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不梳頭出自《屏跡三首》。
《屏跡三首》是唐代詩人杜甫的詩詞之一。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老”、“杜陵”、“杜少陵”等,河南鞏義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著名的“詩聖”,世界文化名人。
“百年渾得醉,一月不梳頭。”
【註釋】:人生百年不過是渾然一醉罷了,不需要見人,因此長達一個月不用梳頭(因為梳頭沒有用,沒必要梳頭)。
擴充套件資料:
杜甫少年時代曾先後遊歷吳越和齊趙,其間曾赴洛陽應舉不第。三十五歲以後,先在長安應試,落第;後來向皇帝獻賦,向貴人投贈。官場不得志,親眼目睹了唐朝上層社會的奢靡與社會危機。
在杜甫中年因其詩風沉鬱頓挫,憂國憂民,杜甫的詩被稱為“詩史”。他的詩詞以古體、律詩見長,風格多樣,以“沉鬱頓挫”四字準確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風格,而以沉鬱為主
一月不梳頭出自《屏跡三首》。
《屏跡三首》是唐代詩人杜甫的詩詞之一。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老”、“杜陵”、“杜少陵”等,河南鞏義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著名的“詩聖”,世界文化名人。
“百年渾得醉,一月不梳頭。”
【註釋】:人生百年不過是渾然一醉罷了,不需要見人,因此長達一個月不用梳頭(因為梳頭沒有用,沒必要梳頭)。
擴充套件資料:
杜甫少年時代曾先後遊歷吳越和齊趙,其間曾赴洛陽應舉不第。三十五歲以後,先在長安應試,落第;後來向皇帝獻賦,向貴人投贈。官場不得志,親眼目睹了唐朝上層社會的奢靡與社會危機。
在杜甫中年因其詩風沉鬱頓挫,憂國憂民,杜甫的詩被稱為“詩史”。他的詩詞以古體、律詩見長,風格多樣,以“沉鬱頓挫”四字準確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風格,而以沉鬱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