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甄杏

    今年是國家圖書館建成110週年,如今,圖書館在人們生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圖書館是近現代的產物,它是收藏圖書,並供人借閱的機構。在中國古代,雖然沒有近現代意義上的圖書館,但是藏書機構卻早已有之。


        據文獻記載,周代的藏書機構叫“藏室”,而據《史記》記載,古代思想家老子就擔任過周代的“守藏室之史”,相當於現在的圖書館館長。


        春秋時代,諸子百家著書甚多,就更需要藏書之處。當時,各諸侯國把藏書之處稱為“府”或“藏”。


        西漢初年,隨著官家藏書逐漸增多,高祖劉邦令蕭何收集秦朝官方所藏圖書,建立了第一所“國家圖書館”——石渠閣。後來,又建立了天祿閣,收藏各地文獻圖書。武帝時,宮廷內外,都設有藏書處所。學者劉向奉皇帝之命對天祿閣的藏書進行校正整理,並寫內容提要。他死後,其子劉歆在他研究的基礎上編出了第一部國家藏書目錄《七略》。


        到東漢時,朝廷設有最大的“圖書館”——蘭臺,它設校書郎負責管理。著名史學家班固曾任“蘭臺史令”, 寫出歷史名著《漢書》。班固還根據國家藏書,編成華夏第一部“書志學”——《 漢書藝文志》,後人譽之為“不通《漢書藝文志》,不可讀天下書”, 說明這部書對學習研究有很大的指導意義。


        魏晉時代,社會動亂,但圖書蒐集、整理仍有推進。魏秘書郎鄭默曾對皇家藏書進行了校定、整理,編出了《中經》(國家藏書目錄),開創了圖書分類上的“四分法”。晉元帝時,著作郎李充造《四部目錄》,確立了經、史、子、集四分法體系,一直沿用了一千多年。


        隋文帝時期,秘書監(相當於國家圖書館館長)牛弘,還派人到民間蒐集書籍。每卷賞絹一匹,校寫完畢,原書歸還主人,牛弘先後蒐集了三萬餘卷書籍。隋代還在東都建立觀文殿,下詔訪求書籍,積累了豐富的藏書。


        唐代,隨著雕版印刷術的發明,圖書進入了大發展時期,藏書機構不斷擴大,書籍也更加豐富。唐代時,擁有豐富藏書的藏書機構有弘文館、崇文館。崇文館是當時最著名的藏書機構,著名史學家劉知幾曾任該館學士。


        宋代出現了活字印刷,圖書出版數量不斷增加,並出現了多種大型書(如《太平御覽》、《永樂大典》、《古今圖書整合》等)。北宋初年,最大的藏書機構是史館、昭文館、集賢館三館,宋太祖時藏書4萬多卷,隨著收藏圖書的增多,宋太宗時期,修建了新的三館,並賜名“崇文院”,當時藏書量達8萬多卷。後在崇文院裡建了密閣,收藏曆代名家書畫墨跡。


        明清時期,紫禁城裡的文淵閣、皇史宬等處收藏文獻古籍。清代在大型叢書《四庫全書》編成後,還在全國各地修建了收藏《四庫全書》的館閣,它們和紫禁城的文淵閣合稱“七閣”(文淵、文津、文源、文溯、文宗、文匯、文瀾)。


        隨著印刷術的發明和應用,從宋代開始,民間刻書事業發展起來,私人藏書比以前更多了。明代從事刻書的著名人物之一毛晉,其私人藏書多達8萬多冊,所藏建築叫汲古閣,大部分是宋元刻本。


        明代範欽的藏書樓——天一閣是現存最老的私人藏書機構,建於嘉靖末年,在寧波月湖之西。原有藏書7萬多卷,其中包括明代地方誌和登科錄等,現被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值得一提的是,清代珍藏《四庫全書》的幾座館閣,都是以天一閣為模板修建的。


        “圖書館”一詞直到清朝末年才正式使用(古代常稱閣、殿、院等,個別稱館,但並不叫圖書館),維新變法運動之後,許多學堂、報館、書局紛紛設立藏書室,傳播新思想。1904年,浙江進步人士徐樹蘭仿效西方圖書館的章程,開辦了向社會開放的古越藏書樓,開創公辦圖書館之先河。同年,第一所公共圖書館——湖北省圖書館誕生,它正式使用了“圖書館” 的名字。1910年,清朝政府頒佈了《京師圖書館及各省圖書館通行章程》,並正式宣佈成立京師圖書館(今國家圖書館),它於1912年正式開放。之後,各省紛紛建立了公共圖書館,其名稱也都統一叫“圖書館” 了。(李學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菜刀用什麼材料?