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詭月一道殤
-
2 # 許子8
孝,順也。
針對老人的。
順著老人,聽順,應順,撫順:他們說話,認真聽著; 他們吩咐,立即應著; 他們出行,扶而助之。
-
3 # 修道大叔
親人之間的關心、愛護、幫助,上對下為慈,下對上為孝。過去講不孝有三,一是看父母過錯而不糾正陷父母與不義(有很多人說孝順是順著為孝,是偏頗的,當然只要不是原則問題,就順老人的意讓他心情愉快是對的,但原則問題就不能一味順從,否則就是不孝。),二是不去考功名用俸祿去贍養雙親(估計古時候沒有什麼賺錢渠道,只能透過求取功名,既為父母爭光也能掙錢養父母。),三是不生孩子延續後代(古時候都講祭祀,怕沒了後人以後就斷絕了祭祀,所謂斷了香火就是這個意思)。現在的孝是指晚輩對長輩的一種尊重、關心、關愛和贍養行為。尤其指有親屬關係的長輩。孝論心不論跡,論跡寒門無孝子。比如有錢人給老人買個房子,請兩個保姆,給老人天天吃燕窩;沒錢的請不起保姆,和老人擠在小房子,粗茶淡飯,但是有錢的太忙,一年都不會去看一次老人,而沒錢的自己為老人洗澡、穿衣,餵飯,那到底誰更有孝?所以不能比誰能提供給老人更好的生活,只能看誰在自己的條件限制內付出了更大代價和更多的用心。所以發自內心關愛、愛護尊重自己的長輩,並儘自己能力為長輩提供幫助、關心和贍養我認為就是現在的孝了。
-
4 # 質躍
孝?孝是一種自然的親情關係,理應上說屬於人的自然屬性。客觀的自發的,嚴格說是具有血緣關係。那是客觀存在的人的本質的社會活動關係,後來取個名叫孝,在古代後來被統治階級們巧妙的利用了人們的這種自然關係,利用人性。發展出一系統合乎集權合乎階級秩序需要的孝文化體系。這就是屬於人本質性外化出來的二級機構了,再發展到嚴重的時候,有錢就是爹,權貴就是老爺,大人、小人、乾爹、乾爸等的那些,這可以說是二級機構以外的三級機構了,無可置疑的是,古代的孝,比如二十四孝那一套基本上完全就是階級壓迫文化,古人不可謂不聰明至極,統治階層真不可謂是不良苦用心,建立一套男尊女卑,天授神權的君君臣臣的忠孝系統倫理文化,把這定位為核心,以家為核心單位,家有家主,族有族主,國有國主,家裡面怎麼講權利義務,公平平等呢?父母是天性的愛自己的孩子呀,這是自然本性,可是把這延伸到了國,國主高高在上,也按家的那一套,一以貫之,下面怎可要求上面對等的權利義務呢,不忠不孝。於是,高低貴賤之分名正言順,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亡不孝,郭巨埋兒,臥冰求鯉,感天動地,孝之至偉,否則,有一點不是完全的順從,那就是犯上作亂,欺君之罪,滅九族。
父母官是愛他們的草民犬民的,一如父母是愛他的幼子犬子的,你認為這貫通了嗎?這是表,你要知道,光靠這溫柔的一面在封建社會真正利益攸關的時候那是不大求毛用的,所以真正起作用的是法家的刑名之學。於是,孝裡面百分之七八十的成分就灌進了奴性。魯迅說,翻開歷史,翻了半夜從字縫中看到“吃人”兩字,滿口仁義道德寫的盡是吃人。壓迫之需要可謂巧妙而理所當然似的無可置疑無處置疑。在我看來魯迅先生所言的華人的骨子裡奴性,很大一成分就是從孝文化裡訓練出來的。
當然,孝文化也是在隨時代發展變化進步,我們今天的社會要提倡新社會的新倫理孝親敬族的美德,對吧?不可完全拘泥傳統孝文化的那一套。對吧?
比如說,“色難”,比如李世民弒父殺兄,你敢說他不孝,有錢有權勢了咋笑都不“色難”,你敢說唐王不孝?贏到最後了,他笑了,所以更容易孝否,所以,俺也有點疑惑?好吧,大道理先少講點,實話點俺的對於目睹的普遍的印象吧,比如,平時節,健在時,忙奔波,房債呀、車債呀、茶米油鹽,愁苦著臉呀,連笑容都沒有給父母一個,父母一急無後為大不孝呀,孝子情緒一不穩,父母有過錯了,沒把孝子生成個富二代、高富帥,取老婆都愁哎,嘟囔著,啃老吧,一面是倚老賣老,指手畫腳,一面是啃老拼爹,孝文化總是能發酵的很好的文化呀。還是假孝吧,到墳頭哭喪著臉燒紙錢,說孝不在物質在有心否?疑惑?
是誰在推卸養老的責任,玩轉著孝文化無償偷佔騙取了人民的自然感情?是誰在打著孝旗無良商業的吹噓賺些黑心錢?是誰利用著人們人性在以孝文化之名灌輸些奴才思想?人不是文化的奴隸,孝不是人間自然真情的枷鎖!
好好,好了,俺也是孝子呀,就寫這麼些了,少說點話,努力幹活,多掙點錢,好盡孝!畢竟,沒錢,為生活愁容滿面,色難,色難,咋盡孝?噓噓,
一家之言,言不盡意,僅供參考,
-
5 # 使用者6831062263241
孝字是一個會意字,上部是一個不全的“老”字,下部是一個“子”字。老字不全說明老人體衰,需要子女撐持,沒有子女撐持,老人就要跌倒。
另一說法是,孝字頭上是一個土字加上人字,左邊一撇意味著一個身體已有一般入土的老人,極度衰弱,急需子女扶持和照顧。因此,孝道實際上講的是父母與子女、長輩與晚輩、老年人與年輕人的依存關係,以及這種依存關係所形成的社會行為準則。孝道也強調了老年人的未盡事業需要年輕人去繼承和發揚。
《說文解字》對孝字的解釋是“善事父母者,從老省、從子,子承老也”。因此,尊老,敬老,養老,傳承子嗣,養育兒女,光大先業,是孝字的基本含義,也是孝道的基本精神。
回覆列表
孝其實很簡單:
好好活著,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的時候要好好疏導父母,告訴他們我喜歡這件事,我能做好,就算做不好我也能好好的。
常聯絡父母,哪怕再忙,一個資訊也可以讓父母知道我孩子沒事,不用那麼操心。
有自己認為處理起來很困難,很麻煩的時候可以跟父母說,讓他們知道孩子始終在意他們的想法。
其實孝順最簡單的來說就是樂觀地面對生活中發生的事情,多聯絡,多微笑,多讓父母有安全感,其實父母一直都需要我們給他們安全感,我們需要他們的庇護,同時,我們也是他們安心的關鍵!
最後祝天下善良的父母長命百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