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鴻鵠AB

    一、佛教八宗之祖——鳩摩羅什

    說起鳩摩羅什,便不得不提《金剛經》、《阿彌陀經》、《法華經》等等經書,可以這麼說,如果沒有鳩摩羅什,我們便看不到如此之多、如此經典的佛教經書中文譯本。他一生翻譯經論74部,達384卷之多,堪稱中國四大譯經師之首。經他之手翻譯的經書,不但文意精確無誤、文辭優美,且通俗易懂,所以被梁啟超讚譽為“譯界第一流宗匠”

    二、禪宗始祖——菩提達摩

    達摩最大的、最真實的貢獻,是根據“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的大乘派教義,融合中華大地的人文地理和風土民俗等實際情況,在中國開創了佛教禪宗一派,被後世稱為禪宗始祖。

    三、取經第一宗師——法顯

    作為中國佛教史上的取經第一宗師,可以說法顯改變了中國佛教的發展程序,從最初的外來僧人將佛教經典、教義傳送進入中華大地的階段,轉變為主動向外面求取的階段,並掀起了後世不斷地西去求經運動。

    法顯大師最主要的貢獻在於取經和譯經上,但他對世界最大的貢獻,卻是他自己編寫的《法顯傳》,也就是眾所周知的《佛國記》。這本書記述了法顯和尚,在去西方取經路上的所見所聞,不只是一部文學著作,更是一部重要的歷史文獻,對研究古代的西域地區和古印度歷史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四、 中國小釋迦——智顗

    智顗是中國隋朝時代的一位高僧,他終其一生都在拼盡全力弘揚法華精神,提出了一念三千、圓融三諦、一心三觀的思想,並結合釋迦牟尼的教法思想,形成獨具中國特色的一套理論體系,並據此成立了中國佛教歷史上的第一個宗派—天台宗,而他也被稱為天台宗始祖,也被稱為中國小釋迦。

    五、捨身求法宗師——玄奘

    玄奘是中國唐朝時期的人,在貞觀三年,從長安偷偷出發,冒著生命危險去往印度求取佛經。經過十幾年的學習,玄奘不但掌握了大量的佛教知識見解,更是將657部經書帶回了中華大地,然後又花了十幾年的時間將其翻譯成漢語,共計1338卷,是中國歷史上翻譯經書最多的人。這些經書,後來傳往了日本、北韓等眾多亞洲國家,對世界佛教都具有很大的影響。另外,玄奘對後世影響最為深遠的,還是由他口述,然後弟子記錄的《大唐西域記》,堪稱中國歷史上的經典遊記!

    六、禪宗六祖——惠能

    提起慧能祖師,便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蹟,要知道作為禪宗祖師,慧能竟然是一個目不識丁的文盲!

    但是他卻一手創立了南宗禪,這被認為是中國佛教史上的一次宗教革新運動。因為他使得繁瑣深奧的佛教“簡易化”,宣揚頓悟成佛,讓佛學不再晦澀難懂,即讓廣大的普通百姓容易接受,又讓上層統治者賞識。

    慧能法師,在寶林寺修行三十七年,著有《六祖法寶壇經》。要知道,只有西方釋迦牟尼的傳法才被稱為“經”,而他一個禪宗六世祖的言行錄也被稱為“經”,堪稱中國佛教歷史絕無僅有第一人。惠能之後禪宗再無教主。

    七、佛教天文學家——一行

    一行法師,作為佛門弟子,譯過經書,更是佛教密宗一派的領袖人物,但是他最讓人津津樂道的卻並非是在佛教上的造詣,因為他還是一位大名鼎鼎的天文學家

  • 2 # 使用者Sunny999

    1、明太祖朱元璋

    幼時貧窮,曾為地主放牛,至正四年(1344年)入皇覺寺。明朝開國皇帝,以“驅逐胡虜,恢復中華” 為號召,舉兵北伐,推翻元朝統治。除暴亂,平定天下,廢除了蒙古人制定的種族等級及壓迫政策,一生勤於政事,建樹頗多。

    他從天災人禍和飢寒交迫的鐘離村,一直到南京登基,和他的文臣武將所走的這條道路,不僅僅是為私人和某個階級的利益,如同他的自述——我本淮右布衣,天下於我何加焉。


    2、梁武帝蕭衍

    南北朝時期梁朝的建立者,在位時間達四十八年,在南朝諸帝中位列第一。他曾四次出家,他從《大般涅槃經》中找到理論根據,下令僧人必須吃素。從此,漢傳佛教形成吃素的傳統。


    3、黑衣宰相姚廣孝

    年輕時在蘇州妙智庵出家為僧,精通三教,與明初儒釋道各家學術領袖都有不錯的關係。明朝政治家、佛學家,文學家,靖難之役的主要策劃者,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黑衣宰相。


