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988639058506892

    柳下惠(前720—前621)展氏,名獲,字禽,春秋時期魯華人,是魯孝公的兒子公子展的後裔。餘展無駭為魯國司空。子禽官拜士師。因他居官清正,執法嚴謹,不合時宜,棄官歸隱,居於柳下。死後被諡為“惠”,故稱柳下惠。

    據說他又字“季”,所以有時也稱“柳下季”。他做過魯國大夫,後來隱遁,成為“逸民”。柳下惠被認為是遵守中國傳統道德的典範,他“坐懷不亂”的故事中國曆代廣為傳頌。《孟子》中說“柳下惠,聖之和者也”,所以他也有“和聖”之稱。

    現在,人們還用“柳下惠”或“坐懷不亂”來形容男子在兩性問題上的作風正派。

    “坐懷不亂”的故事有兩個版本:

    版本一,舊小說多引用“柳下惠坐懷不亂”的典故,來讚揚男子之美德。元朝,胡炳文的《純正蒙求》豐富了“坐懷不亂”的細節。相傳在一個寒冷的夜晚,柳下惠宿於郭門,有一個沒有住處的婦子來投宿,柳下惠恐她凍死,叫她坐在懷裡,解開外衣把她裹緊,同坐了一夜,並沒發生非禮行為。於是柳下惠就被譽為“坐懷不亂”的正人君子。

    版本二,也有傳說是:某年夏天,展獲外出訪友,途遇大雨,直奔郊外古廟暫避,但一踏進門檻,見一裸體女子正在裡面擰衣,展獲急忙退出,立於古槐之下,任其暴雨澆注。廟內婦女發覺,躲在門後,忙著溼衣。此事傳為佳話,故有“柳下惠坐懷(槐)不亂”之美名。

    其實,“坐懷不亂”的說法出自《詩經小雅巷伯》毛亨傳。毛亨註釋《巷伯》這首詩時講了一個故事:魯國有一個獨處一室的男子,鄰居是一位獨處一室的寡婦。一天夜裡暴風雨大作,寡婦的房子被摧毀,婦人來到男子這裡請求庇護。男子不讓婦人進門。婦人從窗戶裡對他說:“你為何不讓我進來呢?”男子說:“我聽說男女不到六十歲不能同居。現在我還年輕,你也一樣,所以不能讓你進來。”婦人說:“你為何不像柳下惠那樣,能夠用身體溫暖來不及入門避寒的女子,而別人也不認為他有非禮行為。”男子說:“柳下惠可以開門,我不能開門。所以我要以我的‘不開門’,來向柳下惠的‘開門’學習。”這個故事說明,最晚也在西漢初年的時候,就有了關於柳下惠坐懷不亂的傳說,只是有些語焉不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般減速帶設在停止線多少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