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而言,電站收益來自企業電費、上網電費和度電補貼收入,但風險則貫穿於整個電站專案建設及運營期間,所以在專案實施前必須做好專案投資評估工作。
一、直接影響電站收益的因素
電站收益=企業電費+上網電費+度電補貼收入
其中,企業電費=發電量×自發自用比例×企業電價
上網電費=發電量×餘電上網比例×上網電價
度電補貼收入=發電量×度電補貼
由上述公式,電站發電量及電價水平(度電補貼為全國統一,企業電價及上網電價則因地域不同而差別,此處均稱電價水平)和自發自用比例是影響電站收益最重要的三個因素。
1、電站發電量
電站發電量與太陽輻照量、光伏元件轉換效率以及光伏元件年發電衰減率相關。輻照量是評判某個地區是否適合投資光伏電站的重要自然因素,中國一類資源區太陽能資源豐富,同等條件下電站發電量遠高於三類資源區。另外,元件的轉換效率也是影響電站發電量的重要因素,單晶矽元件轉換效率高於多晶矽元件轉換效率,但單晶矽元件成本較高,目前分散式光伏發電市場仍以多晶矽元件為主。
一般而言,在電價水平及電站自發自用比例相同的情況下,單位發電量越高,電站收益越大。
2、電價水平
目前大多省市的一般工業及大工業用電執行峰平谷電價以及峰平谷發電時段比例,而上網電價則按當地燃煤機組標杆上網電價計算。在單位發電量及電站自發自用比例相同的情況下,電價越高,電站收益越大。
3、自發自用比例
自發自用比例與企業年用電量、年發電量、每天工作時間、年假期天數、休息時廠房裝置是否負荷等因素相關,自發自用比例越高(即企業使用光伏電力的用電量越高),電站收益越高。
一般而言,發電量水平及電價水平是確定專案開發區域的重要因素,而當地政府的支援力度及經濟發展水平也是很重要的參考指標。在確定了專案開發區域後,關於某個單體專案是否值得投資,則著重需評估該專案預計的自發自用比例並基於發電情況和電價情況計算該專案的內部收益率。
二、風險控制流程
在評估某個單體專案時,對其每一個階段和過程都需要進行嚴格的控制,特別是簽訂合同能源管理節能服務協議之前的專案前期評估,主要是從技術、財務及法律角度評估專案的可行性。同時專案實施及運營階段的控制也很重要,它直接關係整個專案的實際盈利能力。歸納而言,單體專案需進行以下階段的評估和控制:
(一)前期評估
1、初步開發:針對單體專案需根據企業的行業條件、屋頂條件、企業用電情況、企業經營狀況、信用度、房屋及土地產權等情況來初步評估該專案是否具有繼續開發的必要。
2、技術評估:從屋頂結構及承載、電氣結構及負荷等技術方面判斷專案的可實施性,同時評估計算該單體專案的裝機容量、單位發電量及自發自用比例等基礎資料,從而形成初步技術方案,併為財務評估提供依據。
3、財務評估:透過對專案進行初步投資效益分析,考察專案的盈利、清償能力等財務狀況,判斷該專案是否具有投資價值。一般要求專案內部收益率不低於9%。財務評估的主要經濟指標如下:
(1)裝機容量:電站裝機容量首先是由屋頂可用面積和變壓器容量決定的,但因電站自發自用比例越大收益越高,因此企業用電情況對裝機容量的多少也有限制。在保證基本收益的情況下,電站裝機容量應結合屋頂可用面積、變壓器容量和企業用電情況來綜合確定。一般需技術部門進行初步設計和元件排布,同時充分考慮建築物陰影遮擋等問題,綜合評估專案預計安裝容量。
