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逗你玩

    感謝邀請,眾所周知,相對於唐宋以後,對言論的管控比較嚴格,而早在魏晉時期,人們的言論還是很自由的,著名的建安七子就是例子,公元196-220年間,也就是漢建安年間,有七位文學家被合稱為建安七子,分別是孔融、陳琳、王粲、徐幹、阮瑀、應瑒、劉楨。那這七個人大體上代表了建安時期,除曹氏父子(即曹操、曹丕、曹植)外的文學成就,

    他們對於詩、賦、散文的發展,都曾作出過貢獻。

    建安七子與“三曹”(曹操,曹植,曹丕父子三人)往往被視作漢末三國時期文學成就的代表。

    曹操,有四個兒子才能比較突出,各個都有一招拿手好戲,聰明過人,而最有才華的就是曹植。

    到了漢朝500多年後的魏晉時期,出了一個謝靈運。

    謝靈運是東晉名臣謝玄的孫子,謝玄是著名的淝水之戰的總將領。

    而謝靈運的母親是著名書法家王羲之的外孫女,他自己也是南朝時期著名的詩人,也是文學史上第一個大量創作山水詩的詩人,被譽為山水田園詩鼻祖,非常有才華,且為人高冷,對一般人更是不屑一顧。

    而謝靈運曾經說過最自負的一句話:天下的文學之才總共有一石,其中曹子建(曹植)獨佔了八斗,我的才學佔一鬥,天下其他人共分一斗。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才高八斗的由來,

    可見曹植的才華與名氣及曹植在謝靈運心目中的地位。

    從此以後,謝靈運的這句“才高八斗”也就成了才學出眾的代名詞了。

  • 2 # 啊聯

    詩人任蕃生活在唐朝的中晚期,具體生卒年月史書沒有明確記載。說他是唐朝最自負的詩人,是因為他在落第之後的一番表現,讓主考官啞口無言。

    故事出自《唐才子傳》。書中記載,任蕃年輕的時候曾進京參加考試。但是沒有考中。落第後他對主考官說:“我出身寒素,不遠萬里來京城應試。沒有車也沒有傘,是用手遮著烈日步行來的,主要是想用中舉讓父母高興,增添家族的榮耀。你難道沒有聽說江南有個任蕃,家貧吟苦,居然還忍心讓他來年再來應試?我不會再來了,就此告辭!今後彈琴自娛,學道自樂耳。”

    “你難道沒有聽說江南有個任蕃?”

    如此責問,真是夠牛的。據說當時主考官聽了,深感慚愧,想挽留任蕃,但是他毫不領情,頭也不回地走了。

    任蕃說到做到,回家後再也沒有參加過科舉考試。從此科舉史上少了一個進士,但文學史卻多了一位詩人。在家鄉,他寄情山水,經常到各地遊覽名山大川,鍾情於詩歌創作。

    他的詩歌,流傳下來的有七十七首。

    《唐才自傳》中還記載了一個“任蕃改詩”的典故,足見其對詩歌的認真態度。

    任蕃有次遊浙江天台巾子峰時,寫下一首絕句《宿帢幘山》:“絕頂新秋生夜涼,鶴翻鬆露滴衣裳。前峰月照一江水,僧在翠微開竹房”。對於這首詩,他頗為自得,便將其刻在石壁上。

    離開之後,他越想越不對勁,應該將“一江水”改為“半江水”。雖然已經走了百餘里,但是他毅然決定返回改正。待他到題詩的石壁前,發現已經被人改成“半”字了。任蕃於是大呼:“台州有人!”

    後人為了稱讚任蕃這種著意求精的精神,在任蕃題壁處又題了兩句:“任蕃題後無人繼,寂寞空山二百年。”

    任蕃

    [唐](約公元八四四年前後在世)(蕃或作翻)字不詳,江東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武宗會昌中前後在世。

  • 3 # 火車頭loco

    道光十九年(1839年)歲次已亥,曾任內閣中書、宗人府主事和禮部主事等官職的龔自珍辭官歸隱。在主張改革、提倡禁菸的龔自珍眼裡,偌大的中國一片死寂、令人窒息,因循守舊、死氣沉沉,讓人看不到半點兒希望。憂憤之際,他賦詩一首:“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在這裡,龔自珍雖然表達了強烈的變革社會、解放人才的願望,但他卻把希望全然寄託於老天爺和腐敗的清廷身上。主觀上無奈、頹廢至極。

