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湖商—燕總

    清朝

    第一,清朝的科舉制度對於人才的開發起著較大的阻力。“八股文”對於清朝文人學士起著較大的阻力。“八股文”對於明清朝文人學士的思想起了一定的阻礙。它像一個牢籠,將文人的思想拘束於一個範圍內,將原本胸懷大志,可以成龍的學子們,套上了鏈索,使他們的文學才華不可展現的淋漓盡致發揮出來。其次,“文字獄”也為中國造成了不可磨滅的損失,使許多知識分子不敢過問政事從而禁錮了思想,嚴重阻礙了中國社會的發展與進步。

    第二,清政府的閉關鎖國政策,雖然在剛開始時起過一定的自衛作用。可是,當時西方國家發展速度飛快,逐漸超過中國,清政府的閉關鎖國,與世隔絕,既看不到世界形勢的變化,也未能適時的向西方學習先進的科學知識,使中國走向落後趨勢。

    第三.滿清文字獄處治之殘酷、殺戮之兇殘,流毒之深廣,都是空前絕後的!滿清皇帝為了維護其嚴酷的民族壓迫和殖民統治,不僅大規模的殺人,而且“誅心”,凡是有一點點的思想火花,一點點的獨立人格,一點點氣節的人,全部撲殺!玄燁、胤縝、弘曆祖孫三個,製造文字獄的手段一個比一個搞的瘋狂,弘曆更是殘酷到變態的程度:吹毛求疵、深文周納,“清風不識字,何故亂翻書?”“一把心腸論濁清”都成為株連、殺戮的罪證。動輒“立斬”“立絞”“棄市”“凌遲”“寸磔”“開棺戮屍”“滅族”,無所不用其極!

    第四,終清一代,滿洲貴族都是以殖民者的姿態出現的,他們在骨子裡根本就是把華人當奴才!一方面充分拉攏、利用,擴大、穩固其統治基礎;一方面又刻意防範、壓制,把他們限制在“家奴”的範圍內,防止他們“犯上作亂”。拉那氏最後連老底都說穿了“寧與友邦,不與家奴”。

    第五,清朝是滿族建立的政權,而中國是一個以漢族為主體的國家,中原漢族政權歷來視少數民族為“夷狄”,清朝入主中原在一些漢族文人心目中等於“亡國”。清軍入關之初又實行屠城、圈地政策,並長期對漢人進行民族壓迫與歧視,這無疑在漢人心目中烙下深深的印記,但是歷史上漢族政權與少數民族政權之間都曾發動過對對方的非正義戰爭,給雙方的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

    第六,1840年的鴉片戰爭和此後帝國主義的入侵,使清廷與侵略者分別締結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割地賠款,開放通商口岸,中國逐步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中國的主權受到嚴重損害,滿族失去了早期那種積極進取、富有朝氣的精神,政治腐敗,思想僵化,懦弱自卑,步履蹣跚地進入了它的衰落時期。人民負擔更為沉重,處於水深火熱之中。

    清代是中國歷史上傳統王朝的殿後朝代,如果吾人把構成中華民族的各族擺在平等地位,而不以漢族本位主義觀點來看中國歷史的話,那麼清代毫無疑問地是中國歷史上的偉大王朝。清政府是一個不孚民望的政府,作為一個王朝,它在中期以後不能應付內憂外患;對臣民中絕大多數的漢人而言,它是異族統治者。中國古代以文化為本位,種族間的芥蒂不大,文王是西夷之人,舜是東夷之人,都可以成為中國的良君。宋代以前,夷狄之人或吸收中國文化而後入主中國,或入主中國後吸收中國文化,苟無種族歧視,都是被接受的。元朝不以平等待漢人,乃有朱元璋的民族其命。清代的情形,與元相似,自始即有種族之見所造成的衝突,及西方民族獨立、民權革命等思潮輸入,更增強了反滿的情緒。

    它在近代史上不幸的遭遇主要來自兩方面:一是中國傳統中的夷夏觀念,使它一直免不掉在種族立場上被歧視的地位;一是工業革命後的世界大變局,使它一直承受著在民族立場上被侵略的地位。前者隨時代的進步,其觀念已湮沒不彰,早被淘汰;後者卻隨時代的演變,愈演愈烈,回顧往事,仍然是更增憤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人說《愛情公寓》抄襲《盜墓筆記》,對此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