(2)首年發電量:電站每年的發電量是以一定比例逐年衰減的,必須測量出首年發電量才能計算每年的發電情況。影響發電量的因素除了太陽輻照量和元件轉換效率以外,屋頂型別、電站朝向、電站關閉時間等也會對電站發電量產生影響。光伏電站是將光能轉化為電能,電站接收的光照越多,則發電效率越高,因此電站朝向、傾角等設計的科學性非常重要。就屋頂型別而言,水泥屋面電站可按最佳角度安裝,其發電量稍高於彩鋼瓦屋面電站。
(3)自發自用比例:其重要性上文已敘述。
(4)用電電價及電價折扣:用電型別不同其電價也不同。大工業用電,其屋頂條件好,但有時段電價,因此平均電價較低;而一般工業用電、商業用電屋頂面積小,但無時段電價,因此電價相對較高。
(5)單位建設成本:除電站主要裝置和工程費用外,不同企業的個體需求也會增加電站的建設成本,並最終影響收益率。尤其是分散式屋頂電站,受限於建築物屋頂情況,對建築物的結構、承重等具有一定要求,部分不達標的屋頂需透過刷漆、換瓦等方式進行改進,但同時也會相應增加電站建設成本。因此每個單體專案,需技術部門和商務部門等綜合評定該專案的單位建設成本。
4、合同談判及審查
(1)合同能源管理節能服務協議,即EMC合同
EMC合同是光伏電站投資建設最重要的一份合同,是電站投資建設的合法性依據,其合同雙方是投資者和用電人。簽訂EMC合同的目的是為投資者建設光伏電站並售電給企業使用,圍繞這一目的延伸出合同雙方的權利義務及風險分配。合同談判即就雙方的權利義務及風險承擔進行協商洽談。合同談判中企業的幾個重要關注點分別是,合同期間、電價折扣、屋頂維修責任、電能質量問題、電站搬遷事項及其他違約責任,如企業破產等企業無法繼續履行合同的情況,等。審查合同亦主要是對其合法性和合理性進行分析判斷並進行調整,尤其是上述幾個關注點。
5、專案評審
上述評估和判斷是各部門獨立進行的,在EMC合同簽訂前需進行一次系統的專案評審會,要求合同主辦部門、技術部門、財務部門及專案管理部門等相關部門均參與評審。
合同評審會的目的即在於瞭解該單體專案在技術、工程施工及後期運營上的可行性、該專案的投資回報、法律風險控制的合法合理性等。同時,與其他關聯部門進行對接,對該EMC合同的權利義務進行評述,有特殊要求的需進行協調,以便更明確的履行合同義務、實現合同權利,這也是合同評審會的一個重要目的。例如,因光伏電站專案是交由第三方進行施工的,在EMC合同中可能對於施工有特殊的要求,若EPC合同主辦部門對該特殊要求不知情,在EPC合同中未對對該要求進行處理,則會存在因投資方違反EMC合同而被相對方追究責任的風險。
(二)專案實施及建設
光伏電站專案主要透過招投標確定元件供應商及EPC方(即專案施工方),其中元件採購費用和工程建設費用約各佔電站總投資的一半,因此元件採購合同和工程建設合同的履行狀況十分重要。
(1)元件採購合同:元件交付義務一般在專案開工後,元件質量問題是最值得關注的履行事項。首先,元件質量標準及責任承擔需明確;其次,產品監造、出廠試驗、驗貨及驗收測試等都要嚴格按標準及規定執行。
(2)建設工程合同,即EPC合同:建設工程合同的基本權利義務請參照合同法的相關規定,此處不予贅述。在光伏電站專案施工過程中常會出現的問題是,施工方不按規定操作、隨意踩踏元件。為減少不必要的訴累,在施工過程中應加強監管,並在合同中約定EPC方的嚴格責任。
在光伏電站竣工前,元件損壞的原因可能是多方的,但該責任具體如何承擔則較難處理,如果事後透過談判和訴訟解決,會嚴重延誤工期導致損失。因此,關於元件質量問題的風險承擔,投資方可與EPC方和元件供應商共同協商確定一個時間節點作為風險轉移時間點。一般買賣合同標的物損毀等風險在交付時轉移,質量問題除外。在此可約定(僅供討論),在元件交付前所有風險由元件供應商承擔,交付後由EPC方承擔,在發生風險事項後EPC方無論原因必須先行賠付或以其他損失最小化方式承擔責任,如事後經鑑定全部或部分屬於元件供應商原因導致的,EPC方可再向供應商追償。
