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十月與九月
-
2 # 溫柔第一劍
《離騷》的“離”就是遠離離別的意思。詩人草擬憲章為強國作根本準備,被目光短視的大臣詆譭招到楚懷王的疏離,有志不得升;學生附和時流,人才才能用錯了地方,自己又百口莫辯;楚國離開了自己又只能走向敗亡之道,楚國又是自己的家(所謂家國一體)。自己只能遠離是非之地,尋找機會重回政壇,也藉以暫時舒緩緊繃的心。也是借空間的變換離別憂愁。
一般把“離”講為通假字,通“罹”,遭遇。這是未迴圈闡釋的錯誤,且詩歌標題使用通假字也罕見。
-
3 # 使用者4033929602154
“離”,最初見於金文時代,甲骨文的字形像一把有長柄的網將一隻鳥捉住。本義為“捕鳥”,引申為“遭殃”、“遭難”,通“罹”,如《易經》:“飛鳥離之。”後逐漸見於金文,說文,最後演化為楷書簡化版的“離”
離騷是一個漢語詞彙,表達詩有別用,共六種:遭遇憂患、離別的愁思、牢騷、文體之一種
《離騷》是中國戰國時期詩人屈原創作的詩篇,是中國古代最長的抒情詩。此詩以詩人自述身世、遭遇、心志為中心。前半篇反覆傾訴詩人對楚國命運和人民生活的關心,表達要求革新政治的願望,和堅持理想、雖逢災厄也絕不與邪惡勢力妥協的意志;後半篇透過神遊天界、追求理想的實現和失敗後欲以身殉的陳述,反映出詩人熱愛國家和人民的思想感情。全詩運用美人香草的比喻、大量的神話傳說和豐富的想象,形成絢爛的文采和宏偉的結構,表現出積極的浪漫主義精神,並開創了中國文學史上的“騷體”詩歌形式,對後世產生了深遠影響。其主要注本有東漢王逸的《楚辭章句》、南宋朱熹的《楚辭集註》、清代戴震的《屈原賦注》等。
關於《離騷》篇名的涵義,古今各家說法不一。司馬遷在《史記·屈原列傳》中釋為“離憂”:“離騷者,猶離憂也。”離,是遭受的意思。離騷就是遭受憂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