    當時光穿越到唐天寶十一年(752),在仕途上遭受挫折的李白,則是另外一副心境: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怎麼,還嫌我銀兩不夠嗎?去,把這匹五花馬和皮裘拿去當了作酒錢。

    一般認為,《樂府·將進酒》是李白天寶年間離京後,漫遊樑、宋,與友人岑勳、元丹丘相會時所作。

    上天生下我,一定有用到我的地方。金錢花完了,還會再賺回來。

    全詩氣勢豪邁,感情奔放,語言流暢,具有很強的感染力。

    這首詩非常形象地表現了李白桀驁不馴的性格和“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負:在政治前途出現波折後,依然高度的樂觀,對自己充滿了自信,可謂孤高自傲;同時,又毫不掩飾其主觀上渴望繼續用世的心情和向上的精神風貌。與龔自珍依賴於客觀條件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假令風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即使風停了,大鵬飛了下來,它還是能夠揚起江海里的水的。李白這首《上李邕》裡的“鵬”,與《樂府·將進酒》中的“我”,異曲同工,一脈相承,都有“自負”的魂魄和精神蘊含期間。

    自負,源於詩人的自信,這個自信是以“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為基石的。

    壯懷激烈啊,“天生我材必有用”!我“醉”為欣賞的一句最自負的話語。

  • 4 # 我帶你飛翔

    回答:能有一句自負的語句,使自己與其語言能名流千古,也算名人一世。揚名萬代了!

    那麼好多歷史上留傳的自負名言,對當時與後人的影響也是很大的。從啟發人的思維,激勵人的向前奮鬥的思想與堅定信念都起到了極積推動作用。

    自負的名言,往往出自雄才偉略,創造歷史、建功立業之歷史名人。那麼最為自負的一句是那句呢?又是出自何人之口?

    "給我一個槓桿,我就能撬動地球"!

    這是古希臘數學家,物理學家阿基米德先生所說的一句誇張槓桿原理的一句話。後來卻被人們廣為流傳示喻人們的雄心壯志和開基創業的能力。

    在中國歷史上也有許多名人以超越自我,超越別人的英雄氣魄,說出發自內心感慨,舒展胸懷的愛國主義的自負名言。

    "人生自古雖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是中國封建社會南宋時期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在英勇就義前寫下著名自負名言。為了抗擊元軍的侵略,最後連朝庭都投降了,而文天祥仍然堅持率領部英勇抗敵,最後被元軍俘虜。

    元朝見文天祥文武雙全,是名不可多得人才,千方百計規勸他投降,而文天祥寧死不降,同時在獄中寫下免勵自己與同胞的著名愛國主義詩句,至此偉大的愛國主義將領文天祥的英雄事蹟及他的著名自負名言流傳至今。為世人廣為歌頌!

    在中國現代歷史上偉大領袖毛澤東的自負名言也很多如"美帝國主義和世界上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很明白對毛澤東本人及億萬中中國人民和全世界人民說以美國為首的帝國主義沒有什麼可怕的。鼓勵全世界愛好和平的人民團結起來敢於同美帝國主義等做堅決的鬥爭,而事實也真是如此!

    還有毛澤東的詩詞"金猴奮起千鈞棒,玉宇澄清萬里埃"這也是一句著名的自負詩詞名言。

    當時正是蘇聯在1961年赫魯曉夫上臺後和中國關係鬧翻,而且將在中國幫助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各類專家全部撤回。毛主席以看到蘇聯變修的本質,結合當時觀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戲劇由然而生,所以當時與中國著名文學家郭沫若送詩一首。《七律,和郭沫若同志》以孫悟空千均棒做比喻,橫掃蘇修社會帝國主義。號召中中國人民"自力更生、奮發圖強,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當時毛主席這一自負的名言極大地鼓舞了中中國人民反帝、反修建設中國社會主義的極積性。從而看出毛澤東主席,西不懼美國,東北不懼蘇聯的偉大超人膽魄。為社會主義中國現代化建設奠定了無比堅實的基礎。

    以上這些本人認為可算上歷史上所留傳下來的對後人最有影響的自負名言了。

  • 5 # 清風一笑醉江湖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得先搞懂自負是什麼意思?