(三)專案運營維護
專案的運營維護工作是否做好,直接影響電站的使用壽命和收益情況。評估運營維護工作,主要需防止第三人破壞發電裝置,同時出現故障後要及時修復。
光伏電站是安裝在用電人屋頂上的,在用電人控制範圍內,通常電站裝置被破壞或故障,用電人能比投資人更快發現並及時反饋給投資人。所以在運營維護過程中需要注意與用電人穩定友好的合作關係也是電站長期穩定運營的重要保障。
三、常見投資風險
在上文我們已經對整個專案的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和評估,包括技術評估、財務評估及法律評審等,但這些都是在理想狀態下對電站的常態事項進行的評估。光伏電站的運營期限長達20多年,在此期間有許多可控與不可控的風險,需要投資者進行全面評估,並找出風險應對措施,最大限度降低電站投資風險。以下將對電站投資的最重要幾個風險點進行分析。
(一)風險因素
1、房屋產權人與用電人不同
在實操中,經常會出現用電人與產權人不一致的情況,EMC合同不能對抗產權人的所有權,因此必須經產權人同意投資人合法使用廠房屋頂並出具建設場地權屬證明,從而排除投資人侵犯第三人權益的風險。具體分析請參見本人另一論題《分散式光伏發電專案中用電人與產權人不一致的情形與處理方法》。
2、裝置質量問題
光伏元件是光伏發電站最重要的裝置,一般是獨自招投標。而元件較易發生隱裂、閃電紋等問題,但可能造成上述問題的原因很多,因此裝置尤其是元件的質量問題非常值得關注。元件質量問題的風險主要在交付後。對投資者而言,雖風險不轉移,但交付後發現質量問題仍會對投資者產生不利影響,因此,在元件採購合同中要嚴格規定保質期、質量問題的範圍以及發生質量問題後的救濟方式,以便於事後維護自身權益。
3、工程質量問題
在光伏電站建設施工過程中,極易因操作不當導致裝置損壞等問題,如卸貨、安裝、保管等過程都可能因操作不當導致元件損壞,除需加強監管外,在EPC合同中也要嚴格規定施工方的責任。
有一種較為常見但重要的情況,元件損壞可能由質量問題和操作不當共同引致,在這種情況下,難以區分雙方各自責任大小,不利於投資者權益保護,那麼事先約定雙方的權責就十分必要了(詳見上文建設工程合同第二段)。(元件損壞可能由質量問題和操作不當共同引致,屬於侵權責任法規定的共同侵權行為,雖然可以透過法律途徑救濟,但本文主要討論電站投資評估事項,旨在透過專案評估在專案實施前最大限度降低各種風險和成本,因此此處不予贅述。)
4、電站建設期延長
在光伏電站投資建設中,電站建設期的長短關係投資到資本化問題和投資回收期問題,電站建設期越短,就能越早獲得電站收益和資本回報。但實際施工建設中,經常會出現工期過長的問題。究其原因,一是專案施工計劃和施工進度沒有控制好,出現裝置供應與施工建設脫節的嚴重問題;二是個別項目就維修屋頂未能與屋頂權屬人達成一致,極大影響專案正常施工進度。因此,在專案開工前,首先需做好專案技術勘察,就維修事項提前與屋頂權屬人達成一致意見,其次必須制定詳細的施工計劃並嚴格按照計劃實施。
5、企業拖欠電費
分散式光伏發電專案收取電費首先需確定電錶計量裝置起始時間和起始讀數,但因計取電費直接關係EMC合同雙方利益,在實操中,投資者較難就計取電費的起始時間和起始讀數與用電人達成一致。因光伏電站需併網,有供電部門介入,此時可藉助其公信力,在EMC合同中約定以供電部門計量的起始時間和起始讀數為參照。
