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美日美嗑
-
2 # 拒絕者男人
一般託都是團伙作案,每個人都有分工。
辨認託的方法就幾招 你選地方她不去,託。陌陌動態經常發一些暗示孤單找人陪,託。
聊幾次就主動說見面,然後各種誇你的話,託。
。。。。。。。。。。一時只想到這幾點
不想被套路,不起色心,潔身自好。
-
3 # 我是陸仁甲
我用交友軟體幾年了,見過七八個網友,目前沒有被套路消費。不過談了一次姐弟戀,花了五萬多。
我今年28歲,身高170,在女生眼裡屬於“半殘”,一直沒有勇氣交往女朋友。大學畢業後一直在深圳工作。做程式,年收入大概30萬。雖然買不起房,但是養活自己沒問題。我也沒什麼愛好,不抽菸不喝酒。老話說飽暖思那啥,每天加班回來就想找人陪我說話。
於是就下了幾個交友軟體。我把自己照片貼上去,寫了一些基本資訊。等了幾天也沒人回覆。準備放棄的時候,收到了一個打招呼的資訊。
我看了看她的簡介,她32歲單身,而且用的真人頭像,保養的非常好,看著像二十多的。
我們就聊了起來,因為是第一次,我非常上心,幾乎時時刻刻守在手機前面等著她的訊息。聊了半個月,瞭解的差不多了。我提出見面看看,如果合適就確定關係。她同意了。
網戀奔現第一次見面是晚上八點,我們一起吃了烤魚。她請我喝了一杯喜茶。
吃飯的時候,我才知道她有事瞞著我。她說對我很滿意,想和我進一步相處。但是有個事得和我說,不想瞞著我。她離過一次婚,因為自己不孕,所以離婚出來一直沒回去。
問我能不能接受。我當時可能已經被她迷倒了,也沒多想,就答應了。就這樣算是確定了關係。
確定情侶關係後,我們就像正常情侶一樣,約會吃飯看電影。就這樣過了兩個月。
同居有一天她提出同居。她說她的房子快到期了,想搬過來和我一起住。也方便照顧我,還能省錢。
我萬萬沒想到進展會這麼快,才交往兩個月就同居了。還沒等我答應,她已經找好搬家公司了。
她住進來後,我感覺非常幸福。每天家裡收拾的整整齊齊,晚上還做好飯等我回家。我也算是提前體驗到了婚後生活。
有一天她說,我們已經同居了,我也算是你的人了。你還沒有送過禮物,可以送個包嗎?我覺得她說的對,就讓她把付款單給我,沒想到竟然是一款5000多的包。
話已經說出去了,我就硬著頭皮付了款。買了包之後,彷彿打開了一扇大門。後來的日子裡她頻繁要各種禮物。衣服鞋子零食幾乎是天天買。偶爾還要一些化妝品,項鍊戒指。
我算了一下同居半年竟然花了五萬多。這時候我感覺到隱隱的有一絲問題。我是不是被騙了?
提出分手我仔細覆盤了一下這段戀情。可能並不是愛情,只是為了解決我的某些需求。所以飢不擇食的找了一個。而且一個女人這麼花錢也不太正常。
我以公司要派我去外地為由提出了分手。她也答應了。
就這樣我結束了自己第一段感情。
現在網路給人提供了便利,尤其是交友軟體的出現,解決的很多人的情感問題。但是網戀有風險,面基需謹慎。在確定一份感情的是,一定要認真考慮。
請大家牢記一條網戀基本原則:
不見面不花錢,談感情不談錢
見面要花AA制,超過五百小心坑
-
4 # 小閒魚超甜
我沒有玩過陌陌但是我瞭解陌陌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陌陌俗稱“那個神器”裡面俊男靚女很多,但是以打著交友戀愛的名義永不過時,所以很多人被騙錢騙財騙色,只要你不貪才好色就不會上當受騙。
大家可能聽說過“酒託”“飯託”那我來說說吧,我用的不是陌陌但是呢也差點受騙上當。
十年以前我在北京網上認識的女孩,口音是北方的,大家都懂,後來叫我吃飯去了她指定的地方,馬路大道很多街邊茶館,晚上沒看牌子,進去落座服務員就把選單拿來了,我也沒看就是瞄了一眼一壺茶七八百,服務員讓我先掏錢,我說我還沒吃喝呢就掏錢,服務員說裡面已經在做著了,好傢伙,我感覺不妙,啥也沒有見到就要錢,我說你等下,我跟女的說我沒帶錢,女的慌了,說你有多少拿多少→_→不夠我出,我說好的,要的東西還沒有上來等了半個多小時。
我跟女的說我打電話跟朋友要錢,我說他們就在附近呢,我拿著手機裝作打電話的樣子,走到門口,我就跑,好險,好險
我上了地鐵那女的問我人呢,我說我去要錢了,她說跟我開玩笑,讓我回去
回去了我還能出的來嘛
回覆列表
1、首先,即使被套路,個人認為也與陌陌無關。
它只是個社交平臺,就像微信、QQ等,在社交媒體平臺註冊的很多人、很多資訊都是虛假的,也有真實的,但不多,全部真實的基本沒有。所以,因為透過網路聊天、邀約、交易,如果在沒有經驗、經歷、線下互動的情況,很容易中招,確實有很多人利用網路平臺在搞詐騙、欺騙,也包括淘寶、京東有些商戶在賣假貨,道理是一樣的。
2、社交平臺應慢慢規範客戶註冊的審查,增加不良行為的監控。社交網路平臺的開發者和運營者應從技術和管理兩個方面逐步完善對客戶的管理,不能在出現詐騙、犯罪活動後仍然聽之任之,應從維護其他客戶經濟、自身安全的角度,加大對不良客戶的監控和懲罰,甚至可以終生禁止再註冊。社交網路平臺應從技術上增加身份證資訊,這樣將大大增加客戶資訊的真實性和可追溯性,增強客戶註冊的難度和可辨識性,不能僅僅透過手機號獲取驗證碼這種單一方式註冊客戶資訊。畢竟手機號碼的實名制還未完全到位,網路犯罪份子總是會鑽社交網路平臺的漏洞,鑽法律空子,實施其犯罪行為。
3、使用者個人應提高網路平臺交易的警惕性,切莫疏忽大意而中招。網路平臺騙子總是以各種誘人的資訊、花言巧語的,透過捕捉不同人的心理實施有套路的欺騙,無論是騙財騙色,還是騙情騙婚,都有其規範的套路,很多都是窩案、團伙作案,甚至中招後實施敲詐、恐嚇等犯罪行為。
所以各位朋友請注意,千萬莫要貪圖便宜、輕信讒言,莫要先付款後拿貨(正規網購除外),莫要先付款後享受服務,莫要為所謂的網路感情所迷惑。
總之,網路套路深,千萬莫輕信。如有險中招,自認倒黴逃。切莫身試險,寧舍財保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