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4393274506479172
-
2 # Passer-by103040443
因為古代所謂單挑都是假的。
中國古代戰爭分為兩個時代,戰國之前,準確的說是春秋末期之前,那時候打仗有一個特殊的制度,叫做兵禮。具體的兵禮百度《司馬法》,裡面有具體介紹,我就稍微講幾點。
首先是戰車制度,戰車是春秋時期貴族專用的戰具,也是春秋時期的主要作戰兵種(戰國中期開始淪為輔兵 ,西漢中期完全消失),戰車上有五人,其中一名車伕,兩名士兵持戈戟攻擊兩側,一名士兵持弓射擊,一名車長(一般是軍官)負責戰車的總指揮,車下有五十到兩百名士兵負責護衛戰車,對就是護衛戰車,這部分士兵一般不能直接參戰,後來這些車下卒演變為步兵。順便一提,春秋時期只有車上士才是真正計程車兵,這些人全都是貴族,那個年代參軍是貴族的特權,普通的老百姓做的車下卒是不算士兵的。春秋時期因為遵循禮制,出戰全都是這種戰車的形質,因此通常用“車x乘”來計算兵力,因為直接參戰人數少,所以就有了給你單挑的條件。春秋時期還有一些兵禮,比如作戰一定要等到雙方都到達指定地點,擺好陣勢,雙方指揮官都同意開戰,才能開戰,而且作戰過程中遇到比自己級別高的敵方車長還要停下來行禮,對方還要回禮。還有,有任何一方敗退,勝方只能追擊五十里,再追下去就犯規,等等規定。
說回正題,春秋時期是一個武將單挑極其頻繁的時代,因為這個時代的人其實打仗更多是為了炫耀武力也不是征服和侵略,而既然是炫耀武力,那不論是作戰還是派人單挑,其實都沒什麼區別了。
規則的第一個打破者是晉國,在城濮之戰中,晉國面對楚國退避三舍,也就是九十里,楚國追出了應該追的界限五十里,於是造到了齊國的口袋伏擊,被打了個幾乎團滅。之後晉國又多次使用這種“兵法”對付敵國,比如崤之戰伏擊秦國,這種情況在春秋還不算普遍,而進入戰國之後,各國開始進行殲滅作戰,打的都是侵略戰爭,動則爆發滅國大戰,那個時候單挑已經不好使了,所有將領都會縱觀全域性打的都是謀略兵法,沒有人會再去傻到單挑。
戰國之後,中國冷兵器戰爭才進入了真正的戰爭時代。
戰國之後的武將單挑有沒有呢?有的。
但都發生在特殊情況。
那三國時期舉例子吧,三國時僅有的兩例單挑,分別是呂布對郭汜和孫策對太史慈。呂布與郭汜爭奪權力,雙方約定單挑定勝負,於是呂布打敗了郭汜,然而郭汜不甘心,帶著兵回來把呂布打敗了。孫策親自前去探路,在神亭嶺和同樣探路的太史慈相遇,兩人交手,結局未知,有說平手後太史慈離開的,有說孫策擒拿了太史慈之後把對方放走的,但不論如何,之後太史慈和孫策都在戰場上再次對陣了。
你看,都已經沒人拿單挑的結果當回事了,那還要單挑幹嘛呢?
-
3 # 在野武將
這是個好問題。對方武將來叫戰,當然可以用弓箭來射,甚至可以改變戰爭程序。
其中最著名的是唐代名將薛仁貴——所謂“將軍三箭定天山,戰士長歌入漢關。”。這是說,當時唐朝在和九姓鐵勒打仗。鐵勒的兵馬號稱數十萬,就派了幾十個人“來挑戰”。薛仁貴直接“發三矢,射殺三人”,其他的人見狀立馬就投降了(《舊唐書》)。之後薛仁貴的軍隊所向披靡,平定了沙漠以北的地方。
這其中雖然誇大的薛仁貴的個人能力,但箭射來將的例子,古代多有,而一箭射翻的情況,史料中有多處記載。比如,澶淵之戰,宋軍就在澶州前線以床弩射殺遼方大將蕭撻凜。
所以說,單挑前,可以先射箭。這是古代戰鬥中的一個環節。於是問題來了:為什麼直接射死對方武將的情況,並不十分常見呢?
關鍵是古代弓弩射程有限,叫戰的將領會和對方箭陣保持一定的距離。
現代射箭,靶距70米。古代說箭射百步,以當時的步計,無論如何也在100米以內,甚至50米左右。在這個距離內,可以確保一定的精度,也有把握射穿對方的鎧甲。對於以前人來說,這是常識,所以叫戰的將領不會走到這麼近的距離去,如果在100米開外,甚至更遠的地方,來箭的速度、角度、威脅性都大打折扣了——所謂強弩之末。這種情況下,擋避敵箭就是武將的基本素養——如果這種技能都沒有,就別去叫戰了。
如果箭要射更遠,又要有一定精度,也不是不可以。
一是用箭陣。這是因為普通弓箭手確實可以射更遠一些,但結果是精度下降,難以命中對方來將。為了彌補這一缺失,可以佈置大隊弓箭手齊射。但由於涉及人員調動,箭陣部署,很多時候對方來將也會注意到。顯然,他會主動避開有效射程。
二是使用器械。問題是一樣的,佈置大型弩的時候,一般情況下對方也會相應有所準備。澶淵之戰時,遼軍不瞭解宋方床弩的效能,主將沒有站在比較安全的距離。明清之際,兩軍交戰就不是射箭了,直接開炮都可以。如果對於火炮射程估計不足,甚至會造成主帥受傷的情況。
最後,當然可以找一個臂力驚人的人來射。一開始說的薛仁貴應該就是這種情況。
-
4 # 張不叄讀秦史
大家可能是《三國演義》看多了,覺得古代戰爭都是武將在前面單挑,分出勝負後,勝利一方乘勢掩殺。但其實,單挑是很少見的。真正的冷兵器戰爭,個人武力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主將自己再能打,充其量也就能殺死幾十個人,面對千軍萬馬,這點戰果是微不足道的。想想項羽,太史公筆下的垓下之戰把他的武力吹得沒了邊,到頭來不還是兵敗身死麼?龐大的兵力、高效率的組織、合乎戰場形勢的指揮,這些加起來才是取勝之道。越是大規模的戰鬥,主將越不會輕易出動,因為指揮士兵才是他真正要做的工作。
