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4708798314105

    1.《題西林壁》宋.蘇軾

    2.《望廬山瀑布》唐.李白朝

    3.《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唐.李白

    4.《湖口望廬山瀑布泉》唐.張九齡

    5.《寒食江州滿塘驛》唐.宋之問

    6.《望廬山瀑布水二首》唐.李

    7.《自詠示客》宋.陸游

    8.《彭蠡湖中望廬山》唐.孟浩然

    9.《別東林寺僧》唐.李白

    10.《廬山瀑布》唐.徐凝

  • 2 # 凌降霜寒

    1、《望廬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2、《題西林壁》

    北宋·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3、《七律·登廬山》

    毛澤東

    一山飛峙大江邊,躍上蔥蘢四百旋。

    冷眼向洋看世界,熱風吹雨灑江天。

    雲橫九派浮黃鶴,浪下三吳起白煙。

    陶令不知何處去,桃花源裡可耕田?

    4、《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5、《飲酒·其五》

    東晉·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6、登廬山

    宋朝·蘇軾

    讀書廬山中,作郡廬山下。
    平湖浸山腳,雲峰對虛榭。
    紅蕖紛欲落,白鳥時來下。
    猶思隱居勝,亂石驚湍瀉。

    7、劉顗宮苑,退老於廬山石碑庵,顗,陝西人·山西舊將本書生

    宋朝·蘇軾

    山西舊將本書生,歸老巖間未厭兵。
    臥聞布水中宵起,錯認邊風萬馬聲。

    8、送蹇道士歸廬山

    宋朝·蘇軾

    物之有知蓋恃息,孰居無事使出入。

    心無天遊室不空,六鑿相攘婦爭席。

    法師逃人入廬山,山中無人自往還。

    往者一空還者失,此身正在無還間。

    綿綿不絕微風裡,內外丹成一彈指。

    人間俯仰三千秋,騎鶴歸來與子游。

    9、過廬山下

    宋朝·蘇軾

    亂雲欲霾山,勢與飄風南。

    群隮相應和,勇往爭驂驔。

    可憐薈蔚中,時出紫翠嵐。

    雁沒失東嶺,龍騰風西龕。

    一時供坐笑,百態變立談。

    暴雨破坱圠,清飆掃渾酣。

    廓然歸何處,陋矣安足戡。

    亭亭紫霄峰,窈窈白石庵。

    五老數松雪,只溪落天潭。

    雖雲默禱應,顧有移文慚。

    10、初入廬山

    宋朝·蘇軾

    青山若無素,偃蹇不相親。

    要識廬山面,他年是故人。

    自昔懷清賞,神遊杳藹間。

    如今不是夢,真個在廬山。

    芒鞋青竹杖,自掛百錢遊。

    可怪深山裡,人人識故侯。

  • 3 # 大帝鴻

    去過廬山的人都說那裡很神秘,其實神秘本身就是一種美。這座山時常隱在雲紗霧幔之中,難見其真顏,所以蘇軾有詩,“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廬山佔據了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故而成為老族新貴們的休閒寶地,名士故居,貴人別墅也是比比皆是。很多文化名人都登過廬山,更不要說那些偉人。明太祖朱元璋也曾寫過“廬山竹影幾千秋,雲鎖高峰水自流”的詩篇,讚美廬山“路遙西北三千界,勢壓東南百萬州。”


    李白多次登臨廬山,也留下了很多關於廬山的豪言壯語。金代的元好問就曾經在其《論詩三十首·十五 》 評價說:筆底銀河落九天,何曾憔悴飯山前。世間東抹西塗手,枉著書生待魯連。下面精選十首描寫廬山的古詩,共同欣賞。



    1、望廬山瀑布 李白 唐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2、題西林壁 蘇軾 宋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3、廬山瀑布 徐凝 唐

