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皓瑋馮建華

    軒轅氏屬姬姓,除漢化而來的姓幾乎大部分姓由姬姓衍生而來!秦後不能說姬姓退出了中國政治舞臺,其實社會要發展,就必須碰撞,必須兌變!所以任何姓氏退不退出政治舞臺不會影響社會的程序!

  • 2 # 寫意清泉

    秦的滅亡漢的建立,標誌著中國古典貴族統治的終結,從此以後,統治中國的不是暴發戶就是小流氓,為這些人量身定做的君權神授的思想開始盛行,儒家開始大行其道。

  • 3 # 羨之說

    好像歷史類的問題,回答的人往往沒什麼歷史素養。我不是歷史專業出身,勉強回答下這個問題。可能細節上有錯誤,大方向應該沒錯,有了解上古史或學考古的,可以補充。

    我們先把問題裡面的幾個概念獨立出來,即中國、軒轅氏、統治。理解了這幾個概念,可能才稍微瞭解上古史。

    中國既是一個地域概念,也是一個文化概念。就地理上說,如果按照王國直接統治的範圍——夏商周三代是沒有所謂後世那樣的統一王朝的,都不過是巴掌大的地方。夏朝且不說,二里頭文化還是什麼的,似乎還沒有給予肯定的斷代史證明。商朝直接統治的地域,商人透過不斷的武力征服、不斷的遷都,勢力範圍持續擴大,但真正有效統治的區域也只是黃河流域的一片地方,方國林立,即所謂西戎、東夷、南蠻、北狄,各個民族或部落成立的政權林立(例如三星堆文明之類),戰國以後的統治方式上不存在。

    商朝不斷對外作戰,以武力征服其他方國,而周國也不過是其中的一個方國,西戎中的一員。瞅著商朝大軍在外,似乎是被牽制在與東方還是南方蠻夷方國作戰中,兵力空虛(紂王是個楊廣式的人,對外征服力度太大),周國便聯合了一大幫反對商國的小方國、部落武裝,所謂的八百諸侯,竹書紀年說的“周武王率西夷諸侯伐殷”,攻陷了殷商國都朝歌。但商國的殘餘勢力和兵力還在,箕子微子等等,所以周朝將殷商剩餘勢力分封為宋國,宋國是殷商後裔。周朝則在宋國附近分封了幾個直系諸侯,以監視宋國。

    唯有到了西周,文化上的中國概念才開始形成,即一個遵循統一的統治規則、政治秩序和文明禮儀的聯盟。西周初建,國力不如商國鼎盛時期,而吸收了商國滅亡的教訓,即武力征服沒有配套文化同化,激起強烈反抗,聯盟國太少,不能守望相助,而建立了禮樂政治文明。關鍵的動作,就是周公制禮作樂。這套秩序的核心,是分封制、宗法制,透過以周國為共主的政治聯盟之間的血緣關係、頻繁的聯姻(大量與異族包括蠻夷的女性聯姻),形成宗主國與附屬國的從屬關係,在軍事上聯盟國之間守望相助,分封在某個地域的諸侯國則不斷進行殖民擴張、裂變、文化同化,而徹底征服本地域內其他不承認這套秩序、不願納入這個勢力範圍的方國、部落。其他非周王原始分封的異族政權,比如秦、楚、吳、越(秦國始祖與周朝一直走得近),本來也是蠻夷戎狄政權,而願意承認這套秩序和文化,則被吸納進這個文化圈。所以春秋五霸,秦、楚、吳、越才會孜孜不倦的參加炫耀武力的儀式,要讓周王承認其為霸主,以此為榮,因為他們已經融入了這套政治秩序,乃至以秩序的維護者自居(類似世界警察)。

    周朝分封了幾百個諸侯國,分佈在諸多地域,到了春秋時期,殖民同化得差不多了,各個諸侯國地域相互交界,就走向了相互兼併,禮崩樂壞。但如果沒有周公制禮作樂,沒有西周到春秋時期的殖民擴張與文化同化,華夏文化不會形成,華夏民族的認同也不會形成。所以古代的人很清楚,周公孔子是中華文化形成的重要貢獻者,不承認他們的貢獻就是數典忘祖,所以要祭周祭孔。

    所以中國是一個不斷髮展的地理概念,文化意義上的華夏,華夷之辨,共同文明的意識,春秋時期才系統形成。所謂的統治,是封建式的統治,與秦一統後完全不同。西周到春秋戰國,這就是馬克思所謂的封建社會,與歐洲封建社會有點類似(可以參考《權力的遊戲》),但是文化共同體逐漸形成,這是與歐洲的重要區別。

    所以軒轅氏本來是春秋戰國時代或之前的傳說,到了司馬遷做史記的時候,距離西周也有了上千年的時間,對於漢朝人,那也是遠古時期的事情。因為在文化上同化,不同民族和政權經過近千年的殖民、征服、同居而融合,而相互間承認文化上同源,也有了共同的祖先。所以史記採用了這些傳說,夏商周乃至春秋戰國時代所有諸侯國,全部起源於軒轅氏。有了共同的文化,才產生了軒轅氏這一共同的祖先。至於東亞人類起源,遠在在文明誕生之前,不屬於這個討論範圍,而就考古而言,在中國地域產生的文明顯然是多元的。

    所以承認了軒轅氏是一個文化上的概念,那麼華夏民族形成後都是軒轅氏的子孫,所謂秦亡後對中國歷史的影響,根本無從談起。

    感興趣的可以看看張光直的《中國青銅時代》。這裡只是泛泛而談,還不能說十分準確。

  • 4 # 以東興欄目

    這個怎麼說呢?也可以說是錯的!上古時期是母系社會也就是包括五帝后裔都是一個系的後來天變了男人的天下女人的後宮了,漢朝以前你可以說是五帝后裔輪流做莊也可卻不能說軒轅統治!軒轅只是其中一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小學生素質發展報告單學生的話怎麼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