另外,在電站進入穩定運營期間後,用電人也可能因經營狀況惡化或與投資者產生衝突等原因而拒交或拖欠電費。因此,在專案實施前必須充分了解該用電人的財務狀況和信用度,綜合評估其拖欠電費的可能性,同時在EMC合同中也要明確約定拖欠電費的違約責任。
6、電站設施被破壞
電站設施被破壞的原因很多(此處主要討論在專案運營階段的電站設施被破壞,至於專案建設階段的破壞在前文裝置質量問題和工程質量問題處已進行討論),如不可抗力、意外事故、人為破壞等,其損失可大可小,小則需維修發電裝置,大則電站損毀。一般遭受上述不可抗力、意外事故等非人力控制因素破壞的,電站所依附的屋頂也會遭受致命損害,通常這種情況的發生並非用電人過錯,且用電人自身也遭受極大損失,此時要求用電人承擔責任也不實際,因此購買電站財產保險十分重要。而在人為破壞的情況下,則可根據過錯責任要求破壞者承擔相應責任,而用電人也需盡到通知和減少損失的義務。
7、用電低於預期
自發自用比例低也即用電低於預期。投資者在專案實施前需瞭解用電人的行業發展前景及用電人自身經營狀況,如能在EMC合同中約定最低用電量則能有效避免這一風險給投資者帶來損失。但通常情況下,在EMC合同中投資者仍是處於劣勢低位,用電人一般不會接受最低用電量。所以投資者必須在專案實施前精確評估單體專案的自發自用比例,將該風險控制在可控範圍內。
8、發電低於預期
新建築物遮擋Sunny、系統轉換效率降低、元件損壞以及太陽輻照降低等均會導致電站發電量低於預期值。首先,購買發電量保險;其次,對於系統效率可在元件採購合同中作出約定,由供應商對系統效率作出保證;第三需要到工業園區等機構瞭解園區發展規劃,預判合同期內專案場地周邊的開發情況,並由技術部門判斷其對電站發電情況的影響程度,從而更精確地計算每年發電量和電站收益。
9、建築物產權變更
屋頂業主破產、建築物轉讓以及國家徵收徵用等都可能導致建築物產權發生變更。首先投資者需瞭解用電人經營狀況,評估其合同期內破產、轉讓建築物等的風險,並通過當地政府等途徑瞭解合同期內有無徵地規劃等情況;其次,要求用電人在建築物產權變更情況下要先與新產權人達成協議,由新產權人替代用電人繼續履行合同,即債權債務的概括轉移。
10、建築物搬遷
用電人生產發展等需要以及國家徵收徵用等均可能出現建築物搬遷的需要,因此投資者需瞭解用電單位的發展規劃,評估合同期內其搬遷的可能性,並在EMC合同中約定發生建築物搬遷事宜的,光伏電站隨建築物搬遷或由用電人提供同等條件的新建築屋頂給投資者。
(二)解決措施
從對上述風險因素的誘因及其解決方法的分析來看,防控上述風險主要有三個步驟。一是全面綜合瞭解各風險的成因,將其量化為風險成本,並反映在財務評估模型中,綜合各方面因素評估單體專案的投資收益情況。二是在相應的合同中約定出現各風險後的救濟方式。三是在專案實施過程中積極預防上述風險的出現。其中前兩個步驟在專案實施前必須完成,如此可將上述風險控制在投資者可接受的範圍內,並提高投資者的投資信心。
四、結語
近年來,分散式光伏發電站投資越來越得到國家和當地政府的支援,加上江蘇、山東、浙江等光伏大省良好的示範效應,越來越多資金進入分散式光伏發電投資市場,譬如恆大強勢進軍光伏行業,也再次印證光伏發電行業的巨大潛力。但光伏發電行業在國內仍屬於新興行業,各方都處於探索階段,未來還充滿許多不確定因素。為了實現電站利益最大化,電站的投資評估必須嚴而待之。