    虛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暫息。

    今古長如白練飛,一條界破青山色。



    4、登廬山絕頂望諸嶠 魏晉:謝靈運

    山行非有期,彌遠不能輟。

    但欲掩昏旦,遂復經圓缺。

    捫壁窺龍池,攀枝瞰乳穴。

    積峽忽復啟,平途俄已絕。

    巒壠有合沓,往來無蹤轍。

    晝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



    5、登廬山五老峰 唐 李白

    廬山東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可攬結,吾將此地巢雲松。



    6、晚泊潯陽望香爐峰 唐 孟浩然

    掛席幾千裡, 名山都未逢。

    泊舟潯陽郭, 始見香爐峰。

    嘗讀遠公傳, 永懷塵外蹤。

    東林精舍近, 日暮空聞鍾。



    7、廬山獨夜 唐 元稹

    寒空五老雪, 斜月九江雲。

    鐘聲知何處? 蒼蒼樹裡聞。



    8、江上送客遊廬山 唐 張 繼

    楚客自相送, 沾裳春水邊。

    晚來風信好, 併發上江船。

    花映新林岸, 雲開瀑布泉。

    愜心應在此, 佳句向誰傳。



    9、湖口望廬山瀑布水 唐 張九齡

    萬丈紅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流下雜樹,灑落出重雲。

    日照虹霓似,天清風雨聞。

    靈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氳。



    10、錦繡谷 宋 王安石

    還家一笑即芳晨,好與名山作主人。

    邂逅五湖乘興往,相邀錦繡谷中春。

  • 4 # 使用者1981416861280

    李白《望廬山瀑布》,蘇軾《題西林壁》,毛澤東《七律·登廬山》,白居易《大林寺桃花》,陶淵明《飲酒·其五》,白居易《廬山桂》,白居易《別草堂三絕句》,江為《瀑布》,李白《望廬山五老峰》,孟浩然《秀甲東南》。廬山遮蔽著江西的北大門,以 雄、奇、險、秀聞名於世,素有“匡廬奇秀甲天下”之美譽。

  • 5 # 使用者3651931406261


    廬山

    李白: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望廬山瀑布》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拜李白詩筆所賜,即使一個人從未曾登臨廬山,也早早地在腦海裡植入了一條浩蕩奔騰、如九天銀河垂落凡間的壯觀瀑布。


    李白遠望廬山瀑布,先從日光下廬山輕浮紫煙寫起,繼而臨空將一條瀑布“懸掛”在陡峭的山壁。詩後兩句用雄奇的想象與極致的誇張,將瀑布的氣勢、廬山的高拔寫得令人如同親臨一般,給人以極深的印象。


    “三千尺”“落九天”,詩語浪漫,想象飛揚,也只有詩仙的筆墨,才有這般風姿。


    廬山瀑布


    蘇軾: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題西林壁》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如果說李白的詩後兩句是對廬山瀑布的絕妙特寫,那蘇軾此詩的前兩句則無異於是對廬山進行了一個全方位、多角度的“航拍”。橫著看、側著看,從遠處看、近處看,所看到的廬山景象都有所不同。詩人沒有停留在對廬山景象的描寫中,而是從這現象中提煉出了一個道理。


    蘇軾這首詩不僅給我們留下了廬山多側面的秀麗剪影,更將一個千古至理蘊含在廬山起起伏伏的曲線之中:人很多時候之所以無法看清事物的全貌,恰恰因為置身其中!跳出侷限,方見全貌。


    白居易: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大林寺桃花》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白居易這首詩詩名為《大林寺桃花》,令人容易忽略這是一首寫在廬山的經典詩作。大林寺,古時在廬山大林峰,如今所在,已是一片汪洋。


    這首詩寫山中地形氣候與平地之有不同,本以為春已離去,無處尋春,卻在這山間古寺,找尋到了剛剛開放的一枝,塑造出一派似非人間的深山春景,意境深邃,令人難忘。尋春,探春,春其實總在不經意的地方,從未離去。


    如果說桃花灼灼,那廬山大林寺的這一樹,雖然開得最晚,卻清麗、持久,飽含禪意。


    桃花


    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飲酒·其五》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


    陶淵明為東晉潯陽柴桑人,即今江西九江人,他從彭澤縣辭官歸隱回鄉後寫下《飲酒》《歸園田居》組詩,以及寄託其美好向往的《桃花源記》。


    在這眾多詩人所書寫的廬山詩中,陶淵明所寫的也容易忽略,因為他亦未在詩中提到廬山,而用“南山”。“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春天,他在此播種;“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秋天,他在此採菊。


    峰巒之間,雲霧繚繞,飛鳥結伴,這悠然閒逸,恬淡自然,不染塵埃,亦是陶淵明為廬山書就的不滅印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葡萄酒發酵9天后還能加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