    自負往往是指一個人太過於高估自己的能力,就覺得自己是最好的,只能看到自己的優點,看不到缺點,自己追求的目標超出自己的能力太多,過高的評價自己。

    那麼,在歷史上我們就不難看出哪個人是太過於自負的啦!

    由於學生才疏識淺,在此僅憑自己的想法做一個簡要的解答,還請老師們給與批評斧正。

    眾觀三國亂世,群雄爭鹿天下。正所謂:“時勢造英雄,英雄成就時勢!”

    在這樣的一段歷史長河中,自然而然的湧現出無數的能人異士。

    雄霸北方的曹操,躬耕於南陽的諸葛臥龍,還有天下無敵的呂奉先等等等等!

    然而,我今天要說的卻是“故西壘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中的周瑜周公瑾。

    三國亂世,群雄爭鹿。於是,湧現出了無數的勇將謀士,而周公瑾則是集勇與謀為一體的一個結合。

    同時,他又是一個典型的官二代,富二代,且容貌姣美,嬌妻相伴,可謂是集眾多榮耀於一身的一個組合。

    然而,這個萬千榮耀與財富環繞下的周公瑾,卻在時勢中成為了一隻沒有過河就早早夭折了的身前卒。

    狹隘的度量抹殺了一個人的所有榮耀。大浪淘沙的歷史,是展現人類智慧與謀略的戰場。

    生死殊途!

    大自然的生存規律就是適者生存的一次又一次的抉擇。

    周瑜空有一腔智慧,卻無奈死在了自己狹隘的度量上。

    可悲呀!

    可嘆呀!

    自古詩書半壺酒,寫盡天下數風流。

    下面我們再來聊一聊文學領域中的一位大俠。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

    大唐盛世,造就了萬千繁榮與昌盛。

    也正是這樣的一個盛世,成就了一個文化的繁榮,也湧現出了無數的文人墨客。

    而今天我要說的就是這其中的一個狂人,一個超級自負的傢伙。

    長安街上酒家眠,

    天子呼來不上船,

    自稱臣是酒中仙。”

    對!

    就是這個自稱為酒中仙的李太白。

    一個讓力士穿靴,讓貴妃敬酒的傢伙。

    李白一生才華橫溢,被世人稱之為“詩酒劍三聖”。

    李白一生作詩無數,是中華文學殿堂中的一位奇人,他流傳下來的詩歌近千首,成就了大唐文化的一個歷史豐碑。

    然而,才高自傲。李白最終卻因為自己的才華而慘淡的退出了歷史的舞臺。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我可不是那種如蒿似草的人,我是嫡仙人,是天上的神仙。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

    我是一隻翱翔在天宇的大鵬,我要直上雲天,成就一番巨集圖偉業。

    多麼自負的豪言壯語,朗朗乾坤,捨我其誰?

    “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狂妄至極!

    天子呼我怎麼樣?我可是酒中之仙呀!

    天子我都不在乎!你高力士,楊貴妃又算得了老幾呢!

    人都說“好奇心害死貓”,然而,李白卻死於自己的自負心上,死於狂妄自大之上。

    原本可以憑藉自己的才華成就一番事業,卻因為自己太過自負,不識時務而幾遭流放,最終在慘淡中悄然退出了歷史的舞臺。

    人不能有傲氣,但絕不可無傲骨。

    人生在世要記住不能有“三自”

    “不能自大,不能自傲,不能自滿”

    即使是一面鏡子,照出了古人的人性弱點,也照出了自己的人性弱點。

    “以古為鑑可以正興衰!”啊!

  • 6 # 怒江潮

    說到歷史上最自負的一句話是哪句?我認為是楊度在《湖南少年歌》的一句:

    “若道中華國果亡,除非湖南人盡死”

    這句話說得擲地有聲、壯懷激烈!迴腸蕩氣,表面上是自負其實恰恰體現了湘人偉大的民族自信和愛國情懷!

