被外放到貴州的王陽明一天帶領學生們去遊玩,一個學生看到一棵開滿了鮮花的樹,就忍不住問王陽明,如果他們沒有看到那棵樹,沒看到樹上的豔麗的花,難道那棵開花的樹就沒有價值,就不會開花嗎。
王陽明先生就說了下面這段特別有爭議的話“”汝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汝來看此花時,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汝心之外”。這段話的意思是你來看到這棵開花的樹,還覺得漂亮好看,是因為你心裡有這棵樹,你沒看到這棵樹,你就不知道它的存在它的漂亮,它沒進入你心裡,它也就沒有價值。這就是說王陽明的“心外無物”講的是一種價值存在,世界關觀的價值存在。獲得這種價值存在以後,人生有了價值存在以後,人生才有了支援點,才有了輸出價值的出發點。“心外無物”是陽明心學的一個核心理念。
第一‘’心外無物‘’是人生成功的捷徑。王陽明認為人的內心世界是充滿力量的,這種力量能夠改變單純的善和惡,讓人達到一個奇妙的境界。陸原靜曾經給王陽明寫了一封信,信上說:“嘗試於心,喜怒憂懼之感發也,雖動氣之極,而吾心良知一覺,即惘然消阻,或遏於初,或制於中,或悔於後。”王陽明回答說:“知此則知未發之中,寂然不動之體,而有發而中節之和,感而遂通之妙矣。 ”在這裡,其實就是講了陸原靜體驗過的一種心境:一個人喜怒憂懼的感受發生了,雖然他的情緒波動到極點,但是隻要那個人心中的良知覺醒了,種種不良情緒就能立即渙然消失,有的在萌生惡意之前就被遏制,有的在發生的過程中受到制止,有的在過後才及時悔改。
從陸原靜和王陽明的書信來往中,我們能夠看出王陽明重視人的內心的力量,他覺得一個人的內心力量很強大,這種力量甚至能夠控制一個人的喜怒哀樂,讓一個人的心性保持純潔,達到一種王陽明關於內心力量的言論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尤其是在當今社會,人們的內心越來越浮躁、不安,人人都被各種各樣的外界因素困擾,甚至還有損害他人的行為。
比如2006年,原本已經要退役的齊達內世界盃再次復出,在他的帶領下,法國隊挺進了世界盃的決賽。可是,在世界盃的決賽上,面對對手馬特拉奇一句挑釁的話,齊達內將頭猛烈撞在馬特拉奇的胸膛上!這個舉動讓裁判罰下了這位法國隊的核心隊員。隨後,阿根廷隊以微弱的優勢戰勝了法國隊,與其說法國隊敗給了阿根廷隊,不如說是敗給了齊達內的內心衝動。
第二‘心內無物’的社會價值。世界如此險惡,怎樣才能內心強大?現實如此浮躁,如何走出心靈迷茫?王陽明,是中國歷史上唯一沒有爭議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聖人,是曾國藩、梁啟超、伊藤博文、稻盛和夫等中外名人共同的心靈導師,王陽明創立了解決一切心靈問題的利器——“陽明心學”,這是集儒、釋、道三家之大成,是500年來華人最精妙的神奇智慧。
稻盛和夫將陽明心學應用於現代企業管理,締造了兩家“世界500強”企業,成為日本“經營之聖”,很多時候,人力量的大小不在於軀體強弱,而是在於內心的強大。
第三從佛教哲學的角度理解‘’心內無物‘’。王陽明認為,人心的本體原來是明白清楚的,可由於氣量的拘束和物慾的矇蔽,逐漸變得昏暗模糊了。如果人們只是想要窮盡天下萬事萬物的道理,卻不向自己的內心探求,捨棄了自我的良知,本心被矇蔽,自然就看不清善惡的原因,體察不到真假的異同。
有一位虔誠的信徒,每天都從自家的花園裡,採擷鮮花到寺院供佛。 一天,當她送花到佛殿時,碰巧遇到無德禪師從法堂出來,無德禪師非常欣喜地說道:“你每天都這麼虔誠地以香花供佛,來世當得莊嚴相貌的福報。”
信徒非常歡喜地回答道:“這是應該的,我每天來寺禮佛時,自覺心靈就像洗滌過似的清涼,但回到家中,心就煩亂了。我這樣一個家庭主婦,如何在喧囂的城市中保持一顆清淨的心呢?”
