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昱昱潔

    我有一個弟弟和妹妹,我老大,我弟老么,我媽媽每天下班就對我弟弟說:誒我的寶貝兒子過來媽親一下。不過這我也都習慣了。在我小時候,我媽就對我說:你要是個兒子就好了,我就不用生這麼多了。我也從來沒有聽到我媽說我弟弟是多餘的,只對我妹妹和我說過。我媽還對我說你要到時候考不上好高中就跟我出去打工,反正你弟弟是男孩,成績再差,上初中我也要把它供到外校(外校是我們縣裡的一個好中學),至少也要讓他把高中讀完。我妹妹成績超級差,我媽媽就對我妹妹說:給老子混個小學畢業就滾出去打工,省的花老子錢。我弟弟都六歲了,該有男女有別了,我媽媽還一天到晚不分界限的親,還教我弟弟一些不該教的話。我親我媽媽,我媽就一臉嫌棄,我弟弟有些時候不想親我媽媽,我媽媽都扒著他親。

  • 2 # 村民評論社

    “原生家庭”這個詞,好像這兩年很流行,我覺得跟那部叫做《都挺好》的電視劇不無關係。女主人公蘇明玉可以說是深受原生家庭重男輕女的之害。

    蘇明玉所遭受到的這種“傷害”,是讓她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得不到父母足夠的關懷,沒有得到家庭給予的溫暖,於是乎她變得很冷酷。

    但是這種“傷害”又使她變得很強大,在她的成長過程中沒有去依靠來自原生家庭的支援,而完全靠自己的打拼取得了事業的成功,並且化解了來自於原生家庭的傷害,選擇了與父親和兄弟們的和解,過上了都挺好的生活。

    重男輕女這一現象,是有歷史原因的,並不是每一個家庭獨有的特色。

    由於特定的歷史原因和特定的傳統觀念,在大部分家庭裡,都存在著重男輕女的現象,不過隨著男女比例的失衡,這一觀念正在得到改變。

    女生在原生家庭裡都遭遇過哪些傷害呢?(在過去的年代裡)

    在受教育方面。受女子無才便是德以及家庭經濟狀況的影響,在上世紀有些女孩子上學的權利就被父母剝奪了。很早就輟學打工,為家庭減輕負擔,還得給兄弟們掙錢娶媳婦。過早輟學,在知識和認知上都會與社會發展相脫軌。

    在被尊重方面。尤其是一些女孩子特別多就而且一個男孩子的家庭,那個男孩子就是父母的掌上明珠,而其他的姐妹就不怎麼被父母或祖父母所重視,父母經常打罵女孩子,而卻對男孩子疼愛有加。

    在婚嫁方面。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女孩子自主追求婚姻的權力很小,大多有父母操辦,更有甚者女孩子竟用來換親。這為女孩子未來婚姻埋下了不幸福的種子。

    如何處理這種傷害。

    我們發現正是由於女孩子們曾經受到的這種不受重視的傷害,使得“嫁出去的閨女,潑出去的水”,女孩結婚後就變成婆家的人,有的就從此不再與孃家往來。你走你的陽關道,我過我的獨木橋。還有的在父母病重之後,閨女也不會去陪床照料。等等,這或許是一種報復吧。

    但是大多數還是選擇原諒,因為她們深知父母不容易,她們清楚父母親沒有多大的學問和知識,不懂得什麼是“原生家庭”。因為父母也是繼承和傳承者他們父母的“為人父母的培養方式”。

    為了不使這種傳統的“原生家庭觀念”——重男輕女,代際傳遞。那些曾經深受此害的女同胞應該明白一個道理,

    我需要以平等的觀念來對待自己的子女。

    我需要去原諒曾經的家庭帶給我的傷害。

    我更需要與自己和解,忘記過去的傷痛。

  • 3 # 胖叮志

    在原生家庭長大的女生,如果伴隨著男尊女卑重男輕女的環境影響,會產生三種後果:

    1.女孩嚴重自卑,失去自我。

    這種女孩在婚姻友情親情上都會有缺憾。她們不會有很強的事業心,婚姻中會處於從屬地位,沒有自主權。她們很難有來往的朋友,因為她們會有社交恐懼。家裡有哥哥弟弟,也會在必要的時候自我犧牲。

    比如舊社會女孩的三從四德,生活在那種大環境下,能讀書識字都是少數,大部分也最終只是男人的附屬品。

    2.女孩過分自戀。

    這樣的女孩倔強,急於證明自己,用成功來建築自己的王國。她們擇偶會及其苛刻,因為她們有資本。但也可能導致孤獨終老,因為很難碰到能和她相匹配的人。

    一位女網友,事業有成,也到了婚齡,但是卻對婚姻產生厭惡。因為自己從小生活在弟弟的陰影下,父母的眼裡沒有她。早早被迫輟學出來打工,卻憑著驚人的毅力取得了成功。但是家庭在她心裡留下的傷痕迫使她拒絕了婚姻,尤其對大男子主義者深惡痛絕。