    當時的晚清,湖南被評價為這個近代中國“最有生氣之省份”,是許多近現代,尤其是辛亥人物的故鄉(曾國藩、左宗棠、胡林翼、譚嗣同、毛澤東、楊度、宋教仁、蔡鍔、譚人鳳.....),也是辛亥革命的首應之地。

    那時有無湘不成軍的說法,自太平天國後湘軍一度就是中國軍事力量的代名詞,淮軍,新軍,北洋軍的老根都是從這來的。

    湖南少年歌全文:

    我本湖南人,唱作湖南歌。湖南少年好身手,時危卻奈湖南何?湖南自古稱山國,連山積翠何重疊。五嶺橫雲一片青,衡山積雪終年白。沅湘兩水清且淺,林花夾岸灘聲激。洞庭浩渺通長江,春來水漲連天碧。天生水戰昆明沼,惜無軍艦相沖擊。北渚傷心二女啼,湖邊斑竹淚痕滋。不悲當日蒼梧死,為哭將來民主稀。空將一片君山石,留作千年紀念碑。後有靈均遭放逐,曾向江潭葬魚腹。世界相爭國已危,國民長醉人空哭。宋玉招魂空已矣,賈生作吊還相瀆。亡國遊魂何處歸,故都捐去將誰屬?愛國心長身已死,汩羅流水長嗚咽。當時猿鳥學哀吟,至今夜半啼空谷。此後悠悠秋復春,湖南歷史遂無人。中間濂溪倡哲學,印度文明相接觸。心性徒開道學門,空談未救金元辱。惟有船山一片心,哀號匍匐向空林。林中痛哭悲遺族,林外殺人聞血腥。留茲萬古傷心事,說與湖南子弟聽。

    於今世界翻前案,湘軍將相遭訶訕。謂彼當年起義師,不助同胞助胡滿。奪地攻城十餘載,竟看結局何奇幻。長毛死盡辮髮留,滿洲翎頂遍湘州。捧茲百萬同胞血,獻與今時印度酋。英獅俄鷲方爭躍,滿漢問題又挑撥。外憂內患無已時,禍根推是湘人作。

    我聞此事心慘焦,赧顏無語謝同胞。還將一段同鄉話,說與湘人一解嘲。洪、楊當日聚群少,天父天兄假西號。湖南排外性最強,曾侯以此相呼召。盡募民間俠少年,誓翦妖民屏西教。蚌鷸相持漁民利,湘粵紛爭滿人笑。粵誤耶酥湘誤孔,此中曲直誰能校?一自西船向東駛,民教相仇從此起。此後紛紜數十春,割土賠金常坐此。北地終招八國兵,金城坐被聯軍毀。拳民思想一朝熄,又換奴顏事洋鬼。國事傷心不可知,曾、洪曲直誰當理。莫道當年起事時,竟無一二可為師。羅山鄉塾教兵法,數十門生皆壯兒。朝來跨馬衝堅陣,日暮談經下講帷。今時教育貴武勇,羅公此意從何知?江、彭遊俠時惟耦,不解忠君惟救友。意氣常看匣裡刀,肝腸共矢杯中酒。江公為護死友骨,道路三千自奔走。曾侯昔困南昌城,敵壘如雲繞前後。彭公千里往救亡,乞食孤行無伴偶。芒鞋踏入十重圍,大笑群兒復何有!桂陽陳公慕囂述,湘鄉王公兵反側。大勢難將隻手回,英雄卒令吞聲沒。

    更有湘潭王先生,少年擊劍學縱橫。遊說諸侯成割據,東南帶甲為連橫。曾胡欲顧鹹相謝,先生笑起披衣下。北入燕京肅順家,自請輪船探歐亞。事變謀空返湘渚,專注《春秋》說民主。廖、康諸氏更推波,學界張皇樹旗鼓。嗚呼吾師志不平,強收豪傑作才人。

    常言湘將皆傖父,使我聞之重撫膺。吁嗟往事那堪說,但言當日田間傑。父兄子弟爭荷戈,義氣相扶團體結。誰肯孤生匹馬還,誓將共死沙場穴。一奏軍歌出湖外,推鋒直進無人敵。水師噴起長江波,陸軍踏過陰山雪。東西南北十餘省,何方不睹湘軍幟?一自前人血戰歸,後人不嘆《無家別》。城中一下招兵令,鄉間共道從軍樂。萬幕連屯數日齊,一村傳喚千夫諾。農夫釋耒只操戈,獨子辭親去流血。父死無屍兒更往,弟魂未返兄逾烈。但聞嫁女向母啼,不見當兵與妻訣。十年斷信無人吊,一旦還家誰與話?今日初歸明日行,今年未計明年活。軍官歸為灶下養,秀才出作談兵客。只今海內水陸軍,無營無隊無湘人。

