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370982394489
-
2 # 秀秀8663
熱點01·大熱電影《長津湖》
國慶期間,電影《長津湖》持續引發觀影熱,打破多項中國影史紀錄,獲得了高票房,觀眾好評如潮,實現了票房與口碑齊飛。
精彩述評
一部好的作品,離不開好的故事題材。中國革命歷史是最好的營養劑,也是中國電影藝術創作豐富的源泉。透過銀幕,我們在雪與火的極端環境中,在血與火的殘酷鏖戰中,看到了志願軍戰士英勇不屈、無畏無私的血性和精r神,也真切地懂得他們何以是“最可愛的人”。而近年來,主旋律電影作品佳作不斷湧現,這些電影的“走紅”,折射出觀眾對優秀主旋律作品的熱切期待,也恰恰說明,“正能量”完全能獲得“大流量”。
◆熱點02·有溫度的“網紅”
一名叫做許凱的90後年輕人,開車到農村等偏遠地區,“搭訕”老年人。他用這種拉家常的方式,跟老年人拉近距離、聊聊天,然後給老人們拍張照片,沖洗出來,放在定製的相框裡,鄭重地送給他們。影片裡面,小夥身上散發著“自然熟”的氣質,但語言卻很真誠,老人們笑容純真、自然溫暖。
精彩述評
“許凱們”的走紅,很大程度上也在啟示我們思考,在一個流量至上的時代,什麼樣的流量才是值得追求的流量?什麼樣的作品才能持續打動人心?如何將流量變成溫暖人心的正能量?不論是給農村老年人拍照片,還是透過鏡頭弘揚傳統文化,抑或是透過直播帶貨為貧困山區的農產品找出路,事實證明,流量不應該是利益的代名詞,更應該是正能量的擴音器。
◆熱點03·山西受災,眾人幫
10月2日到7日,山西出現有氣象記錄以來的最強秋季降水過程。一地受災,牽動全國。“攜手共‘晉’”“山西加油”“我們都在”的呼聲與行動,從全國各地匯聚到三晉大地,為做好防災救災工作提供了強大支撐。
精彩述評
今年以來,河南、山西等地均遭遇強降雨,一再警醒我們,防災減災始終是處理人與自然關係的一個重要命題。面對災情,無論是加強防範、資訊釋出、及時救援還是恢復重建,都需要迫切抓緊抓實相關工作,惟有立足當前、面向長遠,建立高效科學的自然災害防治體系,提高全社會自然災害防治能力,才能無畏災害、護航平安。
◆熱點04·濾鏡下的種草
“小眾”“絕美”“動畫世界即視感”……充滿噱頭的文字,配上光線、構圖、氛圍都恰到好處的圖片,在一些社交平臺上,不少使用者被這樣的內容成功“種草”。然而,跟隨攻略實地打卡後,卻又“大呼上當”。層層濾鏡背後,是推廣的套路。
精彩述評
濾鏡終會碎,口碑永流傳。精心包裝的網紅打卡點,倘若經不起現實的檢驗,難免淪為“一次性消費”,還可能涉及虛假宣傳。從本質上說,種草也是一種“口碑營銷”。它不僅是一種消費行為,更疊加了社交屬性、情感認同等心理層面因素。雖說萬物皆可種草、人人都能種草,但這離不開品質和信任的根基。
◆熱點05·重陽節該有的關心
給遠在家鄉的父母打個電話,向家裡的老人道聲問候,給爺爺奶奶送上小禮物……今年的重陽節,也是中國法定第九個“老年節”,許多人以這樣的方式表達對家裡老年人的關心。
精彩述評
每個節日都有其文化內涵。有人說得好,節日的意義並不僅僅在於紀念,更在於在這一天做具有相同意義的事,從而形成強大的共識生長力和行為影響力。尊老、敬老、愛老,無疑是重陽節最為重要的文化底蘊,也是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文化傳統。當然,愛老敬老,不應也不能止在重陽。常回家看看,手把手教父母熟悉手機功能,抽空幫老人把手機調成大字號……在日常生活中弘揚孝親敬老傳統美德,這同樣是重陽節之於我們的啟示。
◆熱點06·神舟十三號飛船
10月15日,神舟十三號飛船成功發射,三人乘組開啟6個月的太空生活。
精彩述評
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號衝破地心引力,中華民族千年飛天夢圓。18年的時間裡,中國航天人精心打磨邁向太空的每一步,實現了從飛行一日,到出艙行走,再到駐留生活的跨越。隨著“羲和號”成功發射,繼“嫦娥探月”“天問探火”後,中國太空探測迎來“探日時代”。夢想無垠,步履不停,一代代航天人的接續奮鬥,正在推動中國航天擁抱更廣闊的星辰大海。這是每一個航天人的驕傲,也是每一個華人的驕傲!