真正的單挑也不是沒有,但需要滿足很多條件。春秋時期的戰場上有“致師”的風俗,《左傳·宣公十二年》記載了晉楚兩國的邲之戰,當時楚國的許伯、樂伯、攝叔三人共同駕駛一輛戰車,各自提到了“致師”的內容:“許伯曰:‘吾聞致師者,御靡旌摩壘而還。’樂伯曰:‘吾聞致師者,左射以菆,代御執轡,御下,兩馬掉鞅而還。’攝叔曰:‘吾聞致師者,右入壘,折馘執俘而還。’”最後,他們這輛戰車“皆行其所聞而復”:御者許伯駕駛戰車跑到敵軍營前,讓車上的旌旗擦過敵營的壁壘;車左樂伯一面發矢射敵,一面代御操韁,讓許伯下車去整理好馬的頸革;車右攝叔殺入敵營,斬取敵軍首級,並抓回一個俘虜。
這算是“單挑”的雛形,但一定要注意,它只有在春秋時期那種“堂堂之陣,正正之旗”的情況下才能奏效,而且當時的戰爭並不以殺死對手為主要目的。
三國時期也有單挑,但絕沒有演義裡寫的那麼多,更沒有那麼精彩,基本只有兩種情況:一是雙方都約定好的情況下,更類似決鬥,孫策和太史慈確實有過,呂布和郭汜也有過,但這都不影響戰鬥結果。另一種就是亂軍中的突襲,關羽殺顏良就是如此:“羽望見良麾蓋,策馬刺良於萬眾之中,斬其首還,紹諸將莫能當者,遂解白馬圍。”注意是“刺”,而不是“斬”,那時候還沒有青龍刀,關羽用的應該是槊。
另外,楚漢戰爭時期,劉邦和項羽還真差點有過一次單挑,情況也確實如問題所說,項羽差點射死了劉邦。當時兩軍在廣武澗對峙,項羽想和劉邦單挑,劉邦沒有應戰,卻把項羽罵了一通,項羽大怒,用弩射中了劉邦的胸口,劉邦趕忙彎下腰,假裝摸自己的腳,“虜中吾指。”總算掩飾了過去,如果那一箭射死了劉邦,還不知道歷史會如何發展。
-
5 # 皇帝不稱朕
兵對兵,將對將,這是中國古典小說及評書演義裡最常見的“戰爭場景”。
《三國演義》裡的經典戰爭,全是英雄主義的表演,什麼關羽斬顏良文丑,虎牢關三英戰呂布,定軍山黃忠斬夏侯淵等等,明明是一場場激烈慘酷、流血漂櫓、伏屍千里的血戰,竟被小說家們排演成了一幕幕小型打鬥戲。
如此說起來,小說裡渲染的所謂二十萬、八十萬大軍,還有什麼意義呢?全是來烘托場景的。無怪乎趙子龍出入百萬軍中,如入無人之地!不是無人,而是普通士兵全跟紙紮的一樣,毫無用處!
提這個問題的仁兄,很可能就是上了小說評書的當,以為只要評出(好比隋唐)幾十條英雄,按其武功高下排好名,基本上打仗就靠運氣了。好比排名靠後的秦瓊別碰上第二條好漢宇文成都,那便是好運;而宇文成都別在戰場碰到第一條好漢李元霸,那也便是好運……以此類推,武功高低,是生是死,都按英雄榜名次預先決定了!
可是,古代打仗就靠幾位名將,其他小校官兵全都是擺設,只配擂鼓叫陣?
自然非是!
打仗在任何時代都要依靠集體的力量,兵多的一方總佔天然的優勢,不是手下有一兩員功夫排名在前的英雄就可了事的。正因為需要集體,所有才有嚴密的軍事組織(軍、陣、營、哨、隊等)以及要經常排練的陣法,所謂“排兵佈陣”也!兩軍對壘時,也總以大隊人馬的衝鋒為最主要的戰法。
像關羽、張飛、趙雲這樣的大將,如果也跟普通將校一樣衝鋒在前,輕易地與敵交手,一旦折損了,豈不是不可彌補的重大損失?從另一方面來講,像關羽這樣的大將,在《三國演義》裡幾乎就是蠻鬥,盡誇他刀法好了,全沒見到他用兵之妙,“好主意”(帥才所需講的兵法)全被諸葛亮一人包圓了!
事實上,在古代戰場上被射死的人,很少是一箭穿胸,而多像上圖一樣,被“箭射成了一隻刺蝟”!古代的箭就像今天的火箭炮,必須齊射才能發揮最大的戰鬥效能,如果己方大將太前出,過於靠近對方,敵人忽然下令來個齊射,這位大將豈不當場變成一隻死刺蝟?在萬箭齊發的覆蓋之下,他根本沒處可逃。須知諸葛亮草船借箭,一借就是十萬枝呢!
蘇軾這句詩寫得好:“三千強弩射潮低”!想死的可勁往前衝吧!
好,再回到問題本身,既然沒有大將在兩陣中央“殺它三百回合”,那何來一冷箭射之呢?況且箭的射程相當有限,其準頭與殺傷力與其所射的距離為負相關,也就是距離越遠越不易射準,殺傷力越低。基本上在二三十米開外,箭就只能是機率性殺傷了。
那種以為,只消神箭手搭箭在弦,一箭射去,對方大將應弦而斃的場景,輒又是上了電影的當了!弓箭作為一種“遠端攻擊性武器”,要發揮其殺傷力,要在於“萬箭齊發”。
一支箭改變歷史的情況,不是沒有,那也只是萬箭齊發時造成的偶然性戰果,比如朱元璋與陳友諒在鄱陽湖大戰,陳友諒見軍情緊急,將頭伸出船艙外探視,忽被一箭不偏不倚射中腦殼,頓時掛了!可是這一箭是瞄準他射的嗎?當然不是。他是被箭雨中不知名的一支偶然射死的。
不是一支箭改變了歷史,而是陳友諒不小心探頭改變了歷史!
-
6 # 上將噯福斯
古代打仗,雙方武將單挑的情況,雖然少,但確實存在。
武將單挑時,一箭將對方射翻的情況也是有的。
春秋時期就有武將單挑,兩軍對陣,先派出一輛戰車向敵軍挑戰,叫做致師。
史記裡就記載了一個著名的單挑事件。
發起挑戰的是力拔山兮氣蓋世的楚霸王項羽。當時楚軍與漢軍在滎陽長期對峙,劉邦龜縮不出,天天守著軍營睡大覺。項羽心想,你個龜孫,你不出來我怎麼收拾你。惱怒之下,派出驍將前去叫罵挑戰。
沒想到劉邦軍中有一個擅長射箭的婁煩人,一箭就把挑戰者射翻在地。
項羽恨的牙癢癢,一連又派出幾名驍將。結果全被射成了刺蝟。
霸王的肺都氣炸了,提起霸王槍,跨上烏騅馬,親自來到陣前挑戰。
那個婁煩人正要放箭,霸王怒目而視,一眼就把他瞪得陽物不舉,再不敢直視霸王。
另一個著名的單挑事件,就是關公匹馬斬顏良。三國志記載,關公遠遠望見顏良麾蓋,縱馬向前直衝敵陣,刺顏良於萬眾之中,河北諸將莫能擋者。這個單挑太霸氣了。一個人單挑一支軍隊。真武聖人也。
從這次單挑我們可以看出,如果是兩個武將在陣前單挑,使用弓箭射擊的可能性比較小。為什麼呢?
