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廣西蔣老闆

    1、見微知著意思是:見到事情的苗頭,就能知道它的實質和發展趨勢。比喻小中見大、以小見大。出自漢代班固《白虎通·情性》:“智者,知也。獨見前聞,不惑於事,見微知著者也。”釋義:聰明的人,是善於察覺的人,對周圍的所見所聞,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不被假象所迷惑,在細小的環節中能看見(悟出)大的道理。

    2、一葉知秋意思是從一片樹葉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來。比喻透過個別的細微的跡象,可以看到整個形勢的發展趨向與結果。出自西漢時期劉安 《淮南子·說山訓》:“見一葉落而知歲之將暮。”釋義:看見一片樹葉的凋落就知道秋天要到來了。

    3、可見一斑意思是比喻見到事物的一小部分也能推知事物的整體。出自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方正》:“此郎亦管中窺豹,時見一斑。”釋義:這位郎君也從竹管中看豹,只看到一點斑紋。

    4、原始見終意思是考察事物的開端而預見到它的結果。出自漢·王充《論衡·實知》:“凡聖人見禍福也,亦揆端推類,原始見終。”釋義:但凡聖人遇見禍福之事,也能類推事物的發展趨勢,預見到結果。

    5、由小見大意思是從小部分看出大局面;從小事看出大道理。李欣《老生常談·編村史》:“作自我教育的‘村史’,這卻是破天荒的創造。聯想所及,由小見大。”

  • 2 # 科學船塢

    物質並不是無限可分的。

    拿來一塊木頭,日取其半,但終有一天,會分割到分子、原子層次,其實,現在所說的原子半徑只是對原子核核間距進行測量得到的,並不是用顯微鏡一下子就看到一個個獨立的原子,這與想當然相去甚遠。

    那終有一天會來到質子、中子層次,再往下就是輕子以及夸克這些點粒子了,那什麼是點粒子呢?

    點粒子,顧名思義,就是可以把它看成一個“質點”,不知道它們的內部結構是什麼,只是把它們當做為有電量、動量、質量等物理屬性的點來研究。

    我們都知道,在微觀世界中存在著不確定性,就是確定一個粒子的位置,就不可能同時確定它的動量,用薛定諤創立的波動力學,可以去說明描述粒子是如何運動的機率分佈,但無法描述這些點粒子的內部結構。

    而且,就目前人類的發現來看,如果一個長度小於了普朗克長度,那就代表著失去了物理意義,普朗克長度為物理學研究的最小尺度,所以,物質不是無限可分的。

  • 3 # 科學探秘頻道

    如果按照量子力學的描述,構築整個宇宙的粒子都是由夸克、膠子、電子等基本粒子組成,那麼固然它們是不可分割的。

    但是,自古以來就沒有絕對,當初認為不可分割的原子還不是隨著科學的發展被證明是可以繼續分割的。所以,萬事無絕對,現在我們的技術手段只能夠認識到夸克、電子等級別。如果那天人類能源技術發展了,可以製造出來更為強大的對撞機,不僅可以把質子、中子“撞碎”。甚至是電子、夸克等最基本的粒子也給撞碎,從而發現更為基礎的萬物構成組分。

    即便是現在,有關基本粒子的形態存在還有爭議。其中致力於構建一個能夠統一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超弦理論則認為:構成萬事萬物的基礎材料並不是夸克、電子等粒子,而是一段段一維的能量弦,這些弦的不同振動形式,造成了多種多樣的粒子特徵。所以說,如果把物質最終分割,得到的可能就是一段段能量之弦!

    宇宙之大,規律之精妙,我們也只是略知皮毛,期待往後科學更大的發展吧!

  • 4 # 宇宙探索

    首先,物質不是無限可分的,所謂“無限可分”的概念只存在我們想象中,或者說只存在數學概念裡!在數學領域,數字可以無限“分割”,你可以把數字“1”無限地平分下去,永遠每走盡頭。也可以說你不可能找到“比0大的最小的數”!

