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皇璇澤

    宇航員想要在空間站大小便的話,沒兩下真功夫,還真是不敢在太空方便呀,稍有不慎的話,就很可能造成滿天飛的景象。

    這兩天全網最火的事情,莫過於中國神州十三號飛船即將返回地球。隨著神州十三號飛船的歸來,中國的載人航天事業必將進入新的階段,中國將是真正的航天強國。

    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於2021年10月16日成功發射,三位航天員翟志剛、葉光富和王亞平帶著全華人民的期望去往太空,建立屬於我們自己的國際空間站。

    三位偉大的航天員在太空已經度過了五個多月的時間,完成了和天和號核心艙的交會對接任務,透過兩次出艙活動,打通了中國空間站的任督二脈。王亞平作為主講老師,進行了兩次太空授課,更是完成了20多項科學實驗,碩果累累。如今已經打包完畢,隨時可以返回地球。

    人們在開心地等待他們歸來的同時,也有很多人對於航天員在太空失重的環境中是如何方便的,這個問題很感興趣?

    在這之前,先來了解一下太空的失重環境

    太空和我們居住的地球是不一樣的,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地球是有重力的,而太空是無重力失重的環境,而且太空的環境真的很惡劣,除了失重以外,還有輻射等其他危險。

    俗話說,人有三急,大小便是每個人都必須面對的事情,就算宇航員們到了太空,在空間站工作也免不了需要解決大小便這個問題。

    我們在地球上方便的時候,由於有地球引力,所以我們排出的便便會自動落地,當我們分分鐘解決完之後,會有一種滿足感和幸福感。

    航天員在太空無重力失重的環境中,如果像我們在地球上這樣隨性大小便的話,排出的便便不做任何的處理,就會在空間站內到處漂浮,那種景象,你能想象的到嗎?

    所以航天員們在空間站內解決大小便的問題,一定和我們在地球上是不一樣的。在太空中無重力,便便無法自動落地,只能飄在空中。

    航天員在空間站,到底是怎麼解決大小便問題的呢?

    首先給大家科普一下,在空間站,廁所是男女共用的,不分男女。這一點和我們在地球上是不一樣的。

    航天員想在空間站上廁所,首先得把自己固定起來,不讓自己在空中飛來飛去,然後對著容器方便,中間不能有空隙,否則的話,很容易就飄出來了。在空間站上廁所方便,真的很考驗航天員的技術,因為馬桶的直徑只有十釐米大小。

    現在航天員在空間站使用的廁所很先進,全稱是通用廢棄物管理系統。這個馬桶的設計較為簡約大方,重45千克,高71釐米,耗資1.5億人民幣打造。可謂是天價馬桶。

    航天員的小號

    科學家真的設計得很人性化,不僅在馬桶兩側焊接了扶手,解決了傳統廁所需要五花大綁上廁所的難題。還使用了3D列印鈦合金風扇分離器,能夠完美應對排洩物在失重環境下亂飛的囧事,它能夠產生強大的吸力,將排洩物吸入馬桶並且進行自動乾溼分離。

    可能這個設計馬桶的科學家是女性之友吧,還專門配備了“尿液漏斗”方便女性使用,女性航天員在解決時,只需將漏斗貼在身上使用即可,進入漏斗後的尿液被系統內的風扇吸入軟管內,最終注入廢水池進行儲存。

    這個“漏斗”對男性宇航員可就不太友好了,很考驗他們的“尿尿技術”,必須找到一個合適的距離,這個距離既不能太遠也不能太近。

    航天員的大號

    航天員在空間站上廁所,需要先用安全扣將腿和膝蓋固定,讓自己無法飄起來,接著才能上廁所解決便便問題。

    接下來就是考驗航天員技術的時候了,再固定好身體之後,他們需要對著直徑十釐米的馬桶進行拉便便,注意大小隻有十釐米,這真的是很考驗他們的技術,真沒有想到在空間站拉便便都快成武林高手了,需要精準發射。