因為,如果雙方單挑,距離不會超過一箭之地,也就在百米左右。而馬的速度非常快,三、四秒就能跑一百米,轉瞬之間就到眼前,可能這邊箭還沒瞄準,就被人家長槍捅了個大窟窿。
那麼,別的人在旁邊放暗箭行不行。這當然是可行的,就是難度比較大,一不小心會射到自己人。但歷史上還真就有藝高人膽大的。誰呢?明朝大將李如梅!
想當年,大明朝援朝抗日。遼東總兵官李如松率領遼東鐵騎入朝作戰。一戰收復平壤,殲敵一萬餘人。隨後,親率家丁親兵三千餘人奔襲漢城,不想在碧蹄館遭遇日軍主力四萬餘人,陷入重重包圍。
大將李如松
戰鬥最激烈時,李如松親自上陣,左右開弓,箭無虛發。
正在此時,一個日寇驍將,金盔金甲,策馬直衝而來,眼看李如松就要命喪當場。
千鈞一髮之際,一支利箭呼嘯而來,將那日寇射翻在地。明軍由此突出重圍,安然撤退。
射箭的正是李如松的親兄弟,李如梅。
-
7 # 腳踏一枝梅
誰告訴古代打仗武將單挑?這不過是文人瞎弄出來的,加上影視劇一陣狂轟亂炸,形成武將單挑的打鬥模式。當娛樂開心一笑而過就罷了。過去打仗是群鷗,昏天黑地一群人亂打,為什麼要人多佔便宜呢?你武功蓋世,幾百上千非汝敵手,參考史上最牛逼的項羽。幾萬人圍上來打你一人,沒轍了吧?站著不動讓你殺,你都會活活累死的。
-
8 # 小約翰
因!為!沒!機!會!
所謂出城迎戰單挑,完全是廣大勞動人民的幻想,是根據演義小說而想象出的虛構情節。
所謂的武將單挑,是華人民老少咸宜,婦孺皆知的一種深受廣大人民喜愛的戰爭形式。尤以《三國演義》最為膾炙人口,什麼“虎牢關三英戰呂布”什麼“關雲長溫酒斬華雄”,那故事講的叫一個暢快淋漓,爽!
可惜這是假的。
演藝小說這麼寫,原因很簡單——人民喜歡,你算個屁?你寫關羽怎麼排兵佈陣,後勤帶了多少糧食,怎麼紮營怎麼警衛,老百姓不願意聽,我們就願意聽關雲長溫酒斬華雄。
之所以說這種事情不合理,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如果古代戰爭是以武將單挑來決勝負的話,那麼動輒帶十幾萬幾十萬軍隊幹什麼呢?啦啦隊嗎?人多加油的時候聲音比較大?
(真要是這樣的話,帶他們上戰場豈不更好?)
實際上,古今的戰爭都是一樣的,武將作為指揮官,始終處於一個安全的指揮位置(中軍大帳),很少親自上戰場廝殺,畢竟衝鋒不差你一個,要是你死了,軍隊怎麼辦?
不過武將單挑也並非完全沒有出現過,比如顏良就真的是被關二爺斬殺的,夏侯淵也是真的被黃忠所殺。不過這兩次都有特殊情況,顏良是認出了關羽,想和關羽說話,結果一不留神被他衝過來,一刀咔嚓了。夏侯淵更冤,他在山谷裡,黃忠從山坡上衝下來,連人帶馬加上重力勢能,動能超級大,一鼓作氣衝到眼前,被咔嚓了。
但除了這種情況,武將被斬殺的情況還是相當少的,畢竟處於核心位置,只要沒像顏良、夏侯淵一樣被突襲,應該問題不大。
但也有一種人,死的純屬活該。
宋遼澶淵大戰的時候,雙方戰鬥陷入僵局,遼國大將蕭達凜,看見宋軍只守城不出戰,心裡急啊,於是想出了天才的一招——叫陣!
他自己單槍匹馬的跑到了澶州城下,對著城上的宋軍破口大罵,希望激怒宋軍,讓他們出戰。萬萬沒想到的是,他吃了沒文化的虧,沒想到宋軍有秘密武器!
床弩是一種古代的重型武器,常用於攻城守城,威力巨大。它用絞盤蓄力,箭支極長,射程也很遠,是居家旅行,殺人越貨的必備工具。蕭達凜當時在城下,萬萬沒想到宋軍裝備有這種東西。城上的宋軍雖然戰鬥意志不高,但是武器先進,拉動床弩直接一箭,把蕭達凜連人帶馬活活釘在了地上!
這個活生生的例子告訴我們,單挑有風險,裝逼需謹慎啊!
-
9 # 中華財神到
這是秦朝皇帝的衛隊編制。
1、以帶甲的弩兵為主體。
2、正前最外層放三排無甲的盾兵和戈兵。左右各有一排無甲肉搏兵守衛側翼。
3、隔兩列弩兵。陣中放一輛戰車和10個跟車護衛的肉搏兵。
4、陣的前後角各放1/6列(約15個)帶甲的肉搏兵。
遇到敵人。
200米外流矢壓制保持距離。
150米內輪流射擊,放出戰車襲擾降低敵人衝擊速度。
100米內全速射擊。
面對面混戰時,肉搏兵阻擊近身敵人。帶甲弩兵抽劍格鬥。
遇到這樣的軍隊。交戰前叫對方主將出來單挑。明顯是送人頭。
但一般在軍隊安全距離外,派個使者過來溝通還是必要的。
1、友軍,勿打。
2、來投降的。
3、非敵對勢力,過路的。
4、跟主將有私交勸降。
5、跟主將有私交求放過的。
6、也不知道自己來幹啥的,遵循戰前溝通規則的文明軍隊。
陣前一言不合抽刀互砍也就是傳說中的單挑了。
小說裡描述的武將單挑,時代背景通常是亂世。
勢力四起,投降,叛變,揭竿而起時時發生。
武器裝備和軍隊組織情況都比較混亂,靠軍服和軍隊組織來識別敵我比較困難。
打架前搞清楚對手是誰,來意如何,是否能爭取過來尤為重要。
即便是明確的敵人,在亂世也很有必要借戰前溝通的機會偵查敵情。弱雞就吃了,強手就攀交情求放過,或者安排撤退。
《三國》裡的單挑,多是發生在諸侯蜂起的時候。敵我勢力犬牙交錯。
帶家兵,族人揭竿的野生將軍。和皇帝授權的地方武裝將軍滿世界混戰的時候。
這些將軍往往有公務員背景,都在東漢政界這口鍋裡一起吃過飯。見面了摸清楚來意,偵查敵情還是必要的。
因為都是創業軍隊,組織編制,武器裝備良莠不齊。往往是一個離職公務員,把老家的兄弟親戚叫上就建立勢力了。
兩軍見面時只有主將是見過世面的人。自然只有主將去面談溝通。族人在後面站著等通知。
主將與前同僚面談時候,一言不合被對面砍了。自己夥瞬間傻掉,逃跑。對面趁亂掩殺過來。
就是這麼個混亂的局勢,混亂的勢力,混亂的軍隊組織。創造了無數的單挑良機。
以關二爺的作戰記錄分析,看看單挑的出現情況。
關二爺出道時候,只有一個政府軍編制“馬弓手”。單挑時候不明白這個套路。對面的政府軍“將軍”人頭被取走。
等關二爺有“漢壽亭侯”政治身份。統領正規軍時候,也不怎麼出去單挑了,都是派“牙將”“副將”去對話。大軍掩殺而已。
只有在軍隊混戰,直屬軍隊較少時才上陣“單挑”。
綜上。
單挑基本是出現在一個龐大軍隊體系崩潰,各路軍閥剛剛自立門戶時候。
互相之間還有共同利益。
可以透過外交手段同流,或者對陣現場談崩了直接砍人的交戰狀況。
等勢力穩固了之後,各勢力的外交就主要是頭領派文官了。談不攏禮送。軍隊只管砍人就行。也不需要主將上陣溝通,再趁機單挑了。
-
10 # 薩沙
古代根本就沒有武將單挑,這又不是黑社會搶地盤,找兩個大哥互相打一頓。
大家想想看,絕大部分戰爭都是一次就決定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最低也是成千上萬人的生死。
怎麼可能由2個人單挑來決勝負?