    但有時候數學概念並不一定適用於物理定律和現實世界,從這點來講,數學並不是科學,它只是人類探索宇宙的手段,為人類服務的!

    那麼是否存在不可分割的物質呢?

    目前的科學發現並沒有指定那些物質是不可分割的,但存在一些基本粒子,比如說電子,中微子,希格斯玻色子,夸克等,我們並沒有真正發現這些粒子是否具有內部結構!

    不過即使這些基本粒子有內部結構可以再分,但由於物理學上存在最小的長度,意味著基本粒子不可以無限分割下去!

    這個最小的長度就是“普朗克長度”(對應的還有普朗克時間和普朗克溫度等),這個長度是由普朗克常數,光速和引力常數的數值決定的,約等於1.6x10的-35次方米,相當於一個質子大小的10^22分之一,被任性是“有意義的可測量最小長度”!

    普朗克長度的存在可以避免一些悖論的產生,也意味著我們的時空結構並不是連續的,在最小的時空結構層面存在著時空“跳躍”!

  • 5 # 艾伯史密斯

    答:物質是不能無限細分的。

    “一尺之棰,日取其半,萬世不竭“,這是古代莊子的思想,在數學中成立,但是在實際當中行不通,因為根據現有物理理論來看,物質存在最小單位。

    生活中見到的大部分物體,都由原子組成,原子又由原子核與核外電子組成,原子核本身還可以細分為質子和中子,現代物理學中能接觸到的基本粒子,有夸克、電子、光子、中微子、希格斯玻色子等等。

    在量子力學中,到了基本粒子層面後,物質就無法繼續分解了,至少在當前科學技術層面無法細分,這些基本粒子的組合,構成了紛繁複雜的物理世界。

    另外量子力學指出,宇宙存在最小尺度“普朗克長度”,數值大約是1.6*10^-35米,低於這個長度是沒有意義的:

    在一些較為前沿的理論中,比如超弦理論,就認為事物由更小的“弦”組成,電子、夸克和光子等等,都可以繼續細分為“弦”,弦以不同的方式震動得到了不同的粒子。

    弦的尺度數量級為普朗克長度,以現有的實驗技術,遠遠無法探尋弦理論研究的尺度,所以超弦理論目前還處於理論研究階段,也是被看好的最有可能成為終極理論的理論。

    量子力學的觀點,就是假設世界是離散的,長度、時間、空間都是離散的,這樣的處理方式能避免很多悖論,也非常符合實驗觀測資料。

    在數學中,有一個非常有趣的數學悖論,叫做“巴拿赫-塔斯基悖論”或者分球悖論,該悖論建立在選擇公理上嚴格推匯出來。

    分球悖論的大致意思,指的是一個三維實心球,可以透過細分為有限部分,每部分又分為無限份,然後僅僅透過旋轉和平移,就可以重新組合成兩個完全一樣的實心球,而且和原來的實心球一模一樣(質量相同,密度相同,半徑相同)。

    該悖論或者說定理,在數學推導上無懈可擊,但是明顯違背了物理定律,其中的關鍵在於,分球過程涉及“無限細分”,一旦物理世界不能無限細分,那麼該悖論就無法在物理世界中出現。

