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ourmm38195
-
2 # 大大咧咧叮
第二節表現的是仲秋的收穫之美。詩人運用擬人手法,在第一節裡讓秋天與太陽為伴,賜予大地累累果實和盛開的鮮花,像一個慷慨樂施的偉人;這一節裡,秋天成了一個忙碌的農夫,他的身影出現在穀倉、田野、麥場、田壟、小溪、榨果架下,他的形象變得更為具體:“髮絲隨著簸谷的風輕飄”,“昂首揹著谷袋,投下倒影”……在詩人筆下,秋天這位“農夫”顯得優雅深沉,彷彿他收穫的不是穀物和果實,而是迷人的思想、動人的情愫。與第一節相反,這一節是以靜寫動。詩人沒有寫“農夫”是如何地勞作收穫,只寫了他勞動間歇的休憩——“隨意坐在打麥場上”、“為罌粟花香所沉迷”、“倒臥在收割一半的田壟”、“耐心地瞧著徐徐滴下的酒漿”——是什麼讓他如此的悠閒、沉醉?自然是收穫所帶來的充實和愜意。
-
3 # 玖U楠
《秋頌》是臺灣散文家羅蘭的散文名篇。標題的“頌”字,既有“歌頌”“頌歌”之意,細加品味,還隱對客觀景物加以全景式的描畫和鋪陳的意味,奠定了全文抒情的基調。
本文是一篇秋的畫卷,秋的頌歌,更是一篇人的品質和精神的頌歌。文章分為兩個層次,第一層次寫“秋的美”,第二層次寫“人的美”,最後把秋美的特點與人美的品質融合為一。全文以讚美的情感為線索,透過對秋天富有特徵的景物景色的生動描繪,運用多樣的表現手法,以秋喻人,以秋寫人,謳歌了那些具有透徹灑脫人生態度的人,讚美了他們寧靜淡泊的人生追求,給人美的感染和心靈的啟迪。
你好,應該該是抒發了作者對秋天的讚美及熱愛之情。生活即使是憂鬱的,但仍可在憂鬱中找到美,因此也有喜悅。這種樂觀的精神一直在激勵著他奮進。濟慈一生歷盡坎坷,在寫《秋頌》時不僅貧困不堪,且已病入膏肓,自知不久於人世。但他還是從秋天日落的景色中掌握和展現其優美的一面。他一貫認為,正因為這種良辰美景並不長留於世,因而就更顯其優美,更值得人以感官去盡情地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