這種戰爭,非到一方被斬盡殺絕,通常不會停止。
以戰國的大戰為例,長平之戰之類都是傾全國之力玩命,誰輸誰的國家民族就完蛋了。
趙國戰敗,被秦軍殺了45萬。一時間,趙國滿街都是哭聲,母親哭兒子,媳婦哭丈夫,女兒哭父親。
這種你死我活的戰爭,怎麼可能以單挑決勝負。
古代武將中即便最勇猛的人,也不會去單挑,充其量像呂布一樣作戰時候一馬當先而已。
所以,中國古代戰爭不存在單挑一說。
倒是我們的鄰居日本有這回事。
日本戰國時期,大名往往盤踞一個縣,地小人少。
有時候大名和鄰居大名發生利益衝突,往往就用武士單挑方法解決。
為啥?
一來周邊都是強敵,我們兩人拼的你死我活,最後都是被第三方摘桃子。
二來大名之間通婚很厲害,鄰近的大名多有血親,也沒有必要把事情做絕。
三來大名的兵力本來就有限,少得不過幾十個親信武士家一群足輕而已。這點家當,不能隨便拿出去拼,拼光了沒辦法恢復。
-
11 # 腦洞歷史觀
戰場單挑,那是古老的傳說啦,基本上在春秋的戰場上才能看到。
那是楚莊王攻打晉國時發生的一件事情。
楚莊王派出一支戰車,前向晉營致師。
所謂致師,就是現在所說的挑戰。一般只派出一輛戰車,衝到對方的營地前,耀武揚威一番,以示必戰的決心。
這是一個危險度很高的任務,搞不好就是有去無回。
擔任這次任務的主將是樂伯,駕車的是許伯,負責保衛工作的是攝叔。
做為戰車的駕駛員,許伯首先就表了一個態。
“我聽說致師者,戰車一定要開得飛快得讓旌旗靡倒,迅速迫近敵營後安全返回。”
做為主將的樂伯同樣表了態。
“我聽說致師者中的車左,不但要負責用利箭攻擊敵人,在到達敵營前,還要暫代駕車人執掌韁繩,然後讓駕車的人下去整理好馬匹跟馬脖上的皮帶。然後再回去。”
樂伯表態的同時,給許伯加了一個工作:整理車容馬容。
許伯毫不在意,當下保證一定按標準流程去完成致師的任務。
看到兩位同行紛紛表態,攝叔一拍胸脯。
“我聽說致師者中的車右,要負責攻入敵人的堡壘,殺死敵人,割取左耳。最後還要抓一個活的俘虜回來。”
這個顯然是對自己高標準要求了。
三位許下諾言的致師者坐在一輛車上衝上了晉營。這三個人果然不負所諾。許伯將車駕得飛快,車上的旌旗飛靡。樂伯利箭頻發,連射連中,將晉營攪得大亂。到了晉營前,攝叔跳下車,猛然衝到晉營裡,橫衝直撞,手刃數人,還一拳打昏一個拖了回來,扔到車裡。
晉兵被這突出其來的致師者搞暈了,過了好一會才明白過來。憤怒之下,連忙組織士兵前去追擊。
而此時,許伯勒停戰車,將疆繩交到樂伯的手裡,自己大搖大擺的跳下車,從容不迫地整了整有些毛髮不整的馬匹,又仔細調整了一下馬帶。這才跳回車上,朝大本營飛馳而去。
這就不只是從肉體上傷害了晉兵,從精神上,也是一種侮辱。
晉兵大為憤怒,也不講究單車對單車的單挑的規矩,數車齊出,朝樂伯們追了過去。
一路上,樂伯頻頻射箭狙擊晉兵,為了顯示自己高超的射術,樂伯沒有胡亂發箭,而是專門射左邊的馬,右邊的人。一時之間,晉兵被樂伯的箭術所驚,竟然無法迫近。
到了最後,樂伯發現了一個不太妙的事情。
箭只剩一支了。
這一回玩大了。要是讓晉兵追上,還不得被他們扒了皮?
危難關頭,樂伯眼前一亮,前面出現了一隻麋鹿。樂伯連忙搭箭一射,正中麋鹿。
樂伯叫停戰車,讓攝叔將這頭鹿獻給後面的晉兵。
此時,追來的是晉國的大夫鮑癸。
攝叔抱著這頭麋鹿,走到鮑癸的面前,“因為現在還不到時令,應該奉上的禽獸還沒有出現,就謹以這隻鹿做為你隨從的膳食吧。”
這是一個極為有禮的言辭。根據周禮,“冬天獻狼,夏天獻麋鹿,春秋獻獸物。”現在已經是秋天,本應該獻上秋天常見的獸物,但現在只抓到了麋鹿,就只好請晉國大夫原諒了。二來,攝叔沒說獻給鮑癸,而是送給鮑癸的部下,表示這個東西不成敬意,不敢說成送給君下。
鮑癸愣住了,良久,他收下了這頭麋鹿。然後讓部下放棄追擊,掉頭回去。
“他們的車左善於射箭,車右又善於言辭令,這都是君子啊。”
在你死我活的戰場上,這群敵對的人沒有倚仗武力就橫行無忌,而是文質彬彬論起禮來。這種春秋士的風度著實讓人敬佩而神往。
楚莊王一面議和,一面又挑戰的行為把晉國搞暈了,同樣,也徹底激怒了晉華人。這麼多年,只有晉華人耍他國玩,什麼時候被人這樣忽悠過?
