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7702518070605
-
2 # 九世之仇尤可復
春秋戰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百家爭鳴、人才輩出、學術風氣活躍的時代。[1]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時期,東周在戰國後期(公元前256年)為秦國所滅,所以春秋戰國時期在時間上並不全然包含在東周王朝裡面。
春秋戰國分為春秋和戰國兩個時期。春秋時期,簡稱春秋,指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是屬於東周的一個時期。春秋時代周王的勢力減弱,諸侯群雄紛爭,齊桓公、晉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莊王相繼稱霸,史稱春秋五霸(另一說認為春秋五霸是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春秋和戰國的分水嶺是在公元前453年,韓、趙、魏三家滅掉智氏,瓜分晉國為標誌。
戰國時期簡稱戰國,指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是中國歷史上東周後期至秦統一中原前,各國混戰不休,故被後世稱之為“戰國”。“戰國”一名取自於西漢劉向所編注的《戰國策》。
西周時期,周天子保持著天下共主的威權。平王東遷以後,東周開始,周室開始衰微,只保有天下共主的名義,而無實際的控制能力。中原各國也因社會經濟條件不同,大國間爭奪霸主的局面出現了,各國的兼併與爭霸促成了各個地區的統一。因此,東周時期的社會大動盪,為全國性的統一準備了條件。
-
3 # 時光素描
在中國和日本歷史上都有稱作戰國的時期。
1,中國戰國時代,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是東周的後半期,但東周在前256年即已被秦國所滅,所以戰國時代在時間上並不全部包含在東周王朝裡面。
公元前453年,晉國大夫韓、趙、魏三大家族打敗智氏,繼而瓜分晉國,奠定了戰國七雄的基礎。戰國七雄分別是:燕、趙、魏、韓、楚、秦、齊。最後秦統一六國,建立秦朝。
戰國上承春秋亂世,後啟大秦帝國,中續百家爭鳴,是中國思想、學術、科技、軍事以及政治發展的黃金時期。
“戰國”之名,源自西漢劉向編注的《戰國策》。
2,日本戰國時期,指日本室町幕府後期到安土桃山時代的這段歷史。
此詞彙出自甲斐國(今山梨縣)大名武田信玄所制定的分國法《甲州法度次第》第二十條中出現的“天下戰國之上(天下戦國の上は)”一句。多數人認為日本戰國始於1467年的應仁之亂;至1615年,德川家康於大坂夏之陣打敗豐臣秀賴,豐臣氏滅亡,日本戰國時代結束。
-
4 # 似水年華8079
戰國(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國歷史上繼春秋時期之後的大變革時期。
-
5 # 使用者1853991559245
中國的戰國是指秦始皇統一中國之前東周七個諸侯國爭霸的時期
回覆列表
春秋戰國是西周朝代。
春秋戰國時期可以說是,古代歷史之中思想發展最快一個階段,當時思想百家爭鳴,學術非常活躍,並且也是中國華夏曆史之上,比較長時間一段分裂,而春秋戰國時期是什麼朝代,可以說它是一箇中國思想文化歷史之中不可缺少一個朝代。
在周王因為諸侯分割之後,實力減弱,從而許多諸侯直接佔據一方土地之後,在建立自己土地國家之後,稱霸四方,春秋戰國時期,諸侯爭霸,在各地都發起戰爭,因此這也是為什麼春秋戰國時期是一個比較混亂朝代原因,各地諸侯都紛紛搶佔土地。各個諸侯國家各推自己管理制度,從而出現百家爭鳴現象,許多的文學仕家,都紛紛提出自己思想,並且在當時對思想文化的管控的力度,還是比較小,每個諸侯國內,思想文化繁榮,從而使春秋戰國成為一個思想繁榮國家。春秋時期,周天子還有名義上的影響力。到戰國時期,周天子雖然存在,但名存實亡了。
按周制,只有天子才能稱王。春秋時期,只有蠻荒之地的楚國,以及後期的吳越,才敢稱王。稱王之後,表明政治上與周天子平等了。諸侯可以與周天子平等,大夫自然也可以與諸侯平等。於是戰國時期,韓趙魏三家不但瓜分老主子晉國的家產還各自稱王,與周天子平級了。
不但晉國如此,齊國大夫田氏也奪了姜家的權,在齊國進行了改朝換代。在各國內部權力變化的同時,又加上外部大國對小國的武力吞併。這樣,戰國中後期形成了七雄並立的局面。
天無二日,地無兩主,既然大家都稱王,那就此一下,到底誰才是真正的王。經過兩百多年的爭鬥,秦國成為最後的勝利者。秦始皇掃滅六國。天下一統。歷史開啟新的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