一般而言,電站收益來自企業電費、上網電費和度電補貼收入,但風險則貫穿於整個電站專案建設及運營期間,所以在專案實施前必須做好專案投資評估工作。
一、直接影響電站收益的因素
電站收益=企業電費+上網電費+度電補貼收入
其中,企業電費=發電量×自發自用比例×企業電價
上網電費=發電量×餘電上網比例×上網電價
度電補貼收入=發電量×度電補貼
由上述公式,電站發電量及電價水平(度電補貼為全國統一,企業電價及上網電價則因地域不同而差別,此處均稱電價水平)和自發自用比例是影響電站收益最重要的三個因素。
1、電站發電量
電站發電量與太陽輻照量、光伏元件轉換效率以及光伏元件年發電衰減率相關。輻照量是評判某個地區是否適合投資光伏電站的重要自然因素,中國一類資源區太陽能資源豐富,同等條件下電站發電量遠高於三類資源區。另外,元件的轉換效率也是影響電站發電量的重要因素,單晶矽元件轉換效率高於多晶矽元件轉換效率,但單晶矽元件成本較高,目前分散式光伏發電市場仍以多晶矽元件為主。
一般而言,在電價水平及電站自發自用比例相同的情況下,單位發電量越高,電站收益越大。
2、電價水平
目前大多省市的一般工業及大工業用電執行峰平谷電價以及峰平谷發電時段比例,而上網電價則按當地燃煤機組標杆上網電價計算。在單位發電量及電站自發自用比例相同的情況下,電價越高,電站收益越大。
3、自發自用比例
自發自用比例與企業年用電量、年發電量、每天工作時間、年假期天數、休息時廠房裝置是否負荷等因素相關,自發自用比例越高(即企業使用光伏電力的用電量越高),電站收益越高。
一般而言,發電量水平及電價水平是確定專案開發區域的重要因素,而當地政府的支援力度及經濟發展水平也是很重要的參考指標。在確定了專案開發區域後,關於某個單體專案是否值得投資,則著重需評估該專案預計的自發自用比例並基於發電情況和電價情況計算該專案的內部收益率。
二、風險控制流程
在評估某個單體專案時,對其每一個階段和過程都需要進行嚴格的控制,特別是簽訂合同能源管理節能服務協議之前的專案前期評估,主要是從技術、財務及法律角度評估專案的可行性。同時專案實施及運營階段的控制也很重要,它直接關係整個專案的實際盈利能力。歸納而言,單體專案需進行以下階段的評估和控制:
(一)前期評估
1、初步開發:針對單體專案需根據企業的行業條件、屋頂條件、企業用電情況、企業經營狀況、信用度、房屋及土地產權等情況來初步評估該專案是否具有繼續開發的必要。
2、技術評估:從屋頂結構及承載、電氣結構及負荷等技術方面判斷專案的可實施性,同時評估計算該單體專案的裝機容量、單位發電量及自發自用比例等基礎資料,從而形成初步技術方案,併為財務評估提供依據。
3、財務評估:透過對專案進行初步投資效益分析,考察專案的盈利、清償能力等財務狀況,判斷該專案是否具有投資價值。一般要求專案內部收益率不低於9%。財務評估的主要經濟指標如下:
(1)裝機容量:電站裝機容量首先是由屋頂可用面積和變壓器容量決定的,但因電站自發自用比例越大收益越高,因此企業用電情況對裝機容量的多少也有限制。在保證基本收益的情況下,電站裝機容量應結合屋頂可用面積、變壓器容量和企業用電情況來綜合確定。一般需技術部門進行初步設計和元件排布,同時充分考慮建築物陰影遮擋等問題,綜合評估專案預計安裝容量。
(2)首年發電量:電站每年的發電量是以一定比例逐年衰減的,必須測量出首年發電量才能計算每年的發電情況。影響發電量的因素除了太陽輻照量和元件轉換效率以外,屋頂型別、電站朝向、電站關閉時間等也會對電站發電量產生影響。光伏電站是將光能轉化為電能,電站接收的光照越多,則發電效率越高,因此電站朝向、傾角等設計的科學性非常重要。就屋頂型別而言,水泥屋面電站可按最佳角度安裝,其發電量稍高於彩鋼瓦屋面電站。