大夫魏錡跟趙旃同時請求去楚營致師。
這兩位同時跳出來,確實有一個共同點,他們都是對晉國心懷不滿的人。
魏錡想擔任公族大夫,而趙旃想當卿。無奈晉華人才太多,他們的要求又太高,要求進步的請求一直沒有批下來。難免對晉國有些怨恨。心裡都巴不得晉國大敗,然後問責撤一批下去,他們好上位。
這兩位的請戰要求都被批了回去,他們又沒有先穀那樣擅自行動的膽量。最後,這兩位不約而同想了一個辦法。
魏錡表示我不去楚營致師,但讓我去楚營出使一下,打探一下情況,搞清楚這個楚子葫蘆裡賣得什麼藥。
這個可以有。魏錡的請求得到了批准。
魏錡就朝楚營進發了,靠近楚營後,就彎弓射箭,大喊大叫地挑戰。
楚華人也不含糊,連忙派了兵車出來追,楚國的重量級大夫潘黨親自前來追擊。追到一半,魏錡眼見就要被追上了。此時,大概是巧合,或者是鄭國生態環境保護得好,野生動物多,前面竟然也出現了麋鹿,還是六隻。魏錡靈機一動,楚華人搞鹿遁,難道我不可以嗎?
於是,魏錡連忙朝這群鹿發箭,箭術水平稍差了一點,只射中了一支。魏錡將這頭鹿端給了後面追上來的潘黨。
“您有軍事在身,你的打獵官員恐怕不能提供給你新鮮的野味。就把這頭鹿獻給您的隨從。”
說完,魏錡抬頭看潘黨,心裡卻七上八下。誰知道這個楚國大夫講不講禮呢?
潘黨微微一笑,當然明白對方是在模仿樂伯,要是自己不放人。那豈不表示自己不如晉國大夫懂禮了嗎?
想到這裡,潘黨一揮手,收下麋鹿,放走了魏錡。
魏錡剛逃走,晉國的另一個大夫趙旃就來了。
魏錡是打著出使楚營的旗號來致師,這位趙旃就更奇葩了,他是打著結盟的旗號來進攻的。
到達楚營,已經是夜裡。趙旃就在楚營的外面鋪了一張席子坐在地上,然後命令自己的部下進攻軍門。
介紹一下,這位趙旃是趙穿之子,從這種魯莽的行事風格來看,果然是有其父必有其子。
這麼點人,就敢來踏營,眼裡還有楚華人嗎?
收到訊息,楚莊王大怒,立馬率領兵馬前去迎戰。趙旃一看,果然把楚軍惹毛了,也不準備在楚營前露營了,席子也不收就跑。
這一天很熱鬧。發生的事情很多,一時之間,無法理清頭緒,但晉營裡的人已經感覺不太對勁了。
看到魏錡跟趙旃先後出營朝楚方而去。上軍軍佐郃克搖了搖頭,“這兩個人都心懷不滿,現在他們去了楚營,只怕要出事,我們再不防備一下,肯定要吃虧的。”
對於郃克的擔擾,主戰派頭目先穀翻了翻白眼,不以為然地說道:“鄭華人讓我們跟楚軍戰,我們不敢聽;楚國向我們求和,我們又不答應。軍隊沒有一個固定的戰略,多加防備有什麼用?”
這是什麼邏輯?這簡直就是鬧情緒,開玩笑嘛。
士會一看不對勁,也勸道:“還是防備一點好。如果趙旃、魏錡這一去激怒了楚華人,楚華人趁機攻打我們,我們就會全軍覆沒。做了防備,楚國不來,我們再解除防備,締結盟約,他們也沒什麼話說。本來諸侯相會,守衛都不會撤除的。如果他們懷著惡意來,我們有準備也不至於失敗。”
先穀依然否決了這個建議。
先穀的爺爺先且居,太爺爺先軫都是名噪一時的名將,尤其是先軫,可以稱之為軍事家,怎麼傳到先穀這一輩,種子就壞了呢?當年先軫指揮城濮之戰,一舉成就晉國的霸主。現在這個霸業要敗在這孫子身上了。
在晉國大夫討論不休的時候。趙旃正狼狽地逃命。他本人就沒有那麼好運碰到什麼麋鹿了,嘴皮子也不會說。就一直被楚軍追著不放。最後實在沒辦法,趙旃丟下戰車,鑽進了樹林裡,想借著林深草密逃之夭夭,卻不料被楚莊王的保鏢車右屈蕩追到林中,兩人扭打在一起。趙旃技不如人,最後使出一個金蟬脫殼,被對方扒下了戰甲才逃了出去。
對趙旃的遭遇,只能說一聲,不作不會死。
兩位晉國大夫挑起了楚軍的怒火,但真正讓大戰暴發的卻是另一輛戰車。這一輛戰車本來還是晉營派出來調和矛盾的。
晉國的大夫們看到趙旃們去了半天都沒有回來,擔心這兩位是不是真的去惹楚軍了,就派了一輛兵車想把這兩位叫回去。
大概是走得比較急。車開得比較快,揚起的塵很大。楚軍的斥侯一看,車塵滾滾而來。這不是大軍來襲是什麼?於是,連忙派人回去報告。
“晉國大軍殺過來了!”
此時,楚莊王正在外面抓趙旃呢,要真是晉軍全軍出動,楚莊王就得陷入晉軍的包圍當中,再聯絡昨天夜裡發生的事情,說不定就是晉華人設的圈套。
於是,坐鎮營中的孫叔敖連下了兩個命令。
“列陣迎敵!”
“進軍!寧可我們逼近敵人,不可讓敵人逼近我們!”
孫叔敖本來是主張撤退不戰的,但一旦楚莊王下了決戰的命令,孫叔敖就堅決執行這一命令。在執行力上,楚軍超過了晉軍。
一場決定中原霸主歸屬的大戰就這樣無意間被觸發了。
後面內容太多,就不復制了。
-
12 # 小小嬴政
我們常常可以在電視劇、電影中看到這樣的場景:大戰在即,雙方的武將會騎馬出陣,在雙方的軍隊前面單挑。單挑贏的一方士氣高漲,輸的一方士氣低落,然後勝利的一方趁機全線出擊,將對方打得落花流水。
雙方的將軍在單挑時,看電視的我們往往會津津樂道,看到底是哪個比較強。但是很可惜,武將單挑這樣的做法幾乎是不存在的。
春秋之後少有武將單挑老實講,古時候的確發生過武將單挑這種事,但是僅存在於春秋之前。當時人們比較重視公平對決,講究“君子行為”。
可自從孫武的《孫子兵法》問世之後,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
孫武在他的《孫子兵法》裡講到: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告訴國君一定要重視戰爭,並且重點突出了兵者詭道。什麼意思呢,就是用兵之道一定是險惡的,一定是要用謀略的。正大光明的打,怎麼死都不知道,比如關羽斬殺顏良就是很好的例子。
在當時那個時候,《孫子兵法》順應了時代發展的趨勢。我們知道春秋戰國時代整個中國是亂糟糟的,在春秋的時候有幾十個國家在互相打仗,他們都想要兼併對方。
在這種情況下,打仗是險惡的,打仗的目的就是想把對方給消滅掉,哪裡還能像春秋之前的那樣堂堂正正的對決呢?要真是這樣的話,自己什麼時候被吞併了都不知道!