    這一悖論似乎暗示著物理世界不能無限細分,但是僅僅是一種暗示而已,大自然規律是和諧與美妙的,當然不允許這樣的悖論在現實世界中發生。

  • 6 # 物原愛牛毛1

    我們中國古代道家代表人物莊子(約前369――前286年)曾說:“一尺之棰,日取其半,萬世不竭”,體現了物質是無限可分的思想。而差不多同時代古希臘的德謨克利特(前460――前370年)卻提出物質原子論,他認為一切事物都是由原子和虛空組成,虛空是原子的活動場所,是真正的空無一物,這些原子並不一樣,但不可再分,原子是組成物質的最小單位,這些原子沒有實質內容。他還認為原子是一種存在,虛空是一種非存在,非存在不等於不存在。這些思想與現代科學思想很接近。道爾頓就是在他的理論基礎上發展成近代原子論。只不過現代科學理論認為原子是化學變化的最小單位,不是物理上的最小單位,原子還是可分的,盧瑟福α粒轟擊散射實驗證實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組成,而原子核由質子和中子組成。1964年美國的蓋爾曼提出質子和中子是由夸克組成的模型,1968年被發現。那夸克又有什麼組成的?量子力學的思想是物質應該存在最小組成單位即基本粒子,物質不能無限可分。於是一場尋找基本粒子的行動開始了,歷經三次變更,目前確認存在62種基本粒子,數目有點大。那它們真的不能再分了?現代科學認為這些基本粒子是“可分而不可分離”,就是它們是有質量內容的,不是虛空,所以應該有“東西”組成它們,但這些“東西”又不能單獨存在,因此不能分離。“量子”的精髓是數學上比量子更小的東西是沒意義的。以此來鎖定物質的無限分割。這些基本粒子就是量子。

    針對上面的觀點,有的科學家提出質疑:物質不能無限可分在哲學上邏輯上講不通。第一,基本粒子數量太多,失去了基本的意義。好多粒子都是為滿足標準模型才出現的,如果沒有,就用大型對撞機去撞擊產生,直到撞出理論預測的粒子,好多人為撞擊產生的粒子壽命短的只有10的負幾十次方秒,這樣下去,基本粒子的數量還會增加,想要什麼樣的就能“製造”什麼樣的。從這個意義上說,基本粒子不基本。第二,正如上面所說,基本粒子有質量有實質東西,實質東西就應該有大小有多少,這個“東西”不管能不能獨立存在,它都是基本粒子的組成部分,是基本粒子分的,是更基本的東西,再往下一層,這個東西還是有內容,有內容就能繼續分,……直到從有形實質變為無形虛無,就像數學上的極限,這樣才算完美。極限是什麼?極限既是目標結果,過程又是數學上的無限。因此物質應該是無限可分的,根本不存在基本粒子。從這裡也可得出結論,物質是由虛空組成的。

    兩種觀點走向兩個極端,一種認為存在基本粒子,物質不能無限分割。一種認為不存在基本粒子,物質能無限分割。第一種觀點認為所有物質都是由62種基本粒子不同的組合組成,雖然基本粒子種類多一點,但比說“所有物質都是有最最基本的一種粒子組成”更合理一些。但由此還是容易引出一個問題:為什麼有不同的基本粒子及不同的組合方式組成不同的物質?本質上都是由一種最最基本粒子組成的物質為什麼出現差異?還有同一種基本粒子比如說中子質子吧,所有的中子都一樣嗎?所有的質子都一樣嗎?答案是宇宙中不會存在完全相同的兩個東西,包括基本粒子數量級的,因為完全相同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這應該是個具有普適性的宇宙基本原理。從這個意義上說根本不存在基本粒子,每一個基本粒子個體都是不一樣的。這也部分解釋了物質出現的差異(物質多樣性)。還有我們一定不要犯牛頓時代的機械論,認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屬性就是物質的屬性,所有運動現象都理解或歸結於機械運動。實際上宇宙複雜的很,物質和物質之間、物質和意識之間都存在著聯絡,它們是一個系統。不能單純把物質歸結為只是由什麼基本粒子組成,它們還存在一些別的東西,這才是物質多樣性的真正原因。所以第二種觀點認為不存在基本粒子還是有一定道理,至於物質是否無限可分的問題,應該說現在就分到這一層了,以後肯定能分下去,最後分到和宇宙本質相通。所以物質的分割與對宇宙的認識層次緊密相連,物質的分割最後必然和宇宙的其它東西聯絡在一起。

    另:西方有的科學家提出“超弦”理論,M理論,他們拋棄基本粒子是點粒子的看法,取而代之的是一維的弦,實際上“弦”是什麼物質的問題仍然沒解決,最後又回到了原來的問題了。解決此類問題還是我們東方。

  • 7 # 科學探索菌

    量子力學的研究表明,物質並不是無限可分的。從現有技術來看,標準模型下的61種基本粒子,就是屬於不可分型別的物質了。

    關於這類問題,古人很早就開始思考了。現代科學研究表明,我們日常生活中所見到的物質都是由原子構成的,原子則由原子核(質子和中子)和電子組成,而質子、中子等強子則由更基礎的夸克構成。