    獨從中國四民外,結此軍人社會群。茫茫回部幾千裡,十人九是湘人子。左公戰勝祁連山,得此湖南殖民地。欲返將來祖國魂,憑茲敢戰英雄氣。人生壯略當一揮,崑崙策馬瞻東西。東看浩浩太平海,西望諸洲光陸離。欲傾亞陸江河水,一洗西方碧眼兒。

    於今世界無公理,口說愛人心利己。天演開成大競爭,強權壓倒諸洋水。公法何如一門炮,工商盡是圖中匕。外交斷在軍人口,內政修成武裝體。民族精神何自生,人身血肉拼將死。畢相、拿翁盡野蠻,腐儒誤解文明字。歐洲古國斯巴達,強者充兵弱者殺。雅典文柔不足稱,希臘諸邦誰與敵?區區小國普魯士,倏忽成為德意志。兒童女子盡知兵,一戰巴黎遂稱帝。內合諸省成聯邦,外與群雄爭領地。

    中國如今是希臘,湖南當作斯巴達,中國將為德意志,湖南當作普魯士。諸君諸君慎如此,莫言事急空流涕。若道中華國果亡,除非湖南人盡死。盡擲頭顱不足痛,絲毫權利人休取。莫問家邦運短長,但觀意氣能終始。埃及波蘭豈足論,慈悲印度非吾比。

    我家數世皆武夫,只知霸道不知儒。家人仗劍東西去,或死或生無一居。我年十八遊京甸,上書請與倭奴戰。歸來師事王先生,學劍學書相雜半。十載優遊湘水濱,射堂西畔事躬耕。隴頭日午停鋤嘆,大澤中宵帶劍行。竊從三五少年說,今日中國無主人。每思天下戰爭事,當風一嘯心縱橫。

    地球道里憑空縮,鐵道輪船競相逐。五洲四入白人囊,復執長鞭趨亞陸。探馬惟搖教士鍾,先鋒只看商人服。郵航電線工兵隊,工廠礦山輜重續。執此東方一病夫,任教數十軍人辱。人心已死國魂亡,士氣先摧軍勢蹙。救世誰為華盛翁,每憂同種一書空。群雄此日爭追鹿,大地何年起臥龍。

    天風海潮昏白日,楚歌猶與笳聲疾。惟恃同胞赤血鮮,染將十丈龍旗色。憑茲百戰英雄氣,先救湖南後中國。破釜沉舟期一戰,求生死地成孤擲。諸君盡作國民兵,小子當為旗下卒。

    END

  • 7 # 大樹天音

    歷史上最自負的一句話是“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這句最為霸氣的話出自三國時期的政治家,軍事家,大詩人曹操。曹操有建功立業的政治抱負和志向,有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幹勁與精神,是勵精圖治的楷模。這一句最為自負的話,也就成了一句勵志名言。

  • 8 # ghz924963

    咱們先說說歷史上最牛人的同志吧。

    李白斗酒詩百篇,

    長安街上酒家眠,

    天子呼來不上船,

    自稱臣是酒中仙。

    大家看看牛不牛?諸位請想哈,李老師李同志算不算史上第一牛人?皇上請他敘舊,李老一梗脖子,斬釘截鐵: “不”。換做你我,班組長招呼你去辦公室,你白眼一翻,屁股焊在凳子上,還高唱: 大王派我來巡山,抓個和尚做晚餐……,還邊吃著零食,組長還不給你小鞋穿,想必你家裡有千頃的良田,萬畝的鬱金香,不然你活不過明天,信嗎?

    我有一次就犯病了,全體人員都在大會議廳搞團建,我獨自一人在辦公室喝糖水,嚼薯片,聽著陳雅森的《我的快樂就是想你》,樂哉悠哉,我領導突然闖了進來: 姐,你可以回家了。我當然明白他這句話的含義,我站起來,毫不猶豫地跟他去大會議室了,我這裡是小牛,因為我業績好,我適當自負一下[可愛][可愛][可愛]。

    史上還有好多自負的人,比如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說過: 設天下無有孤,不知幾人稱帝,幾人稱王。比如陶淵明陶老先生的經典臺詞: 不為五斗米折腰,陶老師有底氣這麼說,因為他家裡不窮,換你我試試,五斗?一升米就可以像《功夫》裡周星馳說的: 赴湯蹈火啊申哥。

    但史上最具自負的同志我認為還是李商隱,李大才子,請看:

    從來系日乏長繩,

    水去雲回恨不勝,

    欲就麻姑買滄海,

    一杯春露冷如冰。

    想用繩子把太陽系住,讓時光停止;想用錢向麻姑買下滄海,不讓變成桑田。

    自負嗎?