將軍獨自前去迎戰不現實從現實角度分析,一個將軍怎麼說也是軍隊的核心人物之一,怎麼會如此輕易地獨自前去迎戰。
就像題目裡說的,只有一個將軍前來,哪怕他再怎麼強,我萬箭齊發,他要怎麼辦?在數百支箭的猛烈攻擊下,個人再怎樣的勇猛都將成空。萬一這個將軍還是元帥呢,那一整個軍隊不就全亂套了?
所以從這個方面來講,一個將軍,獨自前去迎戰是不現實的,一旦被弓箭射死怎麼辦,那是得不償失。
所以,作為將軍,最多是在行軍的時候一馬當先,走在軍隊的前面。真正打起仗來,很少會衝在第一個,衝在最前英勇廝殺固然看起來很牛很強,但不是將軍所為。
弓箭某種意義上可以改變戰爭的程序與局勢弓箭作為冷兵器時代攻擊範圍最遠的兵器,自然是有它無可比擬的優勢的。
有時候,攻擊可以改變戰爭的程序,甚至對戰爭起到了決定性作用,最出名的例子莫過於薛仁貴的“三箭定天山”了。
唐高宗的時候,鐵勒進犯大唐的邊境,唐高宗李治派薛仁貴去征討,回紇鐵勒九姓突厥得知唐軍快要到了,便急忙聚集了十萬人馬,想要憑藉天山的有利地形來阻擊唐軍。
唐軍與鐵勒在天山腳下交戰,薛仁貴面對的是數萬鐵勒軍隊。但面對這麼多的敵人,薛仁貴內心絲毫沒有任何波瀾,他舉起手裡的弓,連發三箭,準確的射死對方的三員大將。
其他人看到了,感覺十分不妙,紛紛下馬投降,薛仁貴趁此機會,帶領軍隊全面撲殺過去,將鐵勒軍殺得大敗。
此戰之後,軍隊裡就流傳著這樣的話:“將軍三箭定天山 壯士長歌入漢關。”來說明薛仁貴的英勇無比,射箭技術高超。打仗還是要靠團隊發生戰爭,基本都是會造成數千人的死亡,甚至造成整個諸侯勢力的瓦解,更嚴重的會國家的滅亡,牧野之戰、官渡之戰、長平之戰......無數的戰爭都說明了這個事實。
這樣關乎幾千人生命的事情,怎麼能夠靠兩個人的單挑解決呢?
打仗肯定是拼勁全力的,是要靠團隊作戰的。所以在大戰之前,會不斷的訓練士兵,要有人準備去刺探軍情、有人準備攻城、有人拿盾牌防護、有人拿弓箭射擊......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是一個複雜的、浩大的工程,絕不可能是兩個人單挑就解決的事情。
-
13 # 鄧海春
在眾多影視劇中,交戰雙方擺開陣仗準備短兵相接之前,總會先禮後兵這個環節。一方的武將出來或是挑釁或是勸降,所為者就是擾亂對方軍心。讓人困惑不解的是,此時若是以弓箭射擊敵方將領,擒賊先擒王,對方豈不是會不戰而敗?古人為何不如此行事呢?
首先,單挑一事在現實中的發生機率較小,就算是上前挑釁,時間也極短。單挑本是致師的延續,所謂致師,起源於周禮,鄭玄曾解釋“致師者,致其必戰之志。古者將戰,先使勇力之士犯敵焉。”這既是為鼓舞己方士氣,也是為挫敗敵方士氣。在齊晉之戰前,齊國的勇士就曾單獨乘戰車進入敵方陣營。不僅奪得敵方戰車,還抓獲晉軍,把車系在桑根上,此舉震懾敵方也激勵了己方。
隨著禮崩樂壞,致師這種傳統的戰前儀式衰敗,作為“單挑”流傳了下來,不過使用者已是寥寥。將軍雖然上戰場廝殺,不過更重要的功能乃是指揮,是一軍的靈魂所在。雖說有身先士卒之說,但那畢竟只是少數,大部分的將領是很少去戰爭一線廝殺的。就算是前來叫陣,時間也極短,不會給對方可趁之機。
單槍匹馬來挑戰的將領並非沒有防範。既然敵方將領敢隻身挑戰,就說明他肯定有所防備,有士兵在不遠處護衛。如果對方明放弓箭,將領多半武功不弱,應該可以躲過,至於放暗箭的,這種可能性不大。華人向來講究公平,講究光明正大,如果以這種方式殺害對方,反而會落得下乘,日後在史書中也會是一大敗筆。同時,放暗箭還有可能導致局勢混亂,對己方也未必是好事。
三國時,魏與東吳作戰,本是樂進對戰淩統,結果曹操卻派人放冷箭偷襲淩統。東吳的甘寧也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放箭來傷害樂進,射中樂進的面門。曹操此計可謂聰明反被聰明誤了。
古代的箭矢殺傷力雖高,但若沒有射中要害,對人是沒有性命之虞的。夏侯惇反攻呂布之時,曾被箭矢傷到左眼,但是並不影響其作戰。而曹操在侵佔了張繡的嬸孃時,被張繡倒戈相向。曹操的馬匹都身中數箭,曹操仍能安然逃出,可見要想一擊致命還是有一定難度的。如果不能一箭擊退對方,反而可能會因為暗算之舉讓對方士兵義憤填膺。如此一來反而是漲了對方的志氣,在戰場上一舉一動都要有所考量,不能莽撞行事。
另外,將軍對戰之時將領並非只有一個,除了主將外還有副將和謀士等人。只殺掉對方將領一人對贏得整場戰役的意義並不大,因而,很多人都不會如此行事。
敵方挑釁時很多人都希望可以出其不意的結束對方生命,省得給對方反戈一擊的機會。但在現實中遠不是先下手為強這樣簡單,尤其在兩軍對戰時,更要以大局為重。
-
14 # 歷史總探長
如果在古代當真可以將主將誘騙出來,一箭射死,也許就不會有那麼多的屠戮了。
古代戰場很多時候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簡單,所謂“春秋大義”,在春秋時期,行軍打仗是有一套完備的作戰禮儀的,它有一個很美的專業名詞叫做“致師之禮”。
這套禮儀絕對不是暗含挑釁的意味,相反,它是一套純粹的軍事禮儀。
在戰爭剛開始的時候,戰爭的雙方會派出各自的一對戰車和對方進行“致師之禮”。戰車之上共有三個人:
駕車之人
執長矛之人
持弓箭之人
這三個人會和對方戰車上的三個人進行武藝上的切磋,切磋武藝之後,才會開始大規模的軍團作戰。
所以你會發現,春秋以前其實根本沒有什麼所謂的兵馬奇書,大家打仗都是客客氣氣的打招呼,然後最終才會進行大規模的軍事作戰。
所謂的各種軍事計謀也並不是十分的突出,因為都是大規模的軍團硬碰硬,幾乎就是一場就決定勝負。
到了戰國的時候,那些春秋時期所謂的戰爭禮儀已經被破壞的體無完膚,這個時候也正式開始湧現出來一批軍事家、戰略家、兵法大師。這些人開始陸陸續續的登上歷史舞臺,貢獻著自己的軍事才能。
各種兵法奇書也像雨後春筍般的瘋狂滋長,成為了軍事家必看的經典。
而此時的行軍打仗也更加的看重將帥的生命安全,往往將將帥保護的極好。
古代行軍打仗往往都是:先鋒部隊、中軍部隊、後勤輜重部隊三級作戰單位。而處於中軍大帳的主帥不會輕而易舉的到前方戰線上去,因為他們知道主帥一旦斃命,整個軍隊也會瞬間軍心大亂。所以,位於中軍之中的主帥會被保護的很好。
主將單挑也許更多的表現在關於《三國》的影視劇中。但是,這在三國時期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有主將帶領先鋒部隊衝入敵陣的,但是絕對沒有主將敢獨自一人衝出城外的可能。
明朝有“鬥將”之稱的常遇春,經常帶領前鋒部隊奮勇殺敵,衝入敵陣,朱元璋為此經常呵斥常遇春,害怕他如此好鬥丟了性命,免得他損失一名戰將。就連帝王對於主將衝鋒一事做頗為不滿,因為他們知道行軍打仗靠的不是一個人的鬥戰、鬥勇。
行軍打仗往往靠的是一個將帥統帥大軍、應對大局的能力。
我們在歷史書籍中能夠看到最多的是什麼?