(3)自發自用比例:其重要性上文已敘述。
(4)用電電價及電價折扣:用電型別不同其電價也不同。大工業用電,其屋頂條件好,但有時段電價,因此平均電價較低;而一般工業用電、商業用電屋頂面積小,但無時段電價,因此電價相對較高。
(5)單位建設成本:除電站主要裝置和工程費用外,不同企業的個體需求也會增加電站的建設成本,並最終影響收益率。尤其是分散式屋頂電站,受限於建築物屋頂情況,對建築物的結構、承重等具有一定要求,部分不達標的屋頂需透過刷漆、換瓦等方式進行改進,但同時也會相應增加電站建設成本。因此每個單體專案,需技術部門和商務部門等綜合評定該專案的單位建設成本。
4、合同談判及審查
(1)合同能源管理節能服務協議,即EMC合同
EMC合同是光伏電站投資建設最重要的一份合同,是電站投資建設的合法性依據,其合同雙方是投資者和用電人。簽訂EMC合同的目的是為投資者建設光伏電站並售電給企業使用,圍繞這一目的延伸出合同雙方的權利義務及風險分配。合同談判即就雙方的權利義務及風險承擔進行協商洽談。合同談判中企業的幾個重要關注點分別是,合同期間、電價折扣、屋頂維修責任、電能質量問題、電站搬遷事項及其他違約責任,如企業破產等企業無法繼續履行合同的情況,等。審查合同亦主要是對其合法性和合理性進行分析判斷並進行調整,尤其是上述幾個關注點。
5、專案評審
上述評估和判斷是各部門獨立進行的,在EMC合同簽訂前需進行一次系統的專案評審會,要求合同主辦部門、技術部門、財務部門及專案管理部門等相關部門均參與評審。
合同評審會的目的即在於瞭解該單體專案在技術、工程施工及後期運營上的可行性、該專案的投資回報、法律風險控制的合法合理性等。同時,與其他關聯部門進行對接,對該EMC合同的權利義務進行評述,有特殊要求的需進行協調,以便更明確的履行合同義務、實現合同權利,這也是合同評審會的一個重要目的。例如,因光伏電站專案是交由第三方進行施工的,在EMC合同中可能對於施工有特殊的要求,若EPC合同主辦部門對該特殊要求不知情,在EPC合同中未對對該要求進行處理,則會存在因投資方違反EMC合同而被相對方追究責任的風險。
(二)專案實施及建設
光伏電站專案主要透過招投標確定元件供應商及EPC方(即專案施工方),其中元件採購費用和工程建設費用約各佔電站總投資的一半,因此元件採購合同和工程建設合同的履行狀況十分重要。
(1)元件採購合同:元件交付義務一般在專案開工後,元件質量問題是最值得關注的履行事項。首先,元件質量標準及責任承擔需明確;其次,產品監造、出廠試驗、驗貨及驗收測試等都要嚴格按標準及規定執行。
(2)建設工程合同,即EPC合同:建設工程合同的基本權利義務請參照合同法的相關規定,此處不予贅述。在光伏電站專案施工過程中常會出現的問題是,施工方不按規定操作、隨意踩踏元件。為減少不必要的訴累,在施工過程中應加強監管,並在合同中約定EPC方的嚴格責任。
在光伏電站竣工前,元件損壞的原因可能是多方的,但該責任具體如何承擔則較難處理,如果事後透過談判和訴訟解決,會嚴重延誤工期導致損失。因此,關於元件質量問題的風險承擔,投資方可與EPC方和元件供應商共同協商確定一個時間節點作為風險轉移時間點。一般買賣合同標的物損毀等風險在交付時轉移,質量問題除外。在此可約定(僅供討論),在元件交付前所有風險由元件供應商承擔,交付後由EPC方承擔,在發生風險事項後EPC方無論原因必須先行賠付或以其他損失最小化方式承擔責任,如事後經鑑定全部或部分屬於元件供應商原因導致的,EPC方可再向供應商追償。