    無限這種概念只存在於數學領域,不適用於現實世界。地球上的沙子確實很多,多的幾乎數不清,但是地球上沙子的數量肯定是有限的。從數學上來看,將1不斷除以2,永遠也除不盡,只會變得越來越小。

    如果物質是無限可分的,就會產生很多悖論。其大無外,其小無內,很明顯這樣的物質在宇宙中不存在。一個物質無限分下去,最後會變成無限多個點,這本身就很不可思議。

    無限可分本身就意味著連續,而量子力學描述的是離散量。在微觀世界中,物質的運動變化是不連續的。物質只有存在最小尺寸,才能符合量子力學的描述。在量子力學中,物質所能存在的最小尺寸被稱之為普朗克長度,即1.6x10^-35米。除此之外,還有普朗克時間、普朗克質量等概念。

    為了解決物質的終極結構問題,科學家們提出了弦理論,認為物質本質上是由微小振動的弦構成的。弦的不同振動模式,對外表現為不同的粒子。

    弦論拋棄了點粒子的概念,認為粒子是由一維的弦構成的。在此基礎之上,科學家們又提出了膜理論。不管是膜理論還是弦理論,目前都還停留在理論階段,現有的技術手段根本無法證明。

  • 8 # 四野的

    這個問題一直有人問,每一個文明時期階段都認為不可細分了,原子的時候認為不可分了,若干年後又分了,質子的時候認為不可分了,若干年後又分了,每一次不可分論者總是有理,結果總是“不理”。

    從哲學上講,唯物唯心論都認識物質的無限性,只是理解方法論的區別命題罷了。一如人的意識存在,唯物論為一種物質;唯心論為靈魂,稱呼不同意欲何為的目的也!實際上唯物論以為意識會從新迴歸電磁波射線物質再組成物質於宇宙間,唯心論直接轉世投胎新肉體,它們結論殊途同歸。

  • 9 # 鍾銘聊科學

    物質可以無限再分嗎?

    如果我們擁有一把神砍刀,不管物質多小,都可以切,那是不是意味我們可以把物質無限地切分下去呢?

    其實這個問題,很早就有在思考。在古希臘時代,有著名的古希臘哲學四大門派,最早的一個先哲叫做泰勒斯,他也被稱為科學哲學之父。這是因為後來的西方的“形而上學”和“科學”就是從古希臘時代發展而來。

    古希臘哲學家們當時就在研究一個極其深刻的問題:萬物的本源到底是什麼?

    泰勒斯認為:萬物的本源是水。他隸屬於“自然哲學(科學的前身)”,這個支所研究的就是萬物的最小組成部分到底是什麼?

    而另外一位古希臘哲學家畢達哥拉斯則認為:萬物的本源是數。畢達哥拉斯所代表的的就是古希臘“形而上學”的開端,他已經開始對事物進行抽象的分析和總結,所以他這支研究的是萬物運轉的背後規律到底是什麼?

    古希臘哲學後來就是沿著這兩個分支發展下來,“自然哲學”這支最值得稱道的是德謨克利特,他認為萬物的本源是原子和虛空,也就是著名的原子論。只不過,德謨克利特的“原子”與如今科學中的“原子”是兩碼事,他所說的原子是哲學層面的,無法再進行切分的。所以,在古希臘時代,哲學家們得到的結論是:萬物不能夠無限細分,總會達到盡頭,只不過對於盡頭的那個構成有一些不同意見,最有名的就是德謨克利特的“原子”。

    基本粒子

    如今科學中提到的“原子”實際上是可以再分的。不過,自從德謨克利特之後,很少有人再去研究微觀世界。這主要是因為觀測儀器限制。一切到了20世紀前後發生了變化,科學家利用發展出來的各種儀器已經可以獲得微觀世界的一些物理現象。

    盧瑟福就發現,原子當中還有原子核和電子。隨後,他和他的學生查德維克又一進步撬開的原子核的世界,他們分別發現了原子核內的質子和中子。

    他們用到的方法也很純粹,就是用粒子去撞擊原子核,以此來獲得原子核內的資訊。於是,科學家們就在思考,質子和中子是不是也可以再分?