◆熱點07·《我和我的父輩》的中國式浪漫
四個故事,四種風格,以家寫國,家國同構,電影在革命、建設、改革開放和新時代的時間座標中,鋪展開父輩的奮鬥畫卷。電影為我們推開了時光的旋轉門,父輩,不再是模糊的“背影”,而是如山偉岸、如水溫柔的群像。
精彩述評
2019看“祖國”,2020看“家鄉”,2021看“父輩”,有人說,“我和我的……”系列正構建起“中國主流電影宇宙”。故事的敘述半徑從極大值——國家,聚焦到極小值——家庭,與之相伴的,是一脈相承又不斷深化的核心表達——代際的接力、精神的賡續、文明的傳承、民族的復興。當個人命運與歷史大潮迎頭相遇的戲劇性瞬間,被電影化地呈現出來,才能喚起觀眾的共同記憶,進而創造觀眾的共同記憶。
◆熱點08·無名英雄之“超級替補”
群星璀璨的宇宙中總有一些星球的光芒鮮為人知。在英雄輩出的中國航天員中,也有這麼一位看似默默無聞卻是毫不遜色的傳奇。他叫鄧清明,今年55歲,是首批現役航天員中唯一一個沒有執行過飛天任務的人。
精彩述評
23年前,包括他在內的14名飛行員經過層層篩選、嚴格選拔,成為中國首批航天員。從具備獨立執行載人航天飛行任務能力起,神舟九號、神舟十號、神舟十一號、神舟十二號……鄧清明以出色表現多次入選飛行乘組,卻總是以毫釐之差與飛天夢想擦肩而過。作為一名備份航天員,他離太空如此之近,卻也離圓夢如此之遠。儘管如此,鄧清明始終堅持完成和主份同樣數量、同樣標準的訓練,因為在他的眼裡,“無論是主份還是備份,都是航天員的本分”。
◆熱點09·“飯圈”不該“圈”住運動員
“體育破圈”是一個好的趨勢,讓體育運動的影響變大,也讓更多運動員的成績和努力能夠被看到、被認可。但同時,這也產生了一些問題。一部分粉絲把關注點從賽場擴大到場外,蔓延至訓練、活動、甚至私人行程。前有各路網友趕往全紅嬋老家打卡,影響家人生活,後有粉絲機場圍追堵截國乒選手,干擾公共秩序……
精彩述評
客觀來說,把運動員作為偶像,本可以是充滿正能量的好事。賽場上,運動員們追求更高、更快、更強的身姿,頑強的意志、對目標的堅定、不輕言放棄的心態,都是閃亮的發光點,有著強大的感染力。接送機、投票、打榜等固然是個人表達喜愛的方式,但喜愛的前提是尊重,尊重個人意願。關注一位運動員,瞭解他所熱愛的運動,在賽場內歡呼吶喊,為運動員加油助威,在賽場外,以永不言棄、奮勇爭先的精神激勵自己成長,與運動員共同進步,才是粉一位運動員的正確姿勢。
◆熱點10·傳奇《功勳》的家國情懷
這部講述8位“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事蹟的劇集自開播起,熱度與口碑齊飛,“淚目”“國士無雙”等彈幕連連刷屏,“看不夠”“好有質感”等評價獲得高贊,對劇情和演員的相關討論也頻頻登上熱搜。
精彩述評
《功勳》的不同凡響,從片頭就已開始。一枚“共和國勳章”的特寫後,8位演員徐徐走來,逐漸變成現實中的功勳人物。幾步路,幾秒鐘,人物走近觀眾,也呈現出獻給祖國的一生。撲面而來的莊重感與真實感自開篇起油然而生。這部劇的精彩之處,即在於生活的真實、邏輯的合理。細膩的情節、沉穩的基調,真摯的臺詞、豐滿的人物,《功勳》避免口號式的呼喊、不落符號化的窠臼,穿越時空的隔閡、破除刻板的藩籬,讓觀眾“愛上有血有肉的功勳”。
-
3 # 使用者9108573982223
十年磨劍,載譽歸來。2020年12月17日1時59分,在白雪皚皚的內蒙古四子王旗,嫦娥五號攜帶月球樣本岩石和土壤返回地球。曾經“九天攬月”的夢想,如今變為真切的現實,中國航天又一次創造新的歷史。
回覆列表
弘揚探月精神,逐夢星辰大海
十年磨劍,載譽歸來。2020年12月17日1時59分,在白雪皚皚的內蒙古四子王旗,嫦娥五號攜帶月球樣本岩石和土壤返回地球。曾經“九天攬月”的夢想,如今變為真切的現實,中國航天又一次創造新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