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阿微

    想起看《走出非洲》的那個時期,沒有那麼多訊息的爆炸,人們心靜,肯思考,認同感強。

    如今的影視業商業味道太濃,越來越少的演員願意沉下心來搞藝術創作,高片酬迎來的高投資卻換來爛片無數,電影成了快餐文化,看過,笑過,忘記。

    時代的特點造成的現狀想要有所改變很難,唯有攻心為上。

    第一:良好的輿論引導。

    輿論的導向很重要,現在《聲臨其境》和《演員的誕生》的火爆起了好頭,引導觀眾從看臉到開始用心去體會演員的演技,用實力說話。按節目的火爆程度,這樣的輿論導向起作用了。

    第二,多用新人,規避高片酬。

    實話說很多影視作品裡有些角色並不是非大腕不可,尤其是那些“友情客串”的角色,更應該放手讓新手上場,現在的新手演員,學習機會多,悟性高,上手快啊。

    有時候看演職人員表,一部電影,那麼多大腕,都是人民幣啊。

    第三,沉下心來敢用新作品。

    票房是壓力沒錯,口碑更入人心。那些熱鬧的大片固然吸引人,獨樹一幟的創意也許能殺出重圍,用心做有創意的作品,打動人心的作品會讓人一看再看。現在很多人在網上看影視作品,收費的影視網路也是一大市場,點選率靠什麼呢?曇花一現的作品?還是讓人回味的作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考科目二的時候,為什麼心裡不緊張,腿就是不停地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