    [機智][機智][機智][機智][機智][奸笑][奸笑][奸笑][奸笑][奸笑]

  • 9 # 李德漢翰煜鈞窯

    三國裡的大玩家很多。我個人認為最自負的還是 周瑜和曹操。自負的人就會放自負的大言。我不知道周公臨死前說的“既生瑜,何生亮”,大家是怎麼理解的。但我自己認為周瑜已經自信到自負了。這句話透露的意思有:一是 周公心裡裝不下和自己同樣有本事的人,胸襟不大。是問,既生瑜,為什麼不能生亮?我在想老周不但是官二代、富二代,他還繼承了他老祖的優良基因,帥氣而有才華。結果被小計氣死而英年早逝。二是老周過於自信一直到自負,也是可以理解的。試想,老諸是個人才,而老周是個奇才,二者的懸殊之有怎能讓老周心服口服呢?但是,卻每每敗在亮先生之下。

    還有,丈夫處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生平,慰生平兮吾將醉,吾將醉兮發狂吟。字裡行間可見一斑!?

    然後是老曹,同樣是個世不多得的大咖。他的性格、優缺點、才能和智商不言而喻。同樣是自負情高的性格狂者,大家都知道,不再贅述。

    歷史上自負的大家有的是,當然自負的言辭他們各自隨身攜帶。並且我們後者也各有己見,上面只是我個人所感,所有不當,請指教。

  • 10 # 江南史公公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盡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 黃巢

    唐末,黃巢曾幾次應試進士科,但皆名落孫山,於是他滿懷憤恨地寫了這首《不第後賦菊》後便離開了長安。

    看這詩篇透露的文采,黃巢本應成為反抗暴政、拯焚救溺的義士,結果他卻成了一個不折不扣的殺人魔王。

    黃巢本來的老大是造反頭子王仙芝,他跟著他老大東征西討,朝廷不堪其擾,想要招安,但是隻給王仙芝一個人封了官,王仙芝感覺挺好,想答應,結果黃巢不樂意了,大家一起造反,憑啥就你當官啊!

    於是他把王仙芝揍了一頓,揍得王仙芝不敢接受招安,之後兩人決裂,分兵作戰。

    不久后王仙芝兵敗被殺,其殘部都來投奔黃巢,於是黃巢成了新任造反頭子,眾將推黃巢為黃王,號稱“沖天大將軍”,改元王霸(這名字真他孃的....)。

    成了老大的黃巢有些膨脹,誰他都敢去打,結果幾路大軍都被揍得體無完膚,他害怕了,於是就向朝廷乞降,朝廷封他做了天平軍右衛將軍。

    結果做了官不久,又反叛,不久後率部打進福建,軍隊進入福建後燒官府、殺官吏。焚燒室廬,殺人如麻。

    後來在福建尋找唐末詩人周樸,找到後,問他:“能從我乎?”周樸回答道:“我尚不仕天子,安能從賊?”黃巢一怒之下斬殺了周樸。

    之後黃巢攻佔廣州,為報復此前廣州軍民的頑強抵抗,遂下令屠城。在這場大浩劫中,被殺的人數之多無法計算。

    在南方溜達夠了的黃巢又開始往回打,一打就打到了皇帝的老家,最終他完成了他的心願: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剛剛打進長安的黃巢還挺像個人,黃巢大軍進城,“整眾而行,不剽財貨”,入城後,軍紀嚴明,閭里晏然,曉諭市人:“黃王起兵,本為百姓,非如李氏不愛汝曹,汝曹但安居無恐。”向貧民散發財物,百姓列席歡迎。

    然後黃巢就在含元殿登基,建國號為大齊,年號金統。

    好人當了沒幾天,黃巢軍卑劣的嘴臉就露了出來,軍隊開始在長安城進行大規模的燒殺淫掠,滯留在長安的王子公主、達官貴人無一倖免。

    “華軒繡轂皆銷散,甲第朱門無一半”;

