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賽翁
-
2 # 牛魔王的棒棒糖
冷血動物和溫血動物,這兩個詞是用來區分不同體溫調節方式的動物們的,實際上目前已經不再是有效的學術用詞了,時代在進步,科學在發展嘛!
現在更流行用,外溫性動物和內溫性動物來區分它們。具體的就不多說啥了,直奔主題吧。
這些年對於恐龍的研究成果來看,恐龍有孵化行為,生長速率來看,大多支援恐龍可能是內溫性動物。恐龍身體結構和鳥類很接近,重要的獸腳類恐龍化石的發現,能證明恐龍不是冷血,是溫血動物。它們應該是敏捷的捕食者,恐龍的骨骼更接近哺乳類和鳥類。20世紀尾聲,能證明恐龍是內溫性動物的發現,就是羽毛恐龍,大部分恐龍的羽毛並沒有飛行功能,只是起到保溫的作用。
經古生物學家研究證明,幾乎所有的獸腳類恐龍都長有毛髮,就連大家最為熟悉的霸王龍,也長有毛髮,最初恐龍的毛髮,呈絨毛狀或為絲狀羽毛,主要用於防寒保暖,隨著恐龍的演化,到竊蛋龍階段,在恐龍的尾端和上肢末端長出了對稱的有羽軸的羽毛,到了恐爪龍類階段,距離進化成鳥類僅有一步之遙,如有名的小盜龍、近鳥龍等都長有不對稱的羽毛,它們都可以滑翔或簡單的飛行,直到始祖鳥,有人說它是第一隻鳥,有人仍把它歸為恐龍,不管怎麼說,鳥是由獸腳類恐龍演化而來的,已經被科學所證實。有中國第一鳥之稱的熱河鳥,才是一隻真正的鳥,有了不對稱的羽毛,可以飛行,甚至飛翔。
根據最近的研究,依據恐龍羽毛的形狀、運動方式、代謝速率、以及碳氧同位素、骨骼組織特徵研究分析,幾乎所有的恐龍,特別是四足行走的蜥腳類恐龍,兩足行走的長羽毛的獸腳類恐龍,都是恆溫動物,它們通過體內的生理活動調節體溫,與現在的哺乳動物與鳥類恆溫動物保持體溫恆定的機制不一樣。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絕大多數恐龍都已經不是冷血動物,它們的體溫基本保持恆定了,所以恐龍才有了孵卵行為。
如一直被冤枉的竊蛋龍,就是在孵化時,被突如其來的災難埋起來,最終形成了化石,它仍然保持著孵蛋時的狀態,竊蛋龍是一個十分稱職的“媽媽”,不是偷蛋的恐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