(三)專案運營維護
專案的運營維護工作是否做好,直接影響電站的使用壽命和收益情況。評估運營維護工作,主要需防止第三人破壞發電裝置,同時出現故障後要及時修復。
光伏電站是安裝在用電人屋頂上的,在用電人控制範圍內,通常電站裝置被破壞或故障,用電人能比投資人更快發現並及時反饋給投資人。所以在運營維護過程中需要注意與用電人穩定友好的合作關係也是電站長期穩定運營的重要保障。
三、常見投資風險
在上文我們已經對整個專案的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和評估,包括技術評估、財務評估及法律評審等,但這些都是在理想狀態下對電站的常態事項進行的評估。光伏電站的運營期限長達20多年,在此期間有許多可控與不可控的風險,需要投資者進行全面評估,並找出風險應對措施,最大限度降低電站投資風險。以下將對電站投資的最重要幾個風險點進行分析。
(一)風險因素
1、房屋產權人與用電人不同
在實操中,經常會出現用電人與產權人不一致的情況,EMC合同不能對抗產權人的所有權,因此必須經產權人同意投資人合法使用廠房屋頂並出具建設場地權屬證明,從而排除投資人侵犯第三人權益的風險。具體分析請參見本人另一論題《分散式光伏發電專案中用電人與產權人不一致的情形與處理方法》。
2、裝置質量問題
光伏元件是光伏發電站最重要的裝置,一般是獨自招投標。而元件較易發生隱裂、閃電紋等問題,但可能造成上述問題的原因很多,因此裝置尤其是元件的質量問題非常值得關注。元件質量問題的風險主要在交付後。對投資者而言,雖風險不轉移,但交付後發現質量問題仍會對投資者產生不利影響,因此,在元件採購合同中要嚴格規定保質期、質量問題的範圍以及發生質量問題後的救濟方式,以便於事後維護自身權益。
3、工程質量問題
在光伏電站建設施工過程中,極易因操作不當導致裝置損壞等問題,如卸貨、安裝、保管等過程都可能因操作不當導致元件損壞,除需加強監管外,在EPC合同中也要嚴格規定施工方的責任。
有一種較為常見但重要的情況,元件損壞可能由質量問題和操作不當共同引致,在這種情況下,難以區分雙方各自責任大小,不利於投資者權益保護,那麼事先約定雙方的權責就十分必要了(詳見上文建設工程合同第二段)。(元件損壞可能由質量問題和操作不當共同引致,屬於侵權責任法規定的共同侵權行為,雖然可以透過法律途徑救濟,但本文主要討論電站投資評估事項,旨在透過專案評估在專案實施前最大限度降低各種風險和成本,因此此處不予贅述。)
4、電站建設期延長
在光伏電站投資建設中,電站建設期的長短關係投資到資本化問題和投資回收期問題,電站建設期越短,就能越早獲得電站收益和資本回報。但實際施工建設中,經常會出現工期過長的問題。究其原因,一是專案施工計劃和施工進度沒有控制好,出現裝置供應與施工建設脫節的嚴重問題;二是個別項目就維修屋頂未能與屋頂權屬人達成一致,極大影響專案正常施工進度。因此,在專案開工前,首先需做好專案技術勘察,就維修事項提前與屋頂權屬人達成一致意見,其次必須制定詳細的施工計劃並嚴格按照計劃實施。
5、企業拖欠電費
分散式光伏發電專案收取電費首先需確定電錶計量裝置起始時間和起始讀數,但因計取電費直接關係EMC合同雙方利益,在實操中,投資者較難就計取電費的起始時間和起始讀數與用電人達成一致。因光伏電站需併網,有供電部門介入,此時可藉助其公信力,在EMC合同中約定以供電部門計量的起始時間和起始讀數為參照。