    3.女孩經歷風雨,成為美麗的鏗鏘玫瑰。

    這類女孩,也許得遇良師益友,也許有過奇特的經歷,讓他們形成了成熟的世界觀。她們是幸運的。

    重男輕女本身就是一個腐朽的思想。生活在這樣一個家庭裡,最好的就是結交一些良師益友,在你迷茫的時候,給你指明一條光明的路。

  • 4 # 君君234197329

    最大的影響就是長大後大半輩子的自卑,除非能遇到萬千寵愛自己的丈夫,不然永遠都是自卑的,不論自己有多能幹,內心逃不脫的自卑。

  • 5 # 詩或遠方的你

    哎,我一直覺得現在不會有重男輕女思想了。給你抱抱,如果你遭遇了這種家庭那麼請你堅強,對於家庭來說就是我只做該做的,不要道德綁架,更不要聖女心,家庭的漏洞以及根深蒂固的思想不是你可以改變的,除非你已經強大到可以保護好自己。

    作為女孩子來說就是自私一點特別是遭受了重男輕女的家庭,不要以為你做了付出了就會改變那些思想是種在骨子裡她們自己不想清楚靠你改變不了。更何況我個人認為你只要做你該做的你認為正確的,對父母那沒有辦法她們生你養你了,但對於兄弟姐妹你也是第一次做子女,憑什麼讓。所以,堅強一些,加油。努力讓自己強大到別人傷害不了,足夠可以保護自己。

  • 6 # 陽光下的泡沫152

    只要天平不對稱的話,肯定是會傾斜的,一個家裡重男輕女,對所用成員都有影響,任何一個都會受到影響,做父母的既然把孩子帶到這世上,請您高抬貴手對孩子好一些,照顧不好沒有心裡準備,你要他幹嘛?可傷害最深的肯定是女孩,這是無疑的,從性格、價值觀、對世界和人的認知上都會有負面影響,包括她的人格行程、與人交往上,甚至以後的婚姻和育子方面,都是不可彌補的搶。在一個綜藝節目上,就是那種爸爸們在一起討論女兒的那種節目,其中有個女兒一出場,有人會說,從你女兒的眼裡我看到了你這個父親的影子,從她自信的言行中就能看出,她在小的時候父母角色沒有缺失,給了她足夠的愛?當時我頓感詫異,在我的眼神裡略過一絲極不自然的情愫。我在想一個良好的家庭塑造的孩子真的那麼好嗎?一個父母角色缺失的不平衡的家庭裡生長的孩子,長大又會是什麼樣子。

  • 7 # 心理話家

    重男輕女,在很多原生家庭中如腫瘤一般的存在。在這樣家庭的女孩就因為“不是兒子”受到來自親生父母的輕視,這種傷害影響著女孩的一生,而重男輕女的令一個主角,兒子,其實也是受害者,父母過度的溺愛和偏心何嘗不是一種“毒藥”?

    01

    同事小飛喜得貴女,去賀喜。月子還沒做完的小飛一臉愁容。她說,她婆婆在產房在聽護士說是女孩,心臟驟停,直接住了院。搶救醒過來的第一句話就是二胎必須給我生個男孩。好氣又好笑。 我當時的第一反應是想問問小飛婆婆,您家是有皇位要繼承嗎?大清早亡了啊。就是這麼有趣,在重男輕女的觀念裡,抬高男性地位的踐行者的主力軍是女性!女性是重男輕女思想中最直接的受害者,可事實又表明,女性也是這種思想的繼承者和傳承者女人又何苦為難女人?

    02

    在重男輕女的家庭中,女性的地位是被輕視的。如果妻子沒有生出兒子,那將被視為“無用”。如果有了兒子,遭殃的便是這個家庭中的女兒,她們不僅要承受父母不夠愛自己的傷害,還要兼顧起照顧弟弟,幫助父母分擔家務,甚至生計的責任。小時候缺鈣,長大了缺愛。再也各種有毒的家庭中,女孩往往得不到足夠的關愛,產生自卑,叛逆,偏執等不良的性格特質,甚至一生都受到影響和傷害。

    南韓女星秋瓷炫曾在綜藝節目裡含淚講述自己不幸的原生家庭,因為自己的母親只生了兩個女兒,所以從小她就要忍受重男輕女的奶奶和爸爸的忽視,父母婚姻解體,因為妹妹的去世母親也性情大變。這些不可承受的傷害成了她背井離鄉的最大理由。因為我是女兒,所以我不被認可,不被愛。所以我要拼命的證明,或者背其道而行,拼命的逃避。然而缺愛的孩子,註定是沒有安全感的。也很難和別人建立起親密的關係。

    04

    《歡樂頌》裡的樊勝美就是重男輕女的受害者。30歲不敢換工作,相親物件只看經濟狀況,明明收入很高,卻要省吃儉用。而這一切的源頭就是,重男輕女。她要供養哥哥一家和父母,即便她拼盡全力,母親還是偏心於一事無成的哥哥。這是多少重男輕女家庭的縮影。

    因為缺愛,缺錢安全感,對愛的認知不完整。所以拼命的討好父母,希望得到肯定。因為缺愛,自卑一直伴隨著成長。這種女孩表面的堅強卻掩蓋不了骨子的自卑。

    孩子的第一聲啼哭應該是父母最喜悅的時候,不希望因為孩子的性別而讓父母皺上了眉頭,男孩女孩都挺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看待特朗普表演與上帝的“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