    科學家們就利用與盧瑟福和查德維克類似的方法來轟擊質子和中子。結果他們就發現,當粒子轟擊質子和中子時,會有三個不同角度的偏轉,這意味著質子和中子內部應該還存在著其他粒子,它們要比質子和中子更小,科學家把它們成為:夸克

    科學家不僅探究了質子和中子的情況,他們還進一步建造了許多大型加速器,依舊是利用“撞”的形式來獲取微觀世界的物理學現象,還發現了許許多多其他的粒子,這也讓理論物理學家很頭疼,他們就在思考:如何用一個理論來描述這麼多的粒子?

    這後來也就有了距離我們這個時代最近的理論物理學高峰:標準模型。在這個標準模型當中,存在著兩種基本粒子,一種叫做費米子,一種叫做玻色子

    其中費米子包括了夸克,電子,中微子等粒子,而玻色子則包括了膠子,光子,W玻色子和Z玻色子,希格斯玻色子。這個該如何理解呢?

    我們可以把費米子理解成最小的構成單位。如果我們有一把神砍刀,把物質無限切下去,最後再也切不下的最小粒子就是費米子。那玻色子是什麼呢?

    玻色子是用來傳遞相互作用和賦予粒子質量的。我們來舉個例子,就拿一個質子來說,它實際上是有三個夸克和膠子共同構成的,膠子就好像是“繩子”一樣,把三個夸克綁在了一起,傳遞的是強相互作用。所以玻色子就好像是構成萬物所用的“粘合劑”一樣。

    總結

    從標準模型的理論來看,物質是不可以無限細分的,切到最後會剩下費米子,費米子包括:夸克,電子,中微子等等。但是僅僅有基本粒子是不可以構成物質的,宇宙中之所以有物質構成,還需要玻色子的加入,它們類似於萬物的粘合劑,把費米子粘黏起來,或者保證物質的穩定性。

  • 10 # 澤仁德喜

    世界本質分宏觀和微觀二個形式,先不說宏觀和微觀,是否有界限,先看看人類思維的特徵和本質,人類思維的最大特徵,就是富有邏輯性的辯證觀,而人類思維的本質,就是條件反射,意思是,人類思維的基礎,是建立在宇宙一切事物之上,換句話說,如果沒有世界,沒有宇宙,思維沒有存在的依據,或者說,如果世界有界限,宇宙有盡頭,那麼人類思維將如何深入延伸呢?假設我們生活在一個封閉的有限空間裡,這個空間就是宇宙世界的全部,那麼人類生活在這樣一個受侷限的環境裡,人類如何發展和成長呢?至少思維將會和魚缸裡的魚,是一樣的,它沒有記憶,沒有思考,所以它能逍遙安居在一個狹小的空間裡,而無不安,假設它有思考,它有記憶,您認為它能在魚缸裡面存活幾天?

    簡單說,宇宙和人類的思維認識,是相輔相成的,如果把人類的思維比作燈,宇宙就是光,如果把人類思維看做體,宇宙就是用,意思是,如果人類思維有無限的拓展和延伸性,那麼宇宙萬物,無論宏觀還是微觀,都會有足夠的空間,容納人類無線思維的發展,包括物質和精神的二個層面!

  • 11 # 夕陽滿天

    研究物理的人是少數,都是推理想像。

    物質推理是可細分的,星球組成了星系,外面是有殼的,星球在星系裡有規律的轉動著。而星系組成宇宙,外邊也有殼,往上宇宙又組成第二層宇宙,天體之宏大,人不可探知。

    星球是分子組成的,分子由原子組成,一層一層,數不清,最後不能再小了,也是存在的,可稱物質的本源。

    科學就研究到了夸克吧。是用工具看到的,看到的是一個點。無數夸克在一層上,鏡子以下觀測不到。物質之微人不可窺測到。

    電腦是人腦想出的,有人提問,必須有人答覆,其他人才能用電腦學習。人想什麼,必須表現出來,不然科學無法知道。就是說,人的想象,構思,計劃,當前還是迷團,以後也不可能知道。

  • 12 # 大姚說事兒

    如果人類發明了一個超級“放大鏡”,你絕對會細思極恐。不信,你可以看一下這組照片,把1億光年外的世界一直放大到1皮米,會發生什麼?