另外,在電站進入穩定運營期間後,用電人也可能因經營狀況惡化或與投資者產生衝突等原因而拒交或拖欠電費。因此,在專案實施前必須充分了解該用電人的財務狀況和信用度,綜合評估其拖欠電費的可能性,同時在EMC合同中也要明確約定拖欠電費的違約責任。
6、電站設施被破壞
電站設施被破壞的原因很多(此處主要討論在專案運營階段的電站設施被破壞,至於專案建設階段的破壞在前文裝置質量問題和工程質量問題處已進行討論),如不可抗力、意外事故、人為破壞等,其損失可大可小,小則需維修發電裝置,大則電站損毀。一般遭受上述不可抗力、意外事故等非人力控制因素破壞的,電站所依附的屋頂也會遭受致命損害,通常這種情況的發生並非用電人過錯,且用電人自身也遭受極大損失,此時要求用電人承擔責任也不實際,因此購買電站財產保險十分重要。而在人為破壞的情況下,則可根據過錯責任要求破壞者承擔相應責任,而用電人也需盡到通知和減少損失的義務。
7、用電低於預期
自發自用比例低也即用電低於預期。投資者在專案實施前需瞭解用電人的行業發展前景及用電人自身經營狀況,如能在EMC合同中約定最低用電量則能有效避免這一風險給投資者帶來損失。但通常情況下,在EMC合同中投資者仍是處於劣勢低位,用電人一般不會接受最低用電量。所以投資者必須在專案實施前精確評估單體專案的自發自用比例,將該風險控制在可控範圍內。
8、發電低於預期
新建築物遮擋Sunny、系統轉換效率降低、元件損壞以及太陽輻照降低等均會導致電站發電量低於預期值。首先,購買發電量保險;其次,對於系統效率可在元件採購合同中作出約定,由供應商對系統效率作出保證;第三需要到工業園區等機構瞭解園區發展規劃,預判合同期內專案場地周邊的開發情況,並由技術部門判斷其對電站發電情況的影響程度,從而更精確地計算每年發電量和電站收益。
9、建築物產權變更
屋頂業主破產、建築物轉讓以及國家徵收徵用等都可能導致建築物產權發生變更。首先投資者需瞭解用電人經營狀況,評估其合同期內破產、轉讓建築物等的風險,並通過當地政府等途徑瞭解合同期內有無徵地規劃等情況;其次,要求用電人在建築物產權變更情況下要先與新產權人達成協議,由新產權人替代用電人繼續履行合同,即債權債務的概括轉移。
10、建築物搬遷
用電人生產發展等需要以及國家徵收徵用等均可能出現建築物搬遷的需要,因此投資者需瞭解用電單位的發展規劃,評估合同期內其搬遷的可能性,並在EMC合同中約定發生建築物搬遷事宜的,光伏電站隨建築物搬遷或由用電人提供同等條件的新建築屋頂給投資者。
(二)解決措施
從對上述風險因素的誘因及其解決方法的分析來看,防控上述風險主要有三個步驟。一是全面綜合瞭解各風險的成因,將其量化為風險成本,並反映在財務評估模型中,綜合各方面因素評估單體專案的投資收益情況。二是在相應的合同中約定出現各風險後的救濟方式。三是在專案實施過程中積極預防上述風險的出現。其中前兩個步驟在專案實施前必須完成,如此可將上述風險控制在投資者可接受的範圍內,並提高投資者的投資信心。
四、結語
近年來,分散式光伏發電站投資越來越得到國家和當地政府的支援,加上江蘇、山東、浙江等光伏大省良好的示範效應,越來越多資金進入分散式光伏發電投資市場,譬如恆大強勢進軍光伏行業,也再次印證光伏發電行業的巨大潛力。但光伏發電行業在國內仍屬於新興行業,各方都處於探索階段,未來還充滿許多不確定因素。為了實現電站利益最大化,電站的投資評估必須嚴而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