    4、濟公

    南宋高僧,俗名李修緣,號湖隱,法號道濟,後人尊稱為“濟公活佛”。

    他破帽破扇破鞋垢衲衣,貌似瘋癲。初在國清寺出家,後到杭州靈隱寺居住,隨後住淨慈寺。不受戒律拘束,嗜好酒肉,舉止似痴若狂,卻是一位學問淵博、行善積德的得道高僧,被列為禪宗第五十祖,楊岐派第六祖。


    5、佛印

    宋代雲門宗僧,宋神宗曾敕賜金缽,以旌其德。佛印禪師與蘇東坡過從甚密,稱為至交。兩人應酬文字很多,樂為人所傳誦。例如,南宋時出現題為宋蘇軾撰的《東坡居士佛印禪師語錄問答》,所記皆為蘇軾與佛印禪師往復之語。


    6、鑑真

    唐朝僧人,俗姓淳于,是日本佛教南山律宗的開山祖師,著名醫學家。曾擔任揚州大明寺主持,應日本留學僧請求先後六次東渡,弘傳佛法,促進了文化的傳播與交流。

    鑑真在中、日兩國都享有很高的聲譽。當其去世的訊息傳回揚州的時候,揚州僧眾全體服喪三日,並在龍興寺行大法會,悼念鑑真。在日本,鑑真也享有國寶級人物的待遇。


    7、玄奘

    唐代著名高僧,法相宗創始人,被尊稱為“三藏法師”,後世俗稱“唐僧”,與鳩摩羅什、真諦並稱為中國佛教三大翻譯家。

    玄奘將他西遊親身經歷的110個國家及傳聞的28個國家的山川、地邑、物產、習俗編寫成《大唐西域記》十二卷。《西遊記》即以玄奘取經事蹟為原型。


    8、辯機

    十五歲出家,師從大總持寺著名的薩婆多部學者道嶽。並駐長安西北的金城坊會昌寺。幫助玄奘翻譯經文,撰成《大唐西域記》一書。


    9、慧安

    隋末唐初僧人

    隋開皇十七年(597年)搜勘天下私度僧尼,慧安遁往山中。為挖大運河,隋大業年間追集丁夫,餓殍相枕,慧安乞食救濟饑民。

    隋煬帝聽說後詔見慧安,他又潛藏起來,到衡嶽寺去做頭陀。唐貞觀年間,他往黃梅謁見禪宗五祖弘忍,之後遍歷名山,並在少林寺住下。唐神龍二年(706年),他被招入宮庭,三年後辭歸,不久圓寂。

    慧安在世128個春秋。當時人尊他為“老安國師。”


    10、薛懷義


    身材魁梧,一表人才,得到千金公主(唐高祖女兒)推薦,成為武則天的首任男寵。監修白馬寺和明堂有功,冊封梁國公。[2] 多次擔任行軍大總管,擊退突厥進攻,授左威衛大將軍。廣泛傳播《大雲經》,為武則天稱帝造勢。天授元年,檢校右衛大將軍,加號輔國大將軍,冊封鄂國公。聖寵日衰,性情驕倨,火燒明堂,引起武則天反感。

    延載二年(694年),坐罪賜死,屍體送還白馬寺焚化。

  • 3 # 使用者5727510471778

    鑑真和尚,一燈法師,玄奘法師,智永法師,隋朝書法家,王羲之七世孫;懷素和尚, 唐書法家,有退筆成冢的事蹟;佛印和尚,宋時名僧與蘇東坡交好;弘一法師,俗名李叔同,著名學者,畫家,書法家,篆刻家;濟公,南宋高僧,俗名李修緣,號“湖隱”法號道濟,後人尊稱為“濟公活佛”。

  • 4 # 鋒芒半露

    最出名的就是玄奘和鑑真!

    史書記載,玄奘西行求法,往返十七年,旅程五萬裡,所歷“百有三十八國”,帶回大小乘佛教經律論共五百二十夾,六百五十七部。歸國後受唐太宗召見,住長安弘福寺,後又住大慈恩寺。

    鑑真大師一生致力於的弘傳,五十六歲時,更受日本遣的邀請,準備將戒律傳到日本,前後共經歷六次出海,耗費十二年的光陰才到達日本,因此有“東征和尚”的尊稱。由於鑑真大師的毅力,雖歷經艱難,最後失明仍不改其志,終將南山宗的戒律傳入日本,被賜名為“傳燈大法師”。

  • 5 # 花敗不棄夢醒不悔

    四大高僧是雲棲祩宏、紫柏真可、憨山德清、藕益智旭。

  • 6 # 2021幸福快樂美滿安定

    近代四大高僧,指弘一、虛雲、太虛、印光四大法師。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word中如何計算多個總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