    (感興趣的話,這組照片看完需要點耐心)

    1億光年,宇宙看起來星光點點,那麼再把鏡頭放大10倍,看一下1000萬光年。

    1000萬光年下,宇宙在的星星看起來變大了點,但還是星星。那再放大10倍。

    100萬光年下,我們終於看到了銀河系。

    再放大10倍,來到10萬光年,基本上是整個銀行系,銀行系就如同一個旋轉著的星雲團。

    再放大10倍,我們來到1萬光年,我們看到了銀河系的特寫鏡頭,如同來到了星雲團上某一個雲團的上空。

    再放大10倍,我們來到1千光年,這時我們已經走進了這朵“雲”的中間,又如同我們身在沙塵暴中,一片模糊。

    再放大10倍,我們來到1百光年,灰塵中的大顆粒不見了,只有一些細小的粉塵。

    再放大10倍,我們來到10光年,好像和1百光年沒什麼區別。但是出現了和1億光年一樣的鏡頭。

    再放大10倍,我們來到1光年,細小的“灰塵”中,我們又看到了一個比較大的顆粒。

    再放大10倍,我們來到1萬億公里的上空,試圖再放大,但依然看不清。

    那麼再放大10倍,我們來到1千億公里的上空,這時我們看到了太陽系。

    那麼再放大10倍,我們來到1百億公里的上空,圖中的亮光看起來沒什麼變化。

    那麼再放大10倍,我們來到10億公里的上空,鏡頭下的"灰塵"又變多了,藍框部分是地球所在位置。

    那麼再放大10倍,我們來到1億公里的上空,地球就在這條綠色的“線”上。

    然後是,1000萬公里

    100萬公里。鏡頭再一次蒙“塵”,又出現了與1億光年和10億光年一樣的鏡頭。

    10萬公里,終於看到了地球。

    1萬公里,地球上的雲層,是不是和10萬光年下的銀河系很像。

    1000公里。鏡頭焦點依然保持在畫面中心位置,這裡是北美區。

    100公里,我們看到了芝加哥。

    10公里

    1公里。

    100米。

    10米。

    1米。

    0.1米。

    1釐米。

    1毫米。

    100微米。

    10微米。

    1微米。

    0.1微米。

    100埃。

    1奈米。

    1埃。

    10皮米。

    1皮米。

    這組圖片很早就在網路中出現過,我覺得很有意思就儲存了下來,可能有不少朋友看過。但是這並不影響觀看的結果。

    物質真的可以無止境地細分下去嗎?

    這組圖片告訴我們,答案似乎很明顯。可是,我們又無法觀察到。

    大量的科學理論告訴我們:目前,我們根本無法觀察到物質細分下去的是什麼東西。

    幾千年來,科學家們一直在探索什麼物質組成了我們這個世界,現在我們只能知道是由電子和夸克組成,人類把現在已知的“小的不能再小”物質,稱為基本粒子,基本粒子又組成了原子和分子。

    但,為什麼我們根本無法觀察到物質細分下去的東西了?