    “內庫燒為錦繡灰,天街踏盡公卿骨”。

    之後又沒收富家財產,號稱“淘物”,宮室皆赤腳而行,在這等暴政下,百姓苦不堪言。

    登基後的黃巢,生活奢靡,不思進取,統治手段粗暴,當時的文人目睹他們的行徑後,寫出文章暗諷他們的腐敗,被黃巢發現後,竟然將城中三千文人殺戮。

    第二年,唐軍一度攻入長安,黃巢軍“賊露宿霸上,調知官軍不整,且諸軍不相繼,引兵還襲之,自諸門分入,大戰長安中,宗楚、弘夫死,軍士重負不能走,是以甚敗,死者什八九。”

    這一次黃巢恨城民協助官軍,於是縱兵屠殺,血流成河,謂之“洗城”,一時間,繁華的長安城成為了人間煉獄。

    不久後,黃巢軍將領朱溫(後梁太祖)投降唐軍,被任命為右金吾大將軍,賜名全忠。唐將李克用率軍人南下,把黃巢從長安趕了出去。

    黃巢率軍15萬被迫向東流竄,行前將凝聚歷代王朝心血建築的長安城付之一炬!

    在流竄途中,一為洩憤,二為解決軍糧奇缺問題,黃巢竟然大規模的屠殺河南、山東的平民,並建造巨碓,採用機械化方式,將活人輾碎充作軍糧。

    他已預感到,自己的喪鐘快要敲響。一個知道死神即將來臨的賭徒,還有什麼籌碼不敢推到賭桌中央呢?於是,他將食人法,光而大之,數百(一說三千)巨碓,同時開工,成為供應軍糧的人肉作坊,流水作業,日夜不輟。

    將活生生的大批鄉民,無論男女,不分老幼,悉數納入巨舂,頃刻磨成肉糜。陳州四周的老百姓吃光了,擴大原料供應來源,“縱兵四掠,自河南、許、汝、唐、鄧、孟、鄭、汴、曹、徐、兗等數十州,鹹被其毒。”

    這位兄臺大規模吃人不吐骨頭的行徑,其野蠻,殘酷,恐怖,駭人聽聞,即使以唯物史觀判斷,也很難再冠以“起義”二字來美化他了。

    之後,一路敗退的黃巢逃到了泰山虎狼谷,他的外甥林言見大勢已去,為了戴罪立功,於是便乘機殺了黃巢及其兄弟妻子,終結了黃巢罪惡的一生!

    他日若遂凌雲志,敢笑黃巢不丈夫!

    出身中產卻熱衷造反,有膽略有智謀,卻也沒能逆天改命。

  • 11 # 天罡瑞雪

    歷史上最自負的一句話是:誰敢殺我:“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宋代大文豪蘇軾的一首《念奴嬌·赤壁懷古》, 讓我們再一次回到了那個群雄逐鹿、英雄輩出的年代。

    在那個人為財死、鳥為食亡的亂世,卻難得有人依舊保持著“仁、義、禮、智、信”的忠義思想,信守著“扶危濟困、拯救蒼生”的信念在苦苦掙扎,這也正是為什麼後來很多史學家們,一致公認三國時期是一個“忠義的亂世”。

    那個群雄逐鹿的年代,許多英雄在那個時代流下了頭和血,留下了豐富多彩的歷史遺產。然而,仍然有許多悲慘的人物,因為他們的上級不順眼,他們往往受到各種懷疑。這位蜀漢將軍魏燕甚至就是其中之一。

    魏延字文長,原為荊州劉表的部將,後來投奔長沙太守韓玄。在赤壁之戰後,曹操逃回了許都,劉備趁勢收復零陵,桂陵,長沙三郡。魏延在關羽攻取長沙時,率部斬殺長沙太守韓玄,開城投降劉備。但諸葛亮一見魏延就稱他天生反骨要斬殺他,幸虧劉備愛才留了他一命。

    後來魏延跟隨劉備入川作戰,他文韜武略樣樣精通,一路上戰績不俗,深受劉備喜愛。

    在劉備去世後,魏延曾多次隨諸葛亮北伐曹魏,《三國志》中記載: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曾在軍事會議中提出長安守將夏侯楙怯懦無謀,他主動請願率兵五千,兵出子午谷直取長安。但諸葛亮認為過於危險拒絕了。魏延因此憤憤不平,心生怨念。因此魏延和諸葛亮之間的關係愈發緊張,魏延認為諸葛亮膽小做事太過謹慎,而諸葛亮則認為自“五虎上將”相繼離世之後魏延愈發矯狂,若不除之久必為患。公元234年,年近54歲的諸葛亮舉行了自己人生的最後一次北伐,無奈在五丈原同曹魏將領司馬懿對峙的時候,精力不逮病逝五丈原,臨終前他留下了除掉魏延的毒計。