    很多朋友對於航天馬桶為什麼使用這麼小的直徑表示不理解,其實這麼做主要就是為了防止排洩物在失重的情況下“飄”出來。

    馬桶的沖洗方式就更特別了,說出來你可能都不相信。我們在家沖廁所是用水,而在空間站沖廁所卻是用氣流。這是因為水流會使這些排洩物四濺,萬一弄不好還會出現“天女散花”的局面。

    以上就是航天員在空間站解決大小便的主要方式。說實話,真的是很考驗人的技術,怪不得人人都說,航天人個個都了不起,此言非虛呀。

    航天員的尿液可以迴圈利用

    大家都知道,水資源在太空屬於稀缺資源,非常寶貴,而且又非常危險。因為水資源在太空失重的環境中漂浮,很容易沾染到空間站的電氣裝置,後果不堪設想。

    很多朋友看到這裡會說,可以往空間站送飲用水呀,大家不知道的是,每往空間站送一噸水,需要花費上百萬美元,要知道往空間站送水那得發射飛船呀,成本太高了。

    經過科學家的集思廣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攻關克難,最終成功研製出尿液處理系統。也就是說航天員的尿液經過處理之後可以達到飲用水的標準。

    中國空間站採用的是最先進的蒸汽壓縮蒸餾技術,依次經過多級過濾床、催化反應器和離子交換床等處理後達到飲用水標準。據說可以從6L尿液中提取5L蒸餾水,這水平槓槓的呀,這技術賣給沙特應該可以賣個好價錢。

    空間站的垃圾怎麼解決?

    在太空,垃圾是不能隨便亂扔的,必須科學分類處理。畢竟在太空生活工作幾個月的時間會產生不少的生活垃圾。

    在太空失重環境下,如果亂扔垃圾,懸浮在空中的食物殘渣或水珠一旦被航天員吸入肺中,就會造成窒息甚至危及生命。所以絲毫不能鬆懈。

    太空生活垃圾包括固體垃圾,液體垃圾和氣體垃圾。

    航天員使用過的紙巾、塑膠袋等普通垃圾可以抽真空壓縮以減小體積,方便進一步處理也能不佔用儲存空間;食品包裝袋和食品廚餘會分開另外存放;溼垃圾也會另外回收等等。

    目前,對於生活垃圾,我們採取的辦法還是收集、壓縮、囤放,而關於粑粑則是直接抽到密封袋中,進行脫水、壓縮,囤放起來,這樣可以大大節約佔地面積。

    我們國家神州十三號飛船上的三名航天員產生的所有垃圾,都會被天舟二號帶走處理,天舟二號帶著這些垃圾,在脫離軌道後,在穿越大氣層時,被摩擦產生的高溫燃燒、解體,最終只有部分結構落入南太平洋,而航天員們產生的這些垃圾,都化作了一道流星掠過天際。這就是太空垃圾的最終歸宿。

    為什麼航天員返回地球后無法站立行走?

    航天員長期在太空失重的環境中工作生活,全身的骨骼和肌肉不需要對抗地球重力,處於放鬆狀態,長時間得不到鍛鍊,很容易肌肉萎縮骨量減少。

    另一方面,航天員在太空失重的環境中總是飄在空中,身體為了適應這種特殊的環境,全身的血液和水分會向上半身集中,特別是頭部集中,出現頭重腳輕的現象。

    再加上航天員乘坐返回艙著陸地球時,會經歷一個較大的重力加速度,而且整個返回過程很費體力對身體來說也是一種煎熬。

    返回地球之後,此時航天員身體比較虛弱,一時也適應不了地球的重力環境,所以無法站立行走。

    最後總結

    我想說,航天員在空間站產生的尿液是可貴的資源,需要透過專業的處理技術,達到飲用水的標準,因為太空中水資源太短缺了。

    航天員產生的便便會和其他生活垃圾一起帶走,在飛船經過大氣層時透過摩擦產生的熱量焚燬。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人造地球衛星能比地球轉的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