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8311647666260
-
2 # 孵石成鳥
屈原時代楚國沒有宰相。只有相當於宰相的官職一一令尹。當時楚國令尹叫子蘭。
令尹,是楚國在春秋戰國時代的最高官銜,是掌握政治事務,發號施令的最高官,其執掌一國之國柄,身處上位,以率下民,對內主持國事,對外主持戰爭,總攬軍政大權於一身。令尹主要由楚國貴族當中的賢能來擔任,且多為羋姓(熊氏、若敖氏、薳氏、屈氏、昭氏、景氏、彭氏)之族,亦有少數外姓之人為令尹(吳起、黃歇、李園),實不多見。
-
3 # 使用者8952449319509
宰相是屈原。
屈原與楚懷王的關係親密而複雜,具有多層關係,其中是否有男男關係,歷史並無明確定義。但《楚辭》詩歌中又有多處詩句引人遐思,使人懷疑其與楚懷王有男男關係,引後世學者議論紛紛。
一、可確定的關係
屈原與楚懷王的關係有兩個是十分確定的:
1、血緣族親關係
屈原:羋姓,屈氏,名平,字原。
楚懷王:羋姓,熊氏,名槐。
現代姓是從古代姓氏合二為一,演變而來。在古代,姓是姓,氏是氏,各自代表不同的含義。姓代表宗族,代表血緣關係,氏代表宗族分支。在稱呼上,古人稱氏不稱姓。如屈原與楚懷王都姓羋,但分別稱為屈原、熊槐。
屈原與楚懷王都是羋姓,屬於同一宗族。屈氏、熊氏是羋姓的不同分支。追溯歷史,屈氏源於熊氏,同時還是熊氏的分支。
羋姓屈氏的祖先為楚武王熊通之子,熊瑕。因熊瑕被封地於屈邑,其後代以封地為氏,遂稱屈氏。
因此,楚懷王熊槐屬於熊氏直系,屈原屬於熊氏分支屈氏,二者具有一定的血緣關係,是族親。
2、君臣關係
楚懷王是楚國君王,屈原是楚國大臣。屈原曾任左徒(僅次於宰相的大官)、三閭大夫等官職,兼管內政外交大事。其早年深受楚懷王信任,二者關係融洽默契多年,後被秦國張儀使計離間。楚懷王逐漸疏遠屈原,並因小事將屈原流放偏遠之地。後短暫召回,又因楚懷王寵妃鄭袖使壞,第二次被流放,直至自投汩羅江而亡。
二、不能確定的男男關係
屈原與楚懷王的男男關係並無歷史資料可以證明,但有較多的資料指向這層關係,引人遐想。
1944年,古典文學專家孫次舟在《中央日報》上接連發表《屈原是文學弄臣的發疑》、《屈原討論的最後申辯》文章,認為根據《離騷》中的語氣和情感,屈原和楚懷王“有一種超乎尋常君臣的關係”,暗指二者之間存在男男關係。
孫次舟的觀點獲得了著名學者朱自清與聞一多的支援,聞一多更是在報紙上公開發表文章《屈原問題——敬質孫次舟先生》,表態支援。聞一多是著名學者,對《楚辭》多有研究,出版過兩部關於《楚辭》的著作:《楚辭校補》、《離騷解詁》,因此他的意見十分重要。
屈原與楚懷王存在男男關係的觀點主要源於屈原詩歌,尤其是《離騷》所反映出來屈原對楚懷王的情感,以及一些比喻稱呼。
《離騷》原文節選如下:
初既與餘誠言兮,後悔遁而有他;餘既不難夫離別兮,傷靈脩之數化。
參考譯文:當初你曾與我彼此信任,言語坦誠;後來竟然後悔改變語音而且另有個“他”;與你離別疏遠不是最難過的事情,最傷心的是你(君王)的心之變化無常不守信用。
語句以男女情人相責的口吻,表達了屈原對楚懷王的深深眷戀,而且對楚懷王的稱呼使用了女子對戀人的常用稱呼“靈脩”。
又如:
怨靈脩之浩蕩兮,終不察夫民心; 眾女嫉餘之娥眉兮,謠諑謂餘以善淫。
參考譯文:怨君王你心思寬廣粗獷,終究不能體察我的心思;你周圍的女人們嫉妒我蛾眉花容,於是就造謠汙衊我說我善於淫蕩。
語句以埋怨情人的口吻,將自已置於楚懷王姬妾群中,爭風吃醋。
還有:
閨中既已邃遠兮,哲王又不寤,懷朕情而不發兮,餘焉能忍與此終古!
參考譯文:閨房中既是如此幽暗深遠 ,君王你又始終不能醒悟 ;對君王的情懷不能傾訴,我怎能忍受這樣直至死亡呢!
“王”、“聯”等用詞,明白無誤的將情感物件指向楚懷王,表達出深情難抑的情感。
如此種種,不勝列舉。
可以肯定的是,《離騷》中,屈原以“香草美人”自比,以情侶關係比喻與楚懷王的關係。因此,由《離騷》分析推測,屈原對楚懷王一往情深,二者很有可能存在男男關係。
但事無絕對,就如現代多有娘炮、偽娘,他們看著很像同性戀,但往往人家是直男,只是有點娘。在春秋戰國時期,禮樂崩壞,“娘”風也是社會時尚之一。當時儒家著作《荀子·非相篇》有云:“今世俗之亂君,鄉曲之儇子,莫不美麗姚冶,奇衣婦飾,血氣態度,擬於女子”。顯然,戰國時代,社會有崇尚男性姿容,和男性姿態和服飾以模擬女性唯美的風氣。
屈原處於這種社會環境之下,或許只是富有脂粉氣息而又自戀的男子,因此以美人自喻,以情侶比擬君臣。《離騷》並不能十分肯定的說明屈原與楚懷王之間有男男關係,但它提供了這樣一個可能性。
如果以百分比計算,從《離騷》分析推測,屈原與楚懷王之間存在男男關係在50%以上,但無法證明。因為這些都是間接推論,並不能直接證明。
-
4 # 使用者8504024020264
《離騷》為我們塑造了一個高大的抒情主人公形象.首先,他有著突出的外部形象的特徵.“高餘冠之岌岌兮,長餘佩之陸離.”“長顑頷亦何傷.”很多屈原的畫像即使不寫上“屈原”二字,人們也可以一眼認出是屈原,就是因為都依據了詩中這種具有特徵性的描寫.其次,他具有鮮明的思想性格.第一,他是一位進步的政治改革家,主張法治(“循繩墨而不頗”),主張舉賢授能.第二,他主張美政,重視人民的利益和人民的作用(“皇天無私阿兮,覽民德焉錯輔”),反對統治者的荒淫暴虐和臣子的追逐私利(陳辭一段可見).第三,他追求真理,堅強不屈(“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餘心之可懲”).這個形象,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集中體現,兩千多年來給了無數仁人志士以品格與行為的示範,也給了他們以力量.
回覆列表
楚懷王熊槐
楚懷王熊槐熊氏,名槐,生於湖北廣陵(今湖北荊州),是楚威王之子,楚頃襄王之父,戰國時期楚國國君,公元前328年-公元前299年在位。
繼位早期,破格任用屈原等人進行改革,大敗魏國,消滅越國,擴充疆土。縱橫家蘇秦曾言“縱合則楚王,橫成則秦帝”。執政後期,與秦昭襄王會盟於武關,秦昭襄王將其扣押,脅迫其割地。
兩國相交不斬來使,何況是會盟協談的一國君主。在此之前,春秋時期,楚成王趁會盟之際扣留宋襄公,開了破壞邦交禮儀的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