    魏延以為諸葛亮死後,北伐重任將要落入自己手中,可誰知楊儀憑藉所謂的遺命率部隊返回成都,還派魏延作為後軍掩護撤退,氣的魏延破口大罵。於是魏延率領部隊,日夜兼程,跑到了楊儀大軍前面,燒掉了回到蜀中的棧道,他率領軍隊與楊儀大軍對峙,生性狂傲的魏延,認為諸葛亮死後他就是蜀漢最有威信的人,當面臨王平指責他叛亂時,他狂傲的大喊四個字:“誰敢殺我”。不曾想投奔他的馬岱,在他身後說了句:”我敢殺你"",,於是手起刀落將魏延斬於馬下。原來馬岱的順從也是諸葛亮計劃中的。

  • 12 # 安淳淡

    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究竟是何等的自負,才留下萬代罵名。

    曹操因被董卓追殺,逃至文郡縣,途中投宿故友呂伯奢家聽到響動以為對方對自己有圖謀,於是半夜殺了他,悲涼的說:“寧我負人,毋人負我。”估計是曹丞相太過自以為是不得人心,而後人才將他的原話改為現在我們所熟悉的,而不是“寧我負人,毋人負我。”

    所以大家還是悠著點,別一不小心落了罵名。

  • 13 # 奮鬥的小吉

    你叫我負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負我。

    大爺來玩玩嗎?

    我窮都只剩錢了。

    此樹是我栽,若要從此過,留下買路錢

  • 14 # 梔子花開123

    最自負的一句話,我認為是:寧可天下人負我,我絕不負天下人!這句話出自三國時期的一代梟雄曹操!三足鼎立,曹操精通兵法,愛惜良才,飽讀詩書!寫下了許多精美的詩詞,以抒發自己的政治抱負,氣魄雄偉,慷慨激昂!比如:《觀滄海》,《短歌行》,《度關山》,《龜雖壽》等等!最後以自己不凡的能力,逐漸消滅了各個割據勢力,統一了北方,建立了魏公國,後追封為武皇帝,廟號太祖!

  • 15 # 一回夢百年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雖然這句話真假不可考,而且當時是陳勝吳廣造反激勵士氣的豪言壯語,顯然作用非常。但是“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就耳熟能詳,正能量滿滿。而話語意境高低立判。

  • 16 # 林半山詩歌

    此問有點為難:

    沒有最自負,只有更自負。

    古今中外都有很自負的人說出很自負的話。

    思來想去,認為能丟開小我境界,表達一個大群體胸襟應自負的一句話(實際是舍兩句為一句),孟子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貪賤不能移,此之謂大丈夫矣!

    因為表達的是君子,大丈夫的境界胸懷。這裡君子大丈夫是同一概念,跳出了個人狹隘的情懷。

    這句話將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的壯闊的,高尚的,積積的,超凡脫俗的君子們的做人原則與氣節表達得淋漓盡至。有俯視一切自我自負的風骨,眼界!

  • 17 # 明天秋

    毛大大的話最讓人感覺自負:

    可上九天攘月,可下五洋捉鱉!

    春來我不先開口,那個蟲兒敢吱聲?

    敢叫日月換新天。

  • 18 # 青山閬客

    最自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窮怕了

    最自負: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沒工作

  • 19 # 知音風輕

    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最強音。也就是每個時代最自負的一句話!

    從戰國時期,楚國愛國詩人屈原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反應出詩人對國家未來的擔憂和迷茫。同時,也是為了喚醒國家民族的覺醒而發自內心的吶喊!不可不為那個時代的發自內心的最自負的聲音嗎?

    再到,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中國共產黨的締造者!中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締造者!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締造者!毛澤東主席。” 帶領我們從黑暗走向光明!從勝利走向勝利!

  • 20 # 雜貨BOY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將進酒》唐.李白

    這是我認為最自負的一句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女子被行李箱絆倒15日後死亡,箱子主人被索賠62萬,該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