無德禪師反問道:“你以鮮花獻佛,相信你對花草總有一些常識,我現在問你,你如何保持花朵的新鮮呢?”信徒答道:“保持花朵新鮮的方法,莫過於每天換水,並且在換水時把花梗剪去一截;因為花梗的一端在水裡容易腐爛,腐爛之後,水分就不易吸收,容易凋謝!”無德禪師道:“保持一顆清淨的心,其道理也是一樣。我們生活的環境像瓶裡的水,我們就是花,惟有不停淨化我們的身心,變化我們的氣質,並且不斷地懺悔、檢討、改進陋習、缺點,才能不斷吸收到大自然的精華。”是啊,熱鬧場中亦可作道場;只要自己丟下妄緣,拋開雜念,哪裡不可寧靜呢?如果妄念不除,即使住在深山古寺,一樣無法修行。
王陽明用一生的經驗總結出一句話:“心”左右一切。做好事來源於內心,做壞事也來源於內心。心中所想會影響我們的行為,王陽明認為,人心的本體原來是明白清楚的,可由於氣量的拘束和物慾的矇蔽,逐漸變得湖南模糊了,這就是‘心內無物’的本質。所以說如果人們只是想要窮盡天下萬事萬物的道理,卻不向自己的內心探求,捨棄了自我的良知,本心被矇蔽,自然就看不清善惡的原因,體察不到真假的異同。 -
6 # 中華鬼谷子智囊團
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先來了解下儒家從孔子時代就遺留下來的矛盾:尊德性和道問學。
一
實際上,孔子去世後,他的弟子們馬上分裂為八派,各派之間教義有別,有時還會在教義上相互攻擊,比如《論語》之中,我們就看到子張和子夏的不容。
究其原因,是弟子們在書述道時遇到一個問題,到底是德性重要,還是問學重要。
尊德性,在孟子的解釋下就是遵從人心本善的道德品性,注意這個細節,我們一會還會講到。
二
什麼是道問學?
頗有點我們理解的“不懂就要問”,比如儒生們喜歡“述經”,也就是解讀孔孟思想以及四書五經、經史子集的學問。
這一點,在古代的科舉制度展現的淋漓盡致,如果你能把儒家經典研究透了,中個舉人還是沒啥大問題的。
三
但隨即問題出現了,道問學和尊德性到底哪個更重要?
南宋的兩個人發生了爭執,朱熹認為道問學重要,陸九淵認為尊德性重要。需要說明的是,心學往往被稱為是陸王心學,這個陸就是陸九淵,他是最早提出的“我心即是宇宙”的命題的。也就是說,宇宙萬物皆在我心中。
但是,朱熹代表的理學才是彼時的顯學,從南宋到明朝中前期都是如此。至於明朝的原因,朱元璋曾經想追認朱熹當祖先,這是外話。
一直到王陽明橫空出世,心學才扳回一城。王陽明進一步的論述和完善了陸九淵的思想,並提出“心外無物”的命題。
四
這個心是什麼心?
王陽明耍了個滑頭,他說道 “道問學即所以尊德性也”,很顯然他是把二者統一了,但實際上,王陽明還是屬於“尊德性”一派的。
這個德性,大致就是孟子說的良知,我們可以理解是人與生俱來的善念,這便是孟子“性本善”底層邏輯。
所以,如何追求這個善念,也就是“致良知”呢?’王陽明為什麼說“心外無物”?
實際上,是為了區別理學的“理一分殊”,王陽明認為理在心中,吾性自足,不加外求。良知就在每個人的心中,並不在外物之中。所以,理到底在哪裡?
王陽明說:心即理也。
回覆列表
二次元本體人設 二次元,即是二維。“次元”即“維度”,是dimension的兩種翻譯。該詞廣泛在ACGN文化圈中被用作對“架空世界”或者說夢想世界的一種稱呼,但ACGN並非等同於二次元。 人物形象設定負責設計登場角色的人物造型、身材比例,服裝樣式,不同的眼神以及表情,並表示出角色的外貌特徵,個性特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