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做人做事憑良心

    我來分析一下,可能有以下方面的原因:

    一、是留守兒童,這類孩子父母長期外出打工不在家裡,孩子只和爺爺奶奶或者姥姥姥爺在家,或者寄居在親戚家,父母疏於管教且長期得不到父母的監護和溫暖,親情缺失思念父母,心裡寂寞、孤獨、空蕩、茫然,獨來獨往性情孤僻,這樣失去了上學的信心,導致了不願意上學。

    二、網路通訊跟不上,現在學校老師教學大多借助電教媒體,透過網路手段授課,佈置課後作業,一些邊遠山區由於條件受限,不能滿足學校這些網路教學的需要。雖然在學校可以共享資源,但是一旦週末回家就無法和有網路通訊的同學同步完成課餘作業。特別是疫情期間,學校網路採取授課,邊遠山區的孩子就像斷線的風箏,沒有網路無法上課,不能及時和老師同學共享資訊互通有無,各方面都感覺慢人一步,這樣失去了上學的信心,導致了不願意上學。

    三、受“讀書無用論”等某些觀念的影響,農村裡有些觀念根深蒂固,潛移默化地影響到了孩子,如:“只要認得橫和豎,會寫自己名字就可以了”,讀書成本太高,即便是大學畢業了也難找到好工作,還不如趁早去打工掙錢。再如“只要能賺到錢,書多讀少讀沒關係”,張三初中沒畢業,現在家裡做企業做得風生水起,風光得很;李四小學文化搞養殖業也發了大財。受這些“讀書無用論”等偏激頑固的觀念的影響,也讓有些孩子失去了上學的信心,導致了不願意上學。

    三、家裡經濟條件比較差,這類孩子懂事早,看到家庭經濟條件比較差,不願意讓父母再揹負沉重的經濟負擔,主動放棄上學想輟學後外去掙錢,想早點幫家裡減輕經濟壓力,似乎是“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特別是家裡經濟條件比較差,家裡父母還有祖輩身體又不好的家庭,孩子就只能放棄上學,想早點撐起家,不忍心看到父母勞累。這也讓這類孩子失去了上學的信心,導致了不願意上學。

    四、自身學習成績差,有些孩子由於學習成績差知識底子薄弱,自己在班上跟班不上自己有壓力,思想頹廢精神萎靡不振,對學習提不起興趣,自己也“破罐子破摔”,上課老師講課他睡覺,同學努力他消極,在班集體中也似乎融不進去,這樣學習成績越來越差,自己孤立自己,自己似乎看不到希望,對自己沒有信心,一度產生厭學情緒,這也失去了上學信心,導致了不願意上學。

    目前有些農村小孩不願意上學的原因,歸納總結起來大概就是上述幾種情況,不願意上學估計就是這些原因造成的。

  • 2 # 辛夷223

    我個人覺得應該有兩點原因造成小孩不願意上學。

    首先,就是周圍環境的影響。此話咋講呢,就是說他的周圍沒有人,因為上學而風風光光的。簡單的說,就是沒有上學的榜樣。毛主席說過榜樣的力量無窮盡的,就是這個道理。因為他的周圍,或者說他的感知中,沒有誰因為上學而風風光光的,或者說前途無量的,使他羨慕或者嚮往的。

    第二,因為合村並校,在我的影片中也說過這個問題。合村並校從大的方面說,是整合優質教學資源給孩子們,這是好事。但,缺忽略了一個關鍵的問題--孩子,孩子才是重心。你讓一個7.8歲的,從來沒有離開過父母或者說家人的孩子,一下子去一個陌生的環境中,他適應的了嗎?就是我們的大人,一下子到一個陌生的環境中,還一下子適應不了,何況一個7.8歲的孩子呢?!

    還有,校園暴力。或者說小孩子相互之間的欺負。高年級欺負底年級的孩子。離家近的欺負離家遠的孩子。你不要告訴我,沒有這種事情發生。我們都上過學,誰能告訴,他沒有被欺負或者欺負過別的同學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初中畢業讀3+2拿大專學歷靠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