    首先,人類如今被技術所限,而目前的科學探索似乎也達到了人類的認知邊界,

    現在人類所知道的是,我們肉眼看到的所有東西都是透過光的反射傳播的,而光又有傳播速度,月光傳到地球需要半秒鐘,太Sunny傳播到地球要8分鐘,一顆最近的恆星光傳播到地球要4年多。

    科學界對宇宙的誕生認為是在150億年前,

    所以,人類目前能觀測到的最遠宇宙空間直徑只可能在150億光年的範圍內,150億光年之外,我們看到時,光已經穿越了150億年。

    其實,光還有欺騙性,也就是著名的雙縫干涉實驗。這個實驗告訴我們,光子可以是波,也可以是粒子,它到底是什麼東西,取決於你的觀測姿勢,也就是所謂的觀察者的魔咒。

    所以,有人提出這樣一個新理論:光或許是一種極智慧的外星AI機器人,比如《三體》中是智子。

    然而,人類目前所知的所有事物,包括星系,恆星,行星,高山,河流,只要是可以看得見的物質,只佔茫茫宇宙的5%,剩下的95%是看不見的暗物質和暗能量,甚至包括顏色,也可能不同星球上的生物看到的不一樣。

    於是,就得出了這樣幾種結論:

    1、我們看到的物質,只是現在看到了,可能很久以前就消失了。

    2、我們看到的物質,根本不是我們看到的,是“別人”讓我們看到的。

    3、我們看不看得到一種物質,取決於我們看不看它。

    最後,更讓我們覺得無法理解的是,量子力學代言人玻爾告訴人們,如果將宏觀世界的常識用在微觀世界的科學上,屬於自尋煩惱。他說:物理學家的任務是發現自然是什麼,那就錯了。

    因為量子領域,粒子有著非常詭異的不確定性原理:我們永遠不能同時測準一個粒子的位置和速度。如果你位置測量得超精確,那麼誤差速度就越大,反之亦然。

    在量子魔法時代,就算我們知道物質的最小基本粒子還能細分下去,我們也無法觀察到它,或者說目前不能。當然量子魔法並不止於此。

    但是,更可怕的是還有另一種認識:決定論

    決定論告訴我們,我們在過去和未來所看到,所發生的一切事物,事情都在150億年前宇宙大爆炸時的那一刻已經被決定了。

    這個理論得到了包括愛因斯坦在幾的很多科學家的支援。

    為什麼有這個理論了?

    在基礎科學裡,我們能很容易地算出一個物質在運動時某一時刻的速度,那麼我們是不是能用科學定律來計算出宇宙在某一時刻的狀態,再計算出下一時刻的狀態,不就能知道物質是不是可以無止鏡的細分下去。

    但是,實驗告訴我們,不可能。

    因為,時間,光,都是假象。在經典力學中,物質都能遵循科學定律,但量子世界很任性,你不光是不知道它會在哪裡出現,就算你判斷出它的下一位置,它還能憑空消失,更別說去計算它的速度了。

    這個理論聽起來很荒謬,但卻是事實。

    也就是說,我們吃不吃飯,買不買彩票,會不會中獎,能不能遇到漂亮的老婆,會不會活到80歲,都在150億年前就被註定了。

    同樣的,我會不會寫這篇文章,你點不點大拇指,會不會關注,都早有定數。

    所以,緣份天註定,命運早有安排,而且還是在150億年前,同理,物質會不會無止境細分下去,我們能不能看到到,在決定論裡都是註定的。

    寫在最後:

    物質會不會細分下去,人類目前無法瞭解,人類科學幾千年的時間,在宇宙面面前不值一提。或許如同開篇圖片一樣,溜達了一圈,發現只是一種迴圈。

    就好像牛津大學哲學家尼克·博斯特羅姆認為,或許人類文明實際上正生活在一個電腦程式當中

    但不管怎麼樣,人類需要不斷探索,而好奇心是人類文明發展的動力,只有不斷的探索,才能瞭解宇宙,瞭解人類自身。

    對宇宙和科學知識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這本書,BBC和中科院推薦書籍,包括宇宙科學,人類未知,相關實驗,航天器圖解,等等很全面,好看不貴,漲知識的同時或許會改變自己的人生觀。

    “願8分鐘後的Sunny仍給你好心情,願1.3秒後月輝仍鋪照你來時的路,彼岸燈塔的光不會在5微秒裡即刻散去……只要你一直在我眼前,我就有信心讓那些過去被取代成為永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酷我音樂新功能唱歌唱完以後儲存哪兒去了?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