攻城戰、突襲戰、防禦戰三個戰役居多,什麼“猛將單挑”、“萬軍之中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這些往往都是虛妄之詞,大家聽聽就可以了,當真的話就未免太讓人啼笑皆非了。
這三種戰役從春秋以後已經成為了軍事戰爭的主流方式,其他形式的武將單挑的機率可以說是微乎其微,更不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將主將引出來單挑的事情,放在春秋以後已經是不可能的事情了,即便是放到春秋時期,也很少有主帥傻兮兮的跑到對方陣營面前挑釁,這種行為已經不是打仗,而是找死的行為。
-
15 # 歷來現實
在古代,雙方武將出城迎戰單挑的事,的確是存在的,但那是在春秋戰國時期之前的事了,在此之後基本就很少有單挑的事發生。
並且當時還不叫單挑這個詞,而是一個較為文雅的詞-----致師。致師是鼓舞士兵士氣的一種形式,勝利的一方士氣肯定會大漲,這一點毋庸置疑。因為在春秋戰國時期之前各華人口都較少,打仗也是貴族之間的爭鬥,因此大多是小打小鬧,幾千上萬人的規模就已經是極大的戰役了,畢竟大家人口都不是很多。
而且在打仗之前雙方要下戰帖,約定時間、地點、單挑的將領…..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君子之戰,先約定怎麼打,雙方按規定來,並且出來致師的人的身份背景要旗鼓相當。
在早期時武將們也比較注重自己的名聲,其實也就是由於武將大多都是耿直boy。所以在此之前也算是一個不成文的約定,大家都一致遵守這個習慣。因此就不會有搞偷襲、用弓箭射殺將領這樣下三濫的情況發生。
之後又是由於什麼原因這個約定被破壞了呢?對此有兩種說法:一是說由於商鞅變法,商鞅變法讓秦國變強大了起來。
當時是人口數量也呈現逐漸上升態勢,打仗不再是幾百上千的來,而是以大規模的團體作戰為主,總體說來,哪邊人多,哪邊勝利的可能性就更大。
並且當一個國家強大之後,就可以不要去遵守往常的慣例,他們可以肆意妄為,用武力去征服別國,以往的戰爭規則就這樣發生了改變。
當有一個人破壞規定之後,這個規定基本就作廢了,因為你做初一我做十五,你不仁我也不義,既然已經有人不遵守了,誰知道對方會不會遵守,我還幹嘛要遵守?只是我遵守,要是對面不遵守,那我小命就玩完了。
第二個說法是由於在孫武的《孫子兵法》出來後,人們才放棄這個約定的。孫子兵法大家都知道,就是教你怎麼打仗的時候玩心眼耍心機,手段無所不用其極,以獲勝為最終目的。
所以在春秋之後,世風日下,再無義戰,極少再出現單挑的情況。當然也不是說完全沒有。但其實這些都不是為什麼不直接用弓箭將其射翻了事的最重要原因,最重要的原因是由於後來並不遵守這個約定了,人家將領也會站在較遠的位置,你弓箭射程根本夠不著。
古代弓箭的射程並不是很遠,雖然能百步穿楊,但百步之後勢不能穿魯縞,基本就沒有殺傷力了,因此只要不是離敵方太近的距離,就不會出現被射殺的現象。
而且大家也都有這樣的戒備了,這樣的偷襲方式並不會成功。
其實不單挑才是合理的,因為一個將領可不是街上的大白菜,壞了一個又去撿一個。要知道自古以來,千金易得,一將難求!一個好的將領並不用去單挑,而是能拿出一個打仗可以贏的方案,並最終推動成功的執行。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運籌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
電視劇裡面的單挑,純粹也都是讓當年的評書演義,給帶偏了節奏,兩邊兒一擁而上一通亂戰,有什麼看頭?
為了吸引觀眾的眼球,引起觀眾的好奇心,當然還是要主角出場,不用單挑的方式,怎麼能體現男主的光環呢?
-
16 # 米鬥文史
古代打仗,武將出城單挑?錯!古人可沒有那麼傻。我們在影視劇裡看到的或者在評書裡聽到的,以及一些小說裡描寫的古代武將單挑的畫面,那些都是為了吸引眼球,刺激觀眾的視聽效果而杜撰的。事實古代打仗與現代戰爭一樣,武將作為軍隊裡的指揮官是不會也不允許衝鋒在前的,輕易將自己置身於險地。
那麼古代打仗的真實情況又是什麼樣子呢?我們拿最著名也最具有代表性的秦朝軍隊的軍制、戰術來舉例說明。
據《商君書·境內》記載:秦軍最小戰術單位為伍,由5個士兵組成。10個伍組成一個屯,2個屯組成一個將,5個屯組成一個主,2個主組成一個大將,由1000士兵組成。(這裡的大將是秦軍建制單位,不是將軍之意)軍隊在作戰時,伍、屯、主、將、大將等戰術組織保持緊密聯絡,互相配合。以一個伍為例,防守時5名軍卒互相保護,進攻時如有人數優勢則圍攻敵人。混戰時,伍內部兵卒之間始終保持緊密聯絡,隊伍不會被輕易擊破。起初春秋時期,有些軍隊軍事戰術比較呆板,只講究正面衝擊的威力,缺乏陣型變化。但到戰國時期,這一呆板的戰術思想被拋棄。戰國時期的步兵陣,都能因敵因地因時而布成不同的陣形,根據《孫臏兵法》所載,步兵陣:即有方陣、圓陣、疏陣、數陣、雁行陣、鉤行陣、玄襄之陣等達8種之多。
除了步兵陣以外,秦朝軍隊還有強大的車陣。據《左傳·昭公十三年》記載,戰國時期,晉國約有戰車5000乘,楚國僅4縣就“賦皆千乘”,秦、齊二國各有戰車二三千乘。從出土的秦兵馬俑來看,每輛戰車乘車卒約為8人,戰車的防護措施相當完善,車前軸端裝有矛頭,馬身覆有厚甲。假設秦時一次重要戰役出動三千乘戰車,則車兵約為2.5萬人左右(不包括戰車周圍的步兵),這是一支相當豪華高機動性的作戰軍隊了。
當然,秦軍最具殺傷力的還是弓弩。公元前260年發生的秦趙長平之戰中,秦軍的弓弩戰就發揮了巨大的威力,使得數十萬趙軍無法突圍,最終,趙國主將趙括被射死,秦軍以弓弩取得了這場決定天下大局之戰的勝利。從秦兵馬俑二號坑的出土情況來看,每位弓弩手背部置有上下兩個對稱的負矢陶環,每個陶環裝置銅簇多達100支。當時魏國有武卒“負矢五十”說法,而秦國弓弩兵配備箭簇的數量可以說遠遠多於其他各國軍隊。在秦軍強大的弓弩兵面前,趙軍始終無法接近,而事實上當時即使趙國軍隊取得了突圍,雙方發生白刃近戰的機率也比較少。
當時秦軍的戰術主要是騎兵和車兵協同,配置成一支車騎混成部隊。騎兵手持弓弩,戰時可以在各種距離射殺敵軍,彌補步兵的機動性不足。基本作戰方式是:弓弩兵在陣前射出強大的箭雨,以阻擊敵軍前進之勢,在敵軍受到猛烈打擊後,騎兵戰車和步兵再從正面或兩翼發起衝鋒。
從秦軍的作戰策略與戰術上不難推斷出,古代打仗對方武將出城單挑的戰法基本上是不會出現的,因而被弓箭射翻的場面也是很難發生的,即使發生過,恐怕也是絕無僅有的偶發事件。
-
17 # 漢關駝鈴
因為戰爭的規矩約束了對方不能放冷箭,古人打仗非常講信譽,不允許的事不能幹,否則會被恥笑死的。我們來看,在商周時期兩國打仗,是先約好戰場,雙方布好陣,然後再互相沖,一仗定輸贏。春秋以前主要是車戰,大將很少單挑,開戰時雙方要同時擂鼓,然後互相沖殺。
這個時一方擂鼓了,另一方沒擂,那擂鼓的一方也不能衝。為什麼在《曹劌論戰》中會出現“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就是如此,你擂鼓出擊我擂,等你擂第三次鼓士氣衰落時,我再擂鼓,一鼓作氣把你打敗。當初中讀這篇課文時就有同學問,齊軍一擂鼓不就衝上來了,曹劌怎麼那麼自信,實際上不是他自信,是戰爭規矩就是如此。
到了戰國時代,步兵野戰時,也是雙方先排好陣形,然後擂鼓衝殺。收後的時候是鳴鑼,只要一鳴鑼,部隊就往回撤,表明不打了,對方就不能再追。如諸葛亮北伐,司馬懿高掛免戰牌,拒不出兵,他就沒轍了。
兩軍對壘,大將單挑,這事雖然不多,但是有的,特別是在兩漢時期。兩軍列陣,各派出一名大將單挑,一旦誰被砍下馬,那麼被砍下的這一方計程車氣便會受到打擊。但是前方大將單挑,後方的人不能放冷箭,否則是件很恥辱的事。在古人眼中你侮辱他,還不如把他給殺了。
到了晉朝以後騎兵興起,五胡亂華開始,這些胡人可沒那麼多規矩,只管騎著馬亂衝,所以漢人的打仗規矩也漸漸破了。因此,隋唐時以後便很少有大將單挑了,都是直接率軍衝殺。你看寫明清的小說,基本上沒有武將單挑的。
而單挑者也是掌握距離的,不會跑到一箭距離以內去叫陣,古代的箭,也就是射50米左右,再遠就身不著。所謂的百步穿楊,也就是現代的50米左右,最多70米,古代一步相當於50釐米。能射一百米的,臂力很大,而且即使射到也射不準。現在步槍打靶,一般都是100米靶,描準時也不是描到中心就打中心,需要抬槍口,200米靶就需要描肩膀一線了。
因此來說,武將單挑,一般都是一對一打,沒有人放冷箭,而且距離都會遠離對方大軍的陣營,讓你射不到。
-
18 # 海闊雄風
中國古代戰爭打仗時,武將排列陣法,主將列於其中,對方出馬挑戰,是不能使用暗器和弓箭射掉的。因為兩軍對壘,先定輸贏,比武論高低,才能顯示武將的風度。若先用暗箭傷人,屬於小人之舉,雖然贏了對方,感覺不光彩,在軍中樹立不了威信。
-
19 # 講故事的人ZW
古代正規的戰爭是兩軍對陣擺好,交戰將軍互通姓名,再開始舞刀撕殺,打的是“文明君子”之戰,搞偷襲是無打戰道德的,是“小人之仗”,被交戰雙方看不起,是正兒巴經的死板!
隨著現代戰爭的昇華,偷襲伏兵等只要能取勝什麼手段都能用上,這叫靈活機動!
回覆列表
軍門就是大官。明朝就是總督跟巡撫。但是明朝的總督跟巡撫跟清朝不同。他們不是省長。是檢查官職。但是明朝的檢查,權利很大。想調查誰就調查誰。古代的官員,沒有幾個不犯錯的。都害怕調查。他們的權力就大了。到了清朝,提督才是軍門。提督是綠營兵的頭。手下有幾個總兵。每個總兵都有一個鎮。一個鎮比一個師要多幾千人。但是到了民國基本被改成師了。民國的時候,官職很大的軍官才是軍門。不是正式官職,是一種尊敬。但是,有的提督。在清末被民國接管或者收編。清朝的綠營兵被接管。改變成為某某軍。這個軍的司令。管理的就是提督的部下。司令基本兼任督軍。所以為了才是尊敬。也可以稱呼他是軍門。當然,這不是一定的。只要是大官,只要為了尊敬。都能叫軍門。但是民國的督軍也是民間叫法。督軍在民國有很多叫法。因為經常修改叫法。開始叫都督,後來是將軍,然後督理、督辦等等。所以某某省督辦有可能就是督軍。當然國民黨後期叫主席了。沒有督軍了。一個人要是大官兒就可以稱呼軍門。但是,督軍管理的不對,跟提督是一樣